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瓶裝舊酒,這是在汽車行業並不少見,在國內,這種「優良傳統」應該是由大眾首先提倡的,比如,至今還在市面上銷售的捷達、桑塔納,甚至是寶來一族,均是老舊平臺下的產品。與此類似的、比較典型的還的北京現代旗下的「伊蘭特」家族、起亞旗下的「獅跑」家族等等。
如今,這種風氣也已經吹到了自主品牌之中,而且,自主品牌的跟風速度和手段,完全不亞於以上合資品牌,尤其是在玩「文字遊戲」這一層面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與合資品牌在名稱上抖激靈——比如:悅動、朗動、領動——不一樣,自主品牌喜歡在原來名稱的基礎上加個後綴,最常見就是PLUS、PRO,另外還有MAX等。
典型的,比如,長安CS35 PLUS,還有即將上市的長安CS75 PLUS,榮威i6 PLUS等;而採用PRO做後綴的也不少,比如比亞迪秦PRO系列,即將上市的宋PRO系列,以及剛剛發布不久的吉利博越PRO;而帶MAX後綴的,比如榮威RX5 MAX等。
與合資品牌的做法差不多,這些帶有PLUS/PRO/MAX後綴的車型,均是大改款(一般為中期改款)或換代車型,無論在設計上,還是產品力上的確有了相當的提升,而且,這些車型的老款產品一直都賣得不錯,因此,廠家為了提升效益,讓老款車型繼續發光發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這裡有個問題,那就是推出的所謂「PLUS/PRO/MAX」車型產品力是提升了,但車的售價也相當提高了,比如長安CS35售價為6.39-8.79萬元,而長安CS35PLUS售價為6.99-10.49萬元,儼然是相比老款提升了半個級別,但是從定位上來看,長安CS35與長安CS35PLUS並沒有發生改變。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下半年市場上將陸續上市幾款帶後綴的中期改款或換代車型,比如吉利博越PRO、比亞迪宋PRO、長安CS75PLUS等;同時,不難預測的是,這些車型的售價相比老款車型將有所提升。
這算是坑嗎?在我看來,是的!
對於一款車型來講,升級換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比如豐田卡羅拉、凱美瑞,本田雅閣等車型,都是歷經八、九代,甚至十代以上的迭代更新,而他們的做法就是新款或新一代車型一上市,老款車型即宣布停產,這樣才能一代一代向下延續,而不是在名字上做文章,玩文字遊戲,因為照那樣的話,像卡羅拉之類的車型,如今的名稱要都寫下來,可以繞車身一圈了。
而且,新款車型上市,老款車型或上一代車型停產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很多廠家為了利益,新款車正常上市銷售,老款車不停產繼續賣,甚至還在銷售統計中將老款車型與新款車型銷量數據進行統一,算做一款車型,這種做法實話講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
當然,新老車型同堂銷售並非不可行,尤其自主品牌,在品牌和規模無法與合資品牌抗衡的情況下,選擇用多款產品密集布局某一區間也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做法,只不過,老款產品要再次上市銷售,同樣也要尊重消費者,也就是做為一款產品,也要在設計和產品力上下一些功夫。
自主品牌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也並不是沒有,我認為哈弗是其中之一,其旗下車型哈弗M6毫無疑問是上一代哈弗H6轉化而來,雖然「三大件」沒什麼變化,但是卻在設計、配置等產品力上進行了升級,而且將名稱改為「哈弗M6」,使其整體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口味,也為哈弗品牌再開闢一個車系;更重要的,哈弗M6仍在改款升級,預計新款哈弗M6將於不久之後上市;而最最重要的是,哈弗M6雖然剛上市時價格偏高,但是官降之後,售價低至6.6萬起,這個售價和性價比幾乎同級無敵。
所以,雖不敢說哈弗M6是教科書級的典範,但是在「新瓶裝舊酒」、新老車型同堂銷售這種做法上,哈弗M6我認為是值得肯定的做法。而加個「PRO/PLUS」等後綴,看上去挺洋氣,實則卻讓消費者為你的升級買單;再說了,現在改款換代,加個後綴,那麼接下,第三代車型、第四代車型……要怎麼命名呢?不至於要把前面的都加上吧!
所以,為車取名字,還是簡單點兒的好,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