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父母如何做到讓孩子安靜地用餐呢?

2020-08-10 河南永和幼教

孩子在餐廳不能安靜地用餐,吵鬧、跑來跑去,狀況百出,相信不僅父母頭疼,周圍用餐的客人、餐廳服務人員也會感到非常無奈。我家是中西合璧家庭,一開始,我和先生也對「孩子們用餐時是不是太吵」持不同意見。記得孩子很小的時候,一家人外出用餐,先生就會不停地嘮叨:坐好,聲音小點,不準跑,不準玩盤子、刀叉。當時,我覺得先生過於嚴苛,但後來,我也表示認可,並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用餐時的修養。


去年,有一次和朋友聚餐,4個大人,7個孩子,整個過程孩子們非常吵鬧,不僅吃喝時大聲講話,還四處走動,家長們要不時提醒。反倒是我兒子,因為長期接受他爸爸的用餐教育,全程保持安靜。

德國父母如何做到讓孩子安靜地用餐呢?經過多年生活觀察並結合我們家的實踐,我有6個小建議。



1、清晰講解公共場所的概念,讓孩子明確必須遵守的規則

德國父母有很強的文明意識,在孩子很小時就會告訴他們在公共場合要保持安靜,要注重就餐時的文明禮儀,不可以大吵大鬧。

2、加強家庭用餐規則培養

事實上,很多孩子明知道規則,但不一定做得到。因此,在家中,父母就應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用餐規則。試想,如果孩子在家裡經常大吵大喊,到了餐廳或公共場所,你即便高壓讓孩子暫時安靜,他也靜不了多久。所以,家庭就餐規則的培養非常必要。


3、專注於食物本身,享受美食


在餐廳用餐,可以帶著孩子觀察餐廳,看菜單,一起討論美食話題,選擇菜品等。食物上桌後,孩子們可以品嘗各種口味的食物,專注於美食本身。

在生活中,也可以邀請孩子參與食物種植、採購、製作,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飯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看到食物從原材料到餐桌的過程,自然會產生好感,用餐時也會更加珍惜食物。


4、陪伴孩子

當孩子無聊時,父母最好參與進來,跟孩子輕聲討論他感興趣的事,避免說教。例如,讓孩子講講幼兒園裡的趣事,或者給大家講一個笑話。

用餐時,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玩手機,自己卻一直在看手機。其實,父母可藉助手機,和孩子一起看有趣的小視頻,音量儘量控制在不打擾別人的分貝之內。手機上的小遊戲也可以玩,但要注意控制時間,不能讓孩子沉迷其中。


5、給孩子能使其安靜下來的物品

外出就餐時,讓孩子帶一本他喜歡的書是很好的方法。這樣,成人聊天時,孩子不至於特別無聊。有時候,孩子會比較躁動,自己不能安靜地看書,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陪伴,比如,讓孩子朗讀一段,或者給孩子朗讀一段,當然朗讀時不要打擾別人。

很多餐廳也會給孩子準備圖書和畫紙,有些還會把自己的餐廳圖案或標誌設計成有趣的圖畫讓孩子填色,這些對低齡的孩子是很好的方法。


6、循序漸進,科學練習

有些孩子嗓門大,父母可以和孩子在家裡練習聲音控制。在大家能聽到的空間裡,讓孩子學會控制音量,吐字清晰。家長稍微加以提醒,孩子就能慢慢地掌控自己的音量。關於講話的分貝、呼吸、吐字,都有科學的訓練方法。例如孩子講話太快,可以讓他數到25,每個數字間隔踏腳一次,每次踏腳不能快也不能慢,這種訓練可以調整孩子的呼吸和吐字頻次,同時也提高吐字清晰度,成人也可以一起訓練。

要培養孩子用餐時平和的心態,培養孩子吐字清晰、順暢表達的能力,和孩子一起探討讓大家舒服的音量。從小培養孩子在公共場合應有的規則意識。總而言之,孩子能安靜地用餐,首先是家長對孩子有就餐要求,不縱容;其次,要通過科學訓練,培養孩子成為文明有素養的人。


配圖/網絡

編輯排版/周珊


▎內容來源於 幼兒教育雜誌,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END -

相關焦點

  • 外出就餐時孩子愛吵鬧?父母可用三個小技巧,讓他變安靜
    因此,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禮儀和用餐習慣,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習慣安靜地細嚼慢咽。,讓孩子外出用餐時變聽話其實,孩子在外出就餐時,不受控制,製造麻煩,父母也是很苦惱的。但是,平時外出就餐,又不能不帶孩子去。那麼,父母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變得安靜、乖巧,少給父母帶來尷尬呢?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安靜坐下來學習,家長需要做到3點
    家長用對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有助於專注的「外部環境」,孩子其實是可以做到安靜坐下來學習的。想讓孩子安靜坐下來學習,家長需要做到3點,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很多孩子之所以沒辦法能夠安靜地坐下來學習,根源在於缺少一個目標。
  • 旅途,如何讓孩子保持安靜?
    安靜吃飯、安靜遊戲、安靜閱讀,達到時間就要有表揚或小小的獎勵。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大人不能安靜孩子很難安靜。 2、出發前的約定。在確定旅程之後就要和孩子講明道理。交通工具上、公共場所裡不能大聲喧譁。如果做到了安靜、下車後會有小驚喜。 3、準備食物、書籍、玩具和故事。
  • 德國媽媽的崗位說明書 ,讓中國父母汗顏
    看到了德國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總結,不得不令人驚嘆!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一個強大的民族,從何而來?答案是:教育。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看看德國媽媽崗位說明書上的62條德式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吧,同時也反思一下,我們做到了多少?
  •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
    01前言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正面管教,應該用寬嚴相結合,以嚴為主的教育方法。02家庭教育中寬嚴結合,以嚴為主的理由首先,現代社會科技產品,電子產品多,各種誘惑層出不窮,要是沒有較強的抵制誘惑的能力,孩子恐怕是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學習的
  • 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父母很頭痛?培養孩子用餐好習慣的秘訣
    身為新手父母的妳,是否也有滿腹疑惑,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會,因而習慣性餵食,甚至擔心孩子沒吃飽,經常追著餵食?其實,父母的用心良苦反而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想要培養孩子自己用餐的能力,父母必須改變觀念。
  • 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一些父母在吃飯這件事上,寵著孩子,依著孩子,挑孩子愛吃的,零食不管控,不注意營養均衡和孩子固定的吃飯時間。溺愛將吃飯的主動權都交給孩子,讓孩子在2-4歲這個階段,養成了不良的用餐習慣。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 德國家庭教育第一課: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在德國的公共場所,你看不到喧鬧、喊叫的孩子,安靜讀書的是大多數。在德國,從家庭到學校甚至到整個社會,都很鼓勵孩子閱讀,那裡的公共場所,包括大型活動場所,都會闢出一個安靜的角落提供書給孩子讀。德國不主張「學前教育」,不準教孩子學數學、認字母,但卻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們閱讀。我的房東先生說,他從幾個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給他們讀書。
  • 父母為何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如何有效地合作指導呢?
    所以很自然的,如此不相同的父母,對教育孩子的方式一定也不同。觀念上一定也會有衝突,比如母親把吃菜花當作遊戲,她對孩子說:&34;嚴肅的父親則會說:&34;那麼,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是從哪裡來的呢?大部分是受我們自己父母的影響。我們成年後會重複(有時是無意識的)父母曾經教養我們的方式,有時我們會在說話之中,突然發現自己的口氣聽起來就像老媽和老爸,這是可能的,即使我們曾發誓要做不同於父母的事。既然我們的另一半生長在不同的家庭,他們當然不可能與我們有完全相同的教養方式,他們自己父母的影子跟隨著他們。
  • 育兒不易,父母如何做到給孩子的有效陪伴
    「好,自己玩去吧,媽媽忙著呢」孩子明顯感覺到了媽媽的敷衍,一臉失望,撅著嘴,手裡隨意擺弄著玩具。當孩子跟你分享感受時,是渴望被關注!長期缺乏關注,可能導致孩子長大後易發生早戀,尤其是小女孩。忽視型的父母通常並不把孩子當回事,懶得回應孩子,或者把不回應當做懲罰。
  • 為了吸引父母關注,她付出了大代價,父母如何可以做到不偏心
    看他們七嘴八舌的,醫生大聲地讓他們安靜下,然後讓他們跟著到她辦公室,再詳細說病人的情況。看著醫生凝重的表情,周曉婕爸媽臉色都有點刷白,忙跟在醫生後面。「我看病人年紀不大,應該屬於未成年人。但是很不幸她懷孕了八周,這次是不小心被碰撞到導致下體流血送到醫院的,現在胎兒穩住了,大人小孩沒有大礙了。你們看看要不要考慮報警?」
  • 如何教出自律的孩子?德國媽媽的總結
    就從生活做起,讓孩子從小知道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環保教育,從日常生活做起。規則9:相信孩子的感受與判斷力,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關於親子教育,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 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
    如果你是因這個標題而打開這篇文章,並且想在文章中搜索信息看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那麼,很遺憾,你進錯地方了。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而是帶你發現:你可能正在絞盡腦汁,甚至是已經採取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你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正在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首先,我們來思考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這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安靜省心?
  • 開學季,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呢?
    9月份啦~幼兒園的小朋友也陸陸續續的開學了那麼,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呢?提前帶孩子來幼兒園熟悉環境,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告訴孩子學校有很多小夥伴,可以一起玩耍學習。 2、幫助孩子建立對園內生活的理解在家給孩子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給以糾正,幫助孩子從內心接納和理解集體生活的存在比如說用餐習慣
  •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很重要!父母一定要做到這三件事
    導讀:讓孩子愛上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很重要!父母一定要做到這三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讓孩子愛上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很重要!父母一定要做到這三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寶寶用餐好習慣5法則
    也許你家也有這樣的煩惱,說不定你正在苦心研究,想找出一個能使寶寶安靜規矩地坐在餐桌前進食的方法。無論你是否找到方法,下面這些原則是值得參考的。1 擬訂規則規則不是父母單方面訂立的,而是與孩子討論後的結果。例如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很不喜歡吃飯時,有人把餐桌弄得亂七八糟。
  • 【德國教育】德國式「為了孩子」!
    在德國,經常是一個家庭兩三個孩子,很多人會問,那麼多孩子,還沒有老人幫忙帶,父母們是怎麼帶孩子的呢?這就要提到德國舉全社會之力共同「富養」孩子的文化,讓我們來看看德國人到底是怎麼「富養」孩子的吧?01各地普及的三歲以下兒童託兒所在德國,如果父母是雙職工,家裡有兩三個孩子的話,又沒老人幫忙,孩子就必須送去三歲以下託兒所,叫Kita。我見過在Kita最小的孩子還不到12個月大。
  • 德國強大的邏輯思維:家庭教育——如何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談論德國時,就不得不把德國的家庭教育列入其中。德國人有多重視家庭的教育呢?可以從德國將父母教養孩子的義務明確地寫入德國憲法這一點看出來,畢竟德國可是唯一一個敢這麼做的國家。二、教育孩子時,身教作用大於言傳父母如果想讓孩子遵守什麼規則,那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遵守你所制訂的規則,否則,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你的孩子這樣做呢。德國家庭教育裡。言傳的作用遠遠小於身教。
  • 安靜的力量: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成功?
    尤其是在美國這樣公認以「外向」為主的國家,「安靜」和「內向」這樣的詞都是含有貶義的。內向的孩子往往會被排斥和嘲弄,同學們會覺得他們缺乏魅力,甚至認為他們是怪胎。連老師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法倖免於難,經常給那些內向孩子的父母提出這樣的建議,「你家孩子能不能在課堂上更活躍一些?」
  • 家長必讀:德國媽媽教你如何教出自律的好孩子!
    各位父母可以結合您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學習參考!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如此強大的民族,從何而來?答案是:教育。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看看德國媽媽崗位說明書上的62條德式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吧,同時也反思一下,我們做到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