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時,聰明的人,不說這幾種話

2020-10-20 布衣粗食68

「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

與人交往時,如果你說的話毫無意義,或者會引起紛爭,那就不如保持沉默。聰明的人,說話有分寸,不說以下幾種話。

1.一針見血的話不說,揣著明白裝糊塗。

我的同事周偉俊做事很麻利,說話也很麻利,有什麼說什麼,說什麼都很準。有一次,單位組織去外地調查情況,當大家準備出發的時候,周偉俊說:「本地的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就去外地調查,這就是做無用功,我看大家還是別去了,浪費時間。」聽到這句話,上司就不高興了,去外地調查是他的決定,周偉俊的話,雖然是一句大實話,但憑什麼就說是「浪費時間」呢?調查回來之後,每個人都寫了一份情況匯報,但是上司看過之後,發現都沒有說出一個所以然來,本次調查應該說是「失敗了」。

還有一次,單位開展工會活動。在開展活動的前一天,周偉俊就說:「這幾天,上級單位要來檢查工作,可能明天就來。大家 還是做好不去參加工會活動的準備吧。」第二天一大早,果然上級單位來檢查工作。從此,大家都罵周偉俊是「烏鴉嘴」,很多同事都有意無意就疏遠了他,擔心他說的話太準了。

一針見血的話,本來是幫助別人,沒有惡意,說的是真話,但是別人聽了之後,心情很不好。聰明人,看透不說透,自己心中亮堂堂的,但一直在靜觀其變,就是真的要自己發言了,也是點到為止,不會把事情的結果說得那麼清楚。給別人一些迴旋的餘地,人與人交往就輕鬆多了,做到了進退自如。

2.責備別人的話不說,得饒人處且饒人。

老祖宗告訴我們:「得饒人處且饒人。」任何人都有過錯,如果你糾纏別人的過錯不放,就是與人為敵,別人脫不開身,也許會反咬一口。聰明的人,不說責備別人的話,尤其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

我的表妹珍珍,結婚後在家裡顯得很「霸道」,丈夫家的事情,都要她來做主,家裡的錢也是她管著。丈夫吳小明在她面前,總是一種唯唯諾諾的樣子。吳小明在農貿市場做乾貨生意,每個月也能賺七八千塊錢,一家人的開支也夠用了。去年,珍珍家買了新房子,貸款了四十多萬。本來就不很富有的家庭,因為貸款,導致變「窮」了。

珍珍常常責備丈夫「賺錢不厲害,花錢太厲害;沒有出息,不懂得改變自己」,珍珍也埋怨公公婆婆,說他們一輩子都沒有出息,沒有存款。有一次,丈夫買了一包二十多塊錢的香菸,珍珍拿起香菸就丟到地上了:「你都這麼窮了,還抽這麼好的煙?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下去了?」丈夫忍無可忍了,就罵道:「家裡的錢都是我賺的,你哪有資格管?有本事你自己去賺錢啊?」從此,夫妻兩個人常常吵架,珍珍也常常到娘家哭訴,說自己嫁錯了人。其實,珍珍不明白,她並沒有嫁錯人,是她說話太刻薄了,不懂得理解別人。

人無完人,與其責備別人,不如幫助別人。一些小錯誤,一些困難,應該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看待,要放下來,別天天記著。放過了別人,也就是放過了自己;包容了別人,自己的心也就寬鬆了。

3.與己無關的話不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憑什麼別人要按照你的方法去生活?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為什麼要約束別人?有人願意聽你的話,是因為和你感情好,是因為你夠真誠;別人不聽你的話,是因為別人不願意和你交往,不想理會你,不相信你。

老話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於看不慣的事情,你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當一回事。當你學會了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你凡事都要插手管一管,其實是自找麻煩。

我的二伯母就是一個愛管閒事的人。東家丟了一隻雞,她就說是西家偷的,是別人家的狗吃掉了;鄰居家的女兒離婚了,她就說鄰居的女兒不懂事,太好強,長得不夠好;有人家裡辦喜酒,她就去湊熱鬧,對主人的行為,指指點點,與同村的女人「咬耳根子」說話。

上個月,鄰居家的男主人去城裡打工了,女主人一個人在家裡。有一天,鄰居家來了客人,是個男的。二伯母就站在屋門口看了又看,想要看清楚男人是誰。當二伯母發現這個男人是個陌生人的時候,就懷疑女主人做了見不得光的事情,到村裡亂說。後來,二伯母的話,被鄰居家的男主人聽到了,就打了女主人。女主人哭著說:「你聽誰說我做了見不得光的事情,那天來的男人,是我娘家的表舅,他要嫁女了,特意送來一個張請帖......」事情真相大白之後,男主人就站在門口,罵了二伯母一頓,還揚言要打她。

有時候,對於別人家的事情,應該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別亂說話,一方面是你對事情不夠了解,一方面是沒有必要說。因此,聰明的 人,不說與己無關的話。

4.挑撥離間的話不說,從來不得罪人。

薩迪說:「你在兩個仇人之間說話要有分寸,以免他們和好後你將無地自容。」當別人在爭吵的時候,你去評理,說得好就是做中間人,說不好你就是「兩邊不是人」。這個社會,夾在別人中間,難做人啊。

聰明的人,儘量避免夾在別人中間,很多時候,就當好旁觀者。對於挑撥離間的話,應該一句都不說,不能夠以為自己挑撥了別人的關係,自己可以從中撈好處,看別人「窩裡反、窩裡鬥」。

前天,我的同事汪俊和張軍吵架,起因是一張表格做錯了,兩個人互相推卸責任。同事李茂看到他們吵架,就故意「煽風點火」,他說:「這件事,你們兩個人都不應該承擔主要責任,王嬌才要承擔主要責任。你們知道嗎,表格是王嬌做的,但是她故意弄錯了兩個欄目......」這下好了。本來是兩個同事吵架,馬上變成了三個同事吵架。其實這件事,李茂得罪了三個同事,他並沒有撈到好處。

做人應該心懷善良,任何時候,都不能說挑撥離間的話。一時半會,別人會相信你說的是真話,會中計,但是「日久見人心」,你說的話,是真是假,總會有準確答案。你挑撥了別人的關係,其實是在得罪人,會落下壞名聲。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與人交往時,聰明的人,少說多做,學會獨處。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城府很深的人,與人交往時,喜歡說這幾種話
    真正城府很深的人,與人交往時,都喜歡說以下這幾種話。01、給人留情面的話真正有城府的人,即便我不喜歡你,也不會和你撕破臉;即便有件事我不開心,也絕對不會對你大打出手。看透了的人,我遠離就是了,不會說不留退路的話;看錯了的人,我改變就是了,絕對不會質問對方為啥變了心。人這一生,我們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而真的和你脾性相投,能夠長期交往的少之又少。所以,做人別太過,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事別太絕,能讓一步是一步。
  • 真正有城府的人,與人交往時,一般不會說這幾種話
    對情況了如指掌的人,說什麼都可以做到隨機應變,進退自如。「言多必失」,真正有城府的人,與人交往時,一般不會說這幾種話,避免惹禍。凡事都會三思而言,有一定的心機,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因此,有城府的人,總是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去看社會,不明就裡的話,一概不說;知道不夠透徹的事情,一笑而過。2.別人的感情糾葛,說了就是「扯不清」。「清官難斷家務事」。
  • 真正城府很深的人,與人交往時,喜歡說這幾種話
    一個人在社會上混,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遇到。有人幫助你,也有人傷害你,還有人不冷不熱看著你。有的人善於偽裝,有人的心直口快,還有人沉默寡言。形形色色的人之中,你還會遇到城府很深的人,他們心機很重,也會想方設法偽裝自己,比較難以打交道。真正城府很深的人,與人交往時,喜歡說以下這幾種話。
  • 人在單位,不要說這幾種話,容易得罪人
    「一句無心話,得罪有心人」,人在單位,不要說以下這幾種話,容易得罪人。在單位混得好,既要努力工作,還要學會為人處事。1.不說指責別人的話,少管閒事養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聰明的人,在單位上,儘量做好自己,別人的事情,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來不指責。並且,當你去指責別人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當你想要指責別人的時候,就主動去幫助別人,也許別人還會感謝你。
  • 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不說這「六種話」
    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了,大家都高興,也不得罪人;說不好,人與人的關係就搞砸了,也許因此交惡。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不說以下這「六種話」。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可以讓自己處於和諧的環境之中,人生越走越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一件事的一部分,或者只是道聽途說,就隨便說話。還有的人,背著別人說閒話,為別人挑刺,這樣的話,說得越多,越得罪人。真正聰明的人,會避開「人多嘴雜」的煩惱,在人多的時候,儘量保持沉默。聽別人怎麼說,不亂插嘴,不隨便評價別人。不說話,不惹禍,不留把柄。
  • 與人聊天時,喜歡說這幾種話的人,其實是心窮
    心窮之人,必有心窮之言。有骨氣的人,說話很實誠,話也不多,說到做到,總是用語言激勵自己,鼓舞別人。沒有骨氣的人,反而「唱高調」,說一堆的廢話,用來偽裝自己。與人聊天時,喜歡說這幾種話的人,其實是心窮,不值得深交,避免染上「窮病」。
  • 與人交往時,記住這幾條「規則」,人緣越來越好
    周國平說:「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人與人交往的時候,其實是一面鏡子,可以映照出一個人的人品,也能夠看透一個人。善良的人,容易受到小人的算計,但更能夠得到貴人的幫助;虛偽的人,一時半會可以撈到好處,但時間長了,就會被人慢慢疏遠;面善心黑的人,算倆算去算自己,會導致眾叛親離;耍小聰明的人,聰明反被聰明誤,對自己沒有好處。與人交往時,記住以下這幾條「規則」,人緣越來越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聰明的人,堅持與人為善,都善於借力使力。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這也就註定了每個人都必須要與人交往,我們身處集體性的社會,當下的時代又非常注重團隊合作,所以,若是我們想要在當下這個社會闖出一點名堂來說的話,那肯定免不了要和其他人合作共贏,而與人交往又卻一點都不簡單,其中的門道很多,特別重要的一點莫過於在與人交談時候的說話方式和聊天技巧了。
  • 聰明之人,不說四話
    在痛苦中,他拿起老莊的著作,回想起此前為人處事,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說話的狂妄,太過高調,自然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柏拉圖說:「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聰明的人,往往會說話,一般來說,聰明人不說四話。
  • 內心陰暗的人,喜歡說這幾種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內心陰暗的人,喜歡說這幾種話,一定要警惕!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般來說,虛情假意、內心陰暗的人,即使平常隱藏得再好,也會露出馬腳。最簡單的,不妨看看他是否時不時說下面這3句話,如果有,毋庸置疑,他的人品一定很差。
  • 聰明的人都知道,與別人交往時,要學會這幾種說話方式
    比方說,一個總是打敗戰的人,遇到會說話的人,就說成了「屢敗屢戰」;遇到不會說話的人,就說成了「屢戰屢敗」。聰明的人都知道,與別人交往時,要學會以下這幾種說話方式。1.對失意的人,不談得意的事;自己得意時,不忘失意的時候。也就是說,看到別人失意的時候,就多說鼓勵別人的話,讓別人提振精神,重新崛起。
  • 真正聰明的人,不說這5種話,遠離是非與禍患
    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是情商高,他們說話的時候不只是圖自己快活,從不說以下這5種話,繼而遠離是非與禍患。1、落魄時,不說訴苦話。從前,有隻小猴子,不小心被樹枝劃破了肚皮,流了很多血,它每見到一個猴子朋友就扒開傷口說「你看我的傷口,好痛」。它的朋友看見傷口後,都同情它、安慰它。
  • 越是聰明的人,越是懂得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忌諱,這3點要提防
    總之,想要和人友好相處,說白了就是看利益怎麼劃分。越是聰明的人,越是懂得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忌諱,以下3點要提防。一,就算利益再小,也要明算帳。無論你和別人的關係再好,只要是牽扯到利益的事情,那麼就一定要明算帳,正如俗話所說:「親兄弟,明算帳。」更何況是和你沒有血緣的關係的人相處?
  • 真正高層次的人, 與人交往時, 這三種話從不「出口」
    孔子曾經認為,一個人的交往能力強不強,從他說話聊天的技巧上就能看出一二。那些真正高層次的人,與人交往時,最是懂得什麼樣的形勢說什麼樣的話,會說話,更會閉上嘴巴,尤其以下這三種話更是從不「出口」。  意思是:說話已經說到一半,你卻不說了,這就叫隱瞞。在平時的交談聊天中,最討厭的就是那種一開始說的很來勁,但說到關鍵時候,就故意支支吾吾,搞得很神秘似的,吊人胃口。
  • 真正高層次的人,與人交往時,這三種話從不「出口」
    眾所周知與人交流是在社會生活當中必然的事,但能言善辯與笨口拙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懂得說話的人對交友與事業都有一定的幫助,而不善言辭的人,常常會被他人疏遠,有時候還會禍從口出得罪別人。孔子曾經認為,一個人的交往能力強不強,從他說話聊天的技巧上就能看出一二。那些真正高層次的人,與人交往時,最是懂得什麼樣的形勢說什麼樣的話,會說話,更會閉上嘴巴,尤其以下這三種話更是從不「出口」。
  • 聰明的人,不說這五種話
    這樣的人,總是在背地裡貶低別人,還自以為是地認為,這是在抬高自己。其實他不知道,在別人看來,自己根本就不如別人。人家在努力奮鬥,你沒必要潑冷水。有這貶低別人的時間,還不如去做自己的事情。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學會在給別人掌聲的時候,也給自己動力。
  • 與人交往貴在實
    這句成語出自《六韜·上賢》:「博聞辯辭,虛論高議以為容美,窮居靜處而誹時俗,此奸人也。」當今社會,「虛論高議」大有人在。有的人愛表現自己,與他人交談,不看對象,不分場合,話匣子一打開,誇誇其談,胡吹亂磅,讓人插不上話;還有的人肚子裡沒喝有幾瓶「墨水」,卻非要裝成「大學問家」,沒有不懂的、沒有不會的,脫離實際,虛無縹緲,空洞乏味,手舞足蹈,說來說去沒個完,往往遭人厭煩。
  • 聰明人與人交往時,從不會說這3種話!難怪越混越好
    在這個社會中,人總是要與人交往的,有的人到哪裡都有許多朋友,而有的人卻是人人討厭的,這裡面有很大的學問,這種學問就是說話的本領。一個人把這種本領學好了,就會走遍天下都不怕。若是沒有參透說話的學問,那麼也是舉步維艱的。
  • 高層次的人,很少說這幾種話,低層次的人經常說
    人的層次是相對的概念,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比方說,一個窮得掉渣的人,後來勵志崛起,也會變成高層次的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個高層次的人,講道德,有智慧,修為更高,也不會和低層次的人扯不清。一個低層次的人,本身很窮,還不思進取,還總是想著遇到貴人,可以不勞而獲,甚至想貪小便宜。
  • 語言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因此高情商的人從來不說這四句話
    不說閒話孔子說過:「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意思是不當看的不看,不當聽的不聽,不當說的不說,才是最聰明的人。這「三不」之道中就表明了不當說的閒話不說,以免遭受厄運。不聽別人閒話,便能避免不必要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