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調皮了,你會擔心他惹禍不安全,可是遇到乖巧的孩子,卻又禁不住另有顧慮,怎樣才能明白孩子乖巧的那一面呢?怎麼做可以讓小傢伙既活潑又安靜?
反常現象背後的原因。
愛和懲罰。
認真想一想,有沒有發現父母會有這樣的口頭禪:「寶寶很乖,媽媽不喜歡你。」兩歲以上的兒童已經能夠理解簡單的對應關係,在他幼小的時候,心理就把安全感放在首位。要得到父母的愛,他會讓自己表現得「乖巧可愛」,而這樣的行為會被不斷的表揚和肯定,最終讓寶寶變成一個真正不淘氣,乖巧可愛的孩子。
要有溫暖的陪伴。
和寶寶相處的時候,如果陪伴者讓他感到安全,並且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可以讓他做自己想做的遊戲,也可以讓他一起看繪本講故事。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能及時地給予他關心和陪伴,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平靜下來。因此,它看起來像一個非常安靜乖巧的孩子。
一對雙胞胎
它能在嬰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嗎?家長平和的待人態度,安靜的處理自己的事情,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也許,爸爸媽媽都是比較內向,比較安靜的人,那麼家裡的氣氛也會讓寶寶表現出這樣的氣質,與其他好動、不安的寶寶相比,大人們也會簡單的說:「這孩子很乖巧。」
動靜,結合,展開。
到了這年紀,動靜結合更適合孩子全面發展。要給孩子一定的規則,鼓勵孩子積極探索,促進思維活動發展。運動可分為以下三類:
感覺靈敏的動作動作
在聽,看,嘗,摸等活動中,不同的感覺信息相互印證,這是孩子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基本保證。
體育鍛鍊不可少。
跑步、跳躍、衝撞,孩子不但鍛鍊身體,更學會了控制,這是孩子能主動影響環境的根本保證。
探尋興趣運動
沒有聽,沒有看,沒有跑,沒有玩,沒有翻滾,孩子的好奇心就會消失。而且是好奇、探險,幫助孩子積累經驗,掌握大量的信息輸入與整合,因此,我們必須細心呵護。傳統性的學習,有時需要安靜,因為它伴隨著大量信息的輸入;有時需要移動,因為它要上中學。
隨著兒童通過實踐獲得更多的經驗,並能夠靈活運用,兒童所建構的知識結構也會更加穩固,這也是為創新而積累的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