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類精子送上太空,「上天造人」真的可以實現嗎?

2020-12-23 新京報

將精子送上外星球,培育「太空寶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大片,但是科學家們已經在為此努力。

人們想要移民外星球,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在太空環境下人類是否可以正常孕育生命?

據美媒《連線》報導,西班牙的一個科研團隊正在研究微重力對人類生殖的影響。他們將若干冷凍的人類精子放置在一個盒子裡帶上飛機,飛機升空後迅速俯衝,然後反覆執行這一操作。過程中,機艙內形成微重力環境,模擬出了太空中的失重感。

精子庫中精子的活動狀態。《連線》網站截圖

西班牙科學家圍繞這一課題進行了多項實驗,結果顯示:微重力對冷凍精子健康狀況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實驗的相關論文正在接受同行評審,這也是該領域發布的首個實驗結果。

「在太空中進行人類生殖,我們的研究處於該領域的前沿。」參與研究的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教授Antoni Perez-Poch說道。

事實上,將精子送入太空的構想並不是西班牙科學家的首創。早在2018年4月,SpaceX公司就受到NASA的委託,將人類精子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上天造人」真的可以實現嗎?

太空生殖的可能性

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科研團隊所做的實驗中,冷凍精子處於微重力狀態中不足9秒,這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影響。團隊成員Perez-Poch表示,他們將繼續進行長期實驗,並嘗試使用解凍的人類精子。

在這一領域,NASA毫無疑問更有發言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NASA一直在進行生殖和發育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青蛙、鯢、蛇以及一些水生無脊椎動物已經實現了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的繁殖,但是哺乳動物的太空繁殖實驗一直不順利。

直到去年,NASA首次將人類精子送入太空。

去年4月,NASA與堪薩斯大學以及科羅拉多大學合作開展一個名為Micro-11的科研項目,將冷凍的人類精子和公牛精子送上了國際空間站。

NASA將精子送入太空前進行檢查。圖/NASA網站

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首先把精子樣本解凍,隨後加入能夠激活精細胞的化學試劑,以觀察其後續反應。這批樣本已經返回地球,正在驗證在太空停留過的精子能否讓卵子受精,並且與那些並沒有前往太空的對照組精子樣本進行對比。截至目前,NASA並未公布一系列實驗結果。

據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去年,荷蘭一個名為SpaceLife Origin的初創公司宣布,計劃於2020年執行一個名為「方舟」的計劃,將人類精子和卵子送入近地軌道的小型衛星中,以證明精子和卵子可以在惡劣環境中生存。在這項任務中,「方舟」將提供一個安全、防輻射的環境。同時有攝像頭監控服務,使客戶能夠實時查看。

此外,SpaceLife Origin公司曾計劃在2024年邀請一名孕婦在地球上空約400千米處進行太空分娩。這項分娩任務將持續24至36小時,並由專業醫療團隊陪同。

今年7月,SpaceLife Origin公司CEO基斯·穆德(Kees Mulder)表示,SpaceLife Origin的兩項計劃任務中出現嚴重的「道德、安全和醫療問題」,導致他撤回計劃並重新評估項目。目前,該公司處於停滯狀態。

「太空寶寶」面臨的諸多挑戰

據《連線》報導,人類在太空環境中孕育生命面對諸多挑戰,不僅是技術方面的,還有道德倫理方面的爭議。

目前,科學界對失重環境下的生殖醫學知之甚少。美國堪薩斯大學名譽教授約瑟夫·塔什指出,當下的實驗主要關注微重力對精子狀態的影響,如果人類要想在太空進行繁殖,還要考慮太空環境中的高輻射以及壓力問題,還有卵子和胚胎可能受到的影響。

即使一切順利,「太空寶寶」順利出生,如何得到足夠的營養供給、如何返回地球,都將是棘手的問題。

美媒Daily Beast報導指出,當移民外星球成為一個目標,人類生殖繁衍成為任務,這將違背倫理標準和道德直覺。

波蘭的熱舒夫信息技術與管理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Konrad Szocik認為,執行太空生育任務的唯一可行方式是利用基因工程。也就是說,將人類基因進行編輯,使之增強生存能力,以適應太空中的嚴酷環境。然而,這對道德倫理構成了更大的挑戰。

就目前來說,「太空生育」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新京報記者 陳沁涵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NASA將人類精子送上國際空間站
    NASA將人類精子送上國際空間站 2018-04-16 10:28: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玩出了新花樣:他們與堪薩斯大學以及科羅拉多大學合作開展一個名為Micro-11的科研項目,將冷凍的人類精液送上了國際空間站。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太空行走。  據報導,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是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的約瑟夫•塔什(Joseph Tash)。
  • 外媒:冷凍精子能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人類太空繁殖有望實現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導外媒稱,巴塞隆納Dexeus女性健康研究中心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冷凍人類精子能夠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維持其生存能力,從而可以被用來在地球之外實現人類繁殖。據埃菲社6月24日報導,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第35屆大會發布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主持這項研究工作的蒙特塞拉特·博阿達博士指出,這只是一個龐大項目的第一步,該項目旨在研究在太空創建人類精子庫以及在地外環境實現人類繁殖的可行性。此前的幾項研究已經分析了失重環境會對細胞和分子結構、心血管系統、肌肉和骨骼、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造成怎樣的影響。
  • 手機量罩杯,把精子送上太空,你以為很神秘的NASA其實……
    /高科技除臭器NASA之前證實過,月球上有約181噸人類垃圾。/太空第一朵紅玫瑰既能除臭,也能制香。NASA在太空中真的種了一朵玫瑰。如果在未來,所有衣服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量的話,這個世界就真的方便多了。
  • 當初被送上太空的老鼠,9個月後變化驚人,人類要為後果買單嗎
    筆者-小文如果問起第一個去到太空的生命體,我們當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人類,而前蘇聯的加加林則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但實際上,在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之前,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太空人的安全,科學家首先會將動物送往太空進行實驗和觀察。
  • 對於在天上「造人」這件事,科學家是怎樣說的?
    在浩瀚靜謐的太空中,一艘載有人類「密碼」的飛船正航行在前往LV-223的道路上,甦醒過來的肖博士正在小心翼翼處理冷凍的人類胚胎,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要在LV-223行星上進行殖民,探索另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天堂。
  • NASA 將精子送往國際空間站:研究人類深空繁衍
    IT之家4月7日消息 未來的太空旅行或者說太空移民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人類的繁衍,如果在深空不能繁衍的話,那麼對於人類來說將會是一個大麻煩,而現在NASA就將人類精子送入太空,目的是為了研究人類在深空中的繁衍。
  • 59年前,美國將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最後怎樣了?平安回來了嗎?
    當然,即使這樣,也有不少人想要上天,比如說明朝那位叫陶成道的兄弟,也就是眾所周知的萬戶,他自己研究了一些火箭,試圖上天,雖然結局比較慘,但好歹是開了人類的先河。在59年前,曾經有一隻黑猩猩被人類送上了太空,那麼它的結局如何呢?到了近代來說,研究宇宙的人是更多了,1609年,伽利略用望遠鏡來研究比較近的行星。
  • 俄科學家計劃將冷凍遺體送入太空保存 人類死後真的要「上天」了
    中國日報網9月1日電(高琳琳) 據英國《鏡報》網站8月31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計劃將人類和寵物遺體進行冷凍處理之後送入太空,保存在太空的軌道艙中。俄羅斯人體冷凍公司(KrioRus)8月份宣布了該計劃,並透露他們已經從全球範圍內收集到54具人類遺體和21具動物遺體,另外還有200人籤署了在去世後實施該技術的協議。
  • 要上天?太空天梯你知道嗎?
    從明朝時將自己綁在火箭椅上試圖上天,卻不幸在火箭爆炸中獻出生命的萬戶,到 1903 年寒冬裡乘坐自製飛機在空中飛行了 12 秒 36.5 米的萊特兄弟......古往今來,人類對頭頂深邃的天空從未停止過好奇與嚮往。
  • 科學拯救人類,想要在太空繁衍,傳統繁殖方式可能不方便
    到太空之中生活一直是科學家這些年研究的重點,甚至很多人都提出過太空移民,而當人類移居到太空之中,首先面臨的問題應該就是繁衍後代,大家都知道太空是一個失重的環境,但這樣的環境之下,要實現親密接觸,雖然在地球上是比較簡單容易,但是放在太空之中卻面臨著很多的難題。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太空生意最重要的是火箭,但想造新火箭的公司基本都得從頭來過2001 年,馬斯克最初的太空計劃,是在火星上搞一個植物溫室。那時候他概念化這個項目,目的還是在於希望遊說政府增加太空預算,吸引公眾對於太空探索的興趣。
  • 埃隆馬斯克:誓言改變人類,整天想著「飛上天」的6500億富豪
    在12歲的時候,埃隆·馬斯克成功設計出一個名叫「Blastar」的太空遊戲軟體,之後以500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雜誌,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個時候,他第一次對於天空帶來的神秘感到十分崇拜,甚至他問父親:怎樣可以把人送到太空呢?他父親笑著說:只有坐上飛船才行,但是目前只有美國有這種技術,而且非常麻煩。
  • 移居太空又近一步?冷凍精子在模擬太空環境仍然存活
    科學的一小步,可能是人類移居太空的一大步。據CNN報導,6月23日起在維也納召開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上,西班牙科學家分享了一項新研究。該研究發現:冷凍精子樣本暴露在模擬太空環境之後仍然存活,而這為人類未來建立太空精子庫打開了可能性。
  • 發問全宇宙,知乎已將人類的33個問題用衛星送抵太空
    這33個問題由知乎和商業航天公司天儀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發問全宇宙」活動產生,該活動通過知乎「想法」徵集用戶各種奇思妙想的問題,並從中隨機挑選出問題通過雷射雕刻至衛星表面並被發射上天。這些問題包括:「人類的下一個一小步會跨在哪裡?」、「宇宙中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嗎?不同的文明之間能否和諧地共存呢?」、「朋友,你想問地球人什麼問題?」、「外星人,你有中年危機嗎?」。
  • 太空的「犧牲品」,50年前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現在如何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 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肯德基上天了!勁脆雞腿堡的廉價太空旅行即將啟程
    有一家有夢想的公司,他們打算用很少的錢,把人通過氣球送到平流層,不過,在這個化妝品都不用動物皮試的時代,先送猴子或者小狗上天做實驗,顯然太過殘忍,考慮再三,他們決定,先送個勁脆雞腿堡上天。美國亞利桑那州的World View是一家立志於太空的公司,他們的偉大夢想,是通過氣球吊籃,將人類送到太空中去。本周,World View宣布了他們的一項先期計劃,將肯德基在北美的新品Zinger辣雞肉漢堡,送到大氣中的同溫層。K記的漢堡將被保存在World View自家的無人平流層實驗平臺「Stratollites」中。
  • 「冷凍技術」原來越成熟,未來將是實現人類太空長途航行的關鍵?
    細胞冷凍技術已經面世超過20年的時間了,人類的不少的探究和實驗都因為這項技術的成熟而得到飛躍性的進展,而近年來有不少機構希望將這項技術運用到太空探索上面,他們相信這會是長途太空運輸的最佳解決方法,不過這一次冷凍的並不是幾個細胞或者一堆組織。
  • 國際空間站冷凍老鼠精子產出小鼠:太空繁育或成真
    最新研究發現,精子經過太空旅行後完全有可能繁育出健康後代,這將為人類未來長期在太空中生活甚至繁育後代帶來希望。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人類的精子能夠在太空中保存、存活並發育成健康胚胎,那麼人類通過太空旅行訪問火星甚至更遠宇宙將成為可能,日本山梨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讓這種可能性大增。山梨大學科學家近日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曾經保存於國際空間站長達9個月的老鼠精子竟然繁育出健康的小老鼠。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將為人類未來長期在太空中生活甚至繁育後代帶來希望。
  • 揭秘:人在太空中可以做愛懷孕嗎?
    2001年,美國太空總署打算挑一對有合法夫妻關係的太空人上天。不久,瓊和馬克進入了太空總署官員們的視線。馬克是一名優秀的太空太空人,而35歲的瓊雖然未上過天,但有著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經過3個月低重力條件下的夫妻生活訓練後,2001年9月的一天,瓊和馬克一起乘坐太空梭飛離了地面,到達美國自由號空間站。
  • 《機器人總動員》:你說世界破碎後,人類真的可以遨遊太空嗎?
    回望人類發展的數十萬年,我們由猿進化成人,從食物鏈的底端到食物鏈最頂端,這一系列的發展讓我們如今能夠克隆生物,培養可以長出人類耳朵的老鼠,甚至可以給生物換一個頭顱。在曾經看來,種種的不可能讓人類變成了現實,那麼「神」,是否就是當下的人類文明,或許說人類與神還差著最後的那一步——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