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醫療質量管理 看醫院大咖有哪些看家本事

2021-01-10 健康界

「勵志社」舊址,南京鐘山賓館。

8月19日,第二屆全國醫院品管圈高峰論壇如約而至。會場座無虛席,來自全國多地的醫院院長、醫護人員、醫療領域專家、學者濟濟一堂。針對當前醫院最關心的問題——如何提升醫療質量管理水平,大咖們紛紛建言獻策。

品管圈經過十餘年的培育和發展,在中國已經擁有很強的基礎。中國醫院品管圈聯盟主席劉庭芳向健康界介紹,此次品管圈高峰論壇旨在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2016年發布的《醫療質量管理辦法》,發揮中國醫院品質管聯盟推動作用,在國內大力推廣管理工具的使用。劉庭芳還談到,「這是國內首次全面推進管理工具應用的活動,可以幫助醫院在做好品管圈的基礎上,了解、掌握更多的現代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工具,提升醫療質量管理水平。」

劉庭芳

劉庭芳:構建現代醫院內部評價體系

一直以來,我國醫院外部評審開展日益規範,但內部評價機制卻並不完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缺乏獨立組織架構以及專業人員,亦無明確統一的評價指標、體系、流程,「給醫院質量管理造成了很大影響。」劉庭芳介紹。

劉庭芳談到,構建現代醫院內部評價體系,可以借鑑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建立起獨立的醫療品質管理中心,研發我國醫院內部評價的指標體系。值得一提的是,他根據「圍產期」和「圍術期」的理論,借鑑國際先進理念,提出「圍評價期」概念,並作為一種有效的評價工具,運用到醫院內部評價流程中,可以幫助醫院實現內部評價的科學、系統、長效。

尤其對於醫院內部評價指標的建立。按照劉庭芳的設想,可以參照原衛生部在2011年制定印發的《三級綜合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結合JCI、IQIP、THIS等評價體系,再依據我國醫院的運營特點,制定出科學、系統的評價標準。

「這個事情(建立醫院內部評價指標)做成,將具有跨時代意義。」劉庭芳由衷的說。

韓光曙:打造「公正文化」管理患者安全

南京鼓樓醫院院長韓光曙分享了一個醫療管理文化理念——公正文化。在他看來,公正文化,介於懲罰文化與免責文化之間,是一種醫院管理的平衡之術。在醫院推行公正文化,有賴於醫院合理運用懲罰制度。醫院對於懲戒的運用,應基於員工的「行動」,而非簡單的後果、規則或者風險。針對員工造成的後果,應合理運用懲戒手段,做出合理決策。

醫院建立公正文化,可以讓員工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以達到提高醫院醫療質量的目的。「最終的受益者是患者。」韓光曙表示。

來自全國醫療領域的工作者濟濟一堂

程永忠:運用「循證醫學」開展醫療質量管理

在醫療質量管理中應用循證醫學,可以加速有效幹預措施的應用,淘汰現行醫學實踐中無效的措施,防止新的無效措施進入醫學實踐。「而其核心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運營管理部主任程永忠介紹。

程永忠介紹,循證醫學構建了一個框架即問題導向的PICOS或PECOT,分為有證查證用證和無證創證用證兩條主線,基於問題的研究、遵循證據的決策、關注事件的結果、後效評價止於至善等四項原則,該該工具實施的五個步驟分別為確定擬弄清的問題、全面查找證據、嚴格評價證據、應用證據和後效評價。

陳海嘯:以「6 sigma」工具改善醫院工作方法

浙江省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主任陳海嘯談起了6sigma工具,這是一種以數據為基礎,追求完美的質量控制理念、程序和方法,其精髓是滿足患者的需求,並為其創造價值。

對於6sigma,重點是過程的改進,通過數據找出系統中哪些導致問題發生缺陷,特別是過程波動的影響,可以促成醫院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它遵循五步循環改進法,分別為: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

戴曉娜:「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提升醫療質量管理

醫院質量改進的重要的目標之一,是通過防範差錯的發生或者再次發生。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質管辦主任戴曉娜介紹,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提供了一種評估潛在失效的方法,在質量改進設計階段和監控階段,幫助醫院回答一個問題:「一旦失效,不良事件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並可以設定反向措施的優先次序。

確定主題、組織工作小組、用圖表描述過程、危害分析、確定改進行動和評價指標等是FMEA工具的五個工作步驟,它對於醫院提升醫療質量管理有重要作用。

王靜成:使用「PDCA」實現醫院管理科學化

江蘇省蘇北人民院院長王靜成談到了運用管理工具的重要性。他說,管理工具是醫院工作現實的需要,可以幫助醫院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提高管理能力和團隊競爭力,夯實質量管理安全和基礎管理,提升醫院運行效率效益。

他著重介紹了PDCA(質量環)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在執行PDCA的過程中,首先針對問題進行現狀分析、原因分析、並確定要因,之後設定目標、擬定對策、確定活動計劃。在以上基礎上成立CQI小組,實施對策,然後進入效果檢查階段。最終形成標準化操作程序。

李玉珍:「追蹤方法學」改進高危藥品管理

追蹤方法學是過程管理方法學,也是評審者以患者身份對就醫過程中,整個醫療系統為其提供的醫療、護理和服務,進行評價以及追蹤的方法。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藥學部主任李玉珍說,追蹤法在高危藥品管理中的運用,主要分為四步:確定高危藥品管理的系統追蹤標準、明確高危藥品管理系統追蹤的具體內容、制定高危藥品管理的系統追蹤地圖、對系統追蹤地圖進行實證。追蹤方法學對於高危藥品的管理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高天:應用「平衡積分卡」達成醫院管理目標

高天來自山濟南市中心醫院,作為績效管理辦公室主任,他對醫院平衡積分卡的應用有自己的見解。

他談到,平衡積分卡具有戰略實施和績效評價的雙重功能,突破了醫院傳統績效管理工具無法實現組織戰略的局限性,並提供了一個全面評價醫院績效的框架。從醫院的財務、患者、內部流程、學習和成長層面向醫護人員,傳達醫院的戰略和使命,最終幫助實現醫院的目標。

「首先要建立醫院長期目標。」高天談到平衡計分卡的實踐應用時說,下一步就要進行各種因素的分析,確定醫院的戰略,之後在執行戰略的過程中要進行戰略分解、目標設定、指標設定並制定行動方案,最終衡量和評估業績。

餘波:利用「根因分析」解決醫院警訊事件

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醫學博士餘波說,所謂根因分析(RCA)是指用於找出造成潛在執行偏差的最基本或有因果關係的方法。執行RCA的步驟按照先後順序分別為組織小組、情景簡述、資料收集、敘述事件發生始末、評估、列出近端原因、即時改進、列出系統分類、列出根本原因、實施改進等。

他提到,對於浦東醫院來講,醫院對於警訊事件的發生會啟動執行RCA,包括手術或侵入性操作錯誤、造成患者器官重大損害或功能永久喪失、誘拐嬰幼兒或將嬰幼兒抱給錯誤父母等。此外,異常事件嚴重度評估一級或二級事件也會應用。

相關焦點

  • 活動預告|宣武醫療質量論壇邀您共話醫療質量管理,聚焦服務模式創新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衛生和健康事業的發展,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等重磅舉措陸續出臺,對新時代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多年來一直秉承「誠、勤、嚴、精」的理念,充分發揮神經科學和老年醫學兩大學科優勢,不斷強化醫療質量管理和推動醫院綜合實力提升,於2018年獲得了全國醫療機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中國質量獎」。為貫徹落實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求,促進醫院共同改革發展。
  • 醫療質量與安全是公立醫院醫療管理工作核心
    醫療質量與安全是公立醫院醫療管理工作核心 時間: 2012-10-22 15:10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 聚焦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績效與財務管理的「思與變」
    本次學習班(論壇)作為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延續了2019年首屆公立醫院管理會計論壇時的盛況,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位醫院管理同道,衛生經濟領域的諸多學者、公立醫院知名管理專家和高校著名教授雲集,高朋滿座。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績效「國考」、支付方式改革等舉措紛至沓來。
  • 縣域健康大咖播16|溯本求源,數位化醫院如何打造?
    記者:萬笑笑來源:健康縣域傳媒2020年開年,以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7大領域為主要內容的新基建拉開序幕。在醫療領域,以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智慧醫院建設為主的數字醫療掀起熱潮。
  • 「知青往事」李存厚的看家本事
    到了那裡,天剛蒙蒙亮,姐姐和妹妹來接新戰友,一看穿著一身黃棉襖的李存厚竟從車上走下,他們三人抱成一團,妹妹掉下了眼淚!李家的姐弟妹三人團聚在屯墾戍邊的最前線。如今他最得意的是他的「看家本事」--「劁豬」。劁豬的學名叫「去勢」。
  • 大咖雲集聚焦熱點,我院婦產科論壇成功舉辦!
    大咖雲集聚焦熱點,我院婦產科論壇成功舉辦!近日,我院舉行婦產科康復論壇、特色宮頸專病推動會暨「無創治療子宮肌(腺)瘤的臨床應用及圍手術期康復管理」學習班。
  • 醫療管理質量指標 | 臺灣醫院信息系統精細化借鑑
    醫院的醫療質量品質好壞、醫生看診的品質好壞、醫院是否在運營上獲取最大利益、護理照護品質好壞等等,都需要一個量化數據去分析、了解,而這些量化的數據就是指標。那這些數據如何去獲取?當然就是由前臺的臨床信息系統去獲取,臨床系統做的越精細,後端的指標就可以分析的越透徹,提供給領導更詳細的運營、品質、醫療風險等信息。
  • 大咖支招:如何做好醫院內部績效分配
    浙大二院黨委書記  陳正英在政策引領下,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更好地促進醫院發展,激發新的活力?兩岸醫療機構在績效考核方面聚焦點有哪些差異?醫療機構根據自己的功能定位,通過績效管理等一些方式進行內部行為調整,會影響醫療機構內部醫務人員的具體行為,而這些行為會在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的55個指標中得以體現,所以醫院內部管理的現代化程度對於其績效考核成績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真正通過內部改革之後發現還有現實的產出,這就是績效考核,它雖然是個指揮棒,但也是一根標尺,能夠把醫院內部管理情況做出衡量。」
  • 《醫療質量管理辦法》解讀
    《辦法》旨在通過頂層制度設計,進一步建立完善醫療質量管理長效工作機制,創新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方法,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醫療質量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提高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醫療服務同質化程度,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湖北省「五小龍」醫院的管理大咖都來了……
    會議現場本屆「五小龍」醫院論壇由恩施州中心醫院承辦,來自十堰市太和醫院、襄陽市中心醫院、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荊州市中心醫院和恩施州中心醫院的醫院管理「大咖」匯聚在一起,暢談醫院管理,謀劃未來發展。大會合影五龍聚首 攜手共進州中心醫院黨委書記李拓主持會議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後疫情時代的醫院運營管理」,分主要領導和中層幹部兩個階段,均圍繞主題展開討論交流,發表了精彩演講和真知灼見。
  • 聚焦醫院全院設備資產管理 昆亞醫療獲億元C輪融資
    聚焦醫院全院設備資產管理 昆亞醫療獲億元C輪融資時間:2020-11-28 23:17   來源:今日頭條 36氪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聚焦醫院全院設備資產管理 昆亞醫療獲億元C輪融資 上海昆亞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昆亞醫療)已完成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海爾醫療領投,東方嘉富跟投
  • 「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醫療質量管理創新服務有什麼特點?
    【摘要】文章聚焦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的醫療質量管理,歸納了國內外發展現狀,分析了當前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的醫療質量管理存在的矛盾問題,提出了完善醫療質量管理機制、組建內部融合新體系、開發醫療質量管理舉措、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多渠道引進發展資金等共五個方面對策和建議。
  • 醫療信息整合管控方案 助醫院高效管理
    【IT168評論】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醫院業務的發展,醫療行業信息化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醫院信息化面臨以下挑戰:異構系統多,信息孤島成為信息發展的絆腳石,不能滿足醫院即時的業務調整需要;醫院管理者難以有效監控醫院業務運行情況;服務地點聚焦於醫院,便捷即時服務手段少,無法滿足老百姓方便、快捷獲取醫療服務的需求等。
  • 江西省人民醫院第二屆醫療質量管理案例比賽舉行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熊瑤、鄒伏英報導:7月17日,江西省人民醫院第二屆醫療質量管理案例比賽的決賽舉行,江西省衛健委政法處長李弋平、醫政醫管處調研員謝建文、副院長霍亞南、紀委書記歐陽慧勇及部分職能處室負責人擔任評委。全院各科主任、護士長及骨幹醫師近200人參會。
  • 大咖領銜,助力婦幼醫院精細管理
    婦幼醫院是醫療領域中的一個特殊分類,隨著近年來人們在母嬰健康領域的保健意識不斷提升,公眾對婦幼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及就醫體驗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當下,新冠肺炎疫情逐步進入常態化防控狀態,婦幼醫院如何直面挑戰、抓住機遇,實現持續、長遠發展成為醫院管理層亟待解決的問題。
  • 職責「軍令狀」—西寧現代婦產醫院籤訂2020年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
    隨著2020年的到來,西寧現代婦產醫院也成立了十年之久了,而為了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全面落實管理責任制,2020年1月14日下午,西寧現代婦產醫院院方代表也是各科室的主任籤訂了六年的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並且舉辦了「年度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籤訂儀式。
  • 大咖共話院內血糖管理「新風向」:攜手聯網,穩亦有道
    在大數據時代下,網際網路醫療模式正逐漸廣泛應用於即時檢驗(POCT)院內血糖管理中。信息化技術賦能於血糖管理,對優化臨床診療過程、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進行深度數據分析等都具有重大的推進作用,其廣泛應用將為我國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 青島康明眼科醫院獲得TUV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授證
         半島網2月25日消息 2019年2月25日,青島康明眼科醫院TUV 萊茵 SQS Healthcare 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授證儀式在青島康明眼科醫院隆重舉行,德國萊茵大中華區管理體系認證部吳克儉高級經理、臺灣彰基醫院國際醫療事業部湯明宗執行長、青島康明眼科醫院王建華院長、張德臻主任等醫院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頒證儀式
  • 正畸大咖沈剛加盟拜博,任上海拜博口腔醫院院長
    7月31日,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王興、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劉洪臣等口腔行業大咖匯聚上海人民廣場港陸廣場,出席沈剛教授正畸臨床探索與創新匯報專場。同日,上海拜博口腔醫院盛裝啟幕,沈剛教授加盟拜博口腔醫療集團,出任該院院長。拜博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黎昌仁,總裁鄧鋒,執行總裁黎強等出席。
  • 北京同仁醫院: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是醫院的生命線
    在大醫院動輒上萬的門診量背景下,管理上的細微疏忽,就會引發醫療事故甚至醫患矛盾。北京同仁醫院把掛在嘴邊的安全和質量,做成以年為單位的主題活動,讓全體員工在「安全為基」的文化氛圍裡,自發地去規避醫療服務環節上的漏洞,傾力為患者打造安全放心的醫院。另一方面,醫院從醫護人員和廣大患者兩方面入手,在不斷改善硬體和軟體基礎上,全力推進醫療服務的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