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質量是衡量醫務人員診療水平的標準,有效的醫療質量管理保證了醫院的業務水平,使醫院實現社會責任。因而醫療質量管理是所有醫院長期關注的焦點。時代變遷伴隨著觀念和技術的變化,醫院想要與時俱進,必須保持交流和溝通,取長補短,互通有無,才能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6月19日,由健康界策劃出品,賽諾菲獨家支持,主題為《醫療質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的線上會議成功舉辦。
會議由上海長徵醫院院長張殿勇主持,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林海濱、廣東省人民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姜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務部主任佟朝霞、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部副部長李紅霞、浙江省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張駿等專家領導參加了本次會議。
參與線上直播的觀眾達3.8萬人次。
林海濱:「唯有源頭活水來」——醫療集團建設歷程和啟示
為了實現城鄉醫療一體化,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在莆田市政策的支持下,吸收多個醫療機構,組成包含16家機構組成的醫療集團,原先的「各自為戰」變成「自由流通」,極大方便了醫療資源的重新整合,實現醫療質量的明顯提升。集團分為核心醫院、直屬醫院和專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個層次,以保障患者安全為核心,給予不同的功能定位。醫院在制度與技術兩方面積極探索,在基層支持、慢病分診、5G遠程會診、區塊鏈病歷記錄等方面做出諸多有益嘗試,顯著提升了分支機構的水平,為患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醫院實行慢病分級診療試點,以「心血管、內分泌、呼吸內科」等慢性病和「神經內科康復與骨傷科康復」病種為重點,實行雙向轉診,顯著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總結經驗之後,林海濱書記提出了未來的規劃,包括診療記錄數位化、分級診療制度的繼續完善、「平戰結合」的院區改造規劃等。
姜立:「數」說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姜立副處長整體解讀了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在國家層面的意義和醫院參與績效考核的動因。國家衛生健康委希望公立醫院能夠在二到三年時間形成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包括質量安全、運營效率、持續發展和滿意程度等四大類指標和相應的支撐體系。
近期,由於疫情防控常態化,質量安全成為重中之重,主要涉及門診、住院和手術三大方面。姜立副處長重點解讀了數據分析對於優化醫院運營效率的意義:包括門診住院比、患者就診人數、患者就診頻次、單純開藥患者人次、床位利用率等數據。姜立副處長特別強調了對精確病案數據的需求,但現在仍存在大量無效病案數據,亟需修正和完善。
兩位嘉賓分享之後,是問題討論環節,三位嘉賓就以下兩個問題展開精彩的討論:
1,大型醫院如何提高醫聯體整體的醫療質量與安全?
2,如何以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為導向,持續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
佟朝霞:大型醫院如何利用績效考核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三級醫院牽頭建立醫聯體,首先需要政府的政策與經費支持,然後尋求有發展意願和合作意願的基層醫院作為合作夥伴。三級醫院設立專職部門,選拔合適的人員去基層機構工作,並且加強和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與合作。醫療質量通過個性化的績效考核進行評估。
針對績效考核,佟朝霞主任認為,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標準體現了國家對三級醫院的發展定位和要求,在於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精細化和同質化。而四類績效考核標準中,以質量和安全要求最為重要,之後才是運營效率等,層次非常分明。佟朝霞主任強調,和傳統考核標準的結果導向不同,新績效考核標準對過程管理和精細化管理也提出了要求。
李紅霞:聯合起來 不斷優化 共度難關
李紅霞副部長介紹,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後牽頭成立了雁塔區醫聯體和高校醫院醫聯體,通過設立分級診療辦公室、自主研發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建立醫聯體內部溝通機制、創立城市全科醫生管理模式和分級診療模式等舉措,明顯改善患者就診體驗和效率。
李紅霞副部長分享了西交大一附院疫情期間保證醫療質量安全的經驗。該醫院著力優化醫聯體內分診流程、加大特色門診建設、加大MDT的力度。其中危重患者救治是醫院疫情期間的重點工作。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李紅霞副部長認為門診分類效率亟需提高。
張駿:績效考核要杜絕「一刀切」
張駿主任認為,績效考核指標需要經過不斷優化和磨合之後,才能成為改進醫務工作效果的抓手。指標設置要科學化、精細化和差異化,要和其他因素綜合考慮,不能「一刀切」。張駿主任重點介紹了核心病種患者收治、三四級手術的安排佔比的經驗、以及抗菌藥使用在不同科室的差異化管理和差異化指標設置。
問題討論之後,兩位嘉賓就熱心觀眾的問題做出精彩的回答:
1,請問姜立處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的信息化比較領先,請問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慢病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2,請問佟朝霞主任,疫情期間,醫院如何在保證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慢性病患者的診療管理工作?
姜立:醫療信息化「在路上」
廣東省人民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已經達到三級水平,並且預計在今年年底達到五級水平。現在部分科室已經開始試點在線慢病管理並收到良好的成效。而且醫院管理部門也在積極地向其他科室宣傳在線服務。試點在線管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如何利用醫保解決在線慢病服務的經費問題等。疫情的發生讓該醫院更加重視信息化服務的建設與完善,是近期醫院工作的重點。
佟朝霞:在線預約與分離接診的「抗疫組合拳」
為了應對疫情,醫院調整了診療區域劃分和診療流程,在保證正常接診的同時斷絕院感。醫院為發熱患者專門設置具有隔離功能的診療區域,讓發熱患者和普通患者分離就診,杜絕交叉傳播。對於診療發熱患者的工作人員,醫院設置了專用的休息和工作區域。醫院也改進了患者就醫流程,包括全面推行分時段在線預約掛號、利用醫聯體網點為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服務、和物流公司合作提供藥品上門服務等,有效避免人員聚集。佟朝霞主任還強調,醫院在調整的同時,為了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必須時刻保持與患者充分溝通。
直播時間:
6月19日(周五)19:00-20:50
觀看渠道
1、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觀看直播
2、點擊下方連結進行觀看
http://study.cn-healthcare.com/collegewap/730
本期嘉賓簡介
張殿勇
上海長徵醫院院長
醫學博士,教授
曾任長徵醫院醫教部參謀、信息科主任
曾任長海醫院醫教部副主任
林海濱
福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黨委書記、院長
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全國優秀醫院院長
SICOT中國部微創脊柱外科學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創新與轉化委員會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脊柱微創專委會經皮脊柱內鏡研究組副主任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臺海醫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臺海醫學發展委員會骨科分會主任委員
姜 立
廣東省人民醫院醫務處副處長
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廣東省醫務管理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廣東省藥學會醫藥衛生政策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安會醫療質量與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院協會品管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院協會醫務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
佟朝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務部主任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務部主任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機構管理標準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院協會醫療質量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醫療質量控制分會委員
北京醫院協會醫政分會常委委員、秘書長
北京醫院協會醫院管理評價專業委員會委員
李紅霞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務部副部長
n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
n 碩士研究生導師
n 中華消化內鏡學會老年學組委員
n 中華消化內鏡學會麻醉協作組委員
n 陝西省醫師協會醫療風險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n 陝西省肝病學會委員、藥肝學組副組長
n 全軍臨床藥學研究專業分委會副主任委員
張 駿
浙江省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
n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n 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務部主任
n 浙江省325衛生高層次人才「醫壇新秀」
n 浙江省醫院協會患者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n 浙江省醫學會消化青年委員
n 浙江省醫學會消化ERCP學組委員全軍臨床藥學研究專業分委會副主任委員
健康界介紹
自2012年創立以來,健康界始終秉承「為了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發展理念,把醫療健康領域用戶的需求作為第一需求融入到品牌建設中。展望未來,大健康領域將繼續在多層次、多需求的常態中行進,短中長期的政策扶持將持續,行業仍將處於快速發展的通道中,行業景氣度將持續提升。健康界將繼續以「融識 融智 融商」為運營思路,踐行「品行 品質 品位」的服務追求,執行以下發展戰略:
(一)堅持踐行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為醫療健康事業傳遞知識、持續賦能,為健康中國事業助力。
(二)堅持以傳媒原創為靈魂,以全網營銷為平臺,開展品牌營銷、整合營銷與社會化營銷。
(三)在傳媒業務的基礎上,擴大對醫學教育、創新成果轉化、醫院品質提升、縣域健康促進、網際網路技術開發等專業業務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確保長效發展。
(四)集團化運營,統一人、財、物的管理,便於資源的調配,打造綜合服務的優勢,釋放乘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