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補精、補髓,都要從津液入手.

2021-01-19 易醫道館
一個富有靈魂的公總號,點關注,總會遇到你想要的。



·  本  ·  期  ·  導  ·  讀  ·



血虛乏力,精少腎虧,是困擾很多人的亞健康問題。如何補血、生精生髓呢?劉渡舟先生告訴我們,血、精、髓都是人體津液鏈中的一個環節,須站在整體上審視。

本文摘抄自:正安聚友會

中醫學認為人體內有一種比較重要的物質叫津液。實際上它包括了血液、精液、髓液、汗液、唾液……它們皆可統稱之為「津液」。


津液是一個相互聯結又能相互轉化的有機體,好像一條鏈子聯在一起,所以,我把它叫做津液鏈。


津液從哪裡來


津液的來源,是從飲食分解出來的。


例如,《靈樞·邪氣》說:「五穀入於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可見飲食變成津液而帶有原始物質的含義。


嚴格地講,津與液還有分別。《靈樞·決氣》說:「何謂津……腠理髮洩,汗出溱溱是謂津;何為液……谷入氣滿,淖澤注入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古人認為,津液中體輕的可外走腠理以為汗,津液中體濁的可內滲入骨空而為髓,所以津在外而為陽,液在內而為陰,用以區分它們的不同功用。


津液雖屬陰液之類,但不能離開陽氣的蒸化,具體地說,它必藉脾氣的運化、腎氣的主宰、肺氣的敷布和三焦陽氣的溫煦和流通。


《醫醫病書》說:「竊謂津液雖屬陰類,而猶未離乎陽氣者也,何以言之?《內經》云: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豈非液則流而行,津則隨氣而行者乎……驗之於口氣呵水,愈足徵氣津不相離矣。」


它說明了陽能化陰,氣能化津,以體現氣津並行,相得益彰的機制。


津液是從飲食分解出來的一種物質。至於飲食消化的過程和形成津液的具體形態,考《醫醫病書》說得比較詳盡。


它說:「凡人飲食蓋有三化:一曰火化,烹煮熟爛;二曰口化,細嚼緩咽;三曰胃化,蒸變傳化。二化得力(指火化與口化),不勞於胃……胃化及畢,乃傳於脾,傳脾之物,悉成乳糜。」


它具體分析了飲食消化所具備的各種條件和進行中的各個程序,說得比較確切;並且明確地指出由胃傳脾的津液,是呈乳糜之狀,其色白而質稠。


它的話補充了《內經》的不足,是津液學說一個新發展。


正是由於「乳糜」狀津液這個原始材料,才能進一步變生血液、精液和髓液,從而形成一條津液鏈,以反映它們的衍進和生化。



津液如何變成血液


先說血液。


血,是人體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素問·五臟生成》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可見人體的組織器官離不開血液滋養。但是,血是由津液所變生,而繫於津液鏈中的一個環節。


津液變生血液,見於《靈樞·癰疽》,它說:「腸胃受谷,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


而《靈樞·營衛生會》亦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


清朝人尤怡在所著的《金匱翼》裡也說:「蓋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脈之所終始也。若三焦調適,氣脈平均,則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灌溉周身。」


由此可見,血液是由津液中的精微分子所化生。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津液為血液之母,而為臨床滋液以生血的治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津液如何變成精髓


津液不但能生血,而又能化生精和髓。


大家知道,精分先天和後天。先天之精稟自父母,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物質;後天之精,指離開母體以後,藉助飲食的榮養而從「乳糜」的液體中不斷補充和合而成。


《靈樞·五癃津液別》說:「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於骨空,補益腦髓。」


文中指的「和合而為膏」的「膏」,可以體會它比「乳糜」的液體而更為稠厚,我認為實際上指的是精液,也就是從「乳糜」的津液進一步變成精液,然後滲入骨空,或者補益,或者去滋生髓液,而形成精又生髓的鏈式反應。


如果反過來從病症上去證明上述的道理,《靈樞·五癃津液別》又說:「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它說明了男女房室過度,傷了腎精,精液流溢過度,勢必致使髓液減少(因為精生髓),乃發生腰痛和膝脛酸楚,這同腎精虧損的見證很相似。



津液灌溉臟腑,化生五液


津液除化生血液、精液、髓液以外,又能內滋臟腑,變成臟腑之液


它有節制陽氣、灌溉臟腑,以維持陰平陽秘的生理常態。


至於五臟之氣,所化生五臟之液,如心汗、肺涕、脾涎、肝淚、腎唾,也都屬於津液的化生,亦由飲食分解而成。只不過它們的表現、形式稍有不同,但它們之間的「血緣」關係則是一致的。


例如:肝血可以化生眼淚,若淚流過多則傷肝血;腎精可以化生口涎,若唾吐過多則傷腎精。


所以,不但「五液」如此相聯,而精血之間、髓精之間、血髓之間都具有內在的相互轉化關係,形成一條津液鏈而維繫在一起。



血、精、髓同體共榮


根據津液鏈的結構與聯繫,精血之間,髓血之間,髓精之間就有一榮同榮、一枯同枯的關係


例如:血虛則精必減,精虛則血必虧,精虛而髓必幹,髓幹則血不榮,這是因為它們有「同源」的內在聯繫,才有互相「轉化」的物質條件。


為此,「津液鏈」的學說不但突出了津液之間的聯繫性,同時,也反映了津液的整體觀,而有助於中醫理論的發展。


明朝人李中梓所著的《醫宗必讀》中載有「乙癸同源論」一文。他認為肝腎所以同治,是由於它們有「同源」的關係。肝藏雷火,腎藏龍火,皆賴於水的潛涵而方能安居於下。


根據這個道理,李氏把下焦的水作為「肝腎同源」的物質基礎看待,從而在臨床上提出肝腎可以同治的理論觀點。


先輩之言,我們未可非議,但他確未提到津液之間的鏈式關係,對精、血、髓、液實來源於津液的理論和它們之間相互轉化的內核,說得似明似暗而不夠確切,令人讀之不免有美中不足之感。


津液鏈學說的臨床運用


下邊,我想從臨床治療角度再證實一下津液鏈的因果關係,而有助於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


  例一


楊某,女,28歲,於1971年患病,屢經治療而效果不大。


患者四肢與後背有時出現遊走性疼痛,按之又不可得,兩手掌魚際肌肉已見萎縮和麻木感。


其飲食日有所減,更厭葷腥,並且口咽發乾,而不願多飲,惟大小便猶自可。其月經提前三天,經量較少,每來則心中發煩不安。


患者兩頰緋紅,舌紅苔薄黃,其脈大而軟不任按。


辨證:此證由於胃液不足,而使胃氣失調,故飲食日減、口咽發乾;由於飲食少、津液虧,則不能化生營血。


營血一虛,則不能養肝以息風,而使風陽為之發動。風陽走於肢體,消灼血液,則肌肉萎縮而遊走作痛。經期則使血更虛,無以節制陽氣,故心煩而不安。


治法滋養胃液,以生營血,則肝風不治而自戢。


方藥:玉竹30g,石斛30g,白芍12g,生地黃12g,麥冬12g,胡麻仁10g,甘草6g,鉤藤10g,石決明30g,何首烏10g。


此方前後共服三十餘劑,而胃開能食,疼痛減輕,手掌魚際肉逐漸長起,其病也隨之而愈。


  例二


李某,女,25歲。


其病飲食減少,口咽發乾,周身疲倦,時發煩熱,夜寐不安。其月經每二十天即潮,量少而色淡,使人更加疲倦,每致臥床不起。


舌紅而苔淨,脈細數無力,大便自調,惟小便色黃。


辨證:其人飲食減少,口咽發乾,而舌紅苔淨,反映了胃液不足,胃氣失和;夜寐不安,時發煩熱,而脈細數,則為陰血不足而有熱象。


夫血源於津液,而津液又化生於飲食;今食少無以化液,則營血無從而生,故周身疲倦而經期臥床不起。


治法:滋胃液以進食,則不補營血,而血亦自復。


方藥:沙參15g,麥冬30g,玉竹30g,生地黃12g,茯苓6g,石斛15g,生扁豆6g。


此方服至六劑,則胃開能食,諸證均減。


轉方用固本湯,即:生地黃10g,熟地黃10g,麥冬10g,天冬10g,炙甘草6g。服十餘劑,身體從此逐漸康復。


(*注意:文中涉及方劑需由醫師辨證使用,切勿模仿。)


從上述兩則病例可以看出:凡胃液先虛,而使飲食減少,則營血無從化生而變虛。


治法不急於補血,而以甘寒之品先滋津液,使其胃和能食,諸證不治而自已。這種補津液以生營血的方法,亦可用於精虛之人,其療效也相同。


由此可見,津液鏈的理論確有其臨床意義,是不能忽視的一個新發現。


《靈樞·天年》又說:「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能使長久。」


它說明了古人不但為我們指出了津液的可貴,同時又指出了調息生津的方法,示人以防病保健的要旨。對此法的有關知識已被「氣功」療法所包括,為此,希望樂斯道者去專門研求。




版權聲明:

1、本文選摘自《劉渡舟醫論醫話100則》,版權歸原作者 。


2、文末開設有留言區,歡迎各位同仁踴躍參與討論,支持言論自由,但並不代表本人觀點及立場。


3、本文採自網絡,本長老只進行了排版的工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4、如需幫助,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本人微信,為您詳細解答。


相關焦點

  • 補精就是補血?
    提到男性養生,可能就離不開養腎,事實上,男性養生,不一定就必須要跟養腎掛鈎,、補精、補血,都是男性養生的入手點。男性應該如何補精、補血呢?今天十八逆生堂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事實上,對於男性來說,補精就是補血,所謂一滴精十滴血、所謂精血同源,這些中醫理論,可不是亂說的。
  • 五子衍宗丸填精補髓,種子第一方
    《攝生眾妙方》中云:「男服此藥填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有人世世服此藥,子孫繁衍遂成村落。」另外,《千金藥方》、《醫學入門》、《妙一齋醫學正印種子編》、《傅青主男科》中均收錄有本方。《清太醫院配方》中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仍用原名,更加強了原方的作用。
  • 精、氣、血、津液學說 精
    氣和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兩大基本物貢,氣之與血,異名同類.兩相維附,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但「氣為主,血為輔氣為重,血為輕」《醫學真傳·氣血》):「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莊滋陰之上」《醫宗必讀·水火陰陽論》):人之生死由乎氣.氣之為用,無所不生,一有不凋,則無所不病、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地,故治病以氣為首務:所謂「行醫不識氣,治病何從據,堪笑道中人
  • 立秋小補,白露大補!今兒白露,吃什麼美味又大補?
    前陣子立秋「貼秋膘兒」,各種燉肉、烤肉、涮肉吃起,還吃得理直氣壯,不過您也要考慮「入夏無病三分虛」這句老話,立秋吃得太過油膩,脾胃容易扛不住。所以當時沒補夠的,可以留到白露節氣找補,所謂「立秋小補,白露大補」,就讓雞、鴨、魚、肉,今天刷爆您的朋友圈和抖音短視頻吧!
  • 房勞補精歸元法
    大多數已婚男士,常因房事洩精傷身而煩惱,今天分享房勞補精歸元法,在房事洩精後練習,可以幫助回補一部分精氣。對於精氣神不足者,也可練習此法。
  • 補精歸元法
    很多已婚的常因房事洩精丟氣而煩惱,這裡介紹一個補精歸元法,逢每次房事後練習,可以幫助回補精氣。對於精氣神不足者,也可練習此法!
  • 氣血兩虛吃什麼補最快?補血補氣吃什麼最好?中醫師這樣講
    那麼氣血兩虛吃什麼補最快?補血補氣吃什麼最好?  氣血兩虛吃什麼補最快?補血補氣吃什麼最好?這個問題的答案,歸根究底在於氣血。  《黃帝內經》認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也就是說,氣血是生命的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氣屬陽,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血屬陰,是氣的載體並給氣以充分的營養。
  • 揭秘讓男人生精養髓的十大食補方法
    揭秘讓男人生精養髓的十大食補方法時間:2015-12-28 23:5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讓男人生精養髓的十大食補方法 一、泥鰍 泥鰍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A、煙酸、鈣、磷、鐵等。其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養腎生精的效勞。
  • 補氣、補血、氣血雙補、補陰、補陽的方子大集合,可對照著養身子
    四物湯為補血的首方,也是婦女調經的基本方,功能補血活血,適用於營血虛滯,衝任虛損,月經不調,痛經等證。當歸補血湯重在補氣生血,常用於勞倦內傷,血虛發熱之證。歸脾湯以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為主,善治心氣血兩虛和脾不統血之證。氣血雙補的我們講了八珍湯、薯蕷丸和炙甘草湯。八珍湯由四物加上四君子一起組成。
  • 它是「天然染髮劑」,益精補髓、壯力潤肌,常吃可能烏髮黑髮
    營養師大喬給大家推薦一種食材,它是「天然染髮劑」,益精補髓、壯力潤肌,常吃可能烏髮黑髮,它就是黑豆。有很多古籍中都記載,黑豆具有益精補髓、壯力潤肌、發白後黑等作用,因此有白髮困擾的中青年,都應常吃黑豆。另外,黑豆中還含有維生素E、花青素、異黃酮等成分,都是美容養顏之物。黑豆補腎效果極佳,補充腎陰,延緩皮膚衰老。今天教大家一款糯米黑豆漿,趕緊學起來吧,記得轉發收藏哦。
  • 男人補精吃什麼?怎麼選擇食物?
    男人補精吃什麼?這是男性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吃什麼東西補精很多男性在遭遇此類問題時,不知道怎麼辦,常常因此而耽誤,吃什麼東西補精導致陽痿症狀加重,要知道,精子中含有蛋白質、精氨酸、維生素類、微量元素,所以補精食物也需要含有這些元素。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食物能補精子吧。男人補精吃什麼?
  • 藥補不如食補 黑棗蓮藕等14類補血食物要常吃
    原標題:藥補不如食補 常吃14類食物最補血   血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對全身各臟腑組織起著營養作用。血虛主症為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因此,患有血虛的人,應該及時飲食調理,下面給大家推薦幾種補血食物。
  • 夫妻備孕吃這些食物補精又能生出聰明寶寶
    很多夫妻備孕準備了很久,但久久不能懷上,這有時候是未準爸比出問題了,這時不妨吃吃以下這些食物,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淡菜(又名海紅) 淡菜性溫,味甘鹹,能補腎益精,壯陽斂陰
  • 「津液」被道家稱之為大補,揭秘「吞口水」的秘密!
    李時珍認為唾液有促進消化吸收,灌溉五臟六腑,滋陰降火,生津補腎,潤澤肌膚毛髮,滑利關節孔竅等重要作用,李時珍說"唾精,乃人之精氣所化。 清雍正年間,有位著名醫生程國彭,在其所著《醫學心悟》首卷《治陰虛無上妙方》中把津液稱作:"華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在論述它的作用時寫道:"敷布五臟,灑陳六腑,然後注之於腎而為精"。
  • 少精或致不育 中醫推薦補精方案
    男性不育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引發不育症的因素有很多,少精症就是導致男性不育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那麼少精症怎麼治療呢?如何補精呢?下面尋醫問藥專家就為男性朋友們介紹一些補精的方案! 男人患少精症的時候吃什麼好呢?
  • 補氣、補血、氣血雙補、補陰、補陽、陰陽雙補對症中成藥大全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我前幾天發了補氣、補血與腎虛的中成藥對症,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清楚的,所以我就今天主要的補益類中成藥與對症發出來,供大家學習參考。補益類中成藥分為補氣、補血、氣血雙補、補陰、補陽、陰陽雙補六種,大家可以參考自己的體質對症學習參考,下面我分別介紹。
  • 防燥平補,潤肺健脾!這款養生湯大人小孩都適合!
    這個時候   孩子在飲食調理上   要注重兩個關鍵詞:   防燥、平補   防燥多吃滋陰潤燥之物
  • 8種補氣血補肝腎的中成藥,收藏備用
    腎主通調水道,腎藏精主骨生髓,我們的腎臟對於人體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壓力大,容易出現氣血兩虛,肝腎虧虛的症狀,失眠,身體乏力,視力下降,腰膝酸軟等等。中藥的補益功能強大,那麼,補氣血補肝腎的中成藥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補血食譜 教你四種有效補血的食譜
    那麼,補血食譜有哪些?補血的食物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補血食譜氣血充沛的女性臉龐紅潤有光澤,而且不僅健康,即使年紀很大也看著特別的年輕美麗。但是很多女性都有貧血的症狀,這讓她們面部暗黃、蒼老,所以補血是非常重要的,補血可以食療,那麼,補血食譜有哪些?1、豬血粥材料:豬血100克、菠菜250克、粳米50克。
  • 養血補血的大成之法:八珍益母湯
    補血有五種方法,分別是:可以通過健脾的方法來補血、通過補氣的方法來補血、通過補肝腎的方法來補血、通過滋陰的方法來補血、通過活血化瘀的方法來補血。這裡公布一個藥方,包羅了以上五種套路,特別適合氣血雙虛的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