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皂莢為落葉喬木,高15至20米。樹幹與枝條上生粗壯、有分枝的木質堅刺。談及植物物種的瀕危狀況,莫過於絨毛皂莢之危機。據調查該種在湖南南嶽山原有老樹5株,現僅存2株。據紅網南嶽5月2日訊:日前,湖南省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專家和工作人員在陪同央視記者深入原始次生林拍攝時,在廣濟寺原始次生林內再次發現兩株世界罕見的野生絨毛皂莢並經專家確認。這一重大發現,使全世界現存的野生絨毛皂莢數量增至4株,打破了該物種在全世界"現僅存2株"的紀錄。
本樹木材緻密,莢果可作洗滌劑,植株具有園林觀賞價值。又本種是豆科中較原始的種類,對分類系統研究有重要意義。鑑於上述情況本種被定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達25米;小枝紫褐色或脫皮後呈灰綠色,微有稜,具分散的白色皮孔,光滑無毛;刺略扁,粗壯,紫褐色至棕黑色,常分枝,長2-15.5釐米。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複葉(具羽片2-6對),長11-25釐米;小葉3-10對,紙質至厚紙質,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7(90釐米,寬1-3(4)釐米(二回羽狀複葉的小葉顯著小於一回羽狀複葉的小葉),先端圓鈍,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微偏斜,全緣或具波狀疏圓齒,上面被短柔毛或無毛,微粗糙,有時有光澤,下面基部及中脈被微柔毛,老時毛脫落;網脈不明顯;小葉柄極短。花黃綠色,組成穗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被短柔毛,雄花序長8-20釐米,雌花序長5-16釐米;雄花:直徑5-6毫米;花託長1.5毫米,深棕色,外面密被褐色短柔毛;萼片3-4,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兩面均被柔毛;花瓣4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被柔毛;雄蕊6-8(9);雌花:直徑5-6毫米;花託長約2毫米;萼片和花瓣均為4-5形狀與雄花的相似,長約3毫米,兩面密被柔毛;不育雄蕊4-8;子房無毛,花柱短,下彎,柱頭膨大,2裂;胚珠多數。莢果帶形,扁平,長20-35釐米,寬2-4釐米,不規則旋扭或彎曲作鐮刀狀,先端具長5-15毫米的喙,果頸長1.5-3.5 (5)釐米,果瓣革質,棕色或棕黑色,常具泡狀隆起,無毛,有光澤;種子多數,橢圓形,長9-10毫米,寬5-7毫米,深棕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6-11月。
絨毛皂莢為極稀少的樹種,該種和肥皂莢屬Cymnocladus是雲實亞科兩個較原始的屬,受到許多學者重視,保護本種有極大的科學意義。
蜆木,拉丁學名:Excentrodendron hsienmu(Chun et How) H. T. Chang et R. H. Miau,椴樹科,蜆木屬常綠大喬木,漸危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分布於中國廣西和雲南部分海拔700至900米熱帶石灰巖山地季雨林。本種分布中心在廣西南部,向西延伸到雲南東南部石灰巖地區,向北越過北回歸線逐漸成為偶見種而消失。在元江已是本種分布之北緣,且偶見。幼樹耐陰,10齡以上需全光照。3月開花,6月果熟,結實間隔2至3年。它是北熱帶原生性的石灰巖季節性雨林的建群種之一,是熱帶石灰巖的特有植物,有較重要的研究價值。它的木材堅重,有極為優良的力學特性,是機械、特種建築和制船、高級家具的珍貴用材,也是作砧板的好材料。
常綠喬木,高20米;嫩枝及頂芽無毛。
葉革質,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8-14釐米,寬5-8釐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上面綠色,發亮,脈腋有囊狀腺體,下面黃褐色,除脈腋有毛叢外其餘禿淨,基出脈3條,兩條側脈上升過半,離邊緣有1-1.5釐米,有第二次分枝小脈4-5條,另兩條邊脈靠近葉緣,全緣;葉柄長3.5-6.5釐米。
圓錐花序長5-9釐米,有花7-13朵;花柄無節,有短柔毛;兩性花:萼片長圓形,長約1釐米,外面被褐色星狀柔毛,內面無毛,無腺體,或內側數片每片有2個球形腺體,花瓣闊倒卵形,長8-9毫米,寬5-6毫米,基部有明顯的柄;雄蕊26-35枚,花絲線形,長4-6毫米,基部略連生,花葯長3毫米;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2顆,生於中軸胎座,花柱5條,極短。
雌花未見。翅果長2-3釐米,有5條薄翅。
蜆木的材質緻密,堅重,入水即沉,硬如鋼鐵,敲擊可發出金屬一樣的鏗鏹聲,砍伐、加工 都十分困難,甚至釘子也釘不進去,可以說是"刀槍不入"的鋼鐵木材,蜆木所以這樣堅硬,除了本身生長十分緩慢、紋理緻密外,還由於它多生於石灰巖山地。為了吸取養分,它的樹根深深地扎進巖縫中,吸收了許多鈣質礦物,聚集在木質中,因而變得格外堅硬蜆木的木材色澤紅潤,不彎曲,不開裂,耐水耐腐,是高級的優質木材。蜆木的紋理還有一個獨特的特點,在樹木的橫斷面上,年輪一邊寬一邊窄,形狀酷似蜆殼上的紋理,所以稱為"蜆木"。
綠檀根據木材專業檢測機構的檢測,所謂的綠檀多為源於中美洲西印度群島的愈瘡木(Guaiacumofficimale,蒺藜科,愈瘡木屬),而市場上所見到的綠檀主要為蒺藜科(Zygophyllaceae)維臘木屬(Bulnesia)的木材。
愈瘡木樹的外觀與其木材結構 愈瘡木樹,一般樹高為5-10m。胸徑10-45cm。而大直徑者非常少,樹冠周而密,為常綠,樹皮淡褐色,皮的表面平滑。
愈瘡木是闊葉樹的顯心材類。從其木材結構觀察:是散孔材。邊、心材有顯著差異。邊材狹,淺黃白色,心材卻呈淺綠色,有時也帶黑色。進口到國內來的原木,邊心材的界限也極明顯。若將木材浸入水中,邊心材差別更為顯著,愈瘡木材的生長輪不明顯,而木材的各向面均有環輪,這不是生長輪,愈瘡木材的髓線很窄,但數目卻多,肉眼難以識別。髓線在弦切面上,是橫向排列,而呈稍微傾斜的行列,其厚度約為5-8個細胞。
愈瘡木材的導管小而呈圓形,均單獨分布,稀疏而系單穿孔。導管上無螺旋增厚狀,而詳細觀察,往往可以發現有細小的具緣紋孔。導管腔中含有大量的褐色內含物與浸填體,導管在徑切面上,呈長形,中央充滿綠色線條。
愈瘡木材的木射線在弦切面上,聚集成柵欄式的行列,形成細狹的橫莖。愈瘡木材的纖維細胞的細胞壁厚,具狹腔,也呈圓形。
愈瘡木材的木薄壁細胞組織集合成波狀或曲折狀。
主要價值
1.愈瘡木有特殊防腐性能愈瘡木其所以能用在船舶製造上,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其防腐性能特別優越,其樹中含有多種脫氧聚合物。
2.愈瘡木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能
愈瘡木的導管中含大量浸填體。其浸填體的20-26%為樹脂狀物質,似油脂狀,稠度甚粘。當在水中,易乳化成乳液,故在船舶工程中,若用愈瘡木作為艉軸瓦,軸承等軸系材料時,其自潤滑性特強,為其他木材所沒有的。
3.愈瘡木有著較好的硬度值
這是愈瘡木的特點,愈瘡木的硬度極高,尤其端面,所以有利於製造軸系材料,即使在海水中,硬度也不太降低。有人測得:愈瘡木在空氣中,海水中,溫度不同時,其硬度變化也不同
若用其他樹種對比,其硬度值早已下降很多。
4.其他愈瘡木木材中,內含物較多。其中大部分的樹脂狀內含物都能溶於溶劑。溶解後,呈紅褐色或暗褐色,有時還可帶微綠色,並有芳香味。而該類內含物中25%左右又能溶於酸,浸出物為藍色。其成分大致為:二氫愈瘡木酸及脫氫愈瘡木酸,甲基呋喃愈瘡樹脂,愈瘡木醇,愈瘡樹脂等。醫藥單位利用其浸出物,作為治療咳嗽用,效果甚佳。
木材極重硬。其氣幹密度1.1~1.33,平均為1.25左右。木材強度值高。乾燥極慢,乾燥過程中為了防止開裂,在端面塗漆是很有必要的,整個乾燥過程要周密加以注意。由於木材極重硬和紋理顯著交錯,所以鋸切和切削加工困難,尤其是用手工工具加工極其困難;但旋切和成型旋削可得較好的精加工表面。由於含有油脂成份,膠合前要用砂紙打磨、苛性鈉溶液洗滌等表面處理,耐腐性、耐蟲性極高,白蟻和海蟲也不能蝕害。 樹木不高大,木材含有油脂成份而有自潤滑性,磨耗小,所以在世界範圍內作為機械用材、器具材和其它,有著不可替代的用途。特別是船舶的螺旋槳軸的軸承和軸瓦、滑塊,各種工業機械的軸瓦,模型材,滑輪,軸子,柄把,框鋸滑塊等。現在真正的愈瘡木已經很少了,實際上國際市場上出現的是同屬的其它樹種。如:蓋亞那疾藜Guaiacumsanctum,Linn.產於美國佛羅裡達半島,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為區別於愈瘡木,英文名:Thick-Saplignum-vitae,西班牙語叫Palosanto。具體上說為小喬木,樹高通常為10m,直徑30cm以下,有時也有相當大的。材質一般,比真正的愈瘡木差。
綠檀粉清聞有點酸味。200度燻,頭香十分清淡,並有明顯的花蜜味,清新感;繼續燻,木頭味就出來了。而且,味淡比味濃時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