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顆童心解讀兒童畫

2021-01-08 綜合快報英俊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要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地快樂」,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新《綱要》中,主張讓幼兒感受快樂,體驗成功;主張幼兒大膽地表露個性,張揚自我;主張幼兒會欣賞自己,更要學會欣賞他人……這是一種全新的幼教理念,我們教師如能正確地理解把握,把它運用到美術 教育 實踐中去,那麼對於幼兒良好的個性培養,對於幼兒未來的成長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傳統的兒童畫評價,首先,是以教師作為評價的主角,而且基本上是從幼兒已掌握的知識技能技法和最終效果等這些較為顯性的因素去尋找差異、分等排序,過分強調評價的鑑定和分等作用。再者,教師往往是以好、不好來評定幼兒的作品,並幾乎以此作唯一的標準,評價幼兒的美術 學習 情況。單一而刻板的評價,忽略了幼兒作為評價者的身份,忽略了對幼兒學習過程以及不同方面的綜合評價,同時也忽視了美術學習活動中幼兒豐富多彩的個性,對於提高全體幼兒的美術學習積極性、激發和保持全體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認識自我等方面的促進作用明顯不足。。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能隨機抓住孩子的各種心理需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發展狀況,用顆童心解讀兒童畫才能把幼兒外在的行為轉化為內在的動機,從而達到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

  一、賞識——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利用。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去賞識,不追求完美,應注意發現畫面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讚賞幼兒的點點滴滴的創造,並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溝通。引導幼兒欣賞自我、欣賞同伴,並學會與同伴合作活動。一般來說,在美術活動中,幼兒對於自己的作品很欣賞,很陶醉,而對同伴的作品關心甚少,這和他們的心理「自我為中心」的特點是相符的。因此,我們在每次活動結束時都要適時的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最初以老師為主,慢慢地引導幼兒評價同伴的作品,逐步樹立起「我能幹,大家都能幹」的意識。在中大班時,教師可專門設計一些合作性的創作活動,為幼兒創設條件,引導孩子們相互交流、相互協商。在這些活動中,讓幼兒逐步懂得「我能畫好,別人也畫得不錯,如果大家一起畫就會畫得更好」,從中來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這對良好個性的養成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繪畫系列活動中,以「收購繪畫」的遊戲,引導幼兒對他人作品進行自主、客觀的評價,促使幼兒相互取長補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師在巡迴觀察和收購繪畫過程中發現收購點收購繪畫的價格差距很大,於是就問「收購員」,這個「收購員」認真地說:「XX小朋友的畫顏色好看,他的畫價錢就高!XX小朋友的畫面太小,畫的東西少,要是下次得畫大些,畫面再豐富些作品價錢就可以給高了!XX小朋友畫得兩幅畫差不多,所以給的錢也應該差不多!」孩子們輕鬆自如地評價他人的作品,滿足了遊戲的願望,發展了自己的觀察能力、交往和表達能力。我們還可以及時反饋幼兒的進步,請家長採用適當的 方法 獎勵幼兒,使幼兒得到滿足,產生快感,受到激勵。通過多種手段的運用,幼兒不斷改善不健康的心理狀況,逐漸在評價過程中認識了自己和他人,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對美術興的趣越來越濃,也提高了表達和表現的欲望。

二、尊重      評價兒童畫並不是一個死的標準,每個幼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的畫也就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說的清,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要尊重幼兒、善於發現幼兒作品中的精華所在,表現出接納、讚許的態度,只有這樣才可能和幼兒溝通。

  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 藝術 素養      在藝術活動中,教師本身的藝術修養很重要。試想,一位老師連莫扎特、蕭邦都不知道,那她該怎樣引領孩子進入藝術的殿堂。教師在多元的藝術文化中,要不斷地熟悉、理解、熱愛它們,以此提高自己地藝術素養。 教師要會欣賞幼兒的作品。因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臺,幼兒喜歡表現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對周圍世界的看法,而他們的作品是最能體現自我的價值,使他們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樂。他們希望得到同伴、老師的認可,並與他們分享這種快樂,因此教師的欣賞、好評是對他們最大的鼓舞,從老師積極的評價中他們體驗到了成功、快樂。譬如,我們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不要僅從畫面的構圖、色彩、比例等方面評價,還應觀察幼兒的整個創作過程,引導他們快樂地活動,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各種情感體驗。

總之,教師要用一顆童心解讀兒童畫,儘量少幹預,也不能過分強調創造的過程,要注意幼兒的情感體驗,不能太在意幼兒的創造結果,教師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於觀察、 分析 孩子的各種情況準確把握,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促進幼兒個性的 發展 。

相關焦點

  • 如何借兒童畫解讀兒童心理
    1.兒童畫心理解讀的內涵兒童畫的心理解讀是以「繪畫投射技術」作為其理論基礎,通過兒童作畫時的反應,了解其情感世界的技術。2.兒童畫心理解讀的原則其原則如下:①關注其誇張和省略的部分。兒童在作畫時,傾向於誇張或省略內心感受中最深、最有意義的部分,因而關注這部分內容能夠了解兒童生活的精神世界。②關注造型和色彩。不同的素材和表現手法反映了兒童不同的動機,如造型有利於傳達觀念,色彩有利於表現情感。③兒童所選用的表達形式與其人格緊密相連。
  • 兒童教育節目《超能幼稚園》:專家守護畫中童心
    兒童教育節目《超能幼稚園》:專家守護畫中童心 2018-09-25  本周四晚,2018兒童紀實教育實驗類節目《超能幼稚園》播出了第四期。十位萌娃和五位老師以「幸福」為主題,上起了美術課。
  • 親子 DIY 線條畫 用童心萌長美好家園
    為了激發兒童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感,體驗自由表達和親子創作的快樂,培養孩子"從小勤動手,愛動腦"的意識。10月30日,興關路街道辦事處南廠路居委會兒童之家以"愛在家園、情暖十月"為主題,舉辦了一場親子DIY手工線條繪畫活動。
  • 兒童畫——可愛迷人的多肉
    大概受到大人們的影響,兒童也對這些體型奇特、顏色多變的植物喜愛有加。兒童畫比賽中許多小作者也使多肉的形象躍然紙上。兒童畫——桃美人景天科厚葉草屬多肉。耐寒,耐乾旱,喜光。其葉片肥厚,且在陽光下為粉紅色,猶如桃子一般可可愛愛。
  • 共同畫好「童心圓」
    原標題:共同畫好「童心圓」   □一言   「六一」前夕,在「學習先鋒,爭做新時代好隊員」主題隊會上,省實驗小學四(5)班同學們暢談父母親的戰「疫」故事,立志成為他們那樣具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 6.1兒童節丨我以童心,伴你「童」行~
    6.1兒童節丨我以童心,伴你「童」行~ 2020-06-03 0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語文老師,別丟掉你的那顆童心
    而有了童心,我們的世界就充滿童趣。用童眼看世界,世界都是詩意的。藝術家之所以充滿活力,充滿創造力,就是因為藝術家都有一顆童心。每個人不可能成為藝術家,但是每一個人可以有一顆童心。有了這一顆童心,我們的人生才會有詩意。有了這顆童心,老師的人生才是詩意的人生。許多老師之所以產生職業倦怠,就是因為他們早早地就失去了童心。
  • 優雅童心:T100童裝設計總監董文梅理念解讀
    用優雅童心的人文思想演繹人性中美好的親子情懷,我國首個親子童裝品牌T100的創建者、廣州市締造億百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董文梅,用東方和諧包容的人文精神,深挖英倫風尚的設計精髓,以純淨知性的色彩、英倫校園經典的元素,個性豐富的服飾搭配
  • 《放牛班的春天》:每顆凍結已久的童心,都要用愛的溫度冰釋前嫌
    在那裡,馬修接觸到了一個個內心受到傷害而變得問題頻出的受傷兒童,他們本應得到更加妥善的救治,但迎接他們卻是以校長為首的極端殘暴的對待。好在,馬修在了解到這裡的一切之後,開始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組建合唱團來改變這一現狀,用音樂來逐漸打開孩子們塵封已久的心靈。
  • 讓愛畫出來|「童心抗疫、為愛接力」 涪陵區青少年書法、美術作品...
    轉眼之間新冠肺炎疫情已過了一個月在這個不平凡的超長寒假裡蝸居成了小夥伴們的常態小夥伴們一定跟團團一樣有很多話想對武漢說對祖國說對一線醫護人員說對抗擊在前線的大哥哥大姐姐說······那麼現在就和團團一起來參加「童心抗疫
  • 有童心的人,永遠不會老!兒童節快樂!
    兒童節快樂!我們永遠在奔波在星羅棋布的高樓中尋找兒時的花,在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與光影共舞,彩色蝴蝶降落在曾經幻想的天空裡,當年那個赤腳少年卻不見蹤跡,但那五光十色的夢想我們依然記得。嘿,你那童真稚趣的奇思妙想,是否還留存於心間?小時候我們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 齊心畫好童心圓
    無論是眾所關注的教育改革,還是牽動人心的校園安全,無論是保障少年兒童權益,還是對特殊困難兒童的救助和幫扶,從現實出發,從「事業」出發,以「兒童」為關鍵詞的關愛行動從未停息。  明天是六一兒童節。  我們看到,很多學校準備了活動,很多父母在考慮怎麼和孩子一起過,節日氛圍濃厚。
  • 1.分享童心之:童心說
    所以,童心就是本性,就是真心。所以劉禹錫說,誠天性之潛感,顧童心兮如疑。童心是生長的。所以有人說兒童是花朵,是幼苗。是花朵,就應當被欣賞;是幼苗,就值得呵護。兒童是七八點鐘的太陽,他們的額頭、眼睛、手、身體、腳,無一處不散發出人類的光和熱。所以,兒童是溫暖的。他們依賴成人,成人亦依賴兒童。童心是可塑的。
  • 「童心同畫,為祖國加油」 西安廣播電視臺青少兒中心少兒繪畫作品...
    「童心同畫,為祖國加油」 西安廣播電視臺青少兒中心少兒繪畫作品徵集 2020-02-05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靜茹新書《看畫識童心》面市
    靜茹的多部繪本我都有珍藏,她是國內我見過的為數不多,用心靈創作的繪本畫家。本書雖然是她第一本繪畫心理學的著作,但是積累了十年。       本書將跟蹤多年的珍貴案例奉獻出來,有的長達九年,含金量和誠意還是很足的。市面上同類書籍的案例來源大都是特殊兒童和有心理病患的兒童,靜茹的案例來自美術興趣班,大都是健康的孩子,這對於更多家長來說,更具參考價值和實用性。
  • 文章頻道 - 六一兒童節,品牌們的童心太泛濫【借勢合集】
    和#華為nova2#一起,重溫兒時最喜歡的遊戲——彈球,拍洋畫,翻繩。#六一兒童節#,今天就做個孩子。告訴終端君,你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是什麼?14、Canon佳能 #兒童節# 以前,我們用膠捲相機拍照,泛黃的照片記錄了那個年代的童年;現在,我們用數位相機拍照,隨時拍攝童年的每一次感動。
  • 畫「狗尾草」、寫中文名 英國校長團訪童心小學「嗨翻天」
    學生與家長齊獻節目 體現「家校共育」的校園文化    校長團一行人走進童心大講堂,舞臺上立刻響起拉丁舞音樂,來自童心三年級2班的劉雅希第一個出場,為英國校長團帶來熱情的拉丁舞表演,贏得全場觀眾的掌聲與讚嘆,也令三位英國客人豎起了大拇指。
  • 兒童節,讓我們拾回一顆童心
    拾回一顆童心,拾回孩子那顆單純的心孩子的世界裡到處都是明媚的陽光,他們不懂得世間的疾苦,也沒有世俗的眼光,更沒有大人們的那份多愁善感,在他們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到處散發著美麗的光芒。不妨讓我們效仿一下孩子,用那顆單純的心去看世間發生的每一件事,你就會覺得即使生活中一個細微的驚喜都可以讓你被幸福圍繞。
  • 歪果仁兒童畫欣賞|外國小朋友畫得怎麼樣
    「看歐美國家的兒童畫感覺很輕鬆,覺得是在自覺自愿地作畫;而看到中國的兒童畫,感覺很精美、很專業,能看出中國孩子在作畫時一定很辛苦、很累!」——一位美國兒童美術教育專家一句值得我們反思的話,對比國外幼兒美術教育,我們缺乏童心,總是以專業標準引導孩子創作,套模板,走標準路線,為了考級考證而學習美術,還是習慣填鴨式的學習方式。
  • 孩子們的畫裡藏著春暖花開!「童心抗疫 從我做起」作品展成功舉辦
    孩子們的畫裡藏著春暖花開!10月19日下午,由區婦聯、區教育局、招商銀行東西湖支行組織開展的「童心抗疫 從我做起」作品展在東西湖區網安基地孵化器多媒體廳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