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沒考好就一定失敗?看我如何從二本院校生逆襲為985研究生

2020-08-30 響言君


文|響言君


先說一下我的高考成績吧:

高考750分滿,2014年吉林省文科重本線560分,我的總分549分,全省文科排名4000+。

得知分數後,我一直抑鬱寡歡,但沒有選擇復讀,而是直接報考。

現在是985院校一名在讀研三生,如今再回頭看這段4年大學經歷+2年研究生生活,只覺得辛酸良多,但歡喜亦不少。

我有很多感悟,想分享給今年剛剛結束高考的師弟師妹們,接下來就從我得知分數後的報考談起吧!



未過重本線的我,高考後去了哪裡?


我的分數,我已經在前文中提到過。549分,全省排名4000+,距離重本線還差11分。

這個分數,在我當時來看,是極度荒唐的。首先2014年時,我們所有人的高考成績都遭到了滑鐵盧。原本以為班級裡至少有10人可以到達重本線,但現實卻是集體垮掉,沒有一個人的分數過了重本。而我之所以覺得荒唐就是因為,我失利的高考成績,卻在班級裡排到第一。

所以我真不知道,我是該哭還是該笑。

雖然心中無比難過,但是木已成舟,我亦不能再繼續逃避。


此時我的選擇有兩個:

復讀,或者報考二本院校



復讀,我是極其排斥的。雖然高考成績不佳,但這三年來我也算「頭懸梁,錐刺股」了,所以「復讀」我是從未考慮的。


那就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正常報考。我當時的目標院校是「吉林財經大學」,但以我的分數無法就讀該院校的「經濟」或「金融」等相關專業。我想走出本省,但一看到父母的不舍,我放棄了。更何況我還有兩個妹妹需要照看。


最後,我根據自己的「有效分」,報考了吉林師範大學。「有效分」,也就是學校一種換算軟體,即根據我今年的高考分數可換算出在2013-2009年這5年的高考成績。並根據這些成績推測我是否可以考取當年吉林師範大學的中文專業。遺憾的是,只有2012年這一年,我的有效分是可以達到中文系的錄取分數,其他幾年,我都是與錄取分數線相差幾分。於是為了保險,我又報考了吉林師範大學的「教育學」專業。


最後,果然我距離中文系專業的錄取分數還有7分的距離。

於是我走了第二志願 —— 教育學(師範類)。

寒窗苦讀十幾載的我,最後的終點就是:

吉林師範大學



報了不如意的大學後,我如何逆襲985高校的研究生?


坦白講,大學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

在我的專業中,並沒有很濃厚的學習氛圍。甚至我捧著一本《百年孤獨》,大家都會覺得多此一舉。很多人來到這裡,完全是為了一張大學文憑。面對這樣的現狀,我是崩潰的。所以整個大一一年,我都在頹廢和虛度中度過。


直到大一結束,我才驚覺現在的自己,不僅對不起自己的野心,也深深地辜負了當初的努力。


於是我開始著手改變,用心準備期末考試,從大二到大四,一共6次考試,我拿了5次的二等獎學金。後來我發現,我很喜歡參加學生會的活動,在活動中可以讓我感知自己成長和蛻變。於是,我積極參加學生會的活動。平時只要沒有課,我就會來到學生會,主動詢問老師是否有哪些事務我可以幫忙處理?就這樣,我做著最重的活,但從不邀功從不求回報,做每件事都有迴響,做每件事都會列出計劃實現目標。


漸漸地,我得到了各位輔導員老師的欣賞。在學生會換屆時導員將我從一個小部員提升到學生會主席,並且負責一個較大部門的部長,承擔整個學院的活動承辦和經費的管理。


那時,我做這些事沒有任何目的性和功利性,只是堅持著自己的初心 ——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而我也如願以償,在這幾年的學生會工作中的生涯中讓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那個樣子。



在大三時,我拿著記載頗豐的簡歷準備去尋找工作。這時,我的父親啟迪了我:


既然當初覺得自己高考敗北,十分不平。為何不抓住研究生考試的機會尋求更高的學位?


父親的話啟發了我,是呀!我的人生中難道就只有高考一次不問緣由的奮鬥嗎?難道我要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的時光中,每次和我身邊的朋友談起「青春」這個名詞時,我都要加上一句「可惜我高考沒考好」這樣的喟嘆嗎?我不甘心,我想拿回我曾經的夢想,我想拿回我曾經的榮譽。既然曾經有風把我吹向了不屬於我的地方,那我就拼命一次,讓人生之船重新回歸到她原有的航向。


於是我開始著手研究生考試。我在2017年3月份,也就是大三下學期開始備考,在繁重的課業和研究生複習中艱難地穿行了3個月後,由於家中出現變故,於是我在6月份時-9月份期間,中斷了複習。


轉眼間,等我回到學校時已經是2017年的10月份了,距離12月23號的研究生考試還有不到100天的時間。我非常緊張,於是開始緊鑼密鼓的學習。那時的我背了知識就忘,忘了後又繼續背。就在這樣反覆掙扎的過程中迎來了11月份,在距離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和男朋友分手了。分手後,我仿佛也斬斷自己的一切可以柔軟的後路,我對自己變得更加嚴苛和冷漠。每天4點鐘起床,跑到圖書館排隊搶位置。每天晚上10點回到宿舍,經常會哭著睡著,然後在睡夢中接著哭泣,第二天醒了後枕巾都是溼的······



這趟備考旅程真的很難過,但功不唐捐,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成功被心儀的院校錄取。備考雖艱辛,但它也教會了我什麼叫做「堅強」。經歷過此次研究生備考後,我才成為一個真正的敢於面對一切磨難,敢於直視一切問題的「戰士」。



那些25歲,我才懂得的事


從前年紀小,我的世界裡只有家人和學習。所以當高考失利後,我便覺得難過的幾乎要窒息,因為我的「半邊天」塌了。


可是大學四年+研究生兩年,走過這六年我才明白,無論是高考成績、還是高考報考、學生會換屆、研究生考試···這一切都只是當下的那個時間節點發生的故事,它只決定當下,但並不掌握未來。而我們完全沒必要在之後漫長的人生中背負這些「節點」所帶來的後續傷害。


今年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如果你考的如意,報考的也如意,那麼師姐恭喜你,恭喜你來到大學,這個你期盼了20餘年,同時會用一生去懷念的地方。


如果你考的不如意,報考的也不如意,那麼請你放下此時的得失,重整旗鼓,為未來而戰。在每次難過前請想一想我的經歷,你無法複製我的人生,但你卻可以再創你的未來。


最後,送給各位兩句話:

1.玉汝於成,功不唐捐。

2.任何原因都不是你自甘墮落的理由。


祝好運!

響言君上。


相關焦點

  • 考上985卻不知報考哪個專業?專科生就一定失敗?高職沒出路?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勸退了81名大學生,華中科技大學18名本科生因學業差被降為專科生;2019年,合肥工業大學46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廣州大學72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深圳大學317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所以,「大學生活很輕鬆,混一混就能畢業」的時代早已經結束。
  • 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想要考上985大學研究生,到底有多難?
    二本大學的學生考985大學的研究生難嗎?我的答案是:難!但是,雖然難,卻也並不是沒有考上的可能性,而且二本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學也不在少數,只不過沒有那麼容易而已。為什麼二本大學的學生考上985大學研究生不容易?不可否認,在全國高考一盤棋的公平競爭下,一個人考上985大學還是二本大學,體現了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天賦,這也是人生的一次海選和分流。
  • 985本科生學歷不如二本研究生,在職場上卻更受青睞,這是為什麼
    簡單說,二本是授之以魚,研究生說明授的魚多了些,名校是授之於漁。有職場人士是這樣分析的:選擇985本科生,起步就好,不要選二本研究生,也可能是混的,985本科生不是靠混就能考上的;第一次高考沒上985,說明在學習方面有所欠缺,第二次考研還是考二本,至少說明執行力不行,個人認為,成績不是一切,但是它卻從側面反應了一個人的某些特質。
  • 二本學生考研逆襲985,為何高考卻不能呢?可能因為你太貧窮
    每年都會有一批二本大學生逆襲985高校,可以說是人生贏家。可為何他們高考卻不直接考入985呢?是沒努力嗎?還是他們不想呢?不是不想,而是他們真的考不上。而考不上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太貧窮。這個貧窮不單單是優質資源差,更是認知低下、視野狹隘。
  • 為何985本科生考研失敗,寧願出去工作也不願調劑到二本讀研?
    為何985本科生考研失敗,寧願出去工作也不願調劑到二本讀研?2019年考研已經結束,但是考研失敗的同學卻在尋求出路,不少同學選擇了二戰。但是也有不少人調劑成功了卻放棄了讀研的機會,其中有很多都是985大學的本科生。
  • 為什麼二本、三本學生可以考上985大學研究生,高考時卻考不上?
    除了二本大學考研的學生多之外,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二本大學生考研時,往往都選擇985大學,於是有人又問,為什麼這些二本甚至三本大學的學生,考研能考上985大學,卻在高考的時候考不上985大學呢?
  • 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差距真的很大嗎
    從上面的數據中,不難看出一個學生想要考進「名校」的困難程度。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考上一個好大學,但是在高考的時候,出於種種的原因,導致自己和心愛的大學失之交臂。 有很多學生在高考的時候失利,只考進了一所二本大學,但是在上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努力,最後終於在研究生考試中,考取了不錯的成績,成功進入985大學中讀研究生。不過有很多的人都很好奇,985本科考上985研究生,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差距真的很大嗎?
  • 2021年考研之二本師範院校生的選擇
    2021年報考研究生預計超過400萬人,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尤其是計算機、醫學、師範類專業更是最受熱捧的三大門類。層次相低較低的二本師範院校生考研別說9所211師範大學,想考一本師範大學都相當不容易。對於信心不足的二本師範生來說,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 大學教授:考研不要一味崇拜名校,有二本考生逆襲985卻畢不了業
    大學教授:考研不要一味崇拜名校,有二本考生逆襲985卻畢不了業不可否認的是,大學排名的確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學生在選校時還是要實際情況實際分析,很多學生往往有種名校情結,在選校時也會以排名top20、top50的大學為目標。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除此之外,我也參與過很多比賽,不謙虛地說,各種比賽獎項拿了許多。我原以為過了初試,複試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麼沒想到考研居然敗給了一眾跨考考生。@Tracy:我來自某末流 985 大學,沒成功保研本校,選擇考研。雖然成功上岸了,但我發現我的考研成績不如許多外校普通一本考研生。
  • 二本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學,都努力到什麼程度?
    總有同學問我,本科二本,考985高校的研究生有希望嗎?我不想空口無憑地說「有希望」,也不想隨隨便便地說「沒希望」。因為正如魯迅所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不去做,永遠沒有希望。我想請大家看看,曾經走過這條路的人,曾經二本上岸985的同學,他們都努力到什麼程度。
  • 為什麼通過考研比高考更容易考上985?三本大學生有望實現逆襲
    985大學在我國只有不到40所,這類學校的存在,是為了能夠為國家培養出一批真正的人才。985高校在大多數省份的高考錄取分數普遍在600分以上,考上985大學意味著我們未來找工作的時候多了一個優勢。能夠考上985大學的學生其學習成績都很優異,是眾多學生中的佼佼者才有被錄取的機會。
  • 同學985學霸當老師年薪十幾萬,我二本年薪是他3倍,成功逆襲
    同學985學霸當老師年薪十幾萬,我二本年薪是他3倍,成功逆襲 在這個年代,從出生開始,每個人的起跑線就不同,很多人通過後天的努力成功逆襲,但是在選擇職業方面,並不是收入越高就代表成功,而且每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的想要過什麼生活。
  • 2020年高考,成績在兩三百分左右,能逆襲考上二本院校嗎?
    說到高考,「逆襲」二字就不能不提,每年都有一部分學生在高考之前問自己有沒有可能逆襲的問題,有些人現在只能考上一所普通一本院校,想逆襲進入國內985、211高校,也有些人現在的成績只能上一所二本院校,想逆襲考上一所一本院校,還有一些人,想從專科逆襲考上一所本科院校。
  • 本科二本,研究生二本,考個211、985院校怎麼這麼難?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相信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學生都是很無奈的表現,和我一樣的大學生有很多,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二班院校的學生,對於我們來說在高考的時候沒有考上211、985院校真的是很差勁了,所以當上了大學之後都會有一個211、985院校的夢。
  • 二本院校的學生,想考研考985高校現實嗎?你怎麼看?
    我的本科就是二本,而且是很弱的二本。我們班36個學生,差不多十五個考研的。最後好像考上了七個,考上985的有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還有一個不弱於985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百分以上兩個,370以上兩個。複習時間差不多半年,那半年的學習強度非常大,所有一切的目的都是為考研服務。
  • 二本院校的學生如何考上985大學的研究生:要麼做夢,要麼做事
    網友原話:我是四川人,就讀於廣西本科二本院校,打算考四川大學的研究生,我爸說只給我一次機會,我開始懷疑自己,怎麼辦?川大又是國家雙一流,985高校,競爭就更激烈了。所以,既然選擇考川大,一定要引起重視,打鐵還需自身硬!加油吧!再次,川大確實不怎麼好考。川大每年會招不少研究生,在全國範圍內都算多的。不過這裡面有一部分比例會留給保送研究生(我本人就是保送的)。所以最後的數字就沒那麼樂觀了。據了解每年報考川大的人數還是很多的。
  • 經常聽說二本三本的學生考研逆襲,升進985/211大學,為什麼?
    每年研究生考試,都會湧現一批出身二本、三本的學生成功逆襲考入985、211名校,而一些985、211名校很少宣傳學生考研的事跡,985/211的學生考研落後了?所以,考研沒有地區差異,大家憑成績錄取,二本學生「逆襲」就顯得很正常,一些985、211學生反而沒有能夠考入本校的研究生。2、高考拼「綜合能力」,而考研拼「毅力」「高考是素質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過考研。」
  • 二本院校的學生,考研想要考到985高校,有可能實現嗎?
    但是來自二本院校的學生在同樣的情況下,雖然競爭力就相對差一些,所以有一些網友不禁發問,如果自己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學生,將來想通過考研考上985或者是211高校,這種可能性大不大?究竟是選擇參加考研還是找一份一般的工作。相信很多朋友會格外關注這種問題,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幾位網友各自的看法,給各位朋友一個參考。
  • 上不了985就等於沒出路?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很多機會
    文/曉寧說教育高考就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他把不同成績的學生劃分到了不同的層次,因為成績好的考進了985、211名校,而成績不好的只能進入普通二本甚至是專科院校。相比之下,就讀二本的學生就會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沒辦法逆襲名校畢業生。名牌大學有哪些優勢存在呢?其實從小我們就聽長輩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考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