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金雞亭中學學生單人單桌同向用餐。(本報記者 趙張昀 攝)
本報記者 劉少敏 趙張昀 盧琛
舉著提示牌,無聲提醒盤中剩飯太多的同學;製作演講視頻,小小少年也知天下「糧」事;開學第一課,就以厲行節約為主題進行演講。
前日,全市中小學開學,學校餐廳開始為學生提供餐食。本報記者走進校園,了解學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方面的創新舉措。
問卷傾聽觀點 第一課講厲行節約
一開學,廈門英才學校就以「厲行節約習慣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對學生進行為期5天的問卷調查,傾聽學生關於珍惜糧食的觀點。「我們希望通過調查結果反饋的信息,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廈門英才學校中學部德育處副主任兼生管科科長張求忠說。
在不少班級的開學第一課上,老師還讓同學們自己準備關於厲行節約的演講。「1粒米要走過多少路才能到我們的餐桌上?」三年1班的肖品希同學通過稻米生產加工的15個複雜流程,向同學們介紹糧食的來之不易,更結合時事論證當下節約糧食的必要性。
舉牌無聲提醒 爭當「光碟之星」
「文明就餐,拒絕浪費。」在廈門英才學校第五食堂內,10多位穿著紅馬甲的小小志願者舉著寫有節約宣傳標語的提示牌,在餐桌間觀察。發現一名男生剩著大半份青菜就要結束用餐,志願者蔡瀟逸立即舉牌提醒,這名男生撓了撓後腦勺,吃完盤中青菜。
「老師我有吃光光哦。」在二年級就餐區,吃完飯的孩子們紛紛向生活老師展示自己的餐盤,得到老師點讚後心滿意足地收拾起餐具走向餐盤迴收區。據了解,廈門英才學校小學部每個月都會評選「光碟之星」,在日常用餐中珍惜糧食的同學就能上榜,反之就要受罰到餐盤迴收區,和生活老師一起檢查大家的餐盤,進行文明用餐督導。
與廈門英才學校不同,金雞亭中學目前採用分餐制,學生在教室單人單桌同向用餐。金雞亭中學德育處教師陳婷告訴記者,作為「光碟行動」教育的一部分,各班生活委員會登記每日完成「光碟」的同學,每學期評選優秀學生公開表揚。除此之外,值班的陪餐老師也會監督孩子們儘量不挑食、不浪費食物。
實時調整菜品 按需供應米飯
記者在金雞亭中學走訪時發現,部分學生比別人多了一份米飯,原來,這是飯量大的同學向學校提前申請的加飯。「標配的米飯適合大部分學生的飯量,通過個別加飯的方式,既滿足胃口,也不會造成浪費。」陳婷說。各班級的用餐人數和加飯份數都要提前向食堂報餐,如有變動再由生活委員每日向食堂報告。
「了解學生的需求,按需供應,自然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費。」廈門英才學校膳食處處長陳建偉說,為了讓飯菜更符合學生需求,食堂特意聘請營養師,針對近期學生的用餐情況,每周調整一次菜單。
記者還留意到,在低年級學生排隊打飯菜時,生活老師們也會在旁督導,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建議。「我們是寄宿學校,家長會叮囑生活老師照顧自家孩子,打飯菜時生活老師就會提醒他們。」小學部生活區生管科科長田淑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