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靜則流深,語遲則人貴。
我們總愛誇讚一個人口才了得,巧舌如簧,但生活中,越來越發現,聽和說同等重要,善於沉默的人,更善於溝通,他們懂得讓對方多說,自己多聽,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出口,往往一鳴驚人。
古語有云:言多必失,眾口難調。
再八面玲瓏的人,也有失算的時候,再能說會道的嘴,也有說錯話的時候。少說,與世無爭,止語,安分守己。
01沉默不是無言,是適時沉默
黃庭堅曾有八個大字留存: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清朝大臣張廷玉曾經把這八個字當作一生做人守則。張廷玉絕頂聰明,又很謹言慎行,心裡門清,卻從不輕易發表看法,不張揚,不居功,這樣的處事風格,深得兩代皇帝的寵信。
沉默不是無言,而是適時地沉默。這時的沉默,是一種態度和智慧,不是心中無丘壑,腦中空空,而是一種隱忍,一種傾聽。不是不發言的怯懦無知,而是正在積累和隱忍。
沉默是金,金,肯定是貴的,人貴在能沉默。
就像我們買東西時候的討價還價,當攤主讓你開口說價的時候,千萬不要說,要等著對方出價。談判時也是如此,當你開口的時候,你的話語裡就藏著你的底牌,所以,先觀察、思考,讓對方摸不到自己的底細,等待對方露出破綻。
道德經裡有一句話叫做: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話講得越多,越把自己暴露得太多,很多話其實都是廢話,還不如保持靜默,把話保留,到合適的時機再說。
02懂得裝傻,懂得沉默
曾國潘曾說過:聰明外露者德薄。
當一個人話語太密,畢竟外露的心思過多,很容易讓人一眼看出心裡的精打細算,反而沉默的人,沒有表露心意,讓人捉摸不透。
裝傻是什麼意思?就是心裡明白,但是不說。裝傻就是學會沉默。
不該說的不說,不能說的不說,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話,是個聰明的傾聽者。
太精明的人往往沒有人會靠近,裝傻的人沒人想疏遠。當你沉默裝傻的時候,才能看清人心,遠離是是非非。
有句話,叫做「貴人語遲」。我們在遇到苦難,遇到不平的時候,難免憤憤不平,難免會激動惱怒,如果不能保持沉靜,難免讓問題雪上加霜,所以,此時,如果能做到「語遲」,很重要。
能讓自己的心靜一靜,讓語遲一遲,才能把問題處理得更加全面周全。
03沉默讓生活簡單明了
愛沉默的人往往都是有故事的人。因為看多了人生的風雨,剩下的就是沉默。不是沒什麼可說,而是不想說。
因為看透世事,所以不說,因為明白人情世故,明白了事實真相總有它狡猾之處,所以,沉默不語。
用這種態度生活,生活也簡單明了。
人生路,風風雨雨,經歷過起起伏伏的人往往心靜如水。沉默是最好的與生活相處方式。並不是忘記,並不是逃避,而是順其自然。
有些事,明白了就好,對別人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保護。人活一世,是心靈的歲月沉澱,心中有一片海,任誰也掀不起大浪。
水靜則無聲,情真則無語。很多事,很多人,沉默勝過千言萬語,懂得了取捨,懂得了豁達,是面對生活的睿智,更是洞悉生活真相的表達。
淡然處之,過去的就過去了,畢竟時過境遷,多說無益。
04結語:
時光如逝,歲月如梭。光陰讓人不斷成長,從一個嘰嘰喳喳的少年成長成一個惜語如金的成年人。那些經歷過的故事,曾經遇到的人,讓目光更加深邃和睿智。沉默是成長中學會的一項技能。
佛說,人生實苦。世上沒有那麼多感同身受,你的苦在別人眼裡可能就是個笑話。適時的無語讓人看到的更多,聽到的更多,不去抱怨,想得更加周全。
不是原地踏步,而是更加美好。
能夠遇到懂的人是幸運,在不懂的人面前,一萬句也不一定能夠入心,而我們終其一生,能夠遇到懂的人也不過二三,多說多錯,不期待,就不會有依賴,所以,學會沉默,才是愛自己,才是自己最可靠的後盾。
用文字養心,用詩書養魂!感謝您的關注!——坦然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