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一部對「碰瓷」發文明確:你碰或不碰我,我都在那裡不慌不急

2020-11-05 觀唐律師事務所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意見中明確關於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內容、公檢部門之間的配合執法以及涉及「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量罪定刑等方面的問題。



  意見公布後,不出意料地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強烈反響,令很多網友拍手稱快。眾所周知,由於諸多「碰瓷」行為,讓很多受害人深惡痛絕。特別是一些「狠角色」,他們真的是在用生命碰瓷。甚至網上還流傳著「安裝行車記錄儀,可保財產無憂」這樣的說法,這樣故意「碰瓷」的行為有的讓人啼笑皆非,有的也讓人悔恨終身。

  當然,這裡所說的「碰瓷」當然不單單是指碰車的瓷,還有碰人的瓷,比如扶人卻遭誣告等等。

  近年來,隨著「碰瓷」現象的不斷增多,碰瓷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敲詐方式,甚至還出現了產業化和組織化的趨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新聞媒體中出現「碰瓷」組織敲詐勒索的事件。「碰瓷」的方式也層出不窮,有的人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進行碰瓷,這讓很多受害人防不勝防。



  不懂其中「套路」的受害人就會被這一操作弄得慌了神,連忙給錢私了;發現不對勁的受害人也會打電話報警,但要是沒有明顯的證據,通常碰瓷者也不會面臨實質性的處罰;若是遇到老人故意「碰瓷」,民警執法的時候對處罰的輕重也非常為難。因此,「碰瓷」行為由於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讓很多「碰瓷」的人有恃無恐。

  如果「碰瓷」的人得不到法律應有的懲罰,那麼受害者就會越來越多,這也會影響到社會的法制建設。因此。此次兩高一部進一步明確「碰瓷」行為的法律適用範圍,將因「碰瓷」行為產生定性處罰延伸到了敲詐、勒索、搶劫、搶奪、盜竊、故意毀壞財物、非法拘禁、非法搜查等行為,形成合力打擊「碰瓷」行為的陣營。



  意見發布後,讓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紛紛稱「你碰或不碰我,我都在那裡不慌不急」。

相關焦點

  • 「兩高一部」明確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 分工配合依法嚴懲「碰瓷」犯罪
    「碰瓷」現象之所以屢禁不絕,一個客觀原因就是在案件定性處理上缺乏明確對應的法律條文,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執法難度。此次「兩高一部」出臺專門針對「碰瓷」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
  • 碰瓷,碰不出美好的未來
    》,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打擊的決心和態度。」的方式對多輛奔馳、寶馬車主進行「碰瓷」敲詐,索要大量賠償金及和天下香菸。
  • 讓「碰瓷」者一「碰」就「碎」,「兩高一部」出手啦
    近年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頻發,一些實施「碰瓷」的人員不僅膽子越來越肥,還索性以「碰瓷」為職業,甚至是結成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犯罪集團,增加了打擊的難度。「碰瓷」違法犯罪活動侵害的是公眾的人身、財產權益和安全感,扭曲和敗壞了社會風氣,甚至滋生出更多黑惡勢力,司法機關通過辦案,嚴懲「碰瓷」犯罪,讓「碰瓷」者「碰壁」,以司法辦案來引領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 讓「碰瓷」者一「碰」就「碎」,「兩高一部」出手啦!
    近年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頻發,一些實施「碰瓷」的人員不僅膽子越來越肥,還索性以「碰瓷」為職業,甚至是結成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犯罪集團,增加了打擊的難度。「碰瓷」違法犯罪活動侵害的是公眾的人身、財產權益和安全感,扭曲和敗壞了社會風氣,甚至滋生出更多黑惡勢力,司法機關通過辦案,嚴懲「碰瓷」犯罪,讓「碰瓷」者「碰壁」,以司法辦案來引領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 如何界定「碰瓷」?「兩高一部」這樣說
    「碰瓷」犯罪性質惡劣,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但長期以來,如何辦理「碰瓷」犯罪卻存在不小的分歧。今天,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高一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界定何為「碰瓷」,並進一步明晰其定性量刑的法律適用問題。
  • 兩高一部首次明確「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
    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界定何為「碰瓷」,還明確了「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什麼是「碰瓷」?
  • 「碰瓷」可能構成哪些犯罪?兩高一部發文明確
    「碰瓷」違法犯罪活動不僅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權益和安全感,而且還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致使一些群眾遇有老人倒地等情形不敢救助,有必要予以嚴懲。李文勝稱,實踐中,實施「碰瓷」的違法犯罪分子往往以此為業,一些由「碰瓷」結成的犯罪集團更是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其手法具有多樣性和隱蔽性,有的在「碰瓷」行為被識破後,直接對被害人實施搶劫、搶奪、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活動,甚至還滋生黑惡勢力,成為影響社會治安的重大隱患。
  • 以案說法 | 碰瓷,碰不出美好的未來……
    編者按:2020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針對性和操作性,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打擊的決心和態度。
  • 「碰瓷」的有治了!「兩高一部」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會上介紹,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性質惡劣、手法隱蔽多樣,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定,近日以「兩高一部」名義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 「兩高一部」出手,國家首次明確定義!顫抖吧「碰瓷」的人
    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法院、最高檢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
  • 兩高一部首次準確界定碰瓷行為
    中央日報新聞報導:【兩高一部首次準確界定碰瓷行為】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發布會介紹,在《指導意見》中對「碰瓷」進行了定義: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這就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了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
  • 如何依法打擊「碰瓷」?「兩高一部」發文明確
    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碰瓷」現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全面加強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在14日公安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介紹,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針對「碰瓷」手法多樣的情況,進一步明確案件的定性和處罰,統一了司法標準和尺度,理順了案件辦理流程,有利於公檢法機關銜接配合
  • 兩高一部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將聯合懲治該類違法犯罪
    發布會介紹,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定,近日以「兩高一部」名義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
  • 剛剛,「兩高一部」出手!顫抖吧「碰瓷」的人
    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性質惡劣、手法也隱蔽多樣。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聯合印發了《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 ,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
  • 法律首次明確定義「碰瓷」,定罪量刑也說清楚了
    》,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碰瓷」行為被分門別類「碰瓷」這個詞兒最早起源於清末,沒落的八旗子弟平日裡手捧一件「名貴」的瓷器(當然是贗品)滿大街找人挨「碰」,瓷器摔碎後再順理成章地纏住事主索要賠償。久而久之,這種行為被稱為「碰瓷」。
  • 阜新阜蒙:有碰瓷碰車的,聽說過還有「碰狗」的沒?
    過後,我越想越覺得不太對勁,就報警了……」我都被人訛走了1000塊錢了,過了兩天又打電話過去,想叮囑人家要及時打疫苗、可千萬別再出岔、錢不夠再給打點兒時,嘿,人家電話打不通了,給我『拉黑』了!」者訛錢的經歷,都覺得與騙子的陰謀詭計和不惜自殘相比,自己的善良之心是多麼可悲、可笑、可嘆!
  • 結婚半月妻子不讓碰,妻子一句話,丈夫崩潰:你不把我當人看
    丈夫小劉結婚半月媳婦就和他分居,丈夫:半月了,我沒有碰你,我一碰你,你就又抓又撓我,又打又踢。媳婦質問:你碰我了嗎,你沒有碰我,是你自己沒有本事,你一個男的不讓你碰,你就走了,聽到妻子這麼說,丈夫立馬就火了,你不把我當人看。
  • 「兩高一部」聯合印發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指導意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兩高一部」聯合印發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主要包括:一是規定了對「碰瓷」違法犯罪活動的定性處理。《指導意見》在對以往辦案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既規定了通過「碰瓷」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等常見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又明確了實施「碰瓷」所衍生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包括在實施「碰瓷」行為時,實施的搶劫、搶奪、盜竊、故意毀壞財物、非法拘禁、非法搜查等行為的定性處罰。同時,還對「碰瓷」行為侵犯他人人身安全等情形明確了法律定性。
  • 「碰瓷」可能碰出15種罪名 最嚴重的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這位網友說,前不久的一天,他行車至天津紅旗南路,賓悅橋橋下有個老太太在附近溜達,看到他開車過來,二話不說,走到車邊,衝著反光鏡就揮出一拳,「她剛想說話,我已經意識到她是來『碰瓷』的,馬上告訴她,我車子有行車記錄儀,你剛才的動作都錄上了,然後我掏出手機報警。」網友說,老太太一聽這個,馬上說自己只是開個玩笑。 「我當時想如果放過她,她可能還會去找別人『碰瓷』,堅持報警。
  • 「關注」如何依法打擊「碰瓷」?「兩高一部」發文明確
    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碰瓷」現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全面加強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在14日公安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介紹,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針對「碰瓷」手法多樣的情況,進一步明確案件的定性和處罰,統一了司法標準和尺度,理順了案件辦理流程,有利於公檢法機關銜接配合,準確適用法律,規範案件辦理,確保快速處理案件,依法嚴懲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