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如何讓孩子保持安靜?

2020-12-17 騰訊網

春節已經倒數,春運如火如荼。回家的旅途上除了大人就是大孩子小朋友。大孩子,聽得懂道理,大人怎麼要求怎麼做,小孩子平時不立規矩,高鐵上、飛機上、大巴車上,幾個小時的旅途累了倦了煩了,大哭小叫,吵吵鬧鬧,讓人心煩意亂,乖孩子也變成「熊孩子」。

就是今年春運開始的時候,有網友提議高鐵上設「兒童車廂」一時間很多人贊成,還想開成「親子車廂」,聽起來似乎是好事兒,把鬧哄哄的孩子集中一塊兒玩兒,大人們耳根子清淨了;孩子們或許也不孤單玩得很開心。但是我覺得這主意的好處還是為了大人多一點,孩子們想玩不在乎這幾個小時。這旅途上的幾個小時,孩子們不如用來成長,因為他們早晚都要長成大人的,大人世界裡的規矩規則就是要從小培養。

不培養,不適應,不自我約束,長大了就可能火車上發飆霸座、攔著車門不讓火車準時發車,登機遲到、大巴上搶方向盤。

中國的小朋友的確該進行安靜教育、肅靜練習了。公共場所裡,呱噪的家長,大嗓門的習慣,上火車就想吃燒雞喝啤酒吹牛皮橫躺豎臥,對下一代的影響忒惡劣!

我覺得正確的態度是家長不縱容 乘客多包容

有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喧譁不當回事,還各種方式逗弄孩子,自己大聲說話開大手機音量,別人提醒注意,不但不收斂還惡語相向,大吵大鬧。

如果家長缺少管理孩子的方法,小編倒是可以提供幾個可以參考:

1、日常有訓練,訓練要趁小。

平時就要對孩子做「肅靜」訓練,從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開始,體會安靜的樂趣。可以聽自己的心跳聽大自然的聲音。孩子自己玩得很安靜時大人不要打擾。安靜吃飯、安靜遊戲、安靜閱讀,達到時間就要有表揚或小小的獎勵。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大人不能安靜孩子很難安靜。

2、出發前的約定。在確定旅程之後就要和孩子講明道理。交通工具上、公共場所裡不能大聲喧譁。如果做到了安靜、下車後會有小驚喜。

3、準備食物、書籍、玩具和故事。

食物,可以「賭」嘴,不要一下子都給小朋友,要分期分批。

給孩子帶他們喜歡的玩具、漫ru'guo畫書、可以減少孩子對環境的陌生感。

4、對稍大一點的孩子,描述目的地可能遇到的好玩的事、好吃的食物加以描述,讓他們有所盼望。向他們說明到達目的地還有多少時間,讓孩子體會時間的長短。

5、平和、認真地提醒孩子當孩子馬上要變身「熊孩子」時,在公共場合疾言厲色地批評孩子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而當家長平和、認真地提醒孩子時,孩子會意識到:媽媽沒有故意對我發脾氣,我這樣做可能真的不好……比如,坐車時孩子想站在座位上,你可以告訴孩子:「站在座位上很容易摔跤,你肯定不想頭上被摔個火辣辣的包。」這樣平和認真地提醒孩子,孩子也會慢慢地平靜下來。

6.當孩子情緒難以控制時,帶孩子暫時離開,學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家長跟孩子耐心溝通後,孩子的行為並沒有改善,反而越發無法控制。這時家長可以帶孩子暫時離開那個讓他情緒激動的場合,找一個安靜人少的角落,給他時間冷靜。當他從失控的情緒中平復過來,再跟他討論剛才的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火車上製造噪音的不止是熊孩子,請大人們保持安靜 請對孩子們多些寬容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當過父母的人更容易理解這一點。所以,對待「熊孩子」,首先要理解和寬容。孩子再熊,也不能跟孩子一般見識。即便孩子在公共場合過分調皮,影響到其他乘客的權益,那也不能全算孩子的錯,而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孩子的父母未盡到管教之責。所以,遇到「熊孩子」搗亂,乘客要先向父母友好提醒,遇到父母不置可否,可再向乘務人員反映,一起善意引導。

畢竟,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譁,是一個社會的基本禮儀,也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與其單設兒童車廂,不如讓「熊孩子」在車廂裡接受公共禮儀的訓練。

相關焦點

  • 如何讓狗狗在半夜保持安靜
    狗狗半夜愛叫喚這是很多新手家長最頭疼的問題,那到底狗狗為什麼喜歡在半夜叫呢,我們應該怎麼制止他在半夜叫呢,今天就讓e寵來教大家如何制止狗狗半夜叫吧。1、  多運動:充足的運動量可以消耗狗的精力,在玩或跑了一整天后,狗寧可好好睡上一覺,也不願意再浪費精力犬叫。
  • 保持安靜,且珍惜
    十分的安靜。其實,如今的心也是平實的,其實也不怎麼回顧過往,所有的過往,都不值得如今去大動幹戈的回想。只是,偶爾總有不小心想起過去某個片段,那樣的時候,就像是相遇,可以相對一會的那種好。可以相對而坐的風景,是在馮家頂。
  • 十一如何讓熊孩子們保持安靜?
    那麼,這個十一假期,如何讓熊孩子們保持安靜呢?小編的建議是:逛商場!是的,你沒看錯,十一假期,是很多商場打折促銷做活動的好日子。位於漢陽王家灣商圈核心的人信匯同樣不能缺席。十一期間,人信匯籌辦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一定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們度過一個完美的小長假!
  • 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
    如果你是因這個標題而打開這篇文章,並且想在文章中搜索信息看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那麼,很遺憾,你進錯地方了。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而是帶你發現:你可能正在絞盡腦汁,甚至是已經採取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你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正在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首先,我們來思考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這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安靜省心?
  • 「保持安靜」用bleiben還是halten?如何區分?
    我是小么~有人提問:halten和bleiben都可以表示「保持」,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比如保持安靜,應該用哪一個?保持距離應該用哪一個?正好,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這兩個詞。區分意思相近的詞彙,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查看它們的德語釋義。
  • 安靜的力量: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成功?
    尤其是在美國這樣公認以「外向」為主的國家,「安靜」和「內向」這樣的詞都是含有貶義的。內向的孩子往往會被排斥和嘲弄,同學們會覺得他們缺乏魅力,甚至認為他們是怪胎。連老師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法倖免於難,經常給那些內向孩子的父母提出這樣的建議,「你家孩子能不能在課堂上更活躍一些?」
  • 德國父母如何做到讓孩子安靜地用餐呢?
    去年,有一次和朋友聚餐,4個大人,7個孩子,整個過程孩子們非常吵鬧,不僅吃喝時大聲講話,還四處走動,家長們要不時提醒。反倒是我兒子,因為長期接受他爸爸的用餐教育,全程保持安靜。德國父母如何做到讓孩子安靜地用餐呢?經過多年生活觀察並結合我們家的實踐,我有6個小建議。
  • 雙語:噪音汙染讓人煩惱 安靜車廂如何實現?
    安靜車廂推廣屢屢受挫。原因何在,如何改之?   QUIET carriages on trains are a nice idea: travellers voluntarily switch phones to silent, turn stereos off and keep chatter to a minimum.
  • 如何讓您的孩子安靜下來?
    一位大學老師講到一個故事,她在聽一場童聲合唱演出時,座位旁邊兩個五六歲的小朋友在大聲嚷嚷,直到獨唱部分清澈的高音在劇場上空迴旋,小朋友突然安靜下來,進入了音樂。孩子家長「抓住時機」鼓勵孩子好好學鋼琴,一下子把孩子從音樂中拽了出來。結果,孩子恢復打鬧。
  • 公共場所保持安靜這些規矩 美國從小學生抓起
    國外公共場所安靜有序的場景讓很多人頗有感觸,這樣的好習慣是怎麼來的?杭州天長小學科學老師陳甜,這幾天正趕寫一本書,主題是「中美小學教育的差異」,她想說,好習慣是從娃娃抓起的。外國的小學裡,從小就給孩子「做規矩」。今年3月下旬,陳老師帶著4名四年級學生,去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所公辦小學遊學一個學期,前不久剛剛回國,國外孩子在公共場所保持的秩序和安靜,讓陳老師感受頗深。
  • 如何培養一個安靜的寶寶?不會安靜和過於安靜都是安靜能力的缺失
    圖/繪本《好安靜的書》。首先要明白,不管是東走西逛的孩子,還是一屁股坐在那裡沒興趣也不換地方的孩子,其實都屬於安靜能力缺失。第一種往往是爸媽常說的「我的孩子真是一刻也不停」——不會安靜的孩子。在家裡表現為玩具攤了一地,好像很熱鬧,但其實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想玩什麼。第二種是大人口中的「乖小囡」——過於安靜的孩子。
  • 如何在這嘈雜的世界裡,保持一個安靜的心?
    家庭主婦A太太說:自己每天生活除了照顧孩子就是工作,天天早出晚歸,到深夜才能休息。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她說要是可以,很想讓迷茫的自己把腳步放慢一些,有時間思考、沉下心來,感受一下自己的真實想法。
  • 「靜音車廂」讓享受安靜不再是一種奢侈
    如何使自己的時間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品質已然成為當代人的共同追求。此次,鐵路部門推出「靜音車廂」服務正是適應旅客需求,為有「靜音需求」的旅客與普通乘客分離開來,通過多樣化的服務,讓旅客享受安靜舒適的旅行,引導創建良好出行環境的一次好的嘗試與探索,讓旅客體驗更美好的出行。
  • 春節帶娃出行,安靜打發時間的「神器」
    如何讓孩子在飛機/火車/自駕路上不無聊, 又不會只盯著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今天就推薦一些讓娃旅途中安靜打發時間的 「神器」以及親子遊戲。
  • 公眾場合請您保持安靜
    記者陳新  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會不可避免甚至是常常置身在不同的公眾場合之下,我們都很謹慎又很刻意地保持著自己與他人的安全距離,然而在身體與空間距離的侵犯與碰撞之外,個別人在公共場合旁若無人的喧譁和超大聲音的交談常常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壓迫與壓抑,卻又不得不無奈地忍受著。
  • 《消逝的光芒》保持安靜成就達成方法介紹
    18183首頁 消逝的光芒 《消逝的光芒》保持安靜成就達成方法介紹 《消逝的光芒》保持安靜成就達成方法介紹 來源:網絡
  • 保持安靜,就是一種修養
    安靜,不僅可以反思人生,而且可以修煉性情。在浮躁社會,保持安靜,就是一種修養。歲月瞬間流逝,時光會把一些事情放大。放大的光陰,一定是你難忘的時刻。那些最美的瞬間,或是最痛苦的經歷,都會在人生之書中記錄下來。快樂與幸福,只是自己的感受,不要為了討好世界而委屈自己。
  •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做法是什麼?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今天青姐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乘坐交通工具時最怕遇見「熊孩子」,瞬間就毀了愉快的旅途踢椅背尖聲叫、到處跑都是司空見慣的「把戲」,而且我們打不得罵不得,往往我們理論兩句還要被指責:孩子不懂事,你多大了還要和小孩子計較。現在自已也有了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更擔心自己變成一個失敗的熊家長。
  • 我們該怎樣營造和保持書房的安靜氛圍?(十六)
    我們該怎樣營造和保持書房的安靜氛圍?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我們該怎樣營造和保持書房的安靜氛圍?書房需要一個安靜祥和的環境,這樣才有利於房宅主人身心的愉悅和孩子的學習,因為人在嘈雜的環境中效率要比安靜環境中低得多。要營造寧靜的書房環境,可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 公共場所保持安靜 同學們做到了
    中西結合的教學方式把好的東西留在孩子身上「如果你們選擇了娃哈哈雙語學校,孩子一進來就是準留學生了。」全力一開腔,就把孩子們的未來給點明了。和傳統民辦學校不同,娃哈哈雙語學校的課程設置等,都是國際定位,1∶5的師生比也是很多學校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