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觸碰就有感覺,難道觸覺傳播速度堪比光速?答案令人震驚!
我們人類感覺這個世界的方式來源於我們的五大感覺;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第六感,今天我們來說說我們的第一感覺觸覺。
當我們的手指觸摸到一個物體時,會立馬出現關於這個物體的感覺,這時因為當我們的手指觸摸到了物體後,手指表明的觸覺神經會將這個感覺反饋到大腦裡面,我們瞬間就能感受到。那它的傳導速度能有多快呢?
其實在早前赫爾曼科學家運用了簡單的儀器非常巧妙而準確測定了神經傳導速度,結果發現我們的神經傳導速度並沒有很快,例如蛙坐骨神經傳導的速度平均值為27.25米/秒,可以說比我了解到的自然界許多速度要慢。
通過現代醫學對神經傳導的進一步研究看出,神經傳導的速並不是一樣的,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是神經纖維的直徑,神經直徑越大,傳導的速度也就越快。比如我們人類或者說哺乳動物的神經纖維是1-22微米,而它帶來的傳導速度達到了5-120米/秒;主神經的分支以及內臟上的神經直徑大概在3微米左右,它的傳導速度大約為3-15米/秒;而我們的神經末梢通常的直徑為0.3-1.3微米,它的傳導速度約為0.6-2.3米/秒。
並且我們的生物學家們發現了,哺乳動物的主神經纖維的直徑會和傳導速度呈線性的關係,當神經纖維直徑每增加了1微米,它的傳導速度將會增加6米/秒。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軀體受到了外界的刺激的話,都是通過神經纖維傳導我們大腦的,然後大腦再會反饋回來。因此在同一神經中會需要許多纖維同時進行神經信號的傳導,這些信息有的快有的慢,但是他他們可以做到互不相擾,生物學上吧這個叫做神經特性稱之為絕緣性傳導,不得不說這是生命的奇蹟啊。
那大家對於我們的神經網絡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給我們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