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C楊大筠:當商業業態發生改變 我們如何引領消費

2020-12-25 可持續時尚中國

本月,SFC(可持續時尚中國)楊大筠應邀參加了「淮海中路闢築120周年」國際商業高峰論壇暨「淮海中路時尚魅力指數」發布會,和眾多的上海各界領導以及行業專家進行了深度溝通交流,探討了淮海中路未來的創新與發展及進一步發揮時尚魅力的諸多可能性。

下文為楊大筠發言實錄

我在全球時尚行業中工作時間最長,工作了30多年。我過往的工作主要是幫助中國的時尚產業實現更多的國際化,包括通過併購收購國外的一些企業、時尚集團等。

前面很多嘉賓都在上海生活,一直在講我們從哪裡來,也在講未來到哪裡去。而我講的比較宏觀,就是我們怎麼做?大家知道,任何商業形態的成長蝶變一定是和消費趨勢有關的。中國這幾十年改革開放到現在為止,因為我每個月都來上海,我也經常在上海大街小巷走,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日本東京銀座或者是香榭麗舍大街,包括米蘭大街都在發生改變,這些改變主要是消費習慣的改變,但是中國的改變與全球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說我們的消費者,現在和15年前相比最大的改變是什麼?我們以前叫消費娛樂,那是一個需求大於供給的時代。所以那個時候我們看到淮海中路的品牌和商業結構和今天是不一樣的,那個時候整個商業業態是只要開店做零售、做百貨都可以賺到錢。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商業本質發生了改變。

現在我們稱之為娛樂消費,今天所有的商業業態如果說沒有娛樂,你的東西是賣不掉的。消費者去商場購物是先滿足娛樂,然後才是消費,把買東西當做娛樂已經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們看到購物中心裡的餐飲和娛樂的東西遠遠超過服裝店、珠寶店,而且這個業態正在快速發生改變。

當商業業態發生改變的時候,淮海中路怎麼辦?現在的商業業態還改變的不徹底,現在我們的社會已經慢慢從「擁有型社會」變成了「存在型社會」。在擁有型社會,購物是一種娛樂,大家情感的滿足感在馬斯洛需求理論當中是比較低級的。而今天物質極大豐富,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開始注重物質之外的個人消費的存在價值。我們商場的品牌、商業業態都發生了改變,以量取勝的商業基本上消失了。

實際上義大利米蘭奢侈品一條街、香榭麗舍大街、日本東京銀座業績增長表現並不是很高,為什麼?日本人口年齡嚴重老化,你在日本商場當中基本上看不到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在購買奢侈品,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在消費,而且商場當中是主要的奢侈品消費主力。日本的技術、製造能力都是世界一流的,當一個國家的人口已經完全老齡化的時候,帶來的結果就是你的CPI從80年代到2019年變化一直不大,你的製造能力再強,品質再高,沒有人消費,你的CPI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人們說日本社會進入了「低欲望消費的社會」。

北京和上海很快也會進入到了人口老齡化城市。現在我們主流消費群體是90後一直到00後,而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在未來5年將被劃入老齡化的比例當中。中國未來將會進入銀髮經濟時代,中國有近4億這樣的人口,這樣的人口老了之後,中國一定會充滿魅力,充滿豐富色彩的消費市場,這個消費市場跟我父母那一代的純粹的物質市場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銀髮市場的規模一定是很大的。

第二個市場是Z時代的市場,也就是00後。這個市場就是你們看到的國潮的崛起,各種中國元素的化妝品、網紅品牌迅速崛起,甚至是增長幅度和速度遠遠超過任何的世界大品牌。一個社會的發展,消費的動向會被政治或者是社會的焦點左右的時候,是會形成一種新的消費群體。

所有這些東西整合在一起,我從宏觀上認為,我們的發展規劃一定要跑在世界前沿,而不是複製模仿,也不要像東京銀座學,也不要向日本學,中國必須是中國的,中國企業做戰略的時候,要大膽的站起來,喊出你想做的東西。科特勒講過一句話:優秀的企業滿足市場需求,偉大的企業創造市場需求。中國該引領消費了。

來來整個淮海路和時尚產業只有走可持續:我們規劃要考慮低碳排放,綠色,美好生活等為人類帶來的價值,人類最大的幸福感是在消費時創造的價值。未來的時尚一定是可持續為導向的。所有的國際大品牌都不再使用動物皮毛,而是採用可循環的材料。國外使用的燈是低排放的燈,地上鋪的材料是可循環材料做的,塗料完全是環保的,如果說中國比他們還落後,怎麼引領呢?

內容為原創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號:可持續時尚創新

相關焦點

  • 新消費業態下如何更好地消費維權?
    新消費是本次企業消費責任論壇的重要議題。網際網路的廣泛發展已經深度地影響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這些新零售業態確實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但在消費中的薄弱環節和結構性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 梁平如何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構建多元融合的消費業態,這個專訪值得看
    記者 熊偉 攝 Q 梁平日報:消費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順應消費品質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務化升級趨勢,構建多元融合的消費業態,梁平在這方面將如何行動? A 石思燕:促進消費擴容升級,是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的重要抓手,既能推動商業市場轉型創新,也能助力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促進全面消費。 一是推動消費平臺轉型升級。
  • 寧波商業綜合體飽和?親子業態在商業廣場瘋狂圈地
    「我們在全寧波一共有三家,其中第一家店就是聯盛廣場店,我們也是第一批進來的商家。起初,這層樓還有很多服裝餐飲類的店,後來一家家被其他的培訓機構取代了。」王曉美是貝兒棒聯盛廣場店營銷總監,這三年來,這裡發生的變化,她看在眼裡,最清楚不過。後來,逐漸形成氣候與氛圍,一些商家也會慕名而來。
  • sfc_sfc是什麼_香港證監會 sfc_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金...
    如何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上查監管?http://www.sfc.hk/sfcprd/eng/pr/html/Corp_Details.jsp?charset=MS950&ceref=ACJ776&applNo=0002
  • 如何成為優秀的商業地產人才?業態、主題與商業定位的邏輯
    商業地產的基本邏輯是"投資與經營",住宅房產的基本邏輯是"投資與消費"。商業房產本身不能直接拿來消費,它是商品或服務的載體。因此,商業房地產的研究對象不僅僅是誰來買房子,還要研究誰來租房子,租來做什麼,誰來消費,為什麼來消費,能消費多久等關鍵性問題。
  • 凱德廣場·諾和木勒引領消費迭代 重塑城市商業新格局
    以2019年為例,當地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1%,達49,397元。隨著市內軌道交通、直達北京的高鐵等基建設施的陸續完善,以及當地人口數量的進一步擴大,呼和浩特的商業勢必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整合優勢資源,深入挖掘消費升級需求,為當地消費者呈現全新的場景式體驗,是凱德廣場·諾和木勒的目標。
  • uta時尚管理集團總裁楊大筠
    小編麻辣解讀楊大筠UTA時尚管理集團總裁本期導讀:楊大筠先生進入時尚行業已經22年了。本期導讀:至今為止,楊大筠先生已經推出了《商品企劃》、《視覺營銷》、《連鎖加盟》、《超級導購》、《店鋪運作》五本服飾行業的專著。這是中國第一套針對服裝服飾業的專業實踐型指導叢書,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作為中國時尚行業公認的最專業的國際化管理大師,楊大筠先生如何從一名普通車工成長為深具前瞻指導性的時尚管理專家?他經歷怎樣的付出和努力?
  • 深耕銀川24年 建發集團引領城市商業巨變
    引領銀川商業發展新模式   作為生於銀川,長於銀川的企業,建發集團,參與和見證著銀川商業巨變。   2.5線城市的銀川,早期的商業地產經營多以單一業態為主,皆是商戶通過自身經營而自覺或不自覺形成的,規劃和布局比較鬆散,未形成特色、專業化市場。
  • 撬動兒童業態的槓桿 國酒城童玩館借力驅動家庭消費
    招商發布會於25日下午舉行,旨在引入更多全國知名品牌,打造仁懷首個以兒童為主題的商業——童玩館。   近年來,兒童業態在購物中心的佔比持續上升,兒童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促進了兒童業態的多元發展,新興兒童業態層出不窮。同時,以兒童為亮點吸引家庭消費的商業體也在陸續籌備中,仁懷國酒城傾力打造的童玩館也不例外。
  • 福州購物中心轉向家庭型消費 親子業態引領新潮流
    無論是今年開業的倉山萬達金街、泰禾廣場、蘇寧廣場等還是各大傳統百貨,都不約而同地加大親子業態佔比。目前,福州的購物中心和百貨開始逐漸向家庭定位轉型,通過增加親子業態和體驗類業態延長消費者在商場的停留時間。 「得兒童者得全家」 兒童業態改變父母的消費習慣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購物中心和百貨已經進入了「得兒童者得全家」的發展階段。
  • 體驗式消費紅火 寧波聯盛廣場等商場加大親子業態比例
    「現在80後90後的父母熟悉網購,捨得在孩子身上花錢,而親子體驗類的消費必須在線下完成,因此,不少商業綜合體願意花大力氣開闢或者加大親子類業態。」業內人士分析親子業態也成了眾商家看好的新增標配之一。
  • 合生商業張西:體驗業態好不好,消費者說了算
    體驗式商業客流有著怎樣的消費特性?文化和商業跨界共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種草」經濟背後蘊含的是怎樣的商業邏輯和社交趨勢?5G時代下的商業將如何順勢而為?   2019年10月23-24日,由贏商網主辦的2019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發展論壇,在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如約而至。
  • 內蒙五原首家全業態時尚購物中心開業 定義城南商圈新格局
    樂百匯購物中心作為五原縣的商業部分,也是五原首家全業態時尚購物中心,開拓了五原縣城南商圈,同時也其影響力也輻射到巴彥淖爾,改變了五原甚至巴彥淖爾市區的傳統購物方式,引領五原人民開啟購物新方式,全場多個品牌,樂百匯中影國際影城
  • 創意貨櫃也時髦,商業街區消費空間就是靠它們撐大的!
    2016年,曾被美國《商業周刊》列舉為「最有可能改變我們未來10年生活方式的20項重要發明」之一。創意貨櫃應用於商業經營、特色住宿、美陳設施等領域,現在,不用去國外,街景夢工廠也能用創意貨櫃來大大改善我們的城市、街區和景區空間,用地標場景來引領新生代的潮流生活方式。
  • 浙江嘉興現代商業迅速崛起 新型業態發展快
    新型業態異軍突起  2003年至今,嘉興市市民對商業變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購物中心、連鎖超市、倉儲式商場、網上購物等新型商業業態異軍突起,永樂、蘇寧、國美、好又多、易初蓮花、麥德龍、沃爾瑪……尤其是購物休閒中心——江南摩爾、梅灣街等商業區的營業,新型業態迅速擴張。  新型商業業態的擴張,導致傳統百貨商業經營比重不斷萎縮。
  • 天津萬達商業廣場業態分析(上篇)
    當天津的核心商圈,其地標商業項目是由來自外地的開發商投資建設且經營的時候,天津本地的開發商也罷、商業機構也罷、地方官員也罷、消費者也罷,該是一種什麼心情呢?我們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上,從曾經的中國北方工商業中心,從曾經的計劃經濟時代的三大直轄市,已經淪落到了怎樣令人不齒的地步了呢!我們不贊成排外,我們歡迎大連萬達到天津投資,但是我們天津人是否該反思一下自己呢?
  • 韓國是如何避開百貨業態「寒冬」的?
    特別嚴重的問題是,百貨店作為多種商品群形成的業態,在百貨業態中可以說是最核心的服裝部門的銷售額卻比重持續下降。如何克服這種現象?加強百貨店目前缺少的娛樂、休閒項目,並結合文化與交流的因素,打造顧客可以停留的滯留型商場,讓我們通過韓國的案例了解一下。
  • 特色IP、主題樂園、沉浸式體驗 新業態賦能無錫親子消費市場
    近年來,兒童業態越來越受到商業地產的青睞,不僅成為各大購物中心的標配,更成為實體商業回歸的強力引擎之一。但是,兒童業態並不是一劑萬能的靈丹妙藥,特別是在兒童消費更為謹慎的疫情時期。如何更好地利用兒童業態加碼自身增長紅利,已成為當下各大購物中心不斷探索的課題。兒童消費需求旺盛上周四,記者來到薈聚的一家親子樂園,看到不少家長正陪同孩子在遊樂區玩耍。
  • 黃小鮮如何玩轉社區商業?
    黃小鮮如何玩轉社區商業?線上線下餐飲新零售業態的出現,一時間可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然而,如果從市場總容量和總需求來看,餐飲新零售大消費領域還有一個超級大概念沒被深度挖掘,這就是社區商業價值重塑。在日生活中,選擇最便利、最高效的方式解決日常消費問題已然成為了眾人的選擇,所以,真正令大家經常產生消費的地方還是家門口的社區型市場。據調查數據顯示,社區商業消費佔到了整體商業構成的60%-70%。近些年來,資本頻頻入局社區商業便利店,便利店和生鮮加強型社區便利店品牌和數量激增,這正是嗅到了社區商業的巨大價值的明顯體現。
  • 德匯萬達廣場開業報導(一):新疆最大體驗式商業引領消費新時代
    而在五年前,德匯就通過專業專注的產業研究,我們得出結論,一個城市擁有2-3個特大型生活中心,其餘10萬方一下的購物中心將沒有發展,只有便捷的社區商業會越來越火,因為它承載了消費、服務等多種功能,包括社區文化、社區教育、社區醫療、社區金融,甚至社區養老等,社區商業是對消費者最後一公裡的爭奪,也必將成為當前最受行業關注的商業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