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給娃添多少衣?摸一下這個位置就清楚,給家長的「穿衣公式」

2020-12-17 木蓮媽媽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給孩子穿衣服成為了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南方大多數地區沒有暖氣,室內室外溫差並不是很大,孩子們穿衣服的原則就是保暖。

在北方的家庭中,室內溫暖如春,室外凍得人發抖,家長們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也猶豫不決。畢竟一冷一熱的溫差,太容易讓孩子感冒了。

冬天到底該給孩子穿多少衣服?怎麼判斷孩子的冷熱?家長們掌握這個方法,讓你家孩子溫暖過冬。



想知道孩子冷熱,摸一下後頸就知道了

很多家長在判斷孩子冷熱的時候,都會走進一個誤區。他們會摸孩子的手腳,覺得手腳冰涼,就會添加衣服。這時候就來了問題,明明給孩子穿了大棉襖二棉褲,為什麼還是會手腳冰涼呢?



其實,孩子手腳冰涼可能不是因為太冷了,而是因為血液循環不暢通。冬天,孩子的血液循環不流暢是常有的事情,並不是病理性的問題,家長們不需要太緊張。

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家長們給孩子穿得衣服太緊了,光顧著保暖,忘記了給孩子穿舒適的衣服,這也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所以,通過觸摸手腳的方法來判斷孩子冷熱,是不科學的

最科學的判斷方法,是摸一摸孩子的後頸。很多兒科醫生都會建議家長們用這樣的方法判斷孩子冷熱,這是較為權威的判斷依據。

但數據統計顯示,僅有百分之三十的父母知道這一秘訣,所以今天就來給大家可科普一下,如何才能通過觸摸孩子後頸,判斷冷熱。



首先,父母在觸摸孩子後頸的時候要保證手部的乾淨,不能用髒手觸摸孩子。其次,要保證你雙手的溫度是常溫的,如果太冷或太熱,都會影響你的判斷。

保證做到以上兩點後,就可以觸摸後頸了。如果感覺到孩子後頸乾燥、溫熱,這就證明孩子此刻的穿衣正好,不冷不熱,不需要額外添加或減少衣物。

如果覺得孩子的後頸發涼,這代表穿衣服少了,需要添衣。如果孩子的後頸有汗,皮膚觸感發粘,這代表穿的太多了,孩子會覺得很熱,可以減少衣物。



這樣穿衣服最溫暖,家長要了解

想讓孩子過一個溫暖的冬天,這幾個地方一定不能著涼。



◆腳步不能著涼:腳底的穴位連接著我們的五臟六腑,寒從腳起,如果著涼的話,容易讓孩子變成寒涼體質,對身體發育十分不利。

◆頭部不能著涼:頭部著涼會讓孩子覺得頭疼,整天都死氣沉沉的,沒什麼精神。

◆腹部不能著涼:腹部著涼會影響腸胃功能,讓孩子吃不下去,也不容易消化,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家長們給這幾個地方做好保暖,孩子一定會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科學的穿衣建議,家長牢記

▼保暖和重要,透氣更重要

在保證衣服保暖性的同時,要注意透氣性。有的衣服非常的悶,這會讓孩子的皮膚無法呼吸,很容易造成皮炎、溼疹等皮膚類問題。兩者兼顧的衣服,才是上上之選。



▼保證衣服質量

有些衣服的材質不好,會讓孩子過敏。比如,在製作過程中用了太多化學產品,孩子的皮膚非常嬌嫩,受不了這些東西的刺激,很容易受到傷害。

還有一些衣服看起來很好看,甚至有點花裡胡哨,有很多貼的鑽和小物件,這些東西容易劃傷孩子。家長們儘量不要給孩子選擇此類衣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注意貼身衣物的選擇

比起外面穿的衣服,貼身衣物的質量更加重要。貼身穿的衣服,不僅質量要好,而且一定要足夠暖和。現在給孩子穿二手衣服的家庭少了,都是買新的穿。

但還是有一部分家長會給孩子穿親戚孩子穿過的衣服,這樣雖然很環保,但不一定貼身。外面的衣服穿穿倒也無妨,但貼身的衣物一定要買合適的。



穿衣有「公式」,適合大多數寶寶

一件比較薄的棉衫相當於1℃,厚的棉衫是2℃,薄外套約等於3℃.棉背心、棉衣、薄羽絨服、厚羽絨服分別相當於4℃、5℃、6℃、9℃。

最讓孩子覺得舒適的溫度是26℃,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室溫是26℃,給孩子穿了一件薄棉衫,孩子的感覺就是27℃,如果穿了一件棉背心,孩子的感覺就是30℃。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數值,具體的還要看自己孩子的體質。另外,這個穿衣公式會根據地區不同而產生差異,家長們要彈性使用。

給孩子穿衣服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家長們不能馬虎,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冬天。

相關焦點

  • 天冷給娃穿多少?這個穿衣法則記住了!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微博截圖適當給孩子添衣保暖並沒有錯,但這裡要注意「適當」二字。否則,你給孩子的關愛,卻有可能正在害了孩子。天一冷,有些大人總怕孩子凍著,恨不得把所有保暖的衣服都給孩子穿上。捂熱綜合症,又叫「嬰兒蒙被缺氧綜合症」或「嬰兒悶熱症候群」,是由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引起的嬰兒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1歲以內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若不注意科學護理,最易誘發此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 穿對衣服少生病,《寶寶萬能穿衣公式》超實用
    有的家長可能除了不知道穿多少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習慣摸寶寶的四肢判斷他們的冷熱,一旦發現寶寶手腳冰涼,就急忙添加衣服。;如果摸上去有些涼,說明家長應該給寶寶添加衣服了;而如果這裡已經出汗,則應幫寶寶擦乾汗液,再適當減少一兩件衣服。
  • 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
    其實,很多大人給娃穿衣,也會遵照這個原則。那麼,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到底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如果入秋後家長堅持「秋凍」,很容易導致寶寶的皮膚和血管受損。給孩子添衣服,要根據實際情況,找到最合適孩子的穿衣方式。
  • 降溫了,按「26度穿衣公式」給孩子穿衣合適嗎?家長記牢3原則
    按這個公式算一下,T恤(1℃)+棒球服外套(2℃)+褲子(也算2℃吧)+氣溫(18℃)=23℃,今天北京也是18度,按這樣的穿法,孩子可能還真有點冷。也有東北的家長留言,表示:這樣的公式不適用於東北!的確啊,零下十幾、二十多度的天氣,按這樣的穿法穿26度會凍的流鼻涕的。所以,這個穿法也只能是不太冷的的確,一種比較理想的穿衣方法。
  • 冬天判斷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覺得」,要「摸」對兩個部位
    每到冬天都會引起一場小的對抗:到底是娃覺得冷,還是家長覺得冷?冬天時,家長總會通過摸手來判斷孩子的體溫。,老人更是聽到噴嚏聲就給孩子添衣服,說娃是因為吹到冷風。如果脖子後面涼說明孩子有些冷,需要及時添衣。
  • 給孩子穿衣,多了怕熱少了怕冷?寶寶的省心穿衣公式媽媽請收藏
    閨蜜打電話和我哭訴說最近又和婆婆發生了矛盾,原因是針對孩子穿衣多少的問題,閨蜜的婆婆覺得孩子年齡小要多穿一點,避免著涼感冒。可閨蜜認為,嬰兒的體溫本身要比成年人高,而新陳代謝又比較快,所以很容易出汗,若穿的衣服太過厚重,不僅不舒服,更可能引起孩子的疾病情況。
  • 天冷了,幼兒園老師給孩子的最佳「穿衣公式」
    那麼天涼了,到底穿多少合適呢?幼兒園穿衣實用準則1、 判斷幼兒衣量是否合適的標準:因為小朋友的心臟較小,搏動力量較弱,搏動出的血量較少,達到四肢末梢的血也較少,所以局部摸起來會偏涼,這是正常現象。幼兒園穿衣實妙招入秋後迫不及待地為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這樣沒有過渡的添衣,會影響孩子皮膚的散熱,更容易削弱孩子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1、早晨入園時,可以為孩子穿上一件薄外套擋風,推薦拉鏈款,方便孩子穿脫。2、根據孩子在幼兒園的運動量,讓孩子比成人少穿一件,保持後背溫暖即可,不捂汗。
  • 天冷了,幼兒園老師給孩子的最佳「穿衣公式」(轉給家長)
    面對氣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也開始犯了難,孩子的衣服該如何添加,才會健康不生病呢?別急,相信在看完這篇幼兒園老師給家長的寶寶最佳穿衣指南,你就明白了。入秋後迫不及待地為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這樣沒有過渡的添衣,會影響孩子皮膚的散熱,更容易削弱孩子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 寶寶冬天穿衣指標
    還有就是寶寶發燒時更不能捂了,那樣熱量散不出來,體溫反而越捂越高,家長可再別犯這低級錯誤了。如何判斷寶寶的冷熱一摸寶寶的小鼻尖,不發涼證明沒穿少;二摸寶寶的頸後,沒出汗證明穿得合適,若是粘粘乎乎的,那肯定是穿多給娃捂著了;三看寶寶臉色並摸摸四肢,排除發燒的前提下,如果小臉潮紅,胳膊腿都發熱有汗,也肯定是穿多了。
  • 主要摸這個位置的溫度哦
    如何判斷該穿多少不少爸爸媽媽習慣摸寶寶的四肢來判斷冷熱,一旦發現手腳冰涼,就會急忙給他添衣服,但其實這樣的方法並不合理,因為寶寶心臟比較小,泵出的能到達四肢末端的血液量就比較少,因此手腳偏涼是正常的,如果小手小腳摸上去溫熱,反而說明寶寶穿得多了。
  • 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寒潮來襲,育姐其實不太擔心孩子們沒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而受涼(畢竟給娃捂好是家長的本能!),反而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不要過於緊張,給孩子穿太多,反而生病了。天氣漸冷,寶寶應該比大人們穿厚些,這是常見誤區。尤其在奶奶、姥姥帶娃的家庭裡,老一輩喜歡給寶寶捂著,因為總是以自己感受到的冷來給娃穿衣服,生怕凍壞了寶寶,誰知這樣反而帶來了問題。
  • 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靠譜嗎?
    #那麼,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到底靠譜嗎?俗話說「春捂秋凍」,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了解清楚這個到底靠不靠譜。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減少穿衣適當「凍」一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
  • 當心害了娃!寶寶秋季超實用穿衣指南
    估計互看對方的時候,心裡不免嘀咕一句:「傻嗶~~~~(嗶,用於消音作用)」大人懂得知冷知熱,感到冷了、熱了也會及時添減衣物。可寶寶不一樣啊,寶寶即便感到熱了、冷了,由於還不會說話,無法及時給家長傳遞信號。
  • 只要摸一摸這裡,就能一目了然啦
    寒冷的冬季已經來臨,羽絨服、大棉襖「統統上陣」,對於寶媽來說,寶寶的穿衣問題也成了一大難題。生怕寶寶傷風感冒,於是乎,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寶寶裹成了粽子,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卻給寶寶帶來了巨大傷害。02摸頸背部有經驗的家長,對測試小寶寶是否冷熱有自己獨到的經驗,判斷寶寶是否冷,可以摸一下寶寶的頸部和背部:
  • 溫度驟降,不想寶寶感冒咳嗽,這4種穿衣守則必須遵守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判斷他們該穿多少衣服呢?作為家長,其實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一味憑自己的感覺去給孩子隨意增減衣物。那麼如何判斷寶寶到底冷不冷?怎麼給寶寶穿衣才合適?這份超實用的兒童穿衣指南,你要了解一下。
  • 冬季該怎樣給寶寶正確穿衣?再說一次:不要捂
    比如說,寒冷的冬季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降溫,許多麻麻認為一定要給寶寶多穿衣服,千萬不要凍著了。殊不知,這種行為可能會害了寶寶,那麼,麻麻們來學學如何給寶寶正確穿衣!誤區二:發燒要捂出汗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穿得多多。有的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有的說,穿得厚點是為了捂出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科普:對寶寶來說,發燒捂出汗,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症,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
  • 寶寶冬季穿衣越厚越好?媽媽掌握一條「穿衣公式」,薄厚正合適
    其實,寶寶被厚厚的衣服包裹著,感覺很不舒服,還會引起他們體溫升高,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如果我們冬季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會降低孩子體內棕色脂肪的含量,孩子長大後就會更怕冷。  寶寶穿衣公式,四季都適用  冬天天氣寒冷,孩子穿少了,家長擔心會生病;給孩子穿厚了,又對孩子健康不利。其實,給孩子挑選衣物,並沒有那麼難。
  • 入秋後天氣開始變涼,家長不要盲目捂孩子,要懂得正確為孩子添衣
    關於這方面的新聞,相信家長也有所耳聞,很多新生兒剛出生,就被家長捂出了重症。家長長期盲目為孩子添衣,還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不利於孩子成長。,要懂得正確為孩子添衣1、摸孩子的後背判斷孩子冷熱入秋後,雖然天氣開始冷變,但家長不要自己覺得冷,就覺得孩子冷,也不要通過孩子的手腳來判斷孩子的冷熱。
  • 當心害了娃!寶寶秋季超實用穿衣指南,不看就虧大了
    估計互看對方的時候,心裡不免嘀咕一句:「傻嗶~~~~(嗶,用於消音作用)」大人懂得知冷知熱,感到冷了、熱了也會及時添減衣物。可寶寶不一樣啊,寶寶即便感到熱了、冷了,由於還不會說話,無法及時給家長傳遞信號。
  • 小兒推拿李波:冬季兒童穿衣指南,寶寶穿衣,冷暖有道
    小兒推拿李波:冬季兒童穿衣指南,寶寶穿衣,冷暖有道!冬天,天氣寒冷,幼兒園裡感冒咳嗽的孩子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衣服沒穿對。穿太少,會受涼感冒,但穿太多,又會熱傷風感冒,到底該怎麼穿成了一家人爭吵不休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