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
與人交往時,如果你說的話毫無意義,或者會引起紛爭,那就不如保持沉默。聰明的人,說話有分寸,不說以下幾種話。
我的同事周偉俊做事很麻利,說話也很麻利,有什麼說什麼,說什麼都很準。有一次,單位組織去外地調查情況,當大家準備出發的時候,周偉俊說:「本地的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就去外地調查,這就是做無用功,我看大家還是別去了,浪費時間。」聽到這句話,上司就不高興了,去外地調查是他的決定,周偉俊的話,雖然是一句大實話,但憑什麼就說是「浪費時間」呢?調查回來之後,每個人都寫了一份情況匯報,但是上司看過之後,發現都沒有說出一個所以然來,本次調查應該說是「失敗了」。
還有一次,單位開展工會活動。在開展活動的前一天,周偉俊就說:「這幾天,上級單位要來檢查工作,可能明天就來。大家 還是做好不去參加工會活動的準備吧。」第二天一大早,果然上級單位來檢查工作。從此,大家都罵周偉俊是「烏鴉嘴」,很多同事都有意無意就疏遠了他,擔心他說的話太準了。
一針見血的話,本來是幫助別人,沒有惡意,說的是真話,但是別人聽了之後,心情很不好。聰明人,看透不說透,自己心中亮堂堂的,但一直在靜觀其變,就是真的要自己發言了,也是點到為止,不會把事情的結果說得那麼清楚。給別人一些迴旋的餘地,人與人交往就輕鬆多了,做到了進退自如。
老祖宗告訴我們:「得饒人處且饒人。」任何人都有過錯,如果你糾纏別人的過錯不放,就是與人為敵,別人脫不開身,也許會反咬一口。聰明的人,不說責備別人的話,尤其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
我的表妹珍珍,結婚後在家裡顯得很「霸道」,丈夫家的事情,都要她來做主,家裡的錢也是她管著。丈夫吳小明在她面前,總是一種唯唯諾諾的樣子。吳小明在農貿市場做乾貨生意,每個月也能賺七八千塊錢,一家人的開支也夠用了。去年,珍珍家買了新房子,貸款了四十多萬。本來就不很富有的家庭,因為貸款,導致變「窮」了。
珍珍常常責備丈夫「賺錢不厲害,花錢太厲害;沒有出息,不懂得改變自己」,珍珍也埋怨公公婆婆,說他們一輩子都沒有出息,沒有存款。有一次,丈夫買了一包二十多塊錢的香菸,珍珍拿起香菸就丟到地上了:「你都這麼窮了,還抽這麼好的煙?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下去了?」丈夫忍無可忍了,就罵道:「家裡的錢都是我賺的,你哪有資格管?有本事你自己去賺錢啊?」從此,夫妻兩個人常常吵架,珍珍也常常到娘家哭訴,說自己嫁錯了人。其實,珍珍不明白,她並沒有嫁錯人,是她說話太刻薄了,不懂得理解別人。
人無完人,與其責備別人,不如幫助別人。一些小錯誤,一些困難,應該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看待,要放下來,別天天記著。放過了別人,也就是放過了自己;包容了別人,自己的心也就寬鬆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憑什麼別人要按照你的方法去生活?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為什麼要約束別人?有人願意聽你的話,是因為和你感情好,是因為你夠真誠;別人不聽你的話,是因為別人不願意和你交往,不想理會你,不相信你。
老話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於看不慣的事情,你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當一回事。當你學會了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你凡事都要插手管一管,其實是自找麻煩。
我的二伯母就是一個愛管閒事的人。東家丟了一隻雞,她就說是西家偷的,是別人家的狗吃掉了;鄰居家的女兒離婚了,她就說鄰居的女兒不懂事,太好強,長得不夠好;有人家裡辦喜酒,她就去湊熱鬧,對主人的行為,指指點點,與同村的女人「咬耳根子」說話。
上個月,鄰居家的男主人去城裡打工了,女主人一個人在家裡。有一天,鄰居家來了客人,是個男的。二伯母就站在屋門口看了又看,想要看清楚男人是誰。當二伯母發現這個男人是個陌生人的時候,就懷疑女主人做了見不得光的事情,到村裡亂說。後來,二伯母的話,被鄰居家的男主人聽到了,就打了女主人。女主人哭著說:「你聽誰說我做了見不得光的事情,那天來的男人,是我娘家的表舅,他要嫁女了,特意送來一個張請帖......」事情真相大白之後,男主人就站在門口,罵了二伯母一頓,還揚言要打她。
有時候,對於別人家的事情,應該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別亂說話,一方面是你對事情不夠了解,一方面是沒有必要說。因此,聰明的 人,不說與己無關的話。
薩迪說:「你在兩個仇人之間說話要有分寸,以免他們和好後你將無地自容。」當別人在爭吵的時候,你去評理,說得好就是做中間人,說不好你就是「兩邊不是人」。這個社會,夾在別人中間,難做人啊。
聰明的人,儘量避免夾在別人中間,很多時候,就當好旁觀者。對於挑撥離間的話,應該一句都不說,不能夠以為自己挑撥了別人的關係,自己可以從中撈好處,看別人「窩裡反、窩裡鬥」。
前天,我的同事汪俊和張軍吵架,起因是一張表格做錯了,兩個人互相推卸責任。同事李茂看到他們吵架,就故意「煽風點火」,他說:「這件事,你們兩個人都不應該承擔主要責任,王嬌才要承擔主要責任。你們知道嗎,表格是王嬌做的,但是她故意弄錯了兩個欄目......」這下好了。本來是兩個同事吵架,馬上變成了三個同事吵架。其實這件事,李茂得罪了三個同事,他並沒有撈到好處。
做人應該心懷善良,任何時候,都不能說挑撥離間的話。一時半會,別人會相信你說的是真話,會中計,但是「日久見人心」,你說的話,是真是假,總會有準確答案。你挑撥了別人的關係,其實是在得罪人,會落下壞名聲。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與人交往時,聰明的人,少說多做,學會獨處。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