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可口的小龍蝦,與微生物菌種飼料息息相關;生鮮店裡的天津小站稻,與MAP智農系統關係密切;超市裡鮮嫩的豬肉,與先進的豬用疫苗不無關係……
12月16日,以「鄉村振興 科創先行」為主題的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上,高科技農業企業及產品隆重亮相,涉及百姓餐桌安全和品質的各類農產品背後,都有高新技術加持的身影。
01
攜多項突破性成果亮相微生物菌種成寶藏
一瓶貼有蝦力素的小玻璃瓶裡,裝滿黑色乾粉狀物體,只要半斤這樣的飼料,就可以供一畝池塘300斤小蝦苗使用一季。
「這是我們團隊自主研發的微生物菌種飼料,主要針對幼體蝦苗。由於蝦苗適應能力差、存活率低,我們針對蝦苗生長的水質開發了改善水質、增加有益活體微生物菌種,來提高蝦苗免疫力和存活率。」武漢合緣綠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肥料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業成介紹說。
目前,這種蝦力素飼料應用面積已經超過200萬畝,在湖北養蝦重地潛江、監利、荊州廣泛使用,並銷往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地。
合緣生物在農博會上展覽的水產養殖類產品
利用微生菌種促進農業提產提效,可以說是合緣公司的核心科技能力之一,除了蝦力素,農博會上,該公司另一項突破性成果也現場亮相。
為改善酸性土壤質量,合緣公司研發出了土壤修復菌劑,通過有效活菌代謝產鹼,來提高土壤PH值,從而恢復土壤活力。
就在上個月,合緣公司還因廢菌渣的回收再利用等生態環保研究,被認定為全國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生產試點單位,全國僅有29家獲評。
作為優質的科技型企業,合緣公司已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獲得過1.2億元融資,預計於2023年衝擊科創板。
02
國產自主研發獸用藥劑集中展示寵物家禽有了保護傘
只要一盒檢測試劑,家養生豬是否患了非洲豬瘟就可以很快檢測出來,這種國產試劑在2019年國內傳入非洲豬瘟時獲得過較大反響。
「當時(2019年)國內很多生豬面臨被感染風險,我們在無法獲得原病毒不能研製疫苗的情況下,很快研究出了檢測試劑,並立刻投入市場。」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禽用疫苗技術服務經歷高尚說。
餐桌上我們能吃到的健康豬肉,與科前生物這樣著眼於獸用藥劑研發的企業不無關係。
科前生物有國內最全的豬用疫苗,此外還有雞、牛、狗等家禽或寵物的各類疫苗及獸用藥劑。其國內獸用疫苗市場佔有率排在前三。
「我們儲備有40多個產品,等待排隊申請,每年都會有2到3款產品發布,而且研究團隊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精力去攻克一批國內甚至國際的技術難題。」高尚說。
展覽會上,雞馬立克(814株)就是科前生物自主研發的國內領先的天然毒株,而在此上市之前,國內用戶只能使用國外相關產品。像雞馬立克這樣的產品,科前生物在農博會上展出了有50-60種。
科前生物展臺前,參觀者正在資訊相關產品
為開發出更多效果顯著的疫苗,科前生物採用了基因編輯系統。同時,今年還成立了新發病研究院,針對突發性疾病做深入研究。科緣生物作為子公司主要任務就是科技研發,並有專門的研發基地。
據悉,科前生物於9月22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發行價11.69元/股,截至12月17日16:00已達到45.06元/股。
03
從種子到送貨上門的糧油生鮮食品一體化服務或將實現
你也許想不到,你在盒馬鮮生下單的天津小站稻,從種子培育到種植到加工、儲存直到配送,都是由一家公司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完成,食品安全或將從源頭解決。
「我們的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打通,打造糧食的『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先正達集團中國水稻種子開發運營總監陳超介紹說。
參觀者正在先正達集團展區拍照
先正達通過線下布局MAP技術服務中心和MAP示範農場,線上搭建智慧農業系統,實現MAP戰略落地,為農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
疫情期間,農民無法到出門,就可以直接用MAP智農等軟體手機,查看另一端裝有攝像頭、溫度傳感等高科技裝置的莊稼的情況。
據悉,MAP中心已建立近300家,業務覆蓋全國20多個省、448個縣,服務耕地面積近千萬畝。預計到2023年,MAP中心增至700餘家,服務30萬農戶,累計覆蓋5000萬畝耕地,帶動農民增收累計超過100億元。
除MAP與數字農業外,先正達集團還布局了種子、植保、作物營養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於2010年落戶武漢,曾聯合華農、北大研製出全球首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晶片,今年正式併入先正達集團。作為先正達中國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為先正達全球種業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悉,先正達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企業,已經有100多年歷史,2017年被中國化工集團收購。而先正達集團中國則於今年6月份成立,由中化農業、先正達、安道麥等公司組建,未來將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開展相關業務。
04
育種技術節節攀升南方研發中心即將落戶武漢
一粒小小的稻穀種子,卻能像晶片一樣,通過不斷開發研製,產生出無窮大的力量,產量增加、抗倒、抗病還能提升品質。
「在南方,我們的產品很受歡迎,通過不斷培育種子,採用我們種子種植出的水稻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還好。」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墾豐長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營銷部經歷丁謙介紹說。
很難想像,墾豐種業在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種出的稻米,在廣州等東部沿海城市卻大受歡迎,而水稻種子更是搶斷貨。農博會現場展示的科兩優莉珍就屬於被搶斷貨的品種。
墾豐種業展臺上展出的科兩優莉珍產品
墾豐長江作為墾豐種業湖北公司,此前更多地是承擔產銷業務,儘管南方5個育種站有2個在湖北,但研發能力仍然不足。
今年,投資5個億的墾豐種業南方研發中心落戶武漢,將主要承擔南方水稻等核心的研發任務,這將大大提升南方育種能力。而此前,墾豐種業每年的科研投入都在1.2—1.3個億。
「(科研)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將普通稻米培育得更優質,二是將優質稻米培育得更高產,總的來說,不斷提升產量和品質不斷。」丁謙解釋道。
據悉,墾豐種業將於近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近2億,而湖北公司墾豐長江年營業收入也已經達到7000—8000萬元。未來,隨著武漢南方研發中心的投入使用,湖北公司的營收將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END
出品:武漢赤地文化傳媒
採寫:N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