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梁輝 楊睿智)今年56歲的郴州男子老江(化名),一個月前上山砍柴淋了雨,之後就病倒了。本以為只是一場小感冒,沒想到持續發燒十幾天後,他不僅胃口變差,渾身乏力,身上的皮膚、眼睛也慢慢變黃,像少林「銅人」。淋了一場雨,怎麼會變成少林「銅人」?近日老江從當地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嶽麓山院區,被診斷為符合為「噬血細胞症候群」。
噬血細胞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脾大、全血細胞減少、高甘油三酯、低纖維蛋白原、高血清鐵蛋白,並可在骨髓、脾臟或淋巴結活檢中發現噬血現象。此病是一種與急性病毒(EB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有關的良性噬血組織細胞增生,是血液內科一種少見疾病,病因可能與感染、藥物或腫瘤有關。
該醫院張興文主任醫師介紹,人體血液中的吞噬細胞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像清潔工一樣吞噬入侵的細菌和機體的衰老細胞,清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起著保護人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其過度活躍,就會不分敵我,將人體有用的細胞一併吞噬,嚴重的會將人體組織、器官一點點侵蝕,造成一系列損傷,導致大出血點、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後果,這就是噬血細胞症候群。噬血細胞症候群非常少見且兇險異常,約有30%的患者因無法挽回的全身瀰漫性出血而死亡。
老江入院半個月後,病情終於迎來拐點,血氨和膽紅素在沒有人工肝治療下逐漸回落,肝功能緩慢恢復,凝血功能和血常規也逐漸恢復正常,全身發黃的情況也得到控制,在家屬的要求下目前已轉回當地繼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