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說話都不顧及場合,她亻們常常在公共場所就開始滔滔不絕。須不知,很多時候就會使自己造成「言多必失」這樣的境地,有可能在某些時候還為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常說「言多必失」,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的多了,話裡自然而然地會暴露出很多問題。「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特別是在人多的場合,你一不小心,一旦失言,你的話就可能中傷或傷害到某個人,這還會為你招惹不少禍端。在生活和工作中,你的一言一行都關係著個人的成敗榮辱,所以言行一定要謹慎。如果你平時是一個話比較多的女人,那麼一定要把自己的「嘴」管好,以防「言多必失」。如果你不想為自己無端引來禍事,那麼作為一個女人就要把「三緘其口」作為自己的處世的座右銘。往往聰明的女人,說話就很會把握分寸,她們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表現的落落大方。她們在說話的時∫候,說得很充分,不該說的時候,一句話也不會多說。特別是在有些場合,她們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她們一定會嚴把自己的「嘴」關,所以她們在交際中總是如魚得水,顯得遊刃有餘。女人們千萬不要小看你的那張「嘴」,如果在一些場合說一些不該說的話,有時候還會為你招來殺身之禍,所以,說話要謹慎為妙。
清朝雍正皇帝喜歡觀看雜劇,如果他覺得哪個雜劇演得好,就會賞賜一些東西給演員。一次,他觀看了一出很精彩的雜劇,因為雜劇的曲子很不錯,演員們的演技也都很好。於是,雍正便親自賞賜一些美酒和食物給演雜劇的演員們。因為劇中人物是鄭儋是常州的刺史,於是,一個演員便問雍正:「現在的常州令是誰?」雍正立即大怒:「你一個優伶之輩,怎麼可以大膽問起官吏之事!此風實不可長。」便命令人將那位演員在階下亂棍打死那位演員只是好奇地問了一句,哪知那句話本來就不是他該去問的。所以,他的一句話就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所以,說話一定要適當,不該說的一定不要說,謹防「禍從口出」。有的女人往往是口齒伶俐,她們在交際場合中常常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口才。於是便對眾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為你增添不少的吸引1力。但是如果你口無遮攔,無意中說錯了話,說漏了嘴,也是很難補救的。所以,女人在人多的場合儘量少講話,並且要講究「忌口」。否則,你就因為自己的言行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臺,有時候還會因此而辦砸事,那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無論是在飯店裡還是在辦公室,只要三五個女人一紮堆,十有八九就會開始議論起自己的同事或者身邊熟悉的人。女人好像天生就喜歡八卦別人的隱私,她們不放過任何機會展現自己「卓越」的口才。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你在大家面前誇誇其談,而且還是談論別人的流言蜚語。在你身邊的聽眾,就有可能在某個時候揭發你的言行,到時候你就會顯得尷尬和痛苦了。女人要切記,有一句話叫「覆水難收」,自己說出口的話是收不回來的。所以為了防止「禍從口出」,你就應該隨時管好自己的「嘴」,對於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要斟酌要多為自己長個心眼,不要說錯話,說漏嘴。有的時候,禍事往往是由於誤會產生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有可能你無意中說的一句閒話就可能引發很嚴重的誤會。
不管在任何場合和地方,所面對的話題,我們都要做到說話有分寸,言多必失,一定嚴把自己的「嘴」關,要時刻注意幾點:(1)在公共場合切忌談論別人的隱私和錯處。(2)不要說傷害他人自尊的話。(3)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要注意說話形式的選擇要適應場合。
俗話說:「人情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很多事情都是一樣的,說話也一樣,最好是為自己留一些餘地,否則日後定會後悔莫及。「狡兔也有三窟」,更何況是我們。所以,說話要適當,不要把話說得太絕,給對方一個臺階下,也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這樣,你才會在交際中能夠獲得好人緣。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隻狼在山上尋找獵物,突然它發現了一個山洞。它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山裡的很多動物都從這個山洞經過。看著一隻只肥碩的山羊從這裡經過,又來了一隻鹿,狼不禁口水直淌。怎麼樣才能吃到這麼美味的鮮肉呢?看著這個有點黑黑的山洞,它不禁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為了把那些小動物們都裝進自己的口中,它決定把山洞裡除了洞口以外的所有通道都封死。於是,它就隱藏在洞口的陰影的地方,等著動物們自投羅網。它在那等啊等,等了很久,才聽到有輕微的腳步聲走來。它一下子從黑暗中躍出來,卻不料。進來的是一隻老虎。看見老虎咆哮著衝過來,它嚇傻了,開始橫衝直撞,可是,除了洞口所有的通道都封住了,而老虎就在洞口。最後,它成了老虎口中的美食。
狼正是沒有為自己留一條後路,所以把自己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在日常交際中,說話也是一樣的,不能一句話就把別人噎死了,學會在適當的時候,給別人一個臺階下,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個時候,不僅是對別人的有利,對自己也是極為有利的。現代社會,人情交往很重要,社會日新月異,而人情世事的變化速度更快。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能知道你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呢?估計等不了三年,人們就會出現彼消此長的變化。由於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你當初把話說得太絕、太滿,現在一旦發生了不利於自己的變化,就很難有迴旋的餘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當遇到意見不合的時候,你最起碼要做到給對方在眾人面前受到足夠的尊重。無論別人說話又對與否,都不要當著很多人的面就開始反駁,你可以選擇私下找個機會,把你的意見告訴對方。這樣,你既為對方維護了自尊,保留了顏面,讓他對你感激,你又可以趁機加深了兩人的感情。
有一次,賈母等人在一起猜拳行令,黛玉無意中說出了幾句《西廂記》和《牡丹亭》中的豔詞。那兩個劇本在當時都被列為禁書,黛玉這樣的名門國秀怎麼能讀禁書?這樣會被指責為大逆不道。幸好在座的人沒有誰聽出來,但此事卻瞞不過寶釵,寶釵沒有意氣用事,當面揭穿黛玉,而是選擇了一言不發。事後,寶釵避開他人叫住黛玉,冷笑道:「好個千金小姐,好個尚未出閣的女孩兒!滿嘴說的是什麼?」黛玉求饒:「好姐姐,你別說與別人,我以後再也不說了。」寶釵見她滿臉羞紅,不再往下追問。這讓黛玉充滿感激,寶釵還設身處地、循循善誘地開導黛玉在這些地方要謹慎一些才好,以兔授人以柄。寶釵無疑是人際中的佼佼者,她知道黛玉對她有嫉妒之心,所以為了增進兩人的感情,她並沒有當著眾人的面給黛玉難堪,而是私下裡找黛玉說,她這樣說話就給黛玉留了一些餘地,所以自那以後,黛玉對她印象大有改觀,並且上成了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給對方一個臺階,就會贏得對方的好感,甚至是友誼。
說話要適當,才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話不可說滿。我們在朋友、親人、同事,甚至是陌生人面前說話,都要適當,不要把話說得太滿。如果把一杯水倒滿了水,然後就再也滴不進一滴水,否則就會溢出來。說話跟倒水是一個道理,如果你把話說得太滿了,會讓他人對你產生嫉恨,而你也會陷入窘迫的處境。少說狠話、絕話。生活中,也許我們會跟一些人產生矛盾,這時候,也不要口出惡言,更不要說出「情斷義絕」、「誓不兩立」這樣過激的話。不管是誰對誰錯,最好自己要閉口不言,以便他日狹路相逢,自己還能有個說話的「面子」。我們要學會少對人說絕話,多給人留餘地,這樣做不僅僅是為對方考慮,也是為自己考慮,這是對彼此雙方都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