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3年前的一場嚴重咳嗽,廣州人黃先生自行買來「強力枇杷露」治療。為了趕快病癒,他連續超量服藥,結果一星期後已經有上癮症狀。他瞞著親友大量服藥,工作時邊開長途貨車邊犯困,「想想都恐怖」。直到近日接受治療之前,他已經發展到每天服用四五瓶該藥水都不能「解癮」。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可以買到多個品牌的強力枇杷露,屬於非處方藥物。專家指出,強力枇杷露藥物本身沒有問題,但其中普遍含有罌粟殼,是一種可讓人上癮的成分,如果不嚴格按照醫囑服用,就有成癮可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盧佳
一年花萬多元購買止咳露
長途貨車上備上十瓶八瓶
昨天,記者在天河區燕嶺路上的一家醫院見到了黃先生。經過藥物階段和全麻脫癮等治療後,現在的他除了還有些乏力、口乾,已基本康復了。
大約3年前,當時快40歲的黃先生得了一場重感冒,平素很少生病的他難抵咳嗽發作的折磨,便到藥房買了某牌子的「強力枇杷露」。當天,求治心切的黃先生分三次把一瓶100多毫升的強力枇杷露喝完,大大超過了說明書建議的每日三次、每次15毫升的用量。「鎮咳的效果的確不錯,吃完有種輕鬆的感覺,很想睡覺。」黃先生以為這是正常藥物效果,並沒有在意。
就這樣,黃先生在隨後的一個星期中,喝下了五六瓶枇杷露,漸漸地他覺察到不對勁,「不喝時,心裡不太舒服,腦子亂亂的」。他翻看藥品包裝,才知道成分裡有「罌粟殼」。「大概吃了個把星期,我又到藥店買這種藥,店員提醒,要當心上癮,可是那時已經晚了。」黃先生說。
一個多月後,藥量已經加到一天三瓶左右,一般兩三小時就要喝一次,最多一次喝掉大半瓶,「每次買都很順利,到處都買得到,當水飲一樣」。每喝掉幾瓶,他就把藥水的瓶子和外包裝集中放到塑膠袋裡,偷偷帶到河湧邊扔掉,身邊家人朋友都不知道。開長途貨車維生的他,每次出遠門都要帶上一個沉甸甸的袋子,裡面是「十瓶八瓶」強力枇杷露。
他也嘗試過戒掉,可只要半天不喝就撐不住了,「全身好像螞蟻在咬,胸悶頭痛,渾身冒冷汗,不停嘔吐」。一年多前,他停止了工作,「成天想睡覺,對開車影響很大,回想起來,真的挺恐怖的。」他說。
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就醫?黃先生表示,強力枇杷露只要10來元一瓶,每天花費就幾十元,自覺「還負擔得起」。儘管如此,他每年也要花一萬多元來購買止咳露。直到每天喝下四五瓶強力枇杷露再也沒有當初的輕鬆感,吃不下飯、淨吐酸水,作息顛倒,手腳也都浮腫起來,「像個廢人一樣」,黃先生才在家人陪同下就醫。
解釋:此前有濫藥史 用藥習慣不好
「真是不敢亂吃藥了。」黃先生說。原來,他在十年前,已經有過一次藥物濫用史。當時因為腿疼,長期服用曲馬多止痛(曲馬多在2008年被列為二類精神藥物管理),最多一天要吃七八十片,服用了四年左右才在醫生的幫助下戒斷。「可能體質比較敏感,容易對一些藥物成分上癮。」他說。
「理論上濫用含罌粟殼止咳水是會上癮的,但臨床遇到是第一例。」中國毒理學會藥物依賴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何日輝稱,他在藥物成癮領域有13年臨床經驗,這或是國內首個強力枇杷露成癮病例。患者曾經有曲馬多的濫用史,是否與這次成癮有關?何日輝表示,從醫學角度不能完全排除相關性,但這也和他的用藥習慣有關,「濫用藥物的人容易過量用藥。一般人感冒咳嗽不會一下子喝半瓶,有過濫用史的往往不怕,所以很快就成癮了。」他說。
何日輝表示,罌粟殼雖然可以導致上癮,但也具有止咳防瀉的藥物作用,是國家允許的藥物成分,在多種止咳藥物中,尤其是強力枇杷露中都有。「強力枇杷露本身沒有問題,但需嚴格按照醫囑或者建議劑量服用。」他強調。
建議:升級管理含罌粟殼非處方藥
記者走訪一些藥店,發現「強力枇杷露」均為非處方藥物,市面在售的大約有八九個不同品牌,均標明含有罌粟殼成分。
2015年5月,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被正式列入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何日輝注意到,「止咳水」管理升級後,因為難以在市面上的藥店買到,有一些成癮者開始尋找替代品。令人擔憂的是,藥物成癮正在從處方藥成癮向非處方藥成癮蔓延:「除了強力枇杷露上癮這個新個案以外,右美莎芬藥片這種非處方類的止咳藥,臨床上發現也可導致成癮,而且已出現不少濫用的病例。我所在的醫院,就收治了一名右美沙芬成癮患者,一天要吃96片。」
何日輝建議,藥品監管部門要密切監測藥品濫用的新趨勢,必要時及時把右美沙芬、含罌粟殼成分的非處方藥物升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