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全民搖號時代已開啟,學校、機構、家長、學生要如何應對?

2020-09-06 Penny胖妮兒老師

2020年,我市發布文件,指明在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採取就近入學政策。要堅持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切實落實國家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要求。也就是說,自2015年起,實施了近五年的「公辦搖號、民辦看分」的小升初政策,從今年起變成了「公民同搖」入學。自此,天津的「全民搖號」時代,已經到來。


全民搖號,旨在均衡教育,國家這個政策,我舉雙手贊成。在9月1日的文章中,我已經提出這個論調,並分析了天津三個區的教育資源、公立校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可點擊下面連結閱讀)

今天,我想從學校、課外培訓機構、家長以及學生,這四個方面來談談,在均衡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們要如何做,才能適應搖號的趨勢,才能做到依然挺立潮頭,順勢而為。

第一部分 學校——教育的主體,因材施教


學校,教育的主體。一個孩子,每天在學校,學習時間,長達八小時,每周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還多。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年裡,孩子在學校度過的時間,已經是在家庭中的幾倍。孩子去學校的目的,就是學習,是接受教育。那麼,作為學校,是需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任的。孩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個體化差異也已經日趨明顯,每一個孩子——或者說是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上,表現出的個體差異,是非常明顯的。例如,有的孩子上課聽講認真,有的孩子就是有點愛說話;有的孩子特別愛學語文,有的孩子只喜歡數學題;有的孩子主科都很好,可是運動細胞幾乎為零;有的孩子擅長美術音樂和舞蹈,但主科也用功學了,可是成績就是一般。所有的孩子,在學習上,方法、能力、效果不盡相同,所以,如果考試只是以分數來衡量,這就有失公允。但是,偏偏考試(這裡指的是中考)又是要看分數的,那怎麼辦?我想,國家其實已經在很努力的解決這個問題——提倡素質教育,增加考試科目——自2022年起,天津市中考的體育進行改革,增加球類,分數也有30分滿分變為40分,中考筆試項目也增加了歷史和政治。很多家長學生都認為,這是考試變相增加難度,其實這是國家在為均衡教育做努力,考查項目變多,每一個學生可以展示的機會就更多,就有可能發揮他的所長。這不失為一件好事。

而目前,學校要做的,其實也是一樣的——因材施教。材不是教材,不是照本宣科,材是棟梁之才,誰是棟梁,就是我們的學生呀。每個人都是未來的棟梁,學校要做的不是埋沒人才,而是發現人才。學校的角色,不是聚攏所有學生,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而是伯樂,要善於發現所有學生的閃光點。

當然,這樣說太泛泛了,實際來講就是:不要單單只講分數,或者只是抓學習留一堆寫也寫不完的作業,要多啟迪孩子們的智慧,讓孩子自己他對於發現基礎學科的興趣點。比如,多多舉辦興趣數學班或是講座,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每個年級可以開展故事大賽,看誰能寫出最精彩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文學意識。全校舉行英語歌曲演唱大賽,既可以激發孩子們熱愛英語,也能陶冶情操,一舉兩得。

類似如上吧,但不限於此,我想學校的辦法肯定比我能想到的要多。只要記住:因材施教,而不是揠苗助長。


第二部分 培訓機構——停止販賣焦慮

培訓機構自2000年後如星星之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滿布全國。眼下,如果你聽說哪個學生不上個課外班,仿佛這孩子或者家長就是怪人了。課外班,固然是學習知識的一條捷徑,但是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課外機構真的是把家長的焦慮利用到了極致。每年臨近小考、中考、高考前,鋪天蓋地的什麼「押題班」、「衝刺班」、「點睛班」,你不報一個吧,這心裡總覺得也有點不踏實。不單是大考前,常規的學期內,他們也有新招。快期中了,來個「期中複習」,不過最近一年我發現,機構已經按捺不住,不能「熬」到期中在販賣他們新炮製的焦慮了。月考,是他們要爭奪的新戰場。什麼「拿下月考很重要」、「第一次月考就是檢驗實力的時候」,焦慮由期中提前到了月考,那麼機構的錢包又能更早的被填滿了。過度的焦慮,消費的時間家長們脆弱的神經,什麼時候「啪」一下,那根神經斷了,機構們也就可以洗洗睡了。

常規學期是很重要,月考很重要,期中考試也很重要,但是學習是長久的事情是積累是量變引起質變,怎麼可能是一次衝刺一場講座就能醍醐灌頂一蹴而就的呢。

培訓機構,是課內教育的有益補充,教育是長久的過程,所以也請各大教培機構,停止販賣焦慮,拿出誠意,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第三部分 家長——把「學習」這件事還給孩子


有一種家長叫「中國式」家長,這種家長在我看來就一種特質——什麼都想替孩子做——吃飯上廁所睡覺除外。在這類家長眼裡,孩子的事是頭等大事,而這頭等大事裡最大的就是學習。不管自己是啥學歷,也不管自己上學時有沒有好的方法,就一心期望孩子能考個「至少985,最差211,清華北大不嫌高」。然後,為了這個也不知道是否實際的願望,就給孩子上了很多枷鎖:校內,規定孩子必須次次門門考第一;校外,小學開始學ao數,打競賽,把周末所有的休息時間都用來上課外班。(培訓機構的那些焦慮找到了販賣的溫床)很多的知識,為了能讓孩子學會,家長們自己先學一遍;數學難題,家長會做;語文作文,家長會寫;英語演講稿,家長操辦。我覺得,這樣的家長,再參加一次高考,沒準真能考上985呢[打臉]

如果,天隨人願,孩子被高壓教育成了才也就罷了——當然,多半這樣的教育是毀譽參半的。可是如果事與願違,孩子在高壓高強度高密度的家庭教育下,並沒有如家長所願,又或者是說家長在付出了時間精力後發現,自己的孩子只是平凡普通的我們中的一員,那麼,又當如何呢?

所以,請把學習這件事情,還給孩子。是孩子學習,不是家長學習。是孩子考試,不是您。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學習。

第四部分 學生——認清自己的責任


我並不提倡成績至上,我只是想說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身上要背負的責任和義務。學生,你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學習,無可厚非。學累了,可以玩會兒遊戲。但要適可而止,不能玩物喪志、因噎廢食。你說,我就是不愛學習,好呀,那你去工作,放眼社會,你說你會幹什麼?那麼小的孩子,體力活你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腦力活你是會編程還是能同聲傳譯?學習,是一件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看到回報的事情。這樣的好事,在步入社會後,太罕見了。社會中,就算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看到成正比的回報。

網絡上,對於如何學習,已經說得太多。我想說,端正思想,才能真正進入學習狀態。而端正思想的首要前提,就是認清現狀,義務教育階段的青少年兒童,必須學習,這是作為學生的責任和義務。


這篇文章,可能有點太過現實,有些話說出來並不好聽。但是好聽的東西只能粉飾太平,卻不能觸及靈魂。時代在變,政策也在變。教育的均衡是好事,但如果我們對自身沒有清醒的定位,明確的目標,好事也會變壞事。無論你是學校、機構、家長、學生,都能看到自身的長處與短板,迎接著時代的變化,做出最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決策和行動。

願我們所有人,都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相關焦點

  • 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迎來「全民搖號」時代
    首府義務教育迎來「全民搖號」時代5月8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公布這表明,全民搖號時代的到來,已經是大勢所趨。張猛表示,本次政策的出臺,是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掐尖招生」「培訓熱」「違規編班」等問題,所採取的優化教育生態環境的措施。為的是促進公辦民辦教育協調發展、良性互動,以達到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不斷促進教育公平。
  • 小升初「搖號時代」來臨,生源將無法保證,民辦學校該何去何從?
    民辦學校追根到底還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如何賺取更多錢財?招到優質生源,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更多「傻白甜」家長花高價學費,讓孩子接受「好」教育。當小升初全民搖號時代來臨後,民辦學校將何去何從?採取哪種方式才能更好地保證優質生源?或許網友都想錯了。
  • 2020,小升初搖號時代,家長該做些什麼?
    搖號時代從2018年開始,西安小升初考試全面改革,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教育局的政策文件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可以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不得採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先一起看看「搖號」政策吧!
  • 小升初全民搖號塵埃落定,三科87分學生搖中好學校,家長擺酒慶祝
    小升初全民搖號已經塵埃落定,除了少數學生運氣超級差,沒有搖中外,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看到了自己搖中的學校。最近孩子班群的信息泛濫成災,都是搖中學校的信息交流,有5個學生搖中了這裡最好的初中,家長興奮地在班群裡發紅包,還說要在酒樓裡擺酒慶祝。
  • 小升初全民搖號,為何還有很多家長給孩子選擇民辦學校?
    今年是小升初公民同招的第一年,也是全民搖號的第一年。對於公民同招的政策很多人非常願意相信這是對民辦學校祭出的一記狠拳——公民同招之後必然會導致民辦學校生源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在不能夠「掐尖」的前提下,民辦學校過去的各種優異成績將一去不返……但是為何還有很多家長要把孩子送到民辦學校讀書?
  • 「沒運氣難進好學校!」:搖號時代的「小升初」,讓多少家長死心
    從錄取結果來看:民辦小學派位成功學生總共1028人,搖號中籤率9.23%像比較知名的貴陽市新世界國際學校(小學)錄取140人,從全市參與搖號的學生總數上來看,中籤率僅為1.25%!而觀山湖區中天北京小學錄取35人,從全市參與搖號的學生總數上來看,中籤率更是僅有0.3%!!!
  • 「全民搖號」,教育就能實現公平了嗎?
    其實在這個政策出臺之前,全國各地就已經有少數地區(西安、成都等地)開始了民辦學校搖號的試點,不同的是,該《意見》來自於頂層設計。於是乎,「一呼百應」。銀川市、寶雞市、廣東省、江蘇省、呼和浩特市、杭州市等各省市皆宣布,民辦學校小升初將實行100%搖號。可以預料的是,政策下發之後,將會有更多的地區響應,進而逐漸覆蓋全國。屆時,小升初的「全民搖號」時代將會來臨。
  • 當綿陽民辦學校100%搖號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應對?
    1搖號上學,時代夾縫中的成長與畸形 搖號這一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國榷》記載朱元璋草創大明時「寫職名為丸,耦進而分拈之」。在中國,越是辦學有特色、教育資源豐富的學校,就會越受到家長的青睞,成為送子女入學的首選。
  • 搖號先交500萬誠意金!全民「抽獎買房」時代正在到來?
    5月26日,招商地產在深圳發布了《海上世界雙璽花園三期2、3棟銷售方案》,該樓盤將採取政府主管部門+公證處監督抽籤的形式開盤,是深圳首個政府監管公開搖號的項目。讓一眾吃瓜群眾震驚的是,要取得搖號資格,需要繳納500萬元的誠意金。更牛的是,選房時間不得超過2分鐘,過時視為放棄。
  • 小升初搖號時代全面來臨,民辦學校遭重創,學生兩極分化日益嚴重
    通常來講,民辦學校成績優異,離不開學校的優質生源,通過「掐尖」的方式,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到此上學,將學校的名號打出去,吸引更多學生到此上學,家長錢包裡的紅票自然到了學校手中。長此以往,將尖子生聚集於學校中,學校名氣自然會高,優質生源自然少不了,但今年民辦學校卻發愁了。
  • 微機派位的全搖號時代,民辦教育走向預判
    只要這個政策持續,那麼民辦學校的優勢會被漸漸被削減,進而改變家長們的擇校觀念。但這需要時間。但據此推斷民辦就會因此而衰落也為時過早。禁止選拔,民辦學校賴以生存的生源優勢沒有了,市面上各種小升初的主推機構不會那麼明目張胆了。但不排除私下渠道搞一些變通,是完全可能的,統一公開的陽光考試轉化為暗箱運作的「另類考試」。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全民搖號問題又來了,入學測試竟相差200分
    2020年全民搖號下的第一年,前段時間出來了個佛系家長的吐槽問題,最近已過半月,出來了考試問題。雖然這篇報導涉及的是杭州城區,但是包括慈谿在內的寧波地區也有同樣的問題。看過這篇報導,可以發表下你的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 全部搖號下,民辦名校會如何應對
    偶爾翻看這幾天的閱讀數據發現了一個現象,如果寫有關升學的,閱讀量都比較大,如果寫有關教育方式方法的,閱讀量就比較小,家長們的焦慮可見一斑,但是我認為在焦慮的同時還要注意教育方式的正確性,因為一個優秀的孩子無論到哪所學校,都是受歡迎的。焦慮年年有,今年分外多!搖號加疫情搞得每一個小升初家長都焦頭爛額。
  • 獨家|鄭州民辦學校小升初「搖號」:是苦口良藥還是當頭大棒?
    每到「小升初」季,家長們幾乎要投入全部精力為孩子上學的事「奔忙」。進入8月,今年鄭州「小升初」已經塵埃落定。但對於鄭州的家長來說,回想起7月的那場「搖號大戰」,仍然心有餘悸。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家長調侃:自己的娃成了「彩票」的孩子2020年,鄭州民辦學校小升初進入全民搖號時代。
  • 【南寧升學故事】本地家長:全民搖號更公平,我舉雙手贊成!
    全民搖號更公平,我舉雙手贊成我不同意那些整體喊幫孩子減壓的聲音,要減就在小學階段減。現在喊減負,一邊中考高考又要看分數,這不是扯淡嗎?那您對今年南寧的小升初新政策怎麼看呢?聽說是要全民搖號呢。閒聊了一下我進入了正題。搖號我贊成,挺公平。
  • 2021小升初「大搖號時代」落定?新政下自主招生仍或有所保留?
    關於「全面搖號」這個字眼,曾經是2020屆小升初家長的噩夢,但受疫情影響,政策拖延執行。如今這份恐懼即將落到2021屆小升初心頭。在新一屆的小升初家長中,對於全面搖號的政策最為關心,不僅僅涉及到孩子的擇校,甚至影響到這一年的學習規劃!
  • 公辦學校&民辦學校該如何選擇?你應該知道這些
    隨著小升初民辦、公辦100%搖號時代即將來臨,在當前形勢下,許多家長都會糾結一個問題:公辦、民辦該怎麼選?今天我們將給大家簡要分析這些問題。如今,民辦全民搖號大風向基本已經塵埃落地,私立生源上會受一定影響,私立會如何應對呢?家長又該如何選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
  • 有轉學天津打算的家長注意了,天津部分初中學位已滿
    前幾天天津濱海區發布了2020-2021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中轉學流程的通知,要求轉入塘沽、漢沽、大港、油田的七、八年級有轉學要求的學生於2021年1月20日進行登記審核。通知特別做了提示,隨著海河英才、積分落戶、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多,2020年,部分初中學校的學位已趨於飽和,然後羅列了塘沽一中、塘沽二中等十幾所學校的部分年級今年將不接受新的轉入學生。我之前的文章裡聊過,初中階段仍屬於義務教育,所以如果想初中轉學,教育局是有義務協調安排的,會在區內範圍內,協調有學位的公辦學校。
  • 全搖號時代,私立學校還能報麼
    最大的變化是「全搖號」時代的來臨,私立學校的生源受到嚴重的衝擊。這也是公立優質校的校長們多年奔走的結果。全搖號,不讓私立學校挑選生源,這意謂著初中校陣營的大洗牌,這裡面會帶來什麼變化,且聽小編替你分析:  一、短期來看,優質公立校成為香饃饃,如果對口的公立校還不錯(如一中、八中、延安、屏東、十九、十六、十八),那不妨留下來,畢竟學校底子不錯,離家還近,學費還便宜。
  • 全民搖號,五年級家長該何去何從?
    從去年的情況來看,3、4、5月份是機構組織各種私下考試的時間點,家長們也都在各個群裡討論考試結果,今年信息明顯減少,但也看到不少機構組織。 公辦學校:非但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有些公立學校甚至比往年動作更大。加之今年的政策對家長來講還是非常友好,因此還是存在很大空間,特別的是像一些能自主招生的學校異常的火爆,如781、北二外、電子科大、交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