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聽話」的耳朵
「我的耳朵又紅又腫,碰都不敢碰,疼得我覺都睡不好,太折磨人了。」
「我的耳朵突然就腫起來了,我以為是過敏了,吃了好多藥怎麼都不管用?」
「我的耳朵越長越厚,聽力也不好了,這到底是怎麼了?」
風溼免疫科門診經常會見到這樣一些「不聽話的耳朵」——耳廓軟骨炎,是「復發性多軟骨炎」最常見的症狀。
此病病因不清,起病突然。表現為全身1個或2個部位的軟骨炎。患者的耳、鼻、喉、氣管、支氣管等部位的軟骨都有可能受累。不同患者軟骨受累的表現類型及發作頻度有很大差異。本病還可有非軟骨部位的表現。同時可出現發熱、乏力、消瘦等全身表現,常於軟骨炎症表現前數周出現。約30%的患者會伴還有其他風溼性疾病,最常見的是系統性血管炎,其次為類風溼關節炎及系統性紅斑狼瘡。
典型症狀:耳郭軟骨炎
耳廓軟骨炎是復發性多軟骨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40%的患者為首發症狀,85%的患者在病程中會出現。以外耳輪突發的疼痛、腫脹、發紅、發燙為特徵,炎症可以自行消退或經治療消退。經反覆發作外耳廓變得柔軟而下塌。起病較突然,常見為對稱性,單側少見。急性發作期表現為外耳耳廓紅、腫、熱、痛、紅斑結節。病變可局限,也可瀰漫。
聽覺及(或)前庭功能受累
外耳腫脹可引起咽鼓管或外耳道閉鎖,使聽力受到損害;病變累及中耳和內耳,可表現為聽覺及(或)前庭功能損傷;合併的血管炎累及內聽動脈分支時,也可出現聽覺異常和前庭功能損傷。並常伴有旋轉性頭暈、共濟失調、噁心及嘔吐。
鼻軟骨炎
約61%的患者出現鼻部受累,21%的患者在起病初期出現閉塞、流涕及鼻出血。可見鼻梁及周圍組織發紅、腫脹及壓痛,甚至鼻梁塌陷呈「鞍鼻畸形」。
眼炎性病變
半數以上的患者出現眼部表現,包括結膜炎、鞏膜外層炎、鞏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眼部炎症可十分嚴重並導致視力損害。其他臨床表現包括眼瞼及眶周水腫、突眼、視神經炎、眼外肌麻痺、視網膜血管炎及視網膜靜脈阻塞。
關節受累
關節炎常為非對稱性,少關節或多關節受累,外周大、小關節均可受累,持續數天至數周后自行緩解,不造成關節侵蝕或變形。關節積液呈非炎症性。除周圍關節外,炎症也可累及肋軟骨、胸骨柄及胸鎖軟骨。這些部位的軟骨破壞可導致漏鬥胸,甚至連枷胸。
呼吸系統受損
約50%的患者會出現喉氣管支氣管受累,患者可有聲嘶、乾咳、喉及近端氣管壓痛等症狀。黏膜水腫、喉氣管軟骨的狹窄或塌陷可引起喘憋及危及生命的氣道梗阻,需行氣管切開。氣道受累可延及下級氣道導致氣道軟化;支氣管軟骨的塌陷可引起肺炎;當病變廣泛時可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其他症狀
本病影響患者耳部、關節,還可影響肝、腎、腦等部位。活動期可有發熱、局部疼痛、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和食欲不振等症狀。
就醫指徵:
★如患者出現突發耳部疼痛、腫脹、突發聽力障礙、噁心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如出現喘息、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生命體徵不平穩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復發性多軟骨炎部分患者病情較輕,症狀輕微,可自行消失,但間隔數周至數月後可再次發作。而另一些患者呈慢性隱匿進展性病程,病情可十分嚴重。所以一旦出現症狀,應儘快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診斷。
來源:西安交大二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