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即為異邦。相對於當下的此處,過去是遙遠的,異邦也是遙遠的,而異邦的過去,則無疑處在認知的對角線的另一端,是最為遙遠的,因而也是最捉摸不定的,最讓人充滿想像的。這也是世界古代史的魅力所在。然而,求知本身並不是什麼幸福的過程,頗像金庸筆下的內功修煉,是逆天而行的——因為你試圖掌握本不屬於你的能力和知識,故而定然要付出代價。也因此之故,人們對世界古代史的認知,怕也是最少的。
本文並不試圖一下子就介紹十分高大上的尖端研究著作,而是先推薦幾本入門性質的書籍。雖是入門,卻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若是無從入得門徑,則只能在門外徘徊,干著急進不去。另外,這些書還能提供指導性的幫助,使你能夠在入門之後,有個指向,不至於在知識的汪洋中迷失自己。由於我自己的知識結構所限,推薦的書目均為古希臘羅馬史,且以希臘史居多。
最先,也是最著力要推薦的是黃洋和晏紹祥老師合著的
《希臘史研究入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和劉津瑜老師所著的
《羅馬史研究入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這兩本書均屬於北京大學出版社策劃的「歷史學研究入門叢書」,遵從相同的體例:第一章,歷史概述,梳理該書覆蓋的歷史的基本脈絡;第二章,史料概述,分門別類介紹研究所用基本材料;第三章,研究史概述,論述西方從文藝復興至當下的研究歷程;第四章,重點學術問題,簡介當下學術研究熱點。此外,還有對學術資源的簡介和關鍵詞的介紹。
黃洋、晏紹祥:《希臘史研究入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這兩本書,最適合的讀者是有志於從事相關研究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然而,對於一般讀者,這兩本書亦有其價值。第一章的歷史概述可以讓你對歷史有總體的把握。第二章第三章可以讓你知道上述的歷史結論是怎麼來的,依據怎樣的材料,人們的觀點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不致為所謂「XX偽史考」所迷惑。第四章則告訴你,今時今日,哪些相關的東西是比較好玩兒的。附錄中的工具書和各種網站,則能讓你在沒有導師指導的情況下,仍能對這段歷史做一番較深入的考察。
另一本需要詳細介紹的是David M. Schaps的
《古典學研究手冊》(Handbook for Classical Research, Routledge, 2011)。古典學是西方傳統學科,是研究古典世界的一切的學問,包括對古代歷史的研究。研究古希臘羅馬史的學者,也多在古典學系任職。因此,古典學可以說是基礎學科的基礎。Schaps的這本書,分別介紹了學科的性質,語言要求和基礎(主要是古希臘語和拉丁語),所使用的材料——即文字材料、考古遺蹟和碑銘紙草等,相關研究領域和古典學本身的歷史等內容。該書用英語寫成,通俗易懂,不乏生動幽默的句子,可讀性、知識性和系統性都很強,是難得的好書。
上述三本皆為研究入門,即便在推薦閱讀中,也鮮有一般性通史的身影。下面我就結合自己閱讀的經驗,推薦一些通史閱讀書目。希臘史方面,國內最好的叢書為上海人民出版社的
「希臘文明譯叢」,古希臘史部分共三本,分別為《早期希臘(第二版)》(奧斯溫•穆瑞著,晏紹祥譯,2008)、《民主政治與古典希臘》(約翰•K•戴維斯著,黃洋和宋可即譯,2010)和《希臘化世界》(弗蘭克•威廉•沃爾班克著,陳恆譯,2009)。三本書原本就屬於英語世界頗受讚揚的「豐塔納古代史叢書」(Fontan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World),作者均為各自領域的頂尖學者,目標讀者為普通大學生,可謂深入淺出的佳作。
此外,《古希臘政治、社會和文化史(第2版)》(薩拉•B,波默羅伊等著,傅潔瑩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10)和《古希臘簡史:從史前到希臘化時代》(託馬斯•R•馬丁著,楊敬清譯,2011)也值得一讀。這兩本都是覆蓋整個古希臘史的簡史。前者從題目可以看出,更加側重社會和文化史。後者則很特殊,是配合知名的網上古典學資源網站Perseus(http://www.perseus.tufts.edu/hopper/)的線上資源寫成的讀物。二者每章節都附有推薦閱讀書目,很適合初學者入門。另外,J.B.伯裡的《希臘史》(影印版,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雖然年代久遠,但歷久彌新,仍是非常好的參考。
一些未能譯成中文的書籍也值得推薦。P. J. Rhodes的
《古典希臘世界的歷史:478-323 B.C》(A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Greek World: 478-323 B.C,Blackwell,2006)雖然和《民主政治與古典希臘》時間跨度相同,但是Rhodes在敘史技巧上明顯更勝一籌,且在行文之中介紹了眾多學術熱點,體例完善,注釋詳盡,是集學術性和可讀性為一體的佳作。但該書過於集中於雅典,相比之下,Simon Hornblower的
《希臘世界:479-323 B.C(第四版)》(The Greek World:479-323 B.C,4th edition,Routledge,2011)視野就寬廣得多。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本書分別屬於Blackwell History of Ancient World 和Routledge History of Ancient World兩個叢書,其中Blackwell系列除希臘史和羅馬史外,還包括近東、埃及、波斯等古老文明,所邀請的作者也都是一流高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根據其版權頁提供的信息,持續關注叢書的動向。
至於羅馬史,經典的大部頭為特奧多爾•蒙森的《羅馬史》(李稼年譯,商務印書館,1994--2005)、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黃時宜等譯,商務印書館,1997)和雅各布•布克哈特的《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宋立宏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然而,它們是19世紀甚至更為久遠的產物。若想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克里斯多福•凱利的
《羅馬帝國簡史(英漢對照)》(黃洋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亦可以閱讀B. Campbell的
《羅馬人和他們的世界》(The Romans and Their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和Mary Boatwright等人合著的
《羅馬人:從村莊到帝國》(The Romans,from Village to Empire,2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如果想加深對某一階段的認識,也可以從上面提到的三個叢書,尋找羅馬史相關書籍。這些叢書的撰寫者,都是既有學術專攻,又有廣博知識的國際一流學者,因此質量都非常可靠。
B. Campbell,The Romans and Their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
(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