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希特勒能夠橫掃歐洲得益於他手下的幾員幹將,除了幾個世界文明的人之外,還有就是情報界的精英施倫堡。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施倫堡的奇聞異事。就任情報處長的施倫堡覺得自己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於是,伴隨著希特勒的侵略戰車東徵西殺,施倫堡的情報活動也在歐洲各地全面展開。希特勒一直認為共產主義是納粹主義的天敵,於是,根據希特勒的旨意,施倫堡也把諜報工作的重點對準了蘇聯。
然而,蘇聯是一個防範極其嚴密的國家,要想把諜報活動打入它的情報組織的核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在施倫堡的對蘇謀報活動難以取得進展之時,一個瑞典人闖入了他的視線。這個瑞典人名叫尼爾斯·弗萊格,曾經是共產黨員,以後脫離了共產黨,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團體並發行一份報紙。當施倫堡獲知。弗萊格在經濟上陷入困境後,決定拉其為德國效力。不久,改頭換面的施倫堡來到斯德哥爾摩同弗萊格會面。一見面,施倫堡就交給弗萊格一筆巨款。此時的弗萊格貧困潦倒精神萎靡不振,已不再相信什麼主義。施倫堡送來的巨款,仿佛給他輸進救命的血液,弗萊格一下子又來了精神,對施倫堡言聽計從。
施倫堡首先要求弗萊格在14天內提供一份報告,主要是瑞典各階層的政治人物活動狀況,然後,又布置他著手建立一個可靠而有效的情報網,旨在搜集瑞典共產黨的情報,以及有關蘇聯情報機關的活動情況。在施倫堡的授意下,不久,弗萊格陣營中的十幾個人,公開地宣布與弗萊格決裂,並設法又回到了他們先前的共產黨組織中。他們帶頭起勁地攻擊弗萊格,直到引起蘇聯人的注意。很快,他們中的幾個人與蘇聯駐瑞典大使館高級官員建立了聯繫。施倫堡以其心計和大量金錢,終於換回了驚人的情報。
通過弗萊格情報網,施倫堡獲知了蘇聯將在191年底對德國軍隊的反計劃要點,並精確地標出了蘇軍在莫斯科周圍地區用以反擊德軍鉗形攻勢的兵力配置態勢,以及蘇軍的兵員、兵器構成狀況。施倫堡又從他在蘇聯德佔區情報網中獲得的情報加以認證,確認了蘇軍反攻部隊由何地集結而成等。同時,施倫堡又和日本情報機構取得聯繫,從中認定蘇聯在東線和西線的戰略態勢。施倫堡運用這些重要而又具體的情報資料,對蘇聯整個戰略態勢作出了判斷,並迅速整理出一份報告,急如星火地趕回柏林,面呈希特勒、希姆萊面對如此驚人的情報,希特勒和希姆萊喜出望外,從此,對施倫堡更加垂青。
蘇聯地廣人多,德國要獨自徵服,希特勒感到力不從心,於是,他打算與日本人聯合,對蘇聯來個東西夾擊。可是,直到1941年秋,日本人的態度仍晦暗不明,特別是日本外務省拒絕將日美談判內幕告訴德國駐日大使,這使希特勒大為不快。以後,希特勒又多次施加壓力,但日本對德國要求其對蘇開戰的建議還是毫無反應,也不表明日本是否在太平洋開戰。為了探測日本人的戰略意向,希特勒下令用一切辦法搜集這方面的情報。這個任務自然又落在施倫堡身上。施倫堡向國外所有情報單位發出了一個通令,要求儘速搜集一切有關日本戰略意向的情報。施倫堡本人也親自出馬,並從一個法國間諜手中得到一些有價值的情報。
在執行這個任務的初期,施倫堡曾想把搜集情報的重點放在日本人身上,但一個老牌間諜指出,這種做法是個根本性錯誤,建議應從第三國下手,從那裡更容易獲得更重要的情報。施倫堡覺得有道理,便接受了老牌間諜的建議,迅速改變了自己原來的計劃。於是,施倫堡通過開羅、伊斯坦堡這條情報線上的精明強幹的間諜展開工作,很快就獲得了重要的戰略情報。他從日本空軍的特別部隊在中國海外舉行的一次大規模演習中,判斷出日本的空軍和海軍能進行有效的聯合作戰,日本的陸軍和海軍都準備在近期發動一次戰爭,戰略方向是南太平洋。從而認定,日本沒有進行從東方進攻蘇聯的準備。特別是根據從日本特務機關獲得的有關美國不會在日美談判中屈服的情況,施倫堡判明了日本在戰與和問題上早已有了打算。
與此同時,施倫堡還請了一些日本問題研究專家,對日本的戰略動向進行分析。專家們指出德國堅持要求日本對蘇聯開戰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日本傳統戰略是固守東亞地區,並企圖充當這一地區的領袖。這更證實了施倫堡的判斷。當希特勒看過施倫堡送來的情報後,怒氣頓消:不論日本人在什麼地方開戰,只要他們下決心幹就行。德國對日本的外交也由此進行了調整,由先前的迫使日本在東方對蘇聯開戰,改為日本可在任何地方開戰,因此很快協調了兩個主要法西斯國家在侵略戰爭中的步調。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然襲擊珍珠港,第二天德國就向美國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