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寶寶在小區花園裡玩耍,碰見一位二胎寶媽。閒聊間說起各自的大寶,這個寶媽突然有點小激動起來,說:「我家大寶都5歲了,昨晚上尿了一床!氣死我了!」
我說:「五歲的孩子尿床也正常啊,有什麼可氣的呀。」
「他從兩歲就開始不尿床了,誰知道昨天晚上抽什麼瘋竟然尿了,我氣得把他拉起來,罵了一頓,在他屁股上抽了兩下,讓他長長記性!」這位寶媽很是義憤填膺。

可以想像得到,睡夢中的孩子,因為無意識地尿在了床上,然後被粗暴地拉起來,劈頭蓋臉挨了一頓臭罵,還被抽了!我猜他肯定很驚慌失措,一定很無地自容!
孩子尿床,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試問有幾個人小時候不尿床?然而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責罵或鞭打,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我就記得自己小時候,大約五六歲,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尿急,到處找廁所,最後終於找到一個很破舊、四面透風的廁所解決了燃眉之急。可是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尿床了!我很羞於啟齒,不知怎麼辦才好。

但是同床一起睡的姐姐發現了,她大聲喊來家人,告訴大家我尿床了!儘管父母沒怎麼責備我,但我仿佛做了天大的錯事一樣,羞得抬不起頭來。
中午跟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候,姐姐把我尿床的事無意中說出來,這下所有夥伴都知道我尿床了!有一段時間,我成了大家玩鬧之餘嘲笑的對象!每一次,我都無力反駁,心裡充滿了自卑、自責和恥辱。
時至今日,童年時很多記憶早已消失,唯有這件事印象深刻,當時那種痛苦的體驗,尤如刻在了心上。

由此可見,對待孩子尿床這件事,家長們切不可粗心大意地對待,不要責備、打罵孩子,更不能羞辱、嘲笑他!也許這件事情本身,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心理負擔,如果再施以壓力,無疑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
一般來說,寶寶在一歲半以上,就能有意識地控制尿意,尿床現象大大減少。有些孩子兩歲到兩歲半以上,仍只能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經常尿床。大多數孩子3歲以後晚上不再遺尿。遺尿症是指五歲以後仍每周有一次以上的遺尿,但不包含偶爾一次的尿床。
那麼,孩子尿床,家長應該要怎麼做呢?

能引起遺尿的疾病有很多,如蟯蟲病、生殖感染、腎臟疾病等等,但因疾病引起遺尿症的比例很小。所以,在發現孩子有尿床的情況,最好先確認是否疾病造成,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孩子白天受到過驚嚇、帶著恐懼入睡,或對尿床這件事心裡有壓力,擔心受到責罵或責罰。如此家長應該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用包容的態度安慰和安撫孩子,告訴他尿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換了新的環境睡覺,或是天氣變化如寒冷等因素,也會成為孩子尿床的誘因,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只要給孩子調整好,去除不利因素即可。
孩子睡覺前沒有排尿、睡覺前玩得過於興奮、內褲穿得太緊,也可能會讓孩子遺尿,家長一定要引導和監督,讓孩子養成入睡前的良好行為習慣。
孩子睡覺喝水太多、白天吃西瓜等含水量大又利尿的水果,很容易引發孩子遺尿,所以家長要把握好孩子進食的量,適可而止。

經常尿床,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障礙,長期的遺尿疾病對孩子身體發育危害極大,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了解孩子尿床的原因,如果是疾病或不正常因素造成的,應及時帶孩子檢查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