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周佳麗
6月18日,浙江音樂學院舉行了「五大學院」成立儀式。國內外的一眾音樂大咖聚集,見證了樂隊學院、民族樂隊學院、歌劇學院、室內樂學院和合唱學院5個新型表演學科教學平臺的成立。這預示著浙音將構建一個全新的高端人才培養機制。
全國音樂圈震驚了,不啻一場地震。
事實上,早在「五大學院」還處於內部討論時期,這個消息就已經在全國11所音樂學院的朋友圈裡刷爆了。
支持點讚的,吃瓜觀望的,各種聲音紛至沓來。
在很多人看來,浙江音樂學院這項重磅教學改革,「這不是要彎道超車,這是要橫空出世!」
五大學院是什麼
「五大學院」是採取完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方式進行的「實踐性」教學。
學院通過自願報名、專業選拔考核,面向國內外招收已具備一定專業水準的學員進入各學院學習。也就是說,無論你是本科學生,還是研究生,或是已經進入社會的青年演奏員,都可以報名「五大學院」,它們將面向全社會招生。
經過系統化實踐訓練,學員完成規定的課程與學分後,以舞臺呈現的方式進行考核,獲取浙江音樂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
「五大學院」實行藝術總監負責制,由國內外一流的音樂家擔任藝術總監。
著名指揮家、北德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創建者胡詠言教授擔任樂隊學院藝術總監。
著名指揮家、原上海樂團團長及藝術總監、原上海民族樂團團長及藝術總監王甫建教授擔任民族樂隊學院藝術總監。
國際頂尖小提琴家、義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獲得者、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會員榮譽(FRAM)獲得者寧峰擔任室內樂學院藝術總監。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義大利共和國騎士勳章獲得者欒峰教授擔任歌劇學院藝術總監。
威斯敏斯特合唱學院藝術總監、牛津合唱學院藝術副總監、格萊美提名獎獲得者、國際合唱學界的泰鬥詹姆斯·喬丹(James Jordan)擔任合唱學院藝術總監。
此外,還有一批國內外一流樂團首席、資深演奏家進行授課。
比如,柏林翰塞斯勒音樂學院教授,前柏林愛樂和阿巴多琉森樂團首席巴列夏(Kolja Blacher)。
著名中提琴演奏家、芝加哥交響樂團副首席張立國。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教授秦立巍。
圓號演奏家、前帝國五重奏成員和克利夫蘭首席、波士頓大學教授艾瑞克·魯斯克(Eric Ruske)。
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前上海愛樂樂團首席保羅·盧森伯格(Paul Luxenberg)。
以及浙江音樂學院資深教授。
為什麼要建「五大學院」?
浙音的這項教學改革,向中國傳承了幾十年的音樂學院傳統教學體制發起了挑戰。
在國內,歷史悠久的老牌音樂學院已經桃李滿天下。上海音樂學院創辦於1927年,已有近百年歷史;中央音樂學院則和祖國幾乎同齡。從前的「九大音樂學院」各個有豐厚的歷史積澱和豪華的校友資源。
「但國內的音樂人才培養和音樂學科建設,普遍有個共同的問題:學科發展的慣性很強,創新的力度和成效不明顯。」浙江音樂學院院長王瑞告訴記者。在去年掛帥浙江音樂學院院長之前,王瑞是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
在他看來,延續了幾十年的音樂教學發展模式,和當下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狀況有些脫節。「這導致音樂院校的畢業生不能馬上適應行業院團的職業化需求。哪怕我們認為很優秀的畢業生,到了職業院團裡可能實習就需要兩三年。」
王瑞認為,浙音成立的五大學院,綜合了高校和樂團、歌劇院的優勢。「我們的五大學院強調實踐性,考核就是音樂會的形式。平時會以不同風格的曲目,曲目中困難的片段來訓練。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職業化比較高,畢業後就能基本符合專業院團的需要。」
在實踐性教學的基礎上,五大學院也有一些必要的理論教學。例如樂隊學院有「管弦樂藝術史」的課程,歌劇學院有義大利語、德語、法語等語言課程。
「浙江音樂學院是一所新學校,建校時間短。她的發展模式,在總結了中外優秀院校的辦學經驗的基礎上,肯定不能單純模仿,重複走一遍歷史名校的老路,而是需要探索自己的路。」王瑞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