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方醫保卡變身購物卡 可購買日用品或套現

2020-12-17 網易財經

在一些地方的醫保定點藥店,醫保卡可以買保健品、日用品

醫保卡竟變身購物卡

【核心閱讀】

醫保卡中的錢本是醫療保險費,是生病時花的,但有人卻用來購買日用品甚至套現。

出現這種情況,與醫保卡內個人帳戶餘額過多有關。截至2012年底,平均每個醫保帳戶積累超過1000元,這些錢人們一般理解為自己的錢,如何處理由自己決定。

有專家認為,個人帳戶並不具備風險分擔作用,只能專款專用,不能共濟使用,浪費了保費資源,應該加以改革。

最近,媒體報導甘肅、陝西、江蘇、重慶、河南等一些省市有些醫保定點藥店,可用醫保卡購買日用品等物品。醫保卡購物、買保健品,甚至套現的一些報導,這幾年屢見不鮮。各地有關部門也打擊了不少套現案件。為何此類現象屢禁不絕?除了監管難,是否還有別的原因?

  醫保卡購物「經久不衰」

「醫保卡不只是用來購物,也有許多情況是購藥,然後倒賣,這不是一個新現象新問題,這個問題與醫保制度的年齡一樣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社保所所長李珍長期關注醫保體系建設。

據她了解,不只是持有人通過不當手段利用醫保卡獲利,還有人利用他們的醫保卡從事套利活動,形成一個利益鏈條。比如某人醫保卡內有1000元,希望以現金形式提取出來,於是他買1000元的藥品,將藥品賣給專門從事倒賣藥品的「黃牛」變現,「黃牛」將藥品賣給需求方,形成所謂的利益鏈條。甚至還有人將醫保卡租給他人,讓他人利用。

據報導,去年8月,江蘇省無錫開發區人民檢察院對一起收醫保卡後套現獲利的案件提起公訴,在這起案件中,兄弟兩人收醫保卡後套取藥品販賣,20天非法牟利20餘萬元。今年初,廣西南寧市人社局聯合市公安、工商、藥監、城管、衛生等部門採取聯合行動,對市區內黑中介收取醫保卡套現、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進行執法檢查。在檢查中發現,一些「醫保卡套現」的「經營者」公然在大街上「招攬生意」。

  每人卡中「沉澱」千元

醫保卡套現問題與卡內個人帳戶餘額過多有關。

我國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由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組成,個人帳戶的資金包括職工個人每個月的繳費和企業的繳費,約為職工工資的4%。如果不看病的話,一年的積累相當於半個月的工資。

退休職工不用繳費,從各地的政策看,從社會統籌劃入老年人個人帳戶的資金會大於這個數,數量可觀。

《2012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年末個人帳戶積累2697億元,除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6486萬人,平均每個帳戶積累超過1000元。

「這筆資金本來是醫療保險費,是生病時花的,但許多人常常一年兩年也不生病,所以這筆錢就沉澱下來了。這筆錢本來就是個人工資的一部分,即使是企業繳納的部分,那也是職工本人勞動力成本的一部分,人們一般理解為 這是我自己的錢 ,所以想花掉它就不奇怪。」李珍說,制度的早期,一些地方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的關係是「直通式」,即只有當個人帳戶的錢花完了,才能花社會統籌的錢,因此鼓勵參保人花個人帳戶的錢。

李珍認為,杜絕醫保卡套現行為,要監督數以億計的參保人和數以萬計的藥店和醫院,是一件比較難的事。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認為,醫保卡套現需要綜合治理:一是強化醫保監管的作用,「騙保」現象的多寡及其治理成效應當成為考核醫保監管機構政績的核心指標;二是嚴格醫療機構和藥店定點資質管理,完善準入和退出機制,及時取消違規機構的定點資格;三是完善醫保信息系統,參保人醫保卡中的信息應當成為檢驗定點機構與參保人誠信的基本依據,對一些「騙保」行為是可能通過技術監控避免的,這方面臺灣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鑑;四是應當改變司法不介入的軟弱現象,確立相應的司法制約措施。

  能否取消個人帳戶

鑑於個人帳戶沒有進行風險分擔,一些專家認為應該對個人帳戶進行改革。

李珍說:「個人帳戶不是一個風險分擔機制,只能專款專用,不能共濟使用,浪費了保費資源。」

為了將這部分資金使用起來,近年來各地做了一些嘗試。

比如,北京給參保人發一張銀行卡,將醫保個人帳戶資金劃入其中,醫保資金事實上變成了即期收入。廣東、福建、浙江等省份一些地市探索將個人帳戶改造成家庭帳戶,擴大受益面,有些地市探索購買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等等。

「據我所知,沒有哪一個國家在社會醫療保險中實施個人帳戶制度。我國在社會保險中捆綁個人帳戶制度,多少是受了新加坡公積金制度的影響。」李珍說。

新加坡公積金制度是一個強制性的個人儲蓄帳戶,通過僱主和僱員雙方共同繳費積累儲蓄為參保人提供一攬子保障,包括養老、醫療、住房、教育、投資資產、家庭財產保險等等,它有三個子帳戶,其中一個是養老帳戶,一個是醫療帳戶,一個是普通帳戶。

與中國相同的是,新加坡參保人也是將工資的8%左右劃入醫療子帳戶,在政府規定的情況下本人可以動用帳戶上的資金,本人也可以用醫療帳戶上的部分資金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但醫療帳戶本身不是保險制度。總體來說,新加坡醫療個人帳戶提供的保障是不足的,但是在新加坡醫療服務的供給中政府給予了大量的資助,可以減輕一些保障不足的壓力。

李珍主張取消個人帳戶,將相應的資金用於城市「一老一小」,即參加居民醫保的老人和學生、嬰兒等的醫療保障,這樣既可以解決現存個人帳戶資金浪費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提高「一老一小」的保障水平,解決城鎮醫保「一家多制」的問題。目前職工醫保的籌資水平大約是「一老一小」醫保籌資水平的6倍,城鎮居民醫保為「一老一小」提供的保障很低,城鎮居民遭遇災難性醫療風險的家庭大約為11%,與中國農村的水平大體相當。本報記者 李紅梅

(原標題:醫保卡竟變身購物卡)

(原標題:部分地方醫保卡變身購物卡 可購買日用品或套現)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醫保卡可買保健品、日用品 醫保卡變身購物卡?
    【核心閱讀】    醫保卡中的錢本是醫療保險費,是生病時花的,但有人卻用來購買日用品甚至套現。    最近,媒體報導甘肅、陝西、江蘇、重慶、河南等一些省市有些醫保定點藥店,可用醫保卡購買日用品等物品。醫保卡購物、買保健品,甚至套現的一些報導,這幾年屢見不鮮。各地有關部門也打擊了不少套現案件。為何此類現象屢禁不絕?除了監管難,是否還有別的原因?
  • 藥店變超市 「醫保卡」竟成部分人「購物卡」
    藥店變超市 「醫保卡」竟成部分人「購物卡」 原標題:   醫保基金是全體參保人員的共同財富,也是參保人員的生命保障,一般只能用於治病、吃藥等醫療消費。而醫保卡則是基層群眾看病報銷、享受醫保待遇的重要工具。
  • 樂山多家藥店醫保卡能當「購物卡」 日用品保健品隨便刷?
    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葉海燕) 醫保卡被百姓稱為「救命卡」。然而,記者在樂山中心城區的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走訪發現,不少藥店裡「救命卡」卻變成了「購物卡」。樂山市醫療保險藥店支付單  醫保卡變「購物卡」  日用品、保健品隨便刷?
  • 藥店變超市 「醫保卡」竟成部分人「購物卡」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
    而醫保卡則是基層群眾看病報銷、享受醫保待遇的重要工具。不過,在一些地方,藥店變身超市,存在刷醫保卡購買洗髮水、按摩儀、氣床墊等非醫保用品現象。《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近兩年,多省市人社部門大力整治醫保卡套刷現象,但由於各地對可納入醫保卡購買的非藥品缺乏統一規範,再加上缺乏執法依據、處罰過輕等因素,欺詐騙保、套刷等行為成為屢治難愈的痼疾,給醫保基金安全埋下隱患。
  • 用醫保卡購買食品、刷卡套現……這些涉欺詐騙保案例被通報
    為非定點藥店提供代刷卡,用醫保卡購買食品、化妝品,刷醫保卡套現、串換藥品、集卡,醫保定點申報材料作假……近日,福建省醫療保障局發布了幾起涉及欺詐騙保現實案例。案例二、用醫保卡購買食品、化妝品莆田市荔城區蓬天大藥店城廂筱塘店存在刷醫保卡串換食品(乾貝、蟶乾、蝦、黃花菜)、化妝品(片仔癀面膜)等違規行為;仙遊縣壹加大藥房有限公司存在違規為參保人刷醫保卡購買保健品(腦白金)的行為。莆田市醫保部門按照規定,對該兩家藥店作出扣12分,追回違規醫保基金,解除醫保定點服務協議且三年內不予重新申請定點的處理。
  • 今年起,醫保卡不得用於藥店購買保健品及生活用品
    事實上,下架保健食品並非為了打擊保健行業,而是——防止醫保盜刷去年3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定點藥店醫保盜刷」事件:在三亞的部分醫保定點藥店內,消費者可以用醫保卡上的資金購買衛生紙、餐巾紙等日常生活用品。作為旅遊城市,遊客使用醫保卡購買非藥品的現象有很多。
  • 2017年醫保卡使用方法:部分省市可用於健身
    2、醫保卡的報銷額度是當地社會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1年內的累計值)。  3、醫保卡裡的錢可用於指定藥店買藥和支付門急診費用,但不屬於報銷範疇,因為醫保卡裡的錢就是醫保個人帳戶的錢。  4、大病保險報銷  參保人員患大病後,在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本市醫保規定的個人自負部分,納入居民大病保險支付範圍,由大病保險資金報銷50%。
  • 醫保卡可購物?南昌昌盛大藥房等多家藥店「花樣百出」
    醫保卡可購物?本是應對不時之需的「救命錢」而有些「糊塗」的參保者為了把醫保卡裡的「沉睡資金」變活將醫保卡當「購物卡」使用!現象一:結算單暗藏貓膩根據規定,醫保卡是國家設定用於醫療消費的個人專用帳戶,屬專項消費,市民持醫保卡消費,不能用於非藥品性商品支出。 那麼,現實情況又怎麼樣呢?記者在昌盛大藥房楓林大道門店看到,消費者張女士購買了兩瓶大豆磷脂唯E軟膠囊、一盒雪膚綿羊油防凍霜,以醫保卡結帳,共計146元。
  • 深圳:節後商場頻現購物卡套現
    節後商場頻現購物卡套現  春節前後,在一些商場的收銀臺前,部分市民手持購物卡,與正在付帳的消費者協商套現,造成收銀臺擁擠不堪,支付效率低下。  據市民李先生稱,春節前,他到常興天虹購買了一個果籃,標價是250元。
  • 醫保個人套現累計7000元,立案
    各地方醫保局也積極落實工作,全面啟動打擊欺詐騙保行動及宣傳工作。醫保卡相關問題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醫保個人套現累計7000元,立案針對醫保卡變身購物卡、醫保卡套現等熱點問題,近日,廣州市醫保局黨組書記鄧佑滿做客電視節目
  • 卡內3000元卻顯示餘額不足 揭秘醫保卡套現內幕
    醫保卡套現的秘密(上)    來源:山東電視臺公共頻道《零度訪問》 用於套現的POS機(視頻截圖)  醫保卡,全稱「醫療保險卡」,是管理個人醫保帳戶、住院或支付藥費時的身份證明,與普通銀聯卡不同的是,它能夠支付藥費和住院費,但不能在銀聯機或POS機上提取現金,遇到重大疾病時
  • 官方:醫保個人套現累計7000元,立案
    各地方醫保局也積極落實工作,全面啟動打擊欺詐騙保行動及宣傳工作。醫保卡相關問題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針對醫保卡變身購物卡、醫保卡套現等熱點問題,近日,廣州市醫保局黨組書記鄧佑滿做客電視節目《作風建設在路上》一一回應。
  • 廣州嚴查醫保卡變購物卡 兩家藥店被取消醫保資格
    CFP供圖   廣州市醫保局調查取證查處26家存在違規行為的醫藥機構   在廣州某些醫保定點藥店,醫保卡成了「購物卡」,只要一卡在手,米、油、鹽、醋、醬油、辣醬、毛巾、紙巾、牙刷牙膏,啥都能買。針對近日廣州日報等媒體先後曝光6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違規使用醫保卡刷卡支付非醫療用品費用、非法套取個人醫療帳戶資金的問題,廣州市醫保局已進行調查取證,查處了全市26家存在違規行為的定點醫、藥機構。   8月17日下午,市醫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何繼明向新聞媒體通報了廣州近期嚴查部分定點醫、藥機構違反醫保政策及服務協議規定的有關情況。
  • 醫保卡=購物卡?錯!
    醫保卡幹什麼用呢?鹿城醫藥協會負責人說,目前鹿城共有醫保定點藥店68家,醫保在許多藥店中佔了很大的比重,並逐年在提高,如果取消了醫保,藥店將生存艱難。為什麼藥店會變成雜貨店,醫保卡成了購物卡?該負責人介紹,主要是不少藥店經營人員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忘記了職業道德,只顧追求企業利潤,員工的收入與銷售額相掛鈎,千方百計誘導顧客多消費、多買藥,導致騙、套醫保基金行為的發生。
  • 能刷醫保卡 記者暗訪醫保定點藥房
    【記者暗訪】日用品要開票就不賣了  ◎地點:長江中路長江大藥房  當日10:10,記者和舉報人殷小姐來到位於長江中路的長江大藥房,這家藥房是醫保定點藥店。  記者挑選了一瓶價值14元的隱形眼鏡護理液,問能否用醫保卡刷。
  • 醫保卡出借沒關係?這家四口人全被判了刑!
    一些社會藥店,鼓動群眾用醫保卡違規購物、套現、騙補、買藥品低價出售,助長非法地下藥品黑市交易。 一些個人,認為醫保卡個人帳戶是自己的錢,不買藥也取不出來,還不如買些日用品,便參與了上述騙保行徑。
  • 藥店變超市 「套」醫保卡裡的錢
    近日,記者走訪煙臺多家醫保定點藥店,發現許多藥店都擺有日用品。不少消費者選擇使用醫保卡刷卡購買日用品,而藥店的工作人員也欣然應允。隨著舊醫保存摺逐漸退出,新發放的社會保障卡將不能提現,只能夠在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進行消費。為了應對這一規定,不少定點藥店想出了各種歪招鑽空子。
  • 社保卡和醫保卡是一張卡嗎 這兩張卡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知道,現在社會上有社保卡和醫保卡,在我們看病時,就會用到社保卡,或者是醫保卡。然而,有朋友就很疑惑了,這兩張卡有什麼區別呢?你知道社保卡和醫保卡是一張卡嗎?其中,社保卡和醫保是不同一張的。在大家繳納社保之後,就會得到一張社保卡,而社保有著很大的作用,可以為你報銷部分藥費。而醫保卡同樣可以報銷藥費,買藥時也可以用醫保卡。可是,你知道社保卡和醫保卡是一張卡嗎?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社保卡不是醫保卡,傳統的醫保卡不具備某些社保卡的功能。
  • 藥店購買豆漿機 發票開成醫療器械不保修
    藥店購物在藥店買豆漿機,開票成醫療器械藥店變身「超市」,醫保卡變「購物卡」,按王女士原本的想法,這筆「救命錢」用不著,還不如買日用品。她告訴記者,2011年12月13日,她老伴去這家藥店買藥,趕上藥店搞活動,就買了臺九陽豆漿機,型號是DG13B-D08,折扣後售價581元。「店員說能刷醫保卡,但發票要開成醫療器械。」
  • 南昌昌盛大藥房多家門店買洗髮水潤膚露可刷醫保卡
    ■ 萬思、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黃祥晟/文11日,吉安市醫療保障局通報了13起欺詐騙保典型案例,其中,泰和縣昌盛大藥房泰和廣場店被查出部分藥品進銷存不一致兼營牙刷、牙膏、香皂生活用品等問題。此後,陸續有南昌市民向記者反映,南昌的昌盛大藥房同樣存在兼賣日用品等現象,藥店變超市,市民的醫保卡變成購物卡。近日,記者對南昌多家昌盛大藥房門店進行了走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