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錘鍊共產黨人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體現在時時刻刻、事事處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是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完善和發展黨內製度,形成長效機制」「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落實落地」,為新形勢下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時總結推廣全省主題教育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成功經驗,推動廣大黨員幹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努力奮鬥,本報今起推出《一句誓言 一生作答》專欄,砥礪初心再出發,奮勇爭先創未來。
編者按:申紀蘭,一個響亮的名字。這位來自平順西溝的農民,創造了太多的不平凡,她帶領婦女解放、倡導同工同酬、不講個人待遇、為百姓鼓與呼,無論是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改革先鋒」等稱號,還是被授予「共和國勳章」,榮譽對她來說都是一種鞭策,讓她「不忘初心」。
90歲的申紀蘭,榮譽等身,卻依舊是一個農民。「為什麼說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從當時婦女解放、同工同酬就能看出來,沒有共產黨做不到。」說起往事,申紀蘭記憶猶新。「黨和人民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我非常感動、非常激動!」在她心裡,身份不重要,錢不重要,惟有牢記和報答共產黨的恩情最重要。
我們再次出發去往平順縣西溝村,聽紀蘭大姐講初心、說使命。
婦女解放讓她懷揣感恩,「聽黨話,跟黨走」她不是說大話喊口號,是她從一開始就認準要走下去的路,也是她的初心所在
我能從西溝走到北京,就得先說初級社。1951年收罷秋快上凍的時候,西溝成立了初級社,老李(李順達)是社長,選我為副社長。為什麼選我當副社長呢?我那時候22歲,還年輕哩。我沒裹過腳,下地勞動不惜力。1946年我嫁到西溝,男人在外當兵哩,娶過我7天他就返回部隊了,幹工作沒拖累。
選我當副社長幹甚哩?就是去帶領和動員婦女參加生產勞動。當時叫婦女們下地勞動可是竭力哩。甚叫個竭力?土話唄,就是費勁、困難的意思。現在的年輕人恐怕不信,那時候就是作難哩。因為還封建哩,女人一結了婚,規矩就是好女走到院,圍著鍋臺轉。建社了,婦女要解放,就要去參加生產勞動。閨女們問題不大,難的是那些媳婦們。
建社第二年(1952年)春天,小麥地該鋤了,社裡把35畝麥地交給婦女們鋤。人手不夠咋辦啊?黑夜婦女開會,我在會上提出要動員所有婦女勞力都去鋤麥地。有人說快拉倒吧,李二妞就不會去,你要能動員二妞下了地,咱村就沒個不能下地的人了。
李二妞是秦克林的媳婦,不出門、不開會,幹個甚也慢,連她男人都不正眼瞧她。開完會我就去了二妞家,她已經躺下睡了。我叫開門,坐在炕沿上跟她說:春忙秋忙繡女下炕,現在解放了,婦女們都去鋤麥地哩,你也要參加生產。她說:你進步你去鋤吧,我活了半輩子了,死了就是一輩子,解放不解放吧沒個甚。
我又說,參加勞動掙了工分能多分紅利,也能縫件新衣裳穿,不用一直穿這破裡破表的。她嘆了口氣說:哎,破就破吧,閨女們才穿新衣裳,我穿那幹甚?
我說,二妞啊,過去孩兒他爹嫌你,咱動彈少也是個短處;你想想,你去勞動掙了工分,他爹還能不對你好?她翻轉身不吭氣了。
第二天吃完早飯,李二妞扛著鋤也來了,她說:我給他爹說你來過,他爹說紀蘭說得對啊,你就該下地;要吃飯你就去鋤地,不吃了拉倒;紀蘭你說說,這說的是個人話?我還能不吃飯?
當天晚上,我讓廣播員在喇叭裡表揚了李二妞。她聽了廣播跟我說:哎呀,勞動就是好。二妞下地了,全村婦女勞力全部下地鋤小麥了,35畝地3天鋤完了。
初心不改的農村先進模範,倡導推動了男女同工同酬,這勇於突破的創新和永不停頓的擔當,都源自心中矢志不移的堅守
婦女勞動顯不出來不行。幹同樣的事,男女工分評比不一樣:男人記10分工,婦女只記5分工,挫傷了婦女勞動的積極性。婦女們給我說:憑什麼他都是10分咱是5分?還不如在家納鞋底哩,一對鞋底也賺3升米。
我想,不能因為個這就不參加生產了吧?所以我提出:只要是幹一樣的活,男女就應該記一樣的工分。男人們說,就不會是幹成一樣的啊。我說,那咱就比比。
地裡要撒肥,婦女撒一塊地,男人撒另一塊地。兩塊地大小差不多,人數也一樣。我們婦女先把地劃成行,一行一行撒,又勻又實,不到晌午就完工了。男人們趕緊幹,到晌午才撒完。婦女贏了,我們好幾個都記了10分工,李二妞記了7分工。有的漢們說,要不是在地頭抽那兩袋煙也輸不了。
通過比賽,婦女也能記10分工,婦女的勞動積極性又被調動起來。總結春耕生產時,全社評出16個勞動模範,婦女有6人。
穀苗高了,我們提出間苗比賽。這回男人們很當回事,到了地頭煙也不吸蹲在地上就幹。婦女們是跪在地上間苗,頭不抬臉不仰,一個勁兒往前走,明顯佔了上風。男人們腰酸腿疼一天評了8分工,婦女們評到10分工。
當鋤二遍穀苗時,男女又搞比賽,打了個平手。合作社總結夏季生產時,評出21個模範,婦女9個。最後是全社24個婦女勞力,做工674個,佔35%,男人們也不小瞧婦女了,秦克林給二妞做了身新衣裳,我家婆婆也給我做了兩身新衣裳,還縫了一條花褥子。縣委書記跟我說:「紀蘭啊,你又給咱樹起了一面旗。」
婦女們爭取到了和男人們記一樣工分的勝利。一樣的勞動記一樣的工分,這就是後來說的「男女同工同酬」,不是這三言兩語能說完的事。同工同酬一直有鬥爭。
從一名農村婦女到獲得「共和國勳章」,她緊跟時代建設家園,從「綠了一棵不愁一坡」的改天換地,到尋找項目、試辦企業的二次創業,她用心血澆築黨交給的事情
這年收罷秋,縣裡通知我到長治開會。我是騎馬玉興家的驢去長治的,他管牽,也是個副社長。過了清明正往地裡送肥哩,又通知我去北京參加第二次婦代會。在這次會上,毛主席接見了我們。就在毛主席快走到我們跟前的時候,我出來一下就握住毛主席的手了,那手是又大又厚。我抬頭想看清毛主席的臉,但沒看清,因為一直流淚哩把眼糊住了。跟毛主席握了手,身上就有種背不動的責任。我一定要好好幹,豁出命也值得。
在北京開完會,婦聯不叫我回西溝,而是準備在6月初跟隨中國婦女代表團去丹麥哥本哈根出席世界婦代會。我們代表團的服裝是旗袍,我穿不慣,走路不得勁;還要學習化妝,是演白毛女的那個電影演員田華負責教我;還要練習吃西餐,我只怕叉子扎住嘴哩。我們在丹麥開完會去了蘇聯訪問,然後回國。我在蘇聯看到婦女勞模胸前掛著的獎章很羨慕,我就想,我也要當個勞模,不能叫她們瞧不起咱中國婦女。
7月,我從北京回到西溝,村上的人還敲鑼打鼓歡迎我哩,感動得我都哭了。說實話,這都是勞動得來的榮譽。我17歲嫁到西溝的時候誰歡迎過?就是放了個鞭炮拉倒了。我上午回到西溝,下午就去河灘勞動了。有人說你歇息吧。我說歇了一春天了一直歇?該好好動彈哩。那時候啊,渾身都是使不完的勁兒。
我當全國人大代表是1954年9月。山西4個婦女代表,有歌唱家郭蘭英、女英雄劉胡蘭的母親胡文秀、臨汾地區的李輝和我。這次人代會閉幕後,國慶節那天,我們都上到天安門觀禮臺參加了國慶5周年慶典。
周總理叫我們幾個婦女社長去西花廳坐是1958年的事。我給周總理匯報了西溝荒山綠化和大煉鋼鐵的情況。吃飯時,周總理給我們敬酒,我說我不會喝,連杯也沒有端。後悔死了啊,不會喝吧還不會端端?說什麼也該給周總理敬杯酒啊。一想起這些,我心裡就難受得不行。我就記住了周總理跟我說的:「紀蘭啊,回去把西溝綠化好。」
執著樸實、對黨忠誠是她最大標識,她是一個路標、一座豐碑,為了初心、使命、責任、信仰而艱苦奮鬥,虔誠跋涉,拒絕除此之外的一切
當全國人大代表一直當到第九屆的時候,有人告訴我,我成了全國唯一的一至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我,我說這可是不容易哩,要不是一直不離開西溝,也弄不成個這。
我不能離開西溝,不能脫離勞動。咱憑什麼當勞模、當人大代表?就得勞動哩。不勞動了,還叫個甚勞模?1973年,省裡叫我去省婦聯當主任,我就給省領導說過,叫我當什麼是領導說了算,但是我不離開西溝,不轉戶口,不領工資,該開會就來開會,開完會就要回西溝勞動哩。我天生是太陽底下曬的人,就不是坐辦公室的人。不是西溝離不開我,是我離不開西溝。當不當什麼主任不要緊,當勞模跟人大代表要緊。有人問我:你就圖了個這?我說:對啊,就圖個這,這就是我的命。
我當了10年的省婦聯主任,除了去太原開會就一直在西溝勞動,不當了,也沒少了個甚,該幹甚幹甚。
我覺得這條路我走對了,難也好苦也好累也好,我就是不離開西溝。辦合作社也好辦企業也好,就是要脫貧致富,我就是豁出命也要走在前頭。
現在我還是人大代表,十三屆了啊。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都來家看望過我。都一步步走過來,看著國家越來越強大,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哪能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你問我共和國勳章的事啊,活了一輩子也算去過個場面了,這次還是激動的啊,頭天就沒睡著,我一個農村婦女,和總書記一起走進會場,總書記還親自為我戴上勳章,這是多大的榮譽啊!想都不敢想。這個時候,我感覺勞動人民最光榮。
就說這些吧。我老了,這一輩子就認定了要跟黨中央保持一致,聽黨話跟黨走,這個到死也不會變。
申紀蘭 口述 劉重陽 李家鳴 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