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為指導,借鑑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具有鮮明品格和巨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中國國情、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與西式民主相比,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擁有無可比擬的理論和實踐優勢。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我們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和戰略定力,把人民當家作主落到實處,在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中,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蓬勃生機和活力。
一、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
人民當家作主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深刻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和人類實現解放的現實條件、正確道路,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他們認為,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馬克思主義主體觀和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是其本質要求。
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長期不懈奮鬥。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目的就是反對和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實現人民當家作主。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開闢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新紀元。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越來越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巨大優越性。
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共產黨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長期探索的科學總結。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國,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課題。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們黨在國家生活各個領域進行全面實踐和探索,取得顯著成就。後來,由於各種複雜原因,人民當家作主一度遭遇嚴重波折。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寫確立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方針。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本質特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活動規範,實現了形式民主與實質民主相統一、程序民主與實體民主相結合、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促進,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後,中國共產黨就把人民當家作主這一理念貫徹到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中。中國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樣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必須長期堅持、全面貫徹、不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強調:「在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證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任何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或者相互取代的主張和做法,都不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質、核心理念和實踐要求。在我國政治生活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堅持黨的領導的根本目的。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之本,以實現人類解放為最終奮鬥目標,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健全完善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渠道,推進依法治國。在新時代奮鬥徵程上,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從而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人民當家作主是依法治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憲法不僅規定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根本政治地位,也規定了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制度和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政治制度,為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制度載體、實施平臺和運行軌道,為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創造了根本制度環境和重要運行條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60多年來,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歷史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奮鬥目標,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根本大法的法律體系,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得到進一步保證。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三、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鮮明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與西式民主相比,無論是從理論上看,還是從民主發展實踐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西式民主的理論基礎是個人主義,近代西方啟蒙學者從「自然狀態」出發進行推理,認為每個人生而具有「自然權利」,他們通過社會契約參與政治,形成包含多黨制和三權分立的代議制民主,即所謂「憲政民主」。而人民當家作主堅持的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的「人民主體論」,著眼的是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真正實現,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西式個人主義抽空了人的現實性,是近代西方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的理論武器,解決的是人的「政治解放」問題,實質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而「人民主體論」則把人還原到經濟社會現實中,追求的是無產階級和大多數人的當家作主,解決的是人類「政治解放」基礎上的「經濟解放」和整個人類的徹底解放。
西式民主並不像西方學者描繪的那樣光鮮。歷史和現實表明,「一人一票」制正異化為金錢政治和民粹政治,多黨制正淪為不同集團攫取權力的零和遊戲,其標榜的「憲政民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上演的卻是資產階級人治和專制的大戲。正如英國刊登的《民主出了什麼問題》一文所描述的:「民主只剩下選舉這一外在形式,缺少民主制度有效運轉所需的權利和體制保障。」
反觀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係,發展充滿活力的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促進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獨立自主,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福祉。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協商民主和基層民主不斷得到優化,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決策機制充滿活力,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協調發展正在全面推進,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懲治和預防相結合的反腐敗體系正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逐漸實現了內容廣泛、層次豐富的人民當家作主。
當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一個新事物,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關鍵是要增加和擴大我們的優勢和特點,而不是要削弱和縮小我們的優勢和特點。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既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也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深入開展政治協商、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協商、基層協商等多種協商;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切實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則,促使各類國家機關提高能力和效率、增進協調和配合,形成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動良法善治,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人民當家作主的美好生活藍圖已經繪就,隨著「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深入推進和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蓬勃生機和巨大優勢必將在21世紀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重慶市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