本刊記者自稱經營一家私立幼兒園,有意購買一臺類似的機器,詢問該機器是否需要由有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操作,胡經理答道:「不需要專業人士操作,安裝機器時會進行簡單培訓,此後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和解讀測試結果」
《望東方周刊》記者駱曉昀|上海報導
成績欠佳的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這個未被證實的邏輯如今越來越被家長們採納。
曾有媒體報導稱北醫三院兒科兒童智商測查門診需要提前預約,而且只能預約17天以後的號,為此《望東方周刊》記者走訪了上海新華醫院。這家醫院分診臺護士告訴《望東方周刊》,「新華醫院兒保科可以測試兒童智商,天天都有門診可以隨到隨看,掛號費用等屬於醫保範圍,但部分檢測可能需要自費。」
智商測試的成本
長期在瀋陽從事基層兒保工作的沈娟告訴《望東方周刊》,「瀋陽地區的家長,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對幼兒智商測試沒有那麼熱衷。」
「我們曾經嘗試推廣過DNA智商檢測,不過反應寥寥,只有個別高端幼兒園的一些家長響應。幼兒智商測試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接受度較高,其中以廣州地區為最,東北等內陸城市,目前還沒有形成風氣。」
幼兒智商測試不同於成年人的測試,由於幼兒本身的年齡特質,因此需要一定的設備和專業人士進行誘導和對結果分析,自然費用也就比較高。
本刊記者致電上海鴻慈兒童醫院,一名陳姓醫生告訴《望東方周刊》,「兒童智商測試採取的是電腦評估的方式,單一測試費用為80元,如果幼兒本身有多動症或自閉症等傾向,最好做全套測試,價格在600元左右。」
然而這個價格絕非幼兒智商測試中的「翹楚」。
女兒已經就讀小學一年級的陸洪波告訴《望東方周刊》,「前一段時間,聽別的同學的家長說有個皮紋測試,可以判定小孩的未來發展方向,不過價格不菲,要幾千元,不知道是否可信就沒有嘗試。」
《望東方周刊》記者從網上查到了南京第極皮紋測試中心的聯繫方式,接電話者自稱徐老師為該中心專家,她告訴本刊記者,「皮紋測試的過程很簡單,只需要掃描兒童的指紋和掌紋,如果孩子比較配合,整個過程不會超過半個小時。」
測試費用為2000元,採樣後三四天就能得到檢測報告,「皮紋測試能夠分析出孩子天賦中的長處和弱點,在孩子未來的教育培養過程中達到有的放矢、揚長避短的效果。」
廣州中山大學的醫學博士李榮告訴《望東方周刊》,「我覺得皮紋測試在醫學上無法解釋,只是個概率上的判斷。也就是說擁有某種掌握和指紋的人多有什麼樣的特性,這一點而言與算命無異。包括DNA類型的智商測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概率分析的結果。」
幼兒智商測試的成本究竟是多少?這是個暴利的行業嗎?
山東濟寧正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胡先生告訴《望東方周刊》,「正豐鴻旭ZF-A型兒童智力測試儀適用於各級正規的婦幼保健機構和醫院,每臺的價格為13.8萬元,這個價格包含運輸、安裝和培訓。」
本刊記者自稱經營一家私立幼兒園,有意購買一臺類似的機器,詢問該機器是否需要由有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操作,胡經理答道:「不需要專業人士操作,安裝機器時會進行簡單培訓,此後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和解讀測試結果。」
偏見的智商歷史
最早的智商測驗出發點帶著偏見。19世紀和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人類學家、優化人種論者弗蘭西斯.高爾頓最早開創了用研究孿生子來把先天能力和後天能力分開的辦法,他一點不隱瞞自己這樣做的原因:
「我的目的是要記錄不同的人之間遺傳而得到不同的能力,家族和種族之間的不同,以了解人類歷史,允許我們在多大程度上用更優良的人種去代替那些不夠優秀的人種。惟其如此,我們才能夠更快地推進進化的過程,避免因為把進化完全交到自然進程的手中而引起的焦慮。」
顯而易見,高爾頓是想把人當成牛那樣有選擇性的繁殖。
馬特.裡德利的《基因組:人種自傳》一書記載:智商測試在美國才變得真正醜陋起來。20世紀初期美國心理學家戈達德把法國人阿爾弗雷德.比內發明的智商測試題搬到美國來,讓美國人和未來的美國人接受測試。
裡德利總結,很多從國外來到美國的移民不僅僅是「白痴」,而且訓練有素的專家一眼就能把這些「白痴」辨別出來。在他看來,阿爾弗雷德.比內的智商測驗主觀得可笑,而且題目對中產階級和受過西方文化薰陶的人有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20世紀美國比較心理學家羅伯特.亞爾克斯說服了美國陸軍讓他給招募來的上百萬新兵進行智商測驗。儘管陸軍根本沒有太在乎這些測驗的結果,但最終影響了美國國會,後者於1924年通過了一個限制移民法案。
這個法案嚴格限制了來自南歐和東歐的移民人數,理由是——這些地區的人比北歐移民要笨。這個法案的目的跟科學沒有一點關係。它更多地反映了種族的歧視與工會的地方保護主義。但是,它在智力測驗這個偽科學中找到了藉口。
馬特.裡德利認為,在智力遺傳性研究這個科學的一角裡,「專家」們總是比外行犯更大的錯誤。普通人一直就知道教育非常重要,同時也一直相信人的內在能力是有差異的,反而是「專家」們荒唐地在走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