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亂穿衣的季節」了!
人們都說,秋如四季,這一點都不假!
各位寶媽奶爸您往青海的街頭瞅,就能分別看到精神小夥、養生女孩以及迷惑大爺……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仨人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一個穿夏裝,一個穿春秋裝,一個穿冬裝。
估計互看對方的時候,心裡不免嘀咕一句:「傻嗶~~~~(嗶,用於消音作用)」
大人懂得知冷知熱,感到冷了、熱了也會及時添減衣物。可寶寶不一樣啊,寶寶即便感到熱了、冷了,由於還不會說話,無法及時給家長傳遞信號。
加上秋季本身就是病毒高發季節,很多家長都怕孩子感冒生病,給孩子趕緊加穿衣服。不少家長還會因為給孩子穿多了,引發捂熱綜合症!
捂熱綜合症的可怕之處,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出現捂熱綜合症的寶寶,會因捂的過厚、過嚴,出現高熱、脫水休克、缺氧窒息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引發致命的危險!
所以,寶寶穿衣服的多少,可不能靠大人的感覺去判斷。今天小編就整理了「寶寶秋季穿衣指南」,希望幫助各位寶媽奶爸能學會如何給寶寶穿衣服,以保證寶寶舒適、保暖、少生病!
(圖片來源:m.cqmama.net)
天氣變涼,對於寶寶來說。最忌諱「捂熱」和「秋凍」這兩件事!因為:
「秋凍」並不能很好地提高寶寶的抵抗力。
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各項還在發育中,秋凍反而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比如會降低寶寶體內免疫活性,減弱寶寶對抗病菌的能力,容易寶寶患上著涼、感冒等疾病。
而「捂熱」對於嬰幼兒來說,穿蓋的過厚容易出汗,稍不注意就會讓寶寶患上熱痱、毛囊炎等皮膚疾病,甚至引發可怕的捂熱綜合症!
為什麼說可怕?因為長時間讓寶寶置於高溫環境,會引發昏迷、缺氧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而且,大量排汗後若沒有及時補水還容易出現脫水休克的現象。
既然熱也不行,冷也不成,那到底該怎麼給寶寶穿衣呢?其實不冷不熱才是最健康的做法,當然小編知道想要做好並不容易,所以下面講的這些穿衣技巧,寶媽奶爸們可要牢記了。
(圖片來源:pexels.com)
嬰幼兒新陳代謝旺盛,所以比成人更容易出汗。那麼,想要寶寶穿的舒適,其實可以參考家長的衣著:
■ 1個月以內的寶寶,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即可;
■ 1個月以上~3歲的寶寶,和大人穿一樣厚薄的衣服,室外可多穿一件;
■ 3歲以上,詢問寶寶的意願添減衣物。
(註:早產兒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所以在未追趕上足月兒的情況下,建議在此基礎上添一件衣服)
除了參照大人的衣著外,有一個穿衣法,不管你家是在南方,還是北方都非常適用,它就是: 洋蔥穿衣法!
「洋蔥穿衣法」就是像洋蔥一樣層層穿搭。那麼,為什麼推薦給寶寶採取洋蔥式穿衣法呢?
這是因為洋蔥穿衣法一來保暖;二來方便穿脫,可以根據寶寶需求來增減衣物,在寒冷的戶外和暖氣房之間自由切換無壓力,而且還很時髦哦~
所以,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採取:
內層: 柔軟、排汗吸溼的純棉衣物,而且安全類別必須為A類;
中層: 可以穿前開口式薄開衫或毛衣等保暖易穿脫的衣物;
最外層: 在秋季比較寒冷時,穿個薄外套,冬季可穿棉服或羽絨服,來幫寶寶防寒防風。
秋季早晚溫差大,這樣多穿幾層稍薄的衣服,不僅保暖效果更好,而且家長還可以根據室內外溫度的變化,及時地給寶寶增減衣服。
(圖片來源:網絡)
摸鼻尖和摸四肢的方法並不準確,較為準確的方式是摸寶寶的背部。
方法:
把一個手指(建議用食指,感覺更靈敏精確)從寶寶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如果:
■ 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寶寶衣服夠了;
■ 有發燙和溼潤感,還伴有臉發紅、身體出汗、燥熱等現象,說明孩子的衣服穿多了;
■ 感覺不夠溫暖,寶寶伴有臉色發白,身體縮成一團等現象,就說明孩子衣服沒穿夠,要加衣了。
育兒無小事!各位寶媽奶爸肯定沒想到,給寶寶穿個衣服竟也有這麼多「門道」。
最後,小編總結一段穿衣原則:春捂秋凍不靠譜,判斷冷熱摸後背,洋蔥穿衣法超好用,參考大人穿著也不賴!
大家看完別忘了分享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