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揭日寇暴行:細菌部隊施鼠疫奪命焚村莊

2021-01-08 大公資訊

  義烏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名單。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大公網12月8日訊(記者陳旻 義烏報導)秋意漸濃,今年78歲的浙江義烏市崇山村民王基旭雷打不動地每日早早起床,把一大串鑰匙認真地掛在腰帶上,疾步走向老祠堂,這裡有著由他祖孫三代自費籌辦的「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專題圖片展」。自今年9月3日開展後,參觀者絡繹不絕,王基旭身為「展廳管理員」,一早就去打開圖文展板燈箱,為的是向參觀者展示崇山村曾在70多年前慘遭日軍散布鼠疫、放火燒毀的慘痛歷史。「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一段歷史傳下去。」

  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二年九月初,侵華日軍在金華、衢州一帶實施了慘絕人寰的細菌戰,義烏崇山村一帶也被日軍散布鼠疫跳蚤。一九四二年十月,崇山村鼠疫蔓延,全村一千二百餘人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死亡四百八十人,四百二十一間房屋被日軍燒毀。

  崇山村在義烏林山寺旁設立的紀念碑。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中國浙江、湖南兩省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及其遺屬一百零八人向日本政府提出傷害損失賠償訴訟。到了二〇〇〇年三月,兩省又有部分受害者加入追究日本國家戰爭犯罪的行列。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將這兩起訴訟並為一案,經過二十七次開庭審理後,於二〇〇二年八月作出一審判決,以「國家無答責」「個人無申訴權」「超過時效」三條理由,宣告遭受日軍細菌戰毒害的原告方敗訴。但在證據確鑿的事實面前,法庭也不得不認定原告方控訴的日軍人體實驗、活體解剖以及在中國戰場實施細菌戰的戰爭罪行。

  王基旭祖孫三代自費籌辦的「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專題圖片展」。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設基金救助細菌戰倖存者

  王基旭是狀告日本原告團成員,「一九四二年,姑媽最先染上鼠疫,很快就死了。接著奶奶也感染上發病了,我母親聽說村旁林山寺來了一批日本鬼子的衛生隊,會治病還不要錢,就把奶奶送去了。我爺爺到林山寺去看她,一到那裡,就看到我奶奶被日本鬼子剖肚皮了,五臟六腑都挖空了,只剩下一副空殼子,他們就這樣把我奶奶活活地殺掉了!」

  「一想起這種事,我心裏面就恨!」王基旭說著吸了口煙,咳了起來。

  二〇〇五年,他與崇山村的幾個老人一起,參與民間籌建「侵華日軍細菌戰義烏展覽館」,去各個鎮一戶一戶調查細菌戰受害者,收集圖片、實物等證據,積累資料。他的兒子把做企業掙的錢,成立基金會,用於救助受害者。王基旭說,「受害者年紀都大了,身體不好,生病或喪葬都由基金會出錢幫忙」,「現在細菌戰倖存者百分之九十都死掉了,剩下來的沒幾個人了」。

  村裡房屋牆上還殘留著當年日軍火燒的痕跡。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訴日失敗未氣餒 細緻調查

  對於敗訴,王基旭沒有氣餒。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侵華日軍細菌戰義烏展覽館裡。展覽館設在臨近崇山村的江灣上田村清代王氏宗祠內,「崇山村的祠堂被日軍燒毀了。我們從二〇一四年開始,重新調查統計義烏地區細菌戰受害者」,「一年前我們調查出來義烏死於細菌戰的人數是一千三百五十二個,我們一戶一戶去調查,調查的結果必須經過村委會確定。」

  王基旭與崇山村其他五位倖存者老人,輪流在展覽館值班,「我每個禮拜要值兩天,其他人都是值一天」。

  「每天一定要有人的,因為有許多學校組織學生來參觀。我們辦公的錢都是這裡值班的人自己掏出來。」王基旭說話不急不慢,他說,每年維持這個展覽館的費用大概需要一萬元人民幣。「我們沒有工資,我們都是自己願意做這件事。」

  崇山村細菌戰倖存者78歲的王基旭(左)與107歲的崇山村細菌戰倖存者龔海光(右)。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兒孫出錢出力 祖父感欣慰

  經過半年的努力,由王基旭的兒子、孫子出錢籌辦的「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專題圖片展」終於在展覽館內開展,展覽說明為中、英、日三國文字。令王基旭特別欣慰的是,在美國讀博士的孫子不僅承擔英文翻譯,還把自己的五萬元人民幣獎學金全部給了這個展覽。

  王基旭說,「我們一定要讓下一代牢記戰爭的危害性,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和痛苦。我們這幾個人在這裡守了十二年了,沒有工資,沒有報酬,為什麼?還不就是為了這個!再多付出,我都覺得值得的。」

  左起:85歲的王培根狀告日本10年耗盡心力、98歲金祖惠感染鼠疫後死裡逃生、81歲崇山村老村長王晉華。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我們活著就是為歷史作證

  據《義烏市志》記載,1942年10月12日,崇山鄉崇山村村民王煥章起病,兩日後暴斃。此後,崇山村大規模爆發鼠疫,一天死5人以上,最多一天死21人,23戶死絕。

  據侵華日軍細菌戰義烏展覽館副館長何必會介紹,日軍所設細菌戰鼠疫實戰攻擊的實驗場就在距離崇山村一公裡左右的林山寺,日軍731部隊和南京榮字1644部隊聯合分遣隊軍醫大尉近飧秀太在這裡,以「治療」為名,對50多名崇山村村民實施了人體活體解剖實驗,「還燒毀了崇山村,掩蓋罪惡。」

  74年過去,當年的受害者僅剩下十幾位老人,大部分已八、九十歲。

  今年85歲的王培根,為崇山受害村民狀告日本熬幹了心力。「我們村1942年有1200人,360戶人家,兩個月內,每天死人,棺材都買不到。」「11月18日,日軍放火燒村,我父親兄弟5個,分居5戶人家,房子全部被燒掉,我逃到在其他村的外婆家」。

  回憶令王培根再度陷入深深的痛苦,他說,「我們村的人又沒有損害日本的一草一木,日本為什麼對中國人這麼仇恨、這麼惡劣?用細菌武器殺害中國老百姓,老百姓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即使狀告不被日本法院受理,但王培根表示,「崇山村的老百姓沒有放棄,義烏記著這筆帳,我們活著就是為歷史作證和教育後人。」

  崇山村鼠疫慘案死亡村民分布住宅示意圖,紅色為亡人住宅。大公報陳旻翻拍

  憶死裡逃生仍心有餘悸

  今年98歲的原告團成員金祖惠清晰地記得,1941年初冬,義烏北門鼠疫流行,他是家中第一個被感染。頭痛、發燒、腋下有腫塊。金祖惠回憶起死裡逃生的經歷仍心有餘悸,「心裡恐懼,我很喜歡喝酒,就索性用胡椒調高度燒酒,喝得酩酊大醉,昏睡一晝夜,一覺醒來,竟奇蹟般地腋下腫塊消失、退熱,逐漸康復。」但家中62歲的奶奶和41歲的母親、8歲的妹妹卻先後感染鼠疫死亡。

  「那場浩劫,我家三代人遭到疫害」,金祖惠說,「日本政府對死去的人要給一個公道、要賠償!」

  老村長王晉華:燒村後再沒恢復元氣

  當了20年崇山村村長的王晉華今年81歲,「我那時還小,但經常聽父親跟我講那些往事。」王晉華說,當年鼠疫在崇山村橫行的時候,因為他被寄養出去,才逃過一劫。但自己的伯父、伯母、叔叔和堂兄都感染上鼠疫死亡。

  王晉華從1962年起擔任村村長,在1983年卸任後當任村黨支部書記,1985年退休。他介紹道,崇山村有600年歷史,村裡大都姓王,是宋朝名將王彥超的後代。崇山村前有江河,後有山嶺,南北有大片農田,盛產蔗糖,遠近聞名,村民勤勞,至二戰初期,崇山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富庶大村。

  「1942年11月18日,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村子被日軍燒毀,整個村莊從此沒有好好恢復過元氣。」

  王晉華積極參加狀告日本政府,先後三次去過日本,「日本人欠我們血債呀!」「判了之後,日本法院只承認細菌戰事實,但不道歉也不賠償,簡直是太氣憤了!太不公道了!太沒有人性了!」說著,王晉華氣憤得聲音就高了起來,他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去不動了,好在我兒子成為原告繼承人了。」

  王晉華患高血壓,「生過腫瘤,動過刀」,但他每周去侵華日軍細菌戰義烏展覽館值班,「一個禮拜一天,我很願意來,熱愛這份義務工作」。

  2016年10月28日,由日本ABC企劃委員會(日本反對使用核生化武器的民間和平團體)組織的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地訪問團一行16人,專程到義烏市崇山村等地祭奠日本侵華細菌戰遇難者,與細菌戰受害者遺屬們交流感情。圖為日本訪問團一行在崇山村口留影。攝影:何必會

  崇山村存日軍暴行完整證據

  2007年8月10日,日本東京最高法院就侵華日軍細菌戰國家賠償訴訟案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在這場持續10年的訴訟全過程中承擔秘書職能的何必會認為,日本法院的判決結果,實質就相當於承認「我殺了人,但我就是不賠」,對崇山村的細菌戰受害者實施了再度傷害。

  「74年前日軍的殘暴對於崇山村民而言不是歷史,而是現在,因為受害者軀體與心頭的傷痛並沒有消失」。何必會說,為此他們奔走努力,於2009年成立了「義烏細菌戰受害者遺屬協會」,致力於遺存保護、文物資料收集,敦促日本政府謝罪與道歉。「會員有200多人,都是細菌戰受害者的後代,還有一些倖存者,都是老人了」。

  何必會表示,崇山村還保留有侵華日軍細菌戰遺存,當年一條古老的小街原貌未改,直接見證日軍火燒崇山村的惡行。此外,村裡有相對集中的戰爭受害者群體與遺屬,證人集中。因此,日軍在中國實施細菌戰的證據鏈在崇山村內容最豐富、最完整,可有效評估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產生的危害。

  相關資料:元兇為南京榮字1644部隊

  1942年,榮字1644部隊積極配合731部隊共同實施細菌戰浙贛戰役,並提供鼠疫帶菌跳蚤1公斤,浙江義烏崇山村爆發了鼠疫流行。資料顯示,南京榮字1644部隊擔任了這次細菌戰的先鋒。日本學者水谷尚子對留存於日本的記錄以及相關資料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並證實導致崇山村災難的元兇為南京榮字1644部隊。

  水谷尚子研究表明,1942年,1644部隊帶了86聯隊的護衛兵和22師團及86聯隊軍醫部的人員到鼠疫大流行的崇山村裡檢索病菌,進行屍體和活人體解剖,並將村莊燒毀,這在日中雙方的資料及證言中都是一致的。

  水谷尚子在題為《崇山村的鼠疫流行與日本1644部隊》一文中揭示,1644部隊內臨床醫生很少,很難想像他們到崇山村來是為了開展治療活動。1644部隊所能做的,只是為了確定這一細菌是否為自己所撒下的菌,亦很可能將崇山村作為細菌戰的實驗基地。

大公報12月8日A14版

相關焦點

  • 日寇細菌試驗,將人放澡池裡用數千跳蚤叮咬而死
    今天開始,老兵跟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日軍在北平的暴行。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在北平都犯下什麼樣的罪惡呢?我們從1855部隊開始。實驗室裡的日本人北京天壇公園的神樂署裡,二戰期間,這裡曾駐紮著一支神秘的日本軍隊,對外稱為北支甲第1855部隊,而實際上這是一支跟731部隊一樣的細菌部隊,只是因為它規模小,人員少,所以才一直沒有被關注到了。
  • 法媒揭日731部隊人體試驗暴行 使用活人不用麻藥
    李鳳琴憶起父親在731部隊的悲慘命運時流著眼淚說:「這筆血債必須償還。」近日,各國紀念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70周年。奧斯維辛集中營現在已成為全球的一個反人類暴行的代名詞。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後8個月,蘇聯紅軍橫掃中國北方,他們在這裡發現了這個營地。如今,這裡依然有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 抗戰民謠斥日寇暴行:鬼子輪姦孕婦後刺刀剖其腹
    特殊的時代背景卻使這些民謠的主題達到了空前統一,那就是痛斥日寇漢奸的暴行、歌頌軍民抗戰的光輝業績。筆者最近通過走訪當時寧陽縣境內一些重大事件發生地的老者,搜集整理了部分頗具特色的抗戰民謠。儘管時過境遷,這些民謠已經很少有人再傳唱,但其中所承載的那段歷史,卻永遠值得每一名華夏兒女銘記。
  • 1938年日寇殺害蘇克己,宋美齡親自用英語廣播,揭其暴行
    這個傷亡數字和進攻速度,對於準備在三個月之內佔領全中國的日寇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羅店戰之後,敵人瘋了,惱羞成怒,將所有的怨氣全部發洩到無辜群眾的身上。據史料記載,日寇佔領羅店後,獸性大發,瘋狂報復,濫殺無辜百姓800多人,僅在王家樓一次就殺害26人。羅店鎮趙家巷留守家園的男女老人43人,被日寇用機槍掃射,一起死在一棵大榆樹下。
  • 日寇波字第8604部隊在廣州細菌戰 殘害上萬中國人
    (沙東迅提供,黃丹彤翻拍)  日寇華南派遣軍波字第8604部隊在廣州殘害成千上萬中國人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黃丹彤  秘密進行生物戰(細菌戰)與化學戰(毒氣戰),是二戰時期日本當局蓄謀已久的陰謀。日本置1925年日內瓦《禁止使用生物化學武器國際協定書》於不顧,二戰時期在中國東北、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都進行了以人體為實驗的細菌戰罪惡,殺害了成千上萬中國人。
  • 人民大愛慰先烈 祖孫三代護忠魂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村民李文傳因為部隊首長臨走前的一句囑託,56年義務為長眠於鳳臺縣板張集村頭的14位烈士守墓,直到生命的盡頭。
  • 日寇暴行 安國慘案之四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日寇暴行 安國慘案之四 2018-09-14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寇在山東一個鄉的暴行,少女被獸兵折磨致死,父親拿鋤頭復仇
    抗日戰爭時期,萊蕪縣雲鳳鄉是泰山區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1942年8月29日,日寇從泰安、萊蕪兩縣的許多據點抽調大批日偽軍,以及從濟南、泰安調動增援部隊,共計6000餘人掃蕩蓮花山區,而這次掃蕩的重點就是雲鳳鄉。日寇妄圖一舉消滅新浦縣機關,因機關轉移,敵人撲了個空,便向雲鳳鄉的村民開了刀。
  • 美國解密檔案:731部隊至少生產2470枚細菌炸彈
    該報告記錄了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的供述,截至1942年,731部隊共研製生產了2470枚細菌炸彈。生產了十種類型細菌炸彈石井四郎供述,至1940年,已經研製出9種用於細菌病原體傳播的炸彈,並進行了實地測試。其中包括用於汙染土地、製造傳染性雲霧,以及爆裂彈藥,即通過汙染炸彈碎片和炮彈碎片造成傷害而感染並致傷亡。
  • 保齡球 祖孫三代的情感紐帶
    祖孫三代因保齡球跨越了代溝,一大家子人也因保齡球而變得更加親密和融洽。保齡球運動將祖孫三代凝聚在一起,「當家人」虞永俊是最主要的推動力量。正是他與保齡球的結緣,開啟了這個大家庭子子孫孫與保齡球的一份長情……古稀老人虞永俊1946年生。1993年,他辭去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區人民政府的公職,下海創業,創辦了蘇州全城軸承有限公司。
  • 他是731部隊負責人,曾用細菌屠殺四十多萬山東人,後竟逃過審判
    1943年秋,日軍為了觀測新研製出的細菌效果,在魯西和冀南地區釋放了霍亂病菌,病毒蔓延超過24個縣,光是第一階段的死亡人數就達到了42.7萬,後續的死亡人數更是無法統計,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隊,當時的最高負責人名叫石井四郎。
  • 比731部隊還恐怖的一支日軍部隊,建了3座火化爐不停燒屍體
    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個侵華日軍進行細菌研究的第七三一部隊,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吉林省長春市郊區的孟家屯,也有這樣一支神秘而恐怖的細菌部隊,他就是關東軍第一00部隊。其實一00部隊和731部隊可以說是真正的兄弟部隊,他們都是在1935年春,由日本天皇裕仁發出密令而組建的。
  • 聲音部隊、燈光部隊,二戰中這些神秘的日寇特種部隊你見過嗎?
    這是一組1938年5月,日寇戰地畫報上的照片,題為荒鷲部隊。所謂荒鷲部隊就是日本海陸軍航空部隊的統稱。因為日本在二戰戰敗前一直沒有專門的空軍,空軍分屬於陸軍及海軍。二戰開始時,為了彰顯其血腥殘暴的氣勢,日寇把這支特種稱為空中兇殘的鳥類——荒鷲,在日語中荒鷲也是轟炸機、空軍之意。
  • 祖孫三代守護五龍壁近百年
    原標題:祖孫三代守護五龍壁近百年 當地老百姓說,這個寶貝能留存到現在,並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益於農民索西龍一家祖孫三代歷經近百年的風雨守護。   9月13日,記者走進了這個特殊的家庭,走近他們執著守護的五龍壁。   只有「三龍」的五龍壁   北關村是一個城中村,索西龍家在南閣街的最東邊,大門正對面就是五龍壁。
  • 燒殺搶掠持續八天八夜,1942年日寇在浙江一個村莊的暴行
    1939年農曆3月18日這一天,僅在黃泥樓一村就被日寇殺害17人,還有3人受傷,有8戶人家房屋被燒,又有一位60多歲的蔣姓老人被日寇一槍打在頭上,半個頭顱飛貼在牆上,慘不忍睹。
  • 聖經故事|由祖孫三代君王的事跡得到的一些感悟
    幾乎大部分人都羨慕那些祖孫幾代人都是成功人士的家族,因為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總能看到我們想得到卻很難得到的東西,尤其是當一個家族中,祖孫幾代人都是君王的話,那更是讓我們對其充滿更加強烈的嚮往。我們今天所談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家族中的三代成員,他們同出於大衛家族,又是緊挨著的三代人,三代君王,他們的命運也因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認識一下他們,看看他們各自經歷過什麼樣的事情?怎樣的事情使他們影響著他們的命運?約沙法——猶大的第四任君王(主前872—848年)亞撒王之子,35歲繼位,在位25年,國勢也安定且富足。
  • 【祖孫三代收藏1萬多個卷筆刀】甘肅隴南市西和縣一家祖孫三代人...
    2020-07-31 00:45:45來源:FX168 【祖孫三代收藏1萬多個卷筆刀】甘肅隴南市西和縣一家祖孫三代人,痴迷於收藏卷筆刀,多年來去全國各地旅遊時,別人去景區,他們卻痴迷滿大街尋覓逛文具店,然後購買回來收藏。
  • 老照片下真實的日寇:日寇強行闖入百姓家中,圖5向日寇求饒的百姓!
    圖中的一隊日寇在佔領一村莊後,因懷疑其中一戶緊閉的民房內藏有可疑人員,正在強行用鐵鎬破門而入。 ,不得不向這些日寇獻殷勤,以表示自己是所謂的「良民」。向日寇求饒的百姓 一張日軍侮辱迫害中國同胞的照片,幾位日寇在中國村莊大掃蕩後在一處竹林中抓到了兩名躲藏起來的老百姓,正審問他們以獲得相關情報,面對日寇的刀槍,這兩位百姓看起來異常恐懼
  • 讀《賽雷三分鐘漫畫 病毒、細菌與人類》有感
    這本書很應景,和讀者見面的時候剛好是讀者最想見它的時候,所謂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自然容易一見傾心,順便還科普了賽雷三分鐘這個系列,相互促進相互增長,如果不是這本書產生的好感,估計這個漫畫系列是不會翻開的,畢竟光從封面看並不是喜歡的漫畫類型。
  • 親歷戰爭的日本演講團:731部隊用人體內臟做細菌炸彈
    原標題:親歷戰爭的日本演講團:731部隊用人體內臟做細菌炸彈長江日報融媒體9月19日訊(整理/記者陳明高萌)由「日中口述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和日本知名反戰人士組成的訪華演講團,由6位日本老人和3名日本大學生組成,從9月13日到9月18日,演講團成員在偽滿皇宮博物院、長春師範大學等地開展多場演講和研討會交流活動,他們通過口述歷史的方式,從多個角度還原、揭露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