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安靜乖巧了,是怎麼回事?這樣做,可以使孩子活潑而安靜

2020-12-19 金色育兒

孩子太調皮了,你會擔心他惹禍不安全,可是遇到乖巧的孩子,卻又禁不住另有顧慮,怎樣才能明白孩子乖巧的那一面呢?怎麼做可以讓小傢伙既活潑又安靜?

反常現象背後的原因。

愛和懲罰。

認真想一想,有沒有發現父母會有這樣的口頭禪:「寶寶很乖,媽媽不喜歡你。」兩歲以上的兒童已經能夠理解簡單的對應關係,在他幼小的時候,心理就把安全感放在首位。要得到父母的愛,他會讓自己表現得「乖巧可愛」,而這樣的行為會被不斷的表揚和肯定,最終讓寶寶變成一個真正不淘氣,乖巧可愛的孩子。

要有溫暖的陪伴。

和寶寶相處的時候,如果陪伴者讓他感到安全,並且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可以讓他做自己想做的遊戲,也可以讓他一起看繪本講故事。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能及時地給予他關心和陪伴,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平靜下來。因此,它看起來像一個非常安靜乖巧的孩子。

一對雙胞胎

它能在嬰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嗎?家長平和的待人態度,安靜的處理自己的事情,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也許,爸爸媽媽都是比較內向,比較安靜的人,那麼家裡的氣氛也會讓寶寶表現出這樣的氣質,與其他好動、不安的寶寶相比,大人們也會簡單的說:「這孩子很乖巧。」

動靜,結合,展開。

到了這年紀,動靜結合更適合孩子全面發展。要給孩子一定的規則,鼓勵孩子積極探索,促進思維活動發展。運動可分為以下三類:

感覺靈敏的動作動作

在聽,看,嘗,摸等活動中,不同的感覺信息相互印證,這是孩子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基本保證。

體育鍛鍊不可少。

跑步、跳躍、衝撞,孩子不但鍛鍊身體,更學會了控制,這是孩子能主動影響環境的根本保證。

探尋興趣運動

沒有聽,沒有看,沒有跑,沒有玩,沒有翻滾,孩子的好奇心就會消失。而且是好奇、探險,幫助孩子積累經驗,掌握大量的信息輸入與整合,因此,我們必須細心呵護。傳統性的學習,有時需要安靜,因為它伴隨著大量信息的輸入;有時需要移動,因為它要上中學。

隨著兒童通過實踐獲得更多的經驗,並能夠靈活運用,兒童所建構的知識結構也會更加穩固,這也是為創新而積累的知識和經驗。

相關焦點

  • 寶寶乖巧表象的背後成因,你知道嗎?這麼做讓寶寶又活潑又安靜
    太乖巧寶寶太淘氣,你會擔心他惹禍不安全,但遇到乖巧的孩子,卻又禁不住起了另外的擔心,如何理解孩子乖巧的那一面?怎樣做能讓小傢伙既活潑又安靜呢?2歲多的孩子已經可以明白簡單的對應關係了,在他幼小的心理是將安全感放在第一位的。為了獲得父母的愛,他會讓自己表現得「乖巧、可愛」,而這樣的行為又被不斷地以表揚、肯定的方式強化,最終讓寶寶成為了一個真正不淘氣、乖巧的孩子。
  • 孩子乖巧安靜不見得對孩子好,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家長要重視
    上個星期小劉把他的兒子小天送到我家給我照顧,說是孩子最近沒有人帶,需要麻煩一下我。小天確實比較好帶,一點也不挑食,也是比較安靜。但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小天就有點害怕了。手裡一直要拿著東西才能睡覺,這其實孩子缺乏安全感的現象,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比較乖巧就認為孩子心理健康,但是缺乏了這個年紀的活潑,長時間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 你以為自己的孩子性格安靜是乖巧,其實有可能是自卑,家長別忽視
    有句話說,老婆都是別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家的乖。前一句有些粗俗,不過後一句卻是很多家長的內心寫照。為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乖巧懂事,而在大家的眼中,乖巧懂事型的孩子,似乎都是性格比較安靜的。因為對比鬧騰搗亂的熊孩子來說,乖巧懂事的孩子的確多是安靜性格的。乖巧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安靜地看書學習、安靜地做作業,也很少會跟別人爭論這爭論那的。
  • 活潑的孩子和安靜的孩子,竟有這麼大的差距
    孩子們的性格都各有不同所以興趣愛好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孩子喜歡安靜的畫畫有些孩子喜歡活潑的打鬧
  • 如果孩子突然安靜下來,父母會看是否在做這件事嗎?真是小靈通鬼
    可是平時孩子們都是活潑好動的,突然安靜下來,這有點不正常,其實當孩子突然安靜下來時,大多數都是有特殊情況的,父母要看看是怎麼回事。由於孩子們的思維非常靈活,每個人都是小靈通,有些東西真的是你無法想像的。小孩突然安靜下來,媽媽哭了。有個4歲的兒子,小的性格超活潑可愛,偶爾還會軟萌一下,撒嬌撒嬌,親朋好友都很喜歡這孩子。
  • 如何培養一個安靜的寶寶?不會安靜和過於安靜都是安靜能力的缺失
    第二種是大人口中的「乖小囡」——過於安靜的孩子。表現為不太活躍,能長時間保持同一活動,甚至沒事情做的時候只是發呆,也不對大人提出需求,是「乖」過頭的寶寶。而真正懂得安靜的孩子,玩的時候放得開,靜的時候收得住。
  • 9歲男孩安靜乖巧 卻被診斷患了多動症
    「不動症」也是病可能我們的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孩子,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聰明好動,任性衝動,學習成績不好,這些孩子很可能患有多動症。但是,如果說一個安靜、乖巧的孩子也會被診斷為多動症,你是不是感到驚訝呢?豆豆今年9歲,上小學三年級,家裡人都十分喜愛他,因為相比同齡男孩的調皮搗蛋,他顯得很乖巧、安靜。
  • 讓孩子在電影院安靜的方法不止說教,家長這樣做更重要
    這就是典型的學習身邊人的行為,直觀的行為蓋過了家長的說教,讓孩子有了不正確的行為,因此,家長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孩子做榜樣,不要在需要安靜的環境裡說話。想要孩子乖巧安靜,不是靠一個行為就養成的,家長要從多方面以身作則,比如在孩子面前不要吵鬧,尤其是父母之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吵鬧鬧亂發脾氣。
  • 旅途,如何讓孩子保持安靜?
    回家的旅途上除了大人就是大孩子小朋友。大孩子,聽得懂道理,大人怎麼要求怎麼做,小孩子平時不立規矩,高鐵上、飛機上、大巴車上,幾個小時的旅途累了倦了煩了,大哭小叫,吵吵鬧鬧,讓人心煩意亂,乖孩子也變成「熊孩子」。
  • 孩子吃飯老喜歡「東奔西跑」?媽媽這樣做讓他快速安靜下來
    很多媽媽們在孩子開始吃主食後會長舒一口氣,覺得自己終於不用再每天辛苦餵奶了。但是很快媽媽們就會面臨一個更讓人頭疼的事情:孩子吃飯一點都不安靜。每天吃飯時都要追著孩子跑,從餐廳到客廳,從客廳到臥室,可把媽媽們給忙壞了。怎麼樣讓孩子能安靜坐下來吃飯呢?
  • 孩子出現這幾個症狀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了,建議家長都過了看看!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健康的成長,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是是件很讓家長驕傲的事情,但是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最近有家長私信我,孩子很調皮搗蛋,很難管教,很是頭疼;還要家長說為什麼別的孩子都活潑可愛,我家孩子怎麼異常安靜乖巧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 李玫瑾:安靜老實的孩子大多學習好,小嘴伶俐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縱觀我們周圍的同學,還差不多是這麼回事,這到底是為啥呢?  老師解釋說,那些坐得住的,緊跟著老師的節奏走,不會走神,老師講到哪他都知道。對周圍的事不太關心,學習很專注。那些特別活躍的,眼裡就沒學習,全是好玩的事,學不進去。  記得看過李玫瑾教授的視頻,她也說過,孩子的學習不在智力而是專注力。
  • 孩子突然變「安靜」?或是陷入糟糕的「情緒低潮」怎麼辦?
    孩子們在鬧騰的時候總是讓家長頭大,家長們非常希望孩子什麼時候能安靜下來做一個乖孩子,但是孩子安靜下來就一定是好事嗎?最近有一句話特別的火,孩子安安靜靜的一定在作妖。現實也說明了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但是除了安靜的在作妖,孩子身上真的不會發生性格突然變得安靜起來的轉變嗎?當然不是,孩子有的時候性格也會突然由活潑變成了安靜,這個時候正是孩子的心理發生轉變的時候,需要家長引起重視。
  • 非常安靜?超級活潑?警惕孩子的心理危機。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過以下這些類型的孩子:√有的特別活潑好動,從早到晚東跑西跳,沒有一刻能夠安靜下來、√有的永遠自己一個人默默的玩,不愛說話,沒有眼神交流,幾乎不和別人互動、√ 有的在語言和行為上都有極強的攻擊性
  • 一個安靜的睡前遊戲,也可以讓孩子香甜入夢
    小孩子晚上精力旺盛晚上不睡覺,這讓很多做父母的既著急又擔心,這孩子睡不好,又怎麼能長高,怎麼能健康成長呢?我們都明白,孩子特別喜歡三件事。那就是吃、玩、睡。所以孩子總是無憂無慮的,以至於我總時時想如果自己還能回到我的童年時代該多好。
  • 在家活潑入園安靜 孩子怎麼了
    ■記者 楊春燕「孩子在家裡活潑好動話又多,去了幼兒園卻總是安安靜靜的一個人待著。」家住曲江的劉蓉最近發現,不僅是自家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的孩子,小區還有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也和自家孩子一樣,在家裡和學校表現完全是兩個樣。心理諮詢師分析,這是孩子社會化的表現,和成人在不同場合表現不同是一個道理,家長不必過度擔憂。
  • 當孩子突然安靜的時候,你應該過去看一下,是驚喜還是驚嚇?
    很多孩子在大人的眼皮底下各種不安靜,媽媽會覺得特別心煩意亂,總是幻想孩子離開一會該有多好啊,可是這位媽媽親身經歷了,等待她的是驚喜還是驚嚇呢?這位媽媽剛剛離開一小會,也就是去廚房刷碗的功夫,孩子就弄了這麼一身,看這架勢,像是剛從煤堆兒裡出來的,挺好看的一個小姑娘弄成了這個樣子,網友們紛紛大呼「太可愛了」,可是只有媽媽心裡是崩潰的吧,有收小孩的嗎?媽媽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的,哈哈,我們來看看這個寶貝到底作了什麼妖。
  • 孩子總喜歡一個人呆著?家長別輕易打擾,安靜「心流」是好事!
    比如,孩子在玩拼圖時,會樂在其中,以往上蹦下跳的調皮勁兒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全都消失,孩子也能安安靜靜地坐著去做一件事。從最開始的20片、30片到最後50多片,孩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1個小時,不像以前那樣到處找爸爸媽媽,也不會上蹦下跳亂跑。孩子廢寢忘食地玩,正是他沉浸在安靜"心流"的狀態。
  • 如何讓安靜寶寶更加活潑?
    寶媽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陽光開朗,暖暖的惹人喜歡。很多寶媽寶爸看著自己寶寶一個勁的捉急。可是呢,每個寶寶都有著自己的天性,有點頑劣要命,有點安靜如水。寶媽寶爸們要記住啦,在一定不要用好壞來斷定哪種好,那種不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我們能做到就是順著Ta的天性去引導。
  • 孩子總黏著大人,不會自己玩?從小教他玩「安靜遊戲」就好了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自從有了孩子,生活仿佛完全被佔滿了。照顧他的吃喝拉撒睡還不夠,還要隨時準備當他的玩伴。不管你在做家務還是忙工作上的事,孩子總是纏在身邊說:「媽媽,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哪怕陪了一段時間站起身,也依舊會被孩子絆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