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享童心之:童心說

2020-12-22 童心語文

我們說「勿忘初心」,我以為,「初心」即「童心」。

那麼,童心究竟是什麼?童心是孩子氣。陸遊說,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兒竹馬嬉。孩子氣就是喜歡玩耍,喜歡歡樂,喜歡沉浸於「我」的世界。李贄在《童心說》裡說,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皇帝的新裝》裡那個孩子,一語道破皇帝沒有穿衣,便是「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童話版註解。所以,童心就是本性,就是真心。所以劉禹錫說,誠天性之潛感,顧童心兮如疑。

童心是生長的。所以有人說兒童是花朵,是幼苗。是花朵,就應當被欣賞;是幼苗,就值得呵護。兒童是七八點鐘的太陽,他們的額頭、眼睛、手、身體、腳,無一處不散發出人類的光和熱。所以,兒童是溫暖的。他們依賴成人,成人亦依賴兒童。

童心是可塑的。所以大家都說,兒童是一張白紙,你畫什麼,他就成什麼。如果你隨便一揉,他就可能成為一張廢紙。所以,就有了傷仲永的故事;所以,就有了孟母三遷的教子典型。

童心是能動的。兒童是白紙,但又不是普通白紙,這是一張有生命的白紙。生命的生長,需要積蓄、藉助外部的力量。但這種外部的力量,只是一種力量,只有通過內部消化、吸收,才能轉化為生命成長的能量。這便是兒童的主觀能動性。童心的能動性,依靠兒童自身,也有賴於環境的薰染,外力的激發。

這就需要教育,這就需要老師。這兒的老師絕不僅指學校之師。能者均可為師。

這兒的能者有一必備標準,得懂得童心,最好擁有一顆童心。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家長,最好引導孩子遠離那些「小大人」式夥伴。因為,他們只是徒有兒童外表,童心早已被成人世界遮蔽。事實證明,成人可以葆有童心。《左傳》記:於是昭公十九年矣,猶有童心。王國維說:偉大的詞人之所以能夠寫出偉大的作品,是因為他們擁有童心。冰心在《寄小讀者》一書中寫道:因為我若不是在童心來復的一剎那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煩雜之心,來寫這通訊。

所以,孩子都喜歡那些有童心的父母;學生都喜歡那些有童心的老師。

親其師,信其道。有童心的家長,其話在兒童的耳朵裡特別悅耳;有童心的老師,其道更易於深入童心。

斯霞有一堂姐叫斯紫輝,是一位小學數學教師,但她每星期要給學生上一堂故事課,故事的內容來自《愛的教育》。學期結束,斯老師專門召開主題班會,用書中的人物來命名班上的同學:勤勞的「裘裡亞」、正直的「卡隆」、勇敢的「馬爾柯」。富有童心的斯老師倍受學生青睞。

大學教師亦然。浙江大學的蘇德礦老師,課前播放《小蘋果》,課中用天熱脫衣服導出複合函數,用戀愛哲學講解偏導數,硬是讓學生最頭疼的微積分成為學生最嚮往的課程,每年學校都在上演3000人搶修300個微積分課程的傳奇。蘇老師的童心深得童心,亦得成人之心,學校之心。2014年,蘇德礦老師以最高票獲浙江大學的「心平傑出教學獎」,獎金100萬。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要說,高品質教育一定是一顆童心點亮另一顆童心。當然,讓成人葆有童心並不容易。但作為教育者,至少應當欣賞童心,讀懂童心,悅納並呵護童心。

相關焦點

  • 李贄文論:童心說
    他提出「童心說」。「童心」包含真心和初心。「童心說」的主張:一是反對聞見道理為心。(事假事、言假言、文假文)二是反對六經「語」「孟」為心(道學之口實;假人之淵藪)童心說的應用:對《西廂記》《水滸傳》作出高度評價;在寫作方面。
  • 李贄揭櫫「童心說」,以人之「真心」為「童心」
    在長達百餘年的金元異族統治宣告終結之後,「盡復中國之舊」,就成為明初欽定的文化政策和社會的普遍文化心理與文學趨向。元老重臣「臺閣體」詩作的「廊廟化」和「以文為詩,流而為理學,流而為歌訣,流而為偈誦」「宋詩化」等詩弊,促使一批文學家從由復舊中尋求出路。
  • 經典文學作品中的童心之美舉例
    李溫陵還有篇代表作《童心說》,裡面標榜童心,視之為文學和人生中最高的理想和準則。他是這麼說的:「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 《童心說》值得看看的一篇議論文
    這段文字又指出了「童心」是未聞見道理之前的本心。李贄在文章中沒有說童心是善是惡,只是指出了人從知道了美醜,並盡力去追求去執行之時,童心就開始喪失了。「古之聖人,曷嘗不讀書哉!然縱不讀書,童心固自在也,縱多讀書,亦以護此童心而使之勿失耳,非若學者反以多讀書識義理而反障之也。」
  • 劉曉東:童心的哲學
    也就是說,兒童與成人之間存在本末關係:兒童是本,成人是末;兒童是根,成人是枝葉。  根據三段論,我們可以從上述兩個前提命題得出以下推論:在兒童、成人和教育—文化這三者的關係中,兒童第一,成人次之,教育—文化再次之。於是,兒童的社會地位和文化地位便凸顯出來,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便凸顯出來。類似的認識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那就是童心的哲學。
  • 童心的故事之拼圖積木
    上一期刊出了「童心的故事之木搖馬」篇,這一期我們看看拼圖與童心的故事。六一節要到了,拼圖積木幼兒園裡要過一個快樂六一節。童心老師給寶寶們說,今年六一的節目要寶寶們自己準備,寶寶們自己發揮想像力。並且要表演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
  • 水月洞天:尹仲和童心都是天選之人,為何尹仲成魔成神,童心不行
    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這童氏一族就謹守傳達天地訊息的使命,所以上天對這童氏一族也是非常眷顧的,每隔幾年童氏一族就會降臨一個天選之人,賦予此人一項異能。這尹仲本來也是這童氏一族的族人,並且他在童氏一族裡天賦異稟,上天都對他非常的眷顧,賦予了他多項異能,他會法術,通靈性,有長生不死之身。
  • 《天空之城》:成年人最大的驕傲,是童心未泯
    一、童心即本心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明代哲學家李贄童心就是本心,不論年紀,無關身份,只要保持最純真的初心,就是一個有童心的人,就像影片中的希達、巴魯和海盜們。巴魯的爸爸曾經在飛行船上瞥了一眼天空之城,並留下一張珍貴的照片。回到大地,他把這件事告訴所有人,但沒有一個人相信他,覺得他說大話。巴魯爸爸帶著遺憾和傷心離開了這個世界,什麼都沒有給巴魯留下,除了這個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夢想。巴魯立志要尋找天空之城,為爸爸正名。
  • 「童心讀書會」哲學繪本課 以文藝哲學喚醒「童心」的力量
    新華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王志豔)「我聽見了笑容的聲音」、「每次我都帶不走的是腳印」……8月炎夏的一個午後,在北京大方家胡同的一處僻靜茶室,伴著一句句充滿想像力的稚嫩童音,參加「童心讀書會」的孩子和家長在溫馨的氛圍裡又結束了一次歡樂相聚。
  • 湯顯祖:李贄「童心說」的鐵桿粉絲
    他說,「人自有真品,世自有公論」「僕不敢自謂聖地中人,亦幾乎真者也」。而同時代的思想家李贄也喜談「真人」,其「童心說」表現了對「真人」「至文」之喜愛,對「假人」「假文」之厭惡。所以當「真人」湯顯祖遇到講「真」理之李贄時,將激發湯顯祖怎樣的創作靈感呢?可以認為,湯顯祖的「情至說」正如袁宏道的「性靈說」一樣,都是在藝術領域對李贄「童心說」的呼應。
  • 佛教:李贄的「童心」佛學
    李贄則從這些「心」的觀念,拓展出「童心」說,認為人類的這種最初一念的本來的心,就是童心,也是真心,要保持而不要失卻:「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
  • 水月洞天:豆豆為童心背鍋,童心放火燒豆豆
    ,於是便把劍放到童心面前,讓他看。恐懼過度的童心像是被劍傷到一般,倒在了地上,並且吐了血,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其他人覺得這把劍沒有什麼兩樣,而童心就這麼害怕這把劍呢?其實真相是這把劍是童博的祖先,也就是龍騰的劍,當年龍騰用這把劍和尹仲打仗,大家都知道,童心在地底城喝了血蟒的血,於是他便和血蟒連為了一體,他們心意相通,而童心也把尹仲當作主人,所以血蟒也沒有傷害童博和童戰,因為它知道他們是童心的哥哥,童心之所以害怕長劍是因為血蟒害怕,所以和血蟒心意相通的童心也害怕這把劍。
  • 「童心美術館」即時開啟——速來山東美術館為你的童心「充電」
    為此,他一生堅持為兒童創作,無論在其繪畫、書法還是散文等藝術作品中,都充滿了童心童趣。何為童心?明代文學家李贄這樣描述:「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即真心,即初心,即本心也。藝術,便是童心最佳的詮釋和表現方式。優秀的藝術家會向孩子們學習,以天真的視角觀察世界、關照生活。
  • 青禾茁壯 美哉童心 ——走進重慶市兩江新區青禾童心小學校
    這個設計與建造的點子是秦波校長在校園建設時一種特別的處理,圍牆建設為若干個半圓凹之功能,可為接孩子的家長們稍作休息之地。這場地之闊了得,給老師們施展自己創意和才華的平臺青禾童心小學校在建設伊始,秦波校長親力親為吃住、行走在工地,他所對校園主體建築基礎建設作出的每一個調整,都是為了孩子們的成長而付出。他所想達成的每一個建設效果,都是為了體現「向兒童學習」教育理念。可以說,這兩年多來,秦波校長在兩江新區政府和教育局領導的鼎力支持下,用自己的生命來為新學校建設而奠基。其中的甘苦與辛勤付出中的瞬時歡樂,唯有秦波校長自己來品味。
  • 為所有「童心」園一個繞著大樹奔跑的夢想 | 正榮·潤棠府童心樹院...
    推動產品創新,打造更自然、健康、有溫度的家 從客戶生活中的點滴瞬間及場景細節帶來持續的改善升級與客戶分享一種詩意棲居的幸福生活方式「正榮綠洲社區計劃」因此誕生圍繞為所有「童心」圓一個繞著大樹奔跑的夢想童心樹院由此而來
  • 淺談紅樓:論賈寶玉叛逆性格,與李贄「童心說」的思想淵源
    ,尤其是跟李贄提出的「童心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天我們就從「童心說」的角度來進一步分析賈寶玉這個複雜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見,賈寶玉的「魚眼珠理論」與李贄的《童心說》不謀而合,可見曹雪芹當年創作《紅樓夢》之時,陽明心學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而李贄的「童心說」則對曹雪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成為曹雪芹刻畫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的重要思想工具。
  • 童心圓:用同心護童心
    《預防青少年犯罪之「大慶樣本」》之一童心圓:用同心護童心 未檢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有一群人一直在路上。但是在高興之餘,入學費用問題讓李林和與之相依為命年邁的奶奶一籌莫展。 那幾天,李林的遠房姑姑回村探親,也不知從哪兒得知李林家的難處,熱心地上門出主意。「這不要到暑假了嘛,你跟姑一起回大慶,姑能幫你找到活兒!幹一個暑假保你賺回學費!」在姑姑的積極鼓動下,李林心動了,收拾行囊,踏上打工之旅。
  • 守護童心 閱享未來——「童心守護計劃」2021年武義地區執行啟動
    1月7日,「童心守護計劃」項目實施啟動會在金華市武義縣柳城鎮中心小學舉行。項目將為武義縣9所學校526名留守兒童送上童心守護包和大病保險,發動教師志願者為留守兒童定期開展閱讀陪伴服務,讓他們在歡樂、關愛、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 稚嫩童心 相伴成長 德州首檔少兒訪談類欄目《童心說童事》今日首播
    為傳揚紅色精神,搭建少年兒童與學校、父母溝通的橋梁,值第69個「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魯網德州小記者團特別策劃的德州首檔少兒訪談類欄目《童心說童事》,將於今晚6:00在魯網德州中心、魯網德州、live山東24H公眾號首播。
  • 保持童心,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保持童心?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漸漸丟掉了自己的童心,而有的人,卻能一直保持那顆童心,到最後,很多人才發現,這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保持童心,年歲的增長便阻擋不了年輕的心態日本90歲的老奶奶西本喜美子,成為新晉的網紅攝影師,她用快門記下自己每天的「淘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