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該如何介紹傳統文化
我國歷史久遠,重要的傳統佳節也不盡其數,對外漢語教學也應該把中國傳統節日引入課堂,將其作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創造相對真實情境進行交際,教師可以將理論、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與實踐相結合。
多媒體展示有關節日習俗、食俗的圖片
中國人對習俗和食俗歷來很講究,對此也賦予了豐富的含義,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春節貼對聯;端午節吃粽子等。不同的民族對待同一種節日也有著各異的習俗和食俗習慣。如:在春節北方人多吃餃子,「餃子」與「交子」諧音寓意生活富足,南方人多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以傳統節日習俗為手段開展活動式教學
活動式教學注意事項
由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程度、年齡、思維能力等都有差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課前要讓同學認真預習,準備需要的學具。
學習過程中,對於學具的使用,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提出具體要求。
活動必須有明確的目的。
要注意處理好個別活動和集體活動教學的有機結合。
注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 中,發揮學生的優點、激發他們的潛力。
活動式教學的意義
活動式教學方式符合對外漢語教學中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並且活動式教學範圍廣,有利於調動學習氛圍。 活動式教學能夠培養學生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密切學生的合作,因此,活動式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很大優勢。
對外漢語教學該如何介紹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