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之人,不說四話

2020-12-16 行走的快樂菌兒

曾國藩在30歲的時候,總是稱自己為聖人,在他的眼裡,只有自己是包容天下,有偉大抱負的人,因為常常說話不留情面,不可一世的樣子把周邊的人都得罪了。

最終在江西地方官員的誣告下,他被解除兵權,整日生悶氣,動不動就罵人,語言粗俗。在痛苦中,他拿起老莊的著作,回想起此前為人處事,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說話的狂妄,太過高調,自然引起其他人的反感。

柏拉圖說:「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

聰明的人,往往會說話,一般來說,聰明人不說四話。

一、不說狂話

總是目中無人,口出狂言的人,很是招人討厭,空口無憑說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必定是在人群裡沒有了信用。

說狂話,很多時候等同於假話,為了所謂的虛榮心,把在別人心目中的誠信都抹掉了。

其次,不少人很容易在別人的恭維中迷失,因為一些阿諛奉承的場面話而迷失。其實,真正的聰明人都是懂收斂鋒芒的,這樣不會遭到別人的嫉妒,更能保有不斷向上的自我。

清代山陰金先生說:「為人行事勿猖狂,禍福緣淺各自當。」意思就是,猖狂還是謙卑,是關係著個人的禍福的,人在人面前,猖狂難免就會招到別人的看不過眼,很容易受到事事的針對而招來禍端。

二、不說閒話

聰明人不說閒話,有的人喜歡在空閒時間,找別人的事情八卦,說三道四,自以為以此為樂子。

但聰明人明白,說別人閒話,如果話語傳到對方的耳裡,那肯定會得罪別人了。而且,重要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說的話被別人傳播了也是一件未知事。

換一個角度,我們都不喜歡那種在別人背後指指點點的人。

有時候,嫉妒會讓一個人成為喜歡說閒話的人,從而變得不聰明。當別人在學業上進步、在事業上成功,就開始在背後議論紛紛,說別人以各種不正道的方式來獲取想要的,或者是揭別人的短。

說人閒話,最後損失的,多數都是自己。

三、不說惡話

曾國藩寫過給子女的家書,其中就有關於做人要厚道的,說話不說絕,留有口德,給別人一點餘地。

實際上,曾國藩的告誡,不僅是在尊重別人,更是在給自己留有餘地。

古語說,刀瘡易沒,惡語難消,你永遠也猜不到一句話可以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有些你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事,在別人那裡卻是心裡一陣陣的痛。

因為惡話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我們是無法估量的,有時候,當你反應過來,或許已經產生了讓你無法挽回的後果了。

人言可畏,我們在說話之前,特別是在氣憤時,要先讓大腦冷靜一下,才說話。更多需要注意的是,說話也要分場合,分人,還要有合適的程度。

四、不說怨話

沒有一個人能永遠和一個喜歡抱怨的人在一起。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難免也會抱怨幾句,但經常抱怨,只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越來越消極。

偶爾一兩句對生活抱怨可以,但不要經常性對身邊的人抱怨,沒有人願意和一個對生活消極的人交朋友。

當一個人怨念太重,你會發現,久而久之,這個人身邊都沒有朋友了,生活太苦,我們都需要一點甜,而不是時時刻刻把苦掛在嘴邊。

其次,抱怨久了,一個人的積極性也會慢慢被磨掉了,總是以為生活對不起自己,從而變得越來越消極,煩惱也會越來越多。

沒有事情能用抱怨來解決,與其抱怨,不如想辦法努力,把生活過好,這樣的人,才是一個聰明人。

相關焦點

  • 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不說這「六種話」
    《增廣賢文》裡寫到: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了,大家都高興,也不得罪人;說不好,人與人的關係就搞砸了,也許因此交惡。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不說以下這「六種話」。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可以讓自己處於和諧的環境之中,人生越走越順。
  • 真正聰明的人,不說這5種話,遠離是非與禍患
    嘴巴就是福禍之門,我們如果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嘴巴,說話的時候注意場合和時機,儘量少說話,便可掌控住人生的福與禍。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是情商高,他們說話的時候不只是圖自己快活,從不說以下這5種話,繼而遠離是非與禍患。1、落魄時,不說訴苦話。
  • 閉嘴,是一種修行,聰明的人,不說這3種話
    所以在生活中,不該說的最好不說,不該問的就不問,看懂了不問,看透了不說,才是聰明人的選擇。永遠記住,話,是惹禍根苗,寧可沉默,也別多說。說話,是人的一種本能。而閉嘴,卻是一種修行,聰明人,絕對不會說以下這3種話。第一種、不說狂話。狂妄自大,是無知的表現。
  • 聰明的人,不說這五種話
    人在不同場合,有些話不能說,也不適合說。要是強行說出來,傷己傷人。很多時候,沉默才是最好的表達。1、不說沒有意義的爭論和辯解的話。對於不講道理的人,沒有必要解釋和爭論。認知不同,也不要據理力爭。俗話說得好,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和傻瓜論長短。
  • 聰明人,一輩子不說的三種話!
    人學說話只要一年,但學會說話卻是要整整一生。聰明人都明白說話的重要,怎麼說話對人有促進作用,怎麼說話會傷害人。這世界傷人容易,但要人真正從內心體會到關懷卻難。聰明人,一生都不說三種話。做人要懂得善良,謹言慎行才是為人之道,深思熟慮才是智慧之源。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是非。對別人說刻薄的話,只能害人害己。對人不說刻薄的話,是一種聰明,更是一種善良。一個人總是用刻薄的言語詆毀他人,總會讓人感覺要麼心智不成熟,要麼就是心理變態。福往者福來,愛出者愛返。用刻薄話對人,往往也會被別人同樣刻薄話對待。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真正掌握了方式技巧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往往不善言辭,有的時候不知道說錯了什麼就得罪了人,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則是嘴笨,不會聊天經常造成冷場的尷尬場面;更有甚者,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太能說,總喜歡「得理不饒人」,嘴上功夫太過了得,也難免會讓身邊人覺得不耐煩。這幾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很多成功人士都說:不會說話的人,是很難混得像樣的。
  • 與人交往時,聰明的人,不說這幾種話
    」與人交往時,如果你說的話毫無意義,或者會引起紛爭,那就不如保持沉默。聰明的人,說話有分寸,不說以下幾種話。1.一針見血的話不說,揣著明白裝糊塗。聰明的人,不說責備別人的話,尤其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我的表妹珍珍,結婚後在家裡顯得很「霸道」,丈夫家的事情,都要她來做主,家裡的錢也是她管著。丈夫吳小明在她面前,總是一種唯唯諾諾的樣子。吳小明在農貿市場做乾貨生意,每個月也能賺七八千塊錢,一家人的開支也夠用了。去年,珍珍家買了新房子,貸款了四十多萬。本來就不很富有的家庭,因為貸款,導致變「窮」了。
  • 不說人話的英文
    所以英文並不適合拿來制定法規,卻天然是歧義、雙關之類修辭遊戲的溫床,階層與階層之間的語言門檻往往用這種遊戲的難度係數來區分,久而久之就成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標誌性特色。從這個角度看,小寶老師的妙文《學一點說人話的英文》(《上海書評》2014年7月 20日)應該算是代表全世界深受這些門檻壓迫的"you bet"們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襲。
  • 稻盛和夫: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窮人樂此不疲,富人笑而不語
    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手握兩家世界500強,但是稻盛和夫卻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一個偏僻的小鎮上,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常常因為成績不好被老師責罵,但就是這樣一個出生普通的人,在27歲時,通過自己的努力創立了京瓷,52歲的時候,再次創業成立了KDDI,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強。
  •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
    當然會說話也是一門藝術,不會說話的人長得再好也不會得到別人喜歡,會說話的人即使不說話也會有很多人願意和他交朋友聊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以及與別人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一些說話的藝術。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就是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一起來學學吧,不要再傻傻不知道。
  • 抖音明人不說暗話下一句是什麼 明人不說暗話我喜歡你是什麼歌
    "老公啊"  "誒~老婆真聰明~"  4.你忙歸忙  什麼時候有空嫁給我?  5.我想你一定很忙  所以你只看前三個字就好  6.如果哪一天我想環遊世界了,  我可以圍著你轉一圈嗎?  7.「我要偷你的體溫」  「說人話」  「要抱抱」 原標題:抖音明人不說暗話下一句是什麼 明人不說暗話我喜歡你是什麼歌 責任編輯:黃敬偉
  •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學會了「有話不說」!
    「會說話」的人往往事半功倍,卻也最易招致災禍。 而懂「有話不說」的人則是無往而不利。 說與不說間,充滿著人生的智慧。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學會了「有話不說」。
  • 不說人話的作文給滿分,此風不可長
    晦澀、生僻詞、翻譯腔……一言以蔽之,叫「不說人話」。高考作文文體不限,如果寫的是古文,另當別論。但是這篇作文寫的是白話文,卻故意弄出那麼多古怪來:嚆矢、振翮、婞直、薄脊、孜孜矻矻、一覘、玉墀……這都是什麼鬼?《新華字典》裡沒有,可能要查《康熙字典》吧。這叫死文字,叫不說人話。
  • 高考滿分作文就是不說人話?
    但在門檻之外,還有很大一個原因,那就是:寫作者壓根不說人話。寫文章不說人話,這種事情其實古已有之,而且是各民族皆然。原因也很簡單,書面語確實不是說話——它是另一套表達體系。歐洲中世紀用拉丁語寫文章,但口語用的是英語德語法語日德蘭語,中國古代也是文言文寫作,口語則用白話交流;日本韓國朝鮮早先也都用漢字書寫,口語則是本國語言。
  • 語言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因此高情商的人從來不說這四句話
    情商高的人就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尤其是下面4類話,在他們看來絕口不能提。不說氣話語言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它可以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情商低的人從來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從而將人際關係弄得一團糟,甚至連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會被無情的傷害。所以我們應該不說氣話,理智的對待每一件事情,不把情緒帶到別人身上,從而杜絕了與別人交惡的可能。
  • 為什麼作文「不說人話」反而能得高分?
    不是因為寫得太好被討論,而是因為大家都覺著這篇作文「不說人話」,看不懂,卻得了滿分,而備受質疑。更為波折的是,高考評分時,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後經過作文審查組審定,判定為滿分。
  • 厚道的人,三種話不說,三件事不做
    生活中無論是誰,都喜歡跟厚道的人打交道。厚道之人,往往心無羈絆,至真、至善、至美,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夠看到許多良好的言行,就比如:三種話不說,三件事不做。01 三種話不說彎彎繞繞的話,不說厚道之人,首先在說話上,就沒那麼多彎彎繞繞,雖也並非傻愣愣地直來直去,但必定開門見山、簡潔明了,且誠意滿滿。
  • 晚安 我的城 | 人和人之間,最怕「有話不說」
    晚安 我的城 | 人和人之間,最怕「有話不說」 2020-10-05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聰明女人永遠不說的10句話!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相識相知就靠一張嘴,幾句話就能瞬間暴露你的性格修養。聰明的女人都知道,這些話可千萬少說。 這種人從來勸不住別人,到頭來自以為好心,也沒人會領情。還會讓人覺得虛偽做作,想要避而遠之。
  • 《生活在樹上》,不過是頭頂三尺,「不說人話」者跪下
    但,對一個僅僅因為參加高考、寫了篇作文的18歲年青人就進行人格攻擊,同時對給這篇作文打滿分的高考閱卷老師進行無端辱罵,這才是真正的「不說人話」。「不說人話」者必須譴責因「不說人話」所議的已不是那篇滿分作文(以下簡稱「不說人話」一文),而是對18歲青年考生人格的貶損羞辱,所以必須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