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不說這「六種話」

2020-10-20 布衣粗食68

《增廣賢文》裡寫到: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了,大家都高興,也不得罪人;說不好,人與人的關係就搞砸了,也許因此交惡。

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不說以下這「六種話」。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可以讓自己處於和諧的環境之中,人生越走越順。

1.不說責備別人的話,凡事多理解別人。

很多夫妻吵架,都不是什麼大事,而是一些生活瑣事。比方說,兩口子去旅遊,看到前面人很多,一個就要繼續走,去湊熱鬧,一個要繞道而行,走人少的地方。結果,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好不容易一起決定走人少的地方,但是人少的地方,風景不夠美,於是就互相責怪,一次旅遊,最後草草收場,也許因此夫妻幾天都在生氣。

聰明的人,不會責備身邊的人,而是換位思考。丈夫理解妻子幹家務活不容易,每天回家,聽到妻子發幾句牢騷,就哄一哄,妻子就開心了;妻子理解丈夫在外面打拼不容易,看到丈夫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就給丈夫一個擁抱。夫妻感情,因為不責備,就更加溫暖了。

在團隊裡,從來不責備別人,而是互相鼓勵,為別人點讚。這樣的團隊,精神面貌更陽光,凝聚力更強。只要有兩個人責備別人,大家都都有怨言,就變成了一團散沙。

言多必失,當你想要責備別人的時候,就換位思考,看看別人有什麼地方值得表揚。把責備變成表揚,人與人就更好相處了。

2.不說閒言閒語,在人多的時候,學會沉默。

我們單位有一個「長舌婦」,只要閒下來,就說東家長西家短,平時看到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亂說一通,她不說話,就覺得很無聊。有一次,她在街上看到兩個孩子打架,大一點的孩子手裡還拿著一根木棍,她一到單位就信口開河,「那兩個孩子,一準不是好人,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真是沒有素質......」她還發了朋友圈,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添油加醋描繪了一番。第二天,同事大李找到「長舌婦」,「昨天,那兩個孩子一起扶一位老人過馬路,順利完成任務後,兩個人覺得高興,就互相打趣。你趕快刪掉朋友圈,否則就變成了傳謠了。」還好,「長舌婦」的朋友圈消息,沒有被轉發,她的話,別人也沒有到處散播,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一件事的一部分,或者只是道聽途說,就隨便說話。還有的人,背著別人說閒話,為別人挑刺,這樣的話,說得越多,越得罪人。真正聰明的人,會避開「人多嘴雜」的煩惱,在人多的時候,儘量保持沉默。聽別人怎麼說,不亂插嘴,不隨便評價別人。不說話,不惹禍,不留把柄。

3.不說別人的家事,不插手別人的家庭。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個人總是說別人的家事,即便你是別人家的朋友,也會惹麻煩。比方說,別人家的孩子不爭氣,考試總是倒數第幾名。你就說別人的孩子好笨,應該如何教導,應該如何提高成績。表面上你是為了別人好,但是不理解你的人,還以為你是在「看不起孩子」,因此人與人就交惡了。

你不是別人家的一員,就沒有資格對別人的家庭品頭論足。萬一別人家惹了麻煩,而你還是要插手說幾句,就是把麻煩往自己身上攬。要是別人家的某個人犯罪了,你還堅持為別人辯解,或者隨便評價別人,這樣的話,不僅僅是與人交惡,還可以把自己也和犯罪的事實扯上了關係。

聰明的人,不說別人的家事,不做「糊塗官」,即便是好朋友的家事,真的需要說什麼,也是點到為止,從來不說帶批評的話,而是就事論事。

4.不說狂妄自大的話,避免驕傲自滿,失信於人。

一個人,炫耀什麼,就會失去了。炫耀自己,就是把自己的事情都抖落出去,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如果身邊的人嫉妒心非常強,那麼你就是別人嫉恨的對象。

一個人說狂妄自大的話,就是吹噓自己,往往這些話,說出去了,但是做不到,給別人一個很差的印象。比方說,你誇耀自己是某單位的領導,但是你只是一個普通員工而已。但是你身邊的朋友不知情,就信以為真,就託付你為他辦事,但是以你的能力,辦不到。事情沒有辦好,別人就看清了你的真實面目,從此就不和你交往了,你也別貼上了「不信任」的標籤。

有句話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聰明的人,總是很低調,即便自己有很大的成就,也不會說出去。他不炫耀自己,就是避開了「鋒芒」,反而在社會上混得更好。

5.不說令人沮喪的話,保持一份好心態。

有的人,天天抱怨社會,埋怨老天爺沒有長眼睛。但是埋怨了那麼久,有用嗎?一點用都沒有,只是破壞了自己的心情,讓自己成為心窮的人,永遠都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如果是天天抱怨別人,說一些打擊別人的話,就會引起別人反感。有的人,人生陷入了困境,但依舊在努力崛起,你說沮喪的話,就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不安好心的人,從此與你斷交,如果你說到了別人的痛處,和你動手打架,也有可能。

聰明的人,說話總是積極陽光,讓別人感覺是遇到了一陣春風。鼓勵自己的話,安慰別人的話,總是可以讓一個人保持好心態,自己也會成為一個好心人。

6.不說賭氣的話,保持內心安靜。

有的人喜歡「病急亂投醫」,遇到什麼事情了,就氣衝衝,亂說一通。比方說,有人踩了你一腳,還沒有來得及道歉,你就馬上發飆了,一口的髒話,氣衝衝對著別人。然後就是小事變大事,扯不清。

生氣的時候,說什麼話都不會很好聽,都是「嘴巴不饒人」。但是事後想起來,真的很衝動,也太愚昧無知了。聰明的人,保持心平氣和說話,如果很生氣,就努力讓自己冷靜三分鐘,也就不會亂說話了。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本領。聰明的人,往往話很少,說話的時候,面帶微笑。人生多少事,一笑而過,不說也罷。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無論現代還是古代,能夠成就大事的人都有同樣的特點就是少說話多做事,因為「禍從口出」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有的時候不說話勝過說話。當然會說話也是一門藝術,不會說話的人長得再好也不會得到別人喜歡,會說話的人即使不說話也會有很多人願意和他交朋友聊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以及與別人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一些說話的藝術。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就是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一起來學學吧,不要再傻傻不知道。
  • 真正聰明的人,不說這5種話,遠離是非與禍患
    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是情商高,他們說話的時候不只是圖自己快活,從不說以下這5種話,繼而遠離是非與禍患。1、落魄時,不說訴苦話。從前,有隻小猴子,不小心被樹枝劃破了肚皮,流了很多血,它每見到一個猴子朋友就扒開傷口說「你看我的傷口,好痛」。它的朋友看見傷口後,都同情它、安慰它。
  • 言多必失,真正的聰明人,從不說這三句話
    人都是相互的,在你尊重別人的前提下,別人才會尊重你,給你支持,鼓勵。而你因為個人的原因去談論別人的缺點,將他的不足之處到處宣揚,這種行為只會顯得你情商低,不通情達理,缺乏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心。一個真正聰明的人,絕不會置他人的尊嚴而不顧,正是他懂得體諒別人,能為對方的著想,別人才會認可他,他的人群中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句話,漲知識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句話,漲知識大家都知道,話不能亂講,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句話,你們都知道嗎?看完漲知識了。俗話說「言多必有數短之處。」放眼看一看中國的歷代偉人,之所以能夠有所建樹,部分是因為他們慎言慎行,做事踏實,從來不會說一些無聊的話語。
  • 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很少說這四種話,容易惹來麻煩
    所以說那些真正的聰明人,懂得什麼叫言多必失,他們很少會說下面這4種話,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惹來麻煩。1.儘量少說苛責別人的話「謗義之言,難用褒貶。」——曹操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指責別人的話儘量要少說。人喜則言語易入,怒則言語難入。」——吳曾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的瞧不起別人,所以那些小瞧別人的話,就不要輕易說出口。有句老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同時人們也知道「寧欺白頭翁,不欺少年窮」。暫時的失敗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也許經過一段努力之後,曾經被你小瞧的人,他的成就早就超過了你,那個時候你就是一個最大的笑話。
  • 言多必失,聰明人從不說這4句話,說了不如不說
    每日分享小技巧,教你做高情商女人,讓你在情感路上不迷路,助你早日成為讓人愛不釋手的小妖精。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這都是從古至今就有的成語,可見說話也是門藝術,還有個成語是沉默是金,有些話說了不如不說,聰明人都應該知道,那些話是不能說的。1.怨話說怨話不如多笑笑!喜歡說怨話的人一定不招人喜歡。,而且人緣也一定好不到哪去。
  • 言多必失,聰明人絕對不說的三句話
    一俗話說,言多必失,一旦說的話過多,就容易引火燒身,害了自己。就像我們小的時候說話一般用兩三年就學會了,但是懂事之後才明白要用一輩子學習怎麼說話。在社交關係交往當中,我們通常誇別人會說話,就會說他情商高之類的讚美之類的詞語。
  • 生活中,言多必失,有時沉默是金,話不說滿,給自己留條後路
    須不知,很多時候就會使自己造成「言多必失」這樣的境地,有可能在某些時候還為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常說「言多必失」,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的多了,話裡自然而然地會暴露出很多問題。「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特別是在人多的場合,你一不小心,一旦失言,你的話就可能中傷或傷害到某個人,這還會為你招惹不少禍端。在生活和工作中,你的一言一行都關係著個人的成敗榮辱,所以言行一定要謹慎。
  • 沉默是金,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4句話
    後以「言多必失」謂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清 朱用純《治家格言》:「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有的話能說,有點話不能說。正所謂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聰明人說話之前我們會思考一下這些話能不能說。,所謂怨天尤人,總覺得世間不公平,覺得天下人都對不起自己,這就是人生危險的訊號。
  • 聰明之人,不說四話
    在痛苦中,他拿起老莊的著作,回想起此前為人處事,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說話的狂妄,太過高調,自然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柏拉圖說:「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聰明的人,往往會說話,一般來說,聰明人不說四話。
  • 與人交談,聰明人不說這3種話,反觀人緣差的人,逢人就說
    如今這個社會,大家的時間如此珍貴,哪有那麼多時間聽你講話,言多必失,尤其是聰明人,經常不會說以下這三種話。 而那些人緣差的人卻經常說這些,看懂了,你就明白生活中凡事三思而後行,脫口而出的話,一定要反覆確認,再決定是否說出去。
  • 閉嘴,是一種修行,聰明的人,不說這3種話
    所以在生活中,不該說的最好不說,不該問的就不問,看懂了不問,看透了不說,才是聰明人的選擇。永遠記住,話,是惹禍根苗,寧可沉默,也別多說。說話,是人的一種本能。而閉嘴,卻是一種修行,聰明人,絕對不會說以下這3種話。第一種、不說狂話。狂妄自大,是無知的表現。
  • 聰明的人,不說這五種話
    人在不同場合,有些話不能說,也不適合說。要是強行說出來,傷己傷人。很多時候,沉默才是最好的表達。1、不說沒有意義的爭論和辯解的話。對於不講道理的人,沒有必要解釋和爭論。認知不同,也不要據理力爭。俗話說得好,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和傻瓜論長短。
  • 聰明人,一輩子不說的三種話!
    一句暖心的話,讓人如沐春風,對生活充滿希望;一句傷人的話,讓人如墜冰窟,遍體生寒,對生活充滿絕望。說話是人的本能,會說話是人的本事,學會閉嘴是人的高級修養。做人就要做個和善仁慈的聰明人,懂得如何說話,言談做到適可而止。要明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話多惹禍」的道理。
  • 言多必失,聰明人的「三不說」原則,值得學習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話多,一不小心就說了不該說的話,不經意間得罪了人還不自知。其實這在社交中是大忌,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更何況,又有多少人願意聽你嘮裡嘮叨的,說那麼多呢?所以,言多必失,聰明人的「三不說」原則,值得學習。01氣人和傷人話不說。
  •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這10種話
    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出言不慎,駟馬難追,傷人傷己,運勢必定越來越差。戒掉下面這十種糟糕的說話方式,有了這樣的修養,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墨子告訴我們,話不在多,會說話的人總是在恰當的時機說出恰當的話。02戒輕言言不可輕說,若說話更改,不如不說;言不可輕諾,若應諾更改,不如不諾。
  • 與人交往時,聰明的人,不說這幾種話
    」與人交往時,如果你說的話毫無意義,或者會引起紛爭,那就不如保持沉默。聰明的人,說話有分寸,不說以下幾種話。1.一針見血的話不說,揣著明白裝糊塗。聰明的人,不說責備別人的話,尤其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我的表妹珍珍,結婚後在家裡顯得很「霸道」,丈夫家的事情,都要她來做主,家裡的錢也是她管著。丈夫吳小明在她面前,總是一種唯唯諾諾的樣子。吳小明在農貿市場做乾貨生意,每個月也能賺七八千塊錢,一家人的開支也夠用了。去年,珍珍家買了新房子,貸款了四十多萬。本來就不很富有的家庭,因為貸款,導致變「窮」了。
  •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學會了「有話不說」!
    「會說話」的人往往事半功倍,卻也最易招致災禍。 而懂「有話不說」的人則是無往而不利。 說與不說間,充滿著人生的智慧。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學會了「有話不說」。
  • 說這5種話,很容易惹到麻煩,情商高的人一般不說
    說這5種話,很容易惹到麻煩,情商高的人一般不說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道理大家都懂。在生活中,用語言正確表達出想法,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備的能力。有很多話是不能亂講的,說出來就可能招人嫌棄,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
  • 真正情商高的人,從不說這六句話
    我認為,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也就是會說話的人,他們往往都懂得謹言慎行,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而總結起來看,與人溝通時,不該說的話通常有六種類型。這就是我們應該努力去規避的危險區域。不在背後說人壞話一位年輕的讀者曾向我吐槽,說同事之間真的不太可能成為朋友,彼此之間的感情太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