燜面,我們當地也叫蒸麵條,這個叫法比較貼切,烹飪過程中麵條是被蒸熟的。蒸麵條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配菜也隨著時令不同而變化,春天用蒜苔,夏天用豆角,秋冬天用蘿蔔,還有人喜歡用黃豆芽和芹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做蒸麵條要用五花肉才香,所有這些搭配當中,數蘿蔔蒸麵條最合老公胃口,到了冬天,整天都炒著要吃蒸麵條。一碗麵條一朵大蒜,吃法相當粗獷,每次都吃得很滿足。
就河南範圍內,這種類似的麵條飯做法也有區別,有地方叫滷麵有地方叫燜面有地方叫蒸面。我今天做的這個面先蒸後燜,用料很簡單,滋味卻非常美,麵條筋道有彈性吃起來滿口生香,一碗麵條一碗湯,真舒服。
材料:溼麵條、白蘿蔔、五花肉、大蔥、姜
調料:鹽、生抽、老抽、十三香、八角、色拉油
做法:
準備材料,一個蘿蔔用不完,200克五花肉,三人份的飯足夠了。
今天的麵條是我自己軋的,麵條鋪也可以買到,只要你說吃蒸麵條,有粗有細想要哪種要哪種。有這個粗細,還有比這個更細,做蒸面都很好吃。
把麵條放在籠格上蒸十分鐘。
蒸好的麵條取出來散氣並打散。
蒸面的時候把蘿蔔切較粗的條。
肉切片,蔥切段姜切片。
炒鍋倒一點兒油,先下蔥姜和八角炒香,再下肉片煸炒出油。蒸麵條離不開葷油,有它才好吃。
肉片炒卷後用醬油和鹽調味兒,鹽要稍多些,因為這是一鍋飯的用鹽量。
之後放上蘿蔔條翻炒,接著加一碗水,用十三香調味,可以嘗一下味道,進行二次調味,煮開後把菜中的湯汁舀出來一大部分。
把麵條鋪在菜上面,
用勺子將之前舀出來的湯汁均勻地澆在麵條上面。
蓋上鍋蓋小火燜幾分鐘,開鍋將菜同麵條拌在一起,稍稍散氣後就可以開吃了。
吃蒸麵條的時候通常會煮一個紫菜湯,一碗麵一碗湯,再來一朵大蒜,美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