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餐桌上的美食背後竟有這麼多武漢農業高科技

2020-12-20 騰訊網

餐桌上可口的小龍蝦,與微生物菌種飼料息息相關;生鮮店裡的天津小站稻,與MAP智農系統關係密切;超市裡鮮嫩的豬肉,與先進的豬用疫苗不無關係……

12月16日,以「鄉村振興 科創先行」為主題的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上,高科技農業企業及產品隆重亮相,涉及百姓餐桌安全和品質的各類農產品背後,都有高新技術加持的身影。

01

攜多項突破性成果亮相微生物菌種成寶藏

一瓶貼有蝦力素的小玻璃瓶裡,裝滿黑色乾粉狀物體,只要半斤這樣的飼料,就可以供一畝池塘300斤小蝦苗使用一季。

「這是我們團隊自主研發的微生物菌種飼料,主要針對幼體蝦苗。由於蝦苗適應能力差、存活率低,我們針對蝦苗生長的水質開發了改善水質、增加有益活體微生物菌種,來提高蝦苗免疫力和存活率。」武漢合緣綠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肥料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業成介紹說。

目前,這種蝦力素飼料應用面積已經超過200萬畝,在湖北養蝦重地潛江、監利、荊州廣泛使用,並銷往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地。

合緣生物在農博會上展覽的水產養殖類產品

利用微生菌種促進農業提產提效,可以說是合緣公司的核心科技能力之一,除了蝦力素,農博會上,該公司另一項突破性成果也現場亮相。

為改善酸性土壤質量,合緣公司研發出了土壤修復菌劑,通過有效活菌代謝產鹼,來提高土壤PH值,從而恢復土壤活力。

就在上個月,合緣公司還因廢菌渣的回收再利用等生態環保研究,被認定為全國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生產試點單位,全國僅有29家獲評。

作為優質的科技型企業,合緣公司已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獲得過1.2億元融資,預計於2023年衝擊科創板。

02

國產自主研發獸用藥劑集中展示寵物家禽有了保護傘

只要一盒檢測試劑,家養生豬是否患了非洲豬瘟就可以很快檢測出來,這種國產試劑在2019年國內傳入非洲豬瘟時獲得過較大反響。

「當時(2019年)國內很多生豬面臨被感染風險,我們在無法獲得原病毒不能研製疫苗的情況下,很快研究出了檢測試劑,並立刻投入市場。」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禽用疫苗技術服務經歷高尚說。

餐桌上我們能吃到的健康豬肉,與科前生物這樣著眼於獸用藥劑研發的企業不無關係。

科前生物有國內最全的豬用疫苗,此外還有雞、牛、狗等家禽或寵物的各類疫苗及獸用藥劑。其國內獸用疫苗市場佔有率排在前三。

「我們儲備有40多個產品,等待排隊申請,每年都會有2到3款產品發布,而且研究團隊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精力去攻克一批國內甚至國際的技術難題。」高尚說。

展覽會上,雞馬立克(814株)就是科前生物自主研發的國內領先的天然毒株,而在此上市之前,國內用戶只能使用國外相關產品。像雞馬立克這樣的產品,科前生物在農博會上展出了有50-60種。

科前生物展臺前,參觀者正在資訊相關產品

為開發出更多效果顯著的疫苗,科前生物採用了基因編輯系統。同時,今年還成立了新發病研究院,針對突發性疾病做深入研究。科緣生物作為子公司主要任務就是科技研發,並有專門的研發基地。

據悉,科前生物於9月22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發行價11.69元/股,截至12月17日16:00已達到45.06元/股。

03

從種子到送貨上門的糧油生鮮食品一體化服務或將實現

你也許想不到,你在盒馬鮮生下單的天津小站稻,從種子培育到種植到加工、儲存直到配送,都是由一家公司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完成,食品安全或將從源頭解決。

「我們的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打通,打造糧食的『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先正達集團中國水稻種子開發運營總監陳超介紹說。

參觀者正在先正達集團展區拍照

先正達通過線下布局MAP技術服務中心和MAP示範農場,線上搭建智慧農業系統,實現MAP戰略落地,為農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

疫情期間,農民無法到出門,就可以直接用MAP智農等軟體手機,查看另一端裝有攝像頭、溫度傳感等高科技裝置的莊稼的情況。

據悉,MAP中心已建立近300家,業務覆蓋全國20多個省、448個縣,服務耕地面積近千萬畝。預計到2023年,MAP中心增至700餘家,服務30萬農戶,累計覆蓋5000萬畝耕地,帶動農民增收累計超過100億元。

除MAP與數字農業外,先正達集團還布局了種子、植保、作物營養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於2010年落戶武漢,曾聯合華農、北大研製出全球首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晶片,今年正式併入先正達集團。作為先正達中國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為先正達全球種業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悉,先正達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企業,已經有100多年歷史,2017年被中國化工集團收購。而先正達集團中國則於今年6月份成立,由中化農業、先正達、安道麥等公司組建,未來將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開展相關業務。

04

育種技術節節攀升南方研發中心即將落戶武漢

一粒小小的稻穀種子,卻能像晶片一樣,通過不斷開發研製,產生出無窮大的力量,產量增加、抗倒、抗病還能提升品質。

「在南方,我們的產品很受歡迎,通過不斷培育種子,採用我們種子種植出的水稻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還好。」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墾豐長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營銷部經歷丁謙介紹說。

很難想像,墾豐種業在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種出的稻米,在廣州等東部沿海城市卻大受歡迎,而水稻種子更是搶斷貨。農博會現場展示的科兩優莉珍就屬於被搶斷貨的品種。

墾豐種業展臺上展出的科兩優莉珍產品

墾豐長江作為墾豐種業湖北公司,此前更多地是承擔產銷業務,儘管南方5個育種站有2個在湖北,但研發能力仍然不足。

今年,投資5個億的墾豐種業南方研發中心落戶武漢,將主要承擔南方水稻等核心的研發任務,這將大大提升南方育種能力。而此前,墾豐種業每年的科研投入都在1.2—1.3個億。

「(科研)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將普通稻米培育得更優質,二是將優質稻米培育得更高產,總的來說,不斷提升產量和品質不斷。」丁謙解釋道。

據悉,墾豐種業將於近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近2億,而湖北公司墾豐長江年營業收入也已經達到7000—8000萬元。未來,隨著武漢南方研發中心的投入使用,湖北公司的營收將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END

出品:武漢赤地文化傳媒

採寫:Nina

相關焦點

  • 武漢的美食何其多?一個禮拜都可以吃不重樣的!
    說到武漢,腦子裡就冒出金燦燦的"早餐之都"四個字,武漢的美食何其多,不誇張的說,來武漢一個禮拜都可以吃不重樣的。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早飯對於武漢人來說一向都很重要。熱乾麵是武漢一大特色。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湖北江河湖泊眾多,水產極為豐富,所以武漢餐桌上河鮮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魚便是因為一九五八年毛主席的"才 武漢小吃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而名揚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它也是武漢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武漢人的餐桌上又多了一樣美味,那就是以前的武漢人吃不到海鮮。
  • 新疆美食驚豔亮相武漢農博會
    16日,在第十七屆武漢農業博覽會新疆博樂市的展位前,博樂「天萊香牛」公司相關負責人陳永海一邊講解,一邊拿出新疆牛肉乾送給武漢市民品嘗,口感酥爛鬆軟的牛肉乾讓市民們大呼美味。博樂市地處新疆西北部,北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素有「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的美譽,當地環境優美、物產豐富,盛產牛羊肉、幹堅果、乳製品、饢等農副產品。
  • 武漢蔡甸:夏日荷田挖藕忙 為市民餐桌添美食
    清炒、燉湯、涼拌……最近市民的餐桌上,藕的「出鏡率」越來越高,成為菜場裡的新寵。炎炎夏日,不少菜市場和超市的蔬菜攤位上都擺滿了鮮嫩的新藕。8月11日,記者在武漢白湖家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蓮藕種植基地的藕塘邊看到,專業採藕工人正在抓緊採挖蓮藕,經過清洗、搬運、裝車後,再送到人們的餐桌上。在白湖家園蓮藕種植基地的藕塘裡,挖藕工人從早上6點鐘就開始下塘忙碌起來,蓮藕工人每天搶挖作業,採挖近千斤鮮藕上市。
  • 不止美食:餐桌上的文化史
    《不止美食:餐桌上的文化史》  作者:周文翰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20年4月  美食在觸動人類味蕾的同時,還隱藏著人們的選擇與權衡,表達著人們炫耀、分享、獨佔、臣服等意識,這種密不可分的複雜性,在飲食史、藝術史、中外交流史等多個角度紛紛呈現。
  • 原來武漢有這麼多高大上的洋餐廳!不出江城,就能嘗遍全球美食
    多年前吃貨們想要在武漢高星酒店洋氣一把,吃頓法式牛排、日本料理、泰國菜,還是件相當奢侈的事。可近年來,高星酒店向大眾敞開懷抱,市民不出江城,就能嘗遍全球美食。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全城探店洋餐廳,以饗讀者。
  • 楊家坪竟有這麼多美食
    獨一串在楊家坪還是挺有名的一家串串,鍋底有分微辣、中辣和特辣,味道醇厚。
  • 流行於武漢的特色美食:有甜味也有辣味,餐桌大葷菜變成休閒零食
    說起風靡於武漢的特色美食和小吃,相信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相同,但若說到滷味的大葷菜,並能被廣大吃貨當成零食的,那一定是鴨子。早在很多年前,因為武漢人好吃鴨子,網絡上就出現「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飛出武漢」的俗語。
  • 700餘家企業展示最新農業科技,武漢國家農業...
    12月16日,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這是湖北省、武漢市專業性最強、行業關注度最高的綜合性農業盛會,已連續舉辦16屆,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此次首度移師光谷。
  • 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明日在光谷開幕
    武漢國家農創中心以生物育種、動物生物製品、生物飼料添加劑為主導產業,集聚杜邦先鋒、拜耳作物、先正達集團等多個世界500強種業巨頭以及農發種業、北大荒墾豐等60多家種業高科技龍頭企業,形成覆蓋糧食、生豬、水產、家禽、蔬菜、林果、食用菌、生物疫苗八大優勢行業格局。    位於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於2010年正式落戶武漢。
  • ...六大展區同臺演繹「高精尖」,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今日在...
    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今日在漢開幕。高勇 攝12月16日,由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拉開序幕,這是湖北省、武漢市專業性最強、行業關注度最高的綜合性農業盛會。
  • 酸浸缸、牛肉餈、沙坊粉,這座廣東小城,竟私藏了這麼的多美食
    酸浸缸、牛肉餈、沙坊粉,這座廣東小城,竟私藏了這麼的多美食酸浸缸、牛肉餈、沙坊粉、山塘豆腐……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些美食呢?這些美食全來自於廣州的一座小城連州。有人說連州就是個小縣城,確實連州是小,但美食確實多啊!可以說連州是一個會吃懂吃的」美食天堂「。只要上街上逛一圈,你會發現各種琳琳滿目的本土特色的小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連州這座城市都有哪些吃的。
  • 吃貨大學報考指南|武漢高校美食PK北京高校美食
    俗話說吃在財大,這裡美食多,美女多,有11個食堂N個美食城墮落街,堪稱武漢高校美食典範。作為大武漢「陽氣」最旺的高校,不僅名字聽起來都混合著機電柴油味兒,連學校的食堂都散著放蕩不羈的「狠」勁兒。當年一道「猛男腰花」驚豔了多少理工學子的大學時光。知乎上刷爆屏的「帶乳頭的豬胸肉」又慰藉了午夜時分多少煎熬的靈魂。東院的食堂處於武理食物鏈最頂端,滿足你對「好吃」食堂的所有想像。
  • 從田間到舌尖的精準扶貧:長三角80餘家餐廳推出「理想餐桌」菜單
    這正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上海日報社主辦的「理想餐桌行動」。該活動於今年6月正式啟動,旨在展現上海精準扶貧共同奔小康的成效。活動期間,在滬上600多家餐廳、咖啡店、酒店、4S店等生活方式地標,顧客可以找到「理想餐桌行動」的標誌,參與「打卡」餐桌美食背後的豐富故事,共同助力幫扶地區。
  • 上海地下竟隱藏了這麼多美食!
    有人說,愛上海的理由有千千萬萬條,但吃不盡的各國美食,一定是其中最令人唇齒難忘的一條。 而且你造嗎?就連上海的地下都隱藏了超多好吃的美食街!不僅能吃美味,還能躲得了大雨和霧霾!有些甚至和地鐵無縫銜接,讓你一路吃吃吃回家!
  • 自駕遊的摺疊餐桌太驚豔了,這要放在小戶型裡,絕對是完美設計!
    自駕遊的摺疊餐桌太驚豔了,這要放在小戶型裡,絕對是完美設計!上段時間和朋友聊天,他說他本來是打算過完年帶著老婆孩子還有老母親全家自駕遊的,房車兩年前就有了,之前經驗不足,每次自駕遊都要在半路上買好多個物件,這次他滿懷喜悅地將所有物品都準備齊全了,結果出現疫情哪都去不了了!估計是在家憋悶得不行,他開始給我顯擺他房車上的配套設施,說實話之前沒覺得他房車裡的那些東西有多好,不過當我看到這個摺疊桌時,簡直太驚豔了!
  • 武漢這些以數字開頭的地名背後究竟藏著多少美食?
    叫的士去八一路,的哥告訴我他剛從四美塘過來,武漢的數字地名還怪多的。仔細一查,竟然從一到十都能對上號。不禁好奇這些數字地名背後的故事 背後的美食,就決定去一探究竟 公費從一吃到十 。武漢數字地名背後的美食江湖給你整理好了,快快收藏起來。
  • 非法捕撈竟用上「高科技」!南通破獲首例「遙控船」捕魚案!
    非法捕撈竟用上「高科技」!南通破獲首例「遙控船」捕魚案!為進一步維護長江生態環境,保護長江水域漁業資源,今年以來,國務院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要求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然而,有些不法分子仍然為了一己私利,無視法律法規,非法捕撈。日前,南通如皋警方破獲一起利用遙控船進行非法捕撈的案件,這也是南通首例利用遙控船作為新式工具進行非法捕撈的案件。
  •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鄒定民:同意74,656,840股,佔出席會議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100%。  屈茂輝:同意74,656,840股,佔出席會議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100%。  毛長青:同意74,656,840股,佔出席會議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100%。  (二)審議通過了《關於提名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
  • 戴戒指的5根手指,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
    戴戒指的5根手指,背後竟有這麼多秘密~很多人不喜歡手指空落落的,戒指是手指最好的伴侶,但是每個手指所戴的戒指是有說法的,下面小玉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手指戴戒指的含義吧一.佩戴左右手大拇指這個都是位高權重的一些大資本家戴的地方,戴上去類似大扳指,很有地位的象徵。
  • 機器人+現代農業驅動下,碧桂園(02007)不止於地產
    同時,博智林現有在研建築機器人有50多款,就在9月底共有9款43臺建築機器人「列隊服役」,工作效率約為人工的2-4倍,後續將會有12款104臺陸續交付。(博智林旗下機器人產品)除此之外,碧桂園對於機器人業務延伸的設想也在旗下餐廳有所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