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還是關於學生的,九年級的男同學,每當聽見學生的事件,作者就無比的激動和緊張,或許這也是一種職業習慣吧!
激動的是聽見學生成績斐然,金榜題名,不忘師恩,緊張的是學生又出事了,不是逃學,不是欺凌,不是侮辱,不是體罰,就是拿生命開玩笑,每當這樣,不由得一身冷汗,小小年紀就這樣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總是讓人心痛難受,不論怪誰都覺得毫無意義,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沒有了,而留給父母、親戚的是永遠的悲痛,留給朋友、老師、同學都是無盡的自責和遺憾,多麼希望此類事件不要再發生了。
最近的武漢,有一位九年級男生跳樓,據說男生在學校走廊受到了母親的訓斥和耳光,不到兩分鐘,爬上欄杆一躍而下,同學阻攔未起作用,最終墜樓身亡。
事情前因是男生與學生在教師打牌玩撲克,樓道監控顯示,男生被母親閃了兩耳光。
關於此事,有人說孩子脆弱,當眾打罵孩子是一大錯誤,每個人都要面子,小孩都十幾歲了,在學校這樣人員密集的公眾場合,大人不顧一切的為所欲為,粗暴冷漠,這樣的做法實在很過分。
這樣羞辱孩子的家長,是為了當眾展示她是優秀的家長嗎?這樣的做法能滿足了她的自尊心嗎?
中國大部分家長都有這樣的做法,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充分表現自己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在孩子有一點點錯誤的時候,就順勢而為,不顧一切的貶低孩子,說的一文不值,在旁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教育功夫,助長自己的家長權力,把孩子當仇人,那孩子作為自己炫耀或者發洩憤怒的工具,這樣的做法就是給自己找臺階下,體現自己的能力和面子,而平時的管教幾乎為零,愛理不理。
我覺得老師也是小題大做了,上課還是下課玩撲克不是什麼違背道德或者大逆不道的事情,通知家長來管教孩子,用意何在,再說這樣的小事情,說教幾句就可以了,這樣興師動眾的請家長,家長也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也有時間限制,不是隨叫隨到,老師的目的何在?
仔細看了網上的視頻,覺得男孩有點內向,當時還是忐忑不安,母親的一氣之下,做法簡單粗暴,不溝通,不思考,不太欠妥,老師是想讓家長難堪還是讓學生難堪,不覺得是個坑嗎?
聽過一個心理老師的講座,說小孩的大腦皮層還沒有發育完善,成年人有情緒的時候,之所以會理性對待,是被大腦皮層處理過了,青少年時期本來就容易情緒激烈,又缺乏完善的大腦皮層處理,所以很容易衝動,所以父母一定不能用以前對待小小孩的方式來對待半大孩子,要用接近朋友的方式來溝通交流。
老師在家長和孩子在場的情況下,看著母親打兒子,這種老師是什麼心理,家醜不可外揚,激發了孩子的自卑心理,更多的是刺激了他。
我小時候特別調皮 ,犯了錯在外面媽媽都是給足我面子的,也不會黑臉。不過一般回家就慘了 會被好好教育,要是死倔著不認錯還嘴硬幾句,就會被用樓上穿的軟底拖鞋打屁股,其實一點也不疼,就是聽著聲音響。初中後 就沒打過我了,她說我夠大了,規矩小時候都做好了,之後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雖然八零後的人對於家長和老師的教訓都記憶猶新,那也是以前的舊教育,隨著時代發展,孩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再和以前一樣,作為老師和家長也要跟著改變,不能依靠自己的主觀臆斷,意氣用事,凡事要考慮前因後果,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好的孩子,堅決不能隨心所欲,肆意妄為,斷送了一個學生的前途。
我兒子幼兒園,我已經很注意了。因為我發現他越是公共場合越是人多時越逞強越犟。說明已經很注重外在別人看法了。青春期仨字想想都咯噔一下,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沒皮沒臉沒心沒肺的孩子少,可得注意方法。
我不覺得孩子脆弱,我只知道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