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 張建雄
2017年8月,蘇州日報報業集團啟動融媒改革,首批4個融媒中心成立;同年9月推進融媒系統第二期改革,13個部門和融媒中心成立。按照「大編輯中心+垂直採編部門」的改革模式,成立蘇報融媒編委會,下設1個總編辦、3個編務類中心和13個採務類中心。
蘇報集團融媒體由總編調度中心進行資源統一調度,開展集中策劃採編,將任務和選題分發到內容生產部門和媒體聯動平臺,前者負責策劃、採訪,後者負責會商協作後道加工分發,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新聞產品製作完成後統一進入新聞產品庫,由數字產品編輯製作中心、日報編輯中心、晚報編輯中心、商報編輯中心、現代蘇州雜誌、古吳軒出版社等編輯中心分別選用,充分利用圖文和音視頻直播、HS、AR\VR、小遊戲等形式,在微博、app、微信、報紙、雜誌、圖書出版等不同的媒體平臺發布,凸顯快、全、深、酷的融媒體特點。經過融媒體的有效傳播,建立起大資料庫,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對傳播效果進行評測,積累數據資產。通過對數據的反饋與監測,總編調度中心可以進行更加精準地開展新聞生產指導,最終形成以總編調度中心為龍頭,以每日三會為抓手的策採編播發全鏈條全流程運作機制。實現了「融」出精氣神,「改」出生產力。
創新就是生命力。蘇報集團不斷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創新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生產出更高質量的新聞,發出更有價值的聲音。《剛剛,習主席說「蘇州過後無艇搭」!》——閱讀量超1000萬;H5作品《劉嘉玲來電話了!》——發布當天接聽量50萬人次;《蘇港情緣雙面show》《蘇港同心蟹蟹情濃》——點擊量超100萬……創新的傳播思維使爆款新聞產品不斷湧現。同時,集團加大本地新聞內容推送力度,重視現場圖文視頻直播+全媒體報導,強化新聞與服務相結合,
在2018年5-7月,舉辦首屆創新實操案例大賽,營造積極創新、奮發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對獲獎項目擇優資金引導、政策扶持和孵化落地;2018年11-12月,舉辦首屆短視頻大賽,突出展現創新創意能力和生活發現能力,挖掘並培養融媒改革急需的新媒體導、編、播人才。2018年8月27日,《姑蘇晚報》實施全新改版,明確與《蘇州日報》不同的編輯方針,日報晚報開始差異化發展。實現了「創」出新活力,「展」出新作為。
傳統媒體面臨新媒體資金投入不足、人力資源嚴重短缺、盈利模式不明晰、思想、觀念、模式轉變不夠等嚴峻挑戰,蘇報集團認為,融媒改革的再深化,需要打破身份限制、完善考核體系、明晰運營模式、突出人才培養。2017年下半年,集團邀請第三方公司梳理並制訂了「四定方案」,即「定崗定編定責定薪」,2018年在全集團分步實施。率先在行政職能部門採用「雙向選擇,競聘上崗」的方式,按照崗位職能進行績效管理。5月份,在融媒中心推行新的績效考核辦法,所有採編人員實行同工同酬、多勞多得。同時,在生產端引導採編團隊樹立移動優先思維。通過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行績效考核制度、推進同工同酬分配方案、突出移動優先等舉措,實現了「考」出引導力,「評」出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