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從沉重的抑鬱到瘋狂的欣快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雖然躁鬱症在近幾年逐漸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關注,但是關於這種病症還有很多並不廣為人知的特點。

    一種「年輕」的疾病

    躁鬱症是一種「年輕」的疾病。「躁鬱症」這個名稱從1980年才開始被使用。這一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發表了第三本《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手冊的作者們決定於此契機結束「狂躁-抑鬱狀態」這個源自精神分析學的術語,取而代之以「躁鬱症」。

    雖然是一種「年輕」的疾病,但是有關躁鬱症的治療卻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公元1世紀後,小亞細亞(今天的土耳其)的醫生索蘭納斯發現,由於當地的鹽水浴含有豐富的鋰,可以使情緒激動的患者鎮靜下來。不過,直到19世紀80年代末,這種鹼性金屬才再次被醫學界用來穩定患者情緒。自20世紀50年代起,鋰的使用成為長期穩定躁鬱症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調查統計顯示,自來水中含鋰高的地區,人口自殺率也相對更低,反之亦然。

    一些研究人員發現,戀愛中的人常常表現出與躁鬱症患者相同的特徵。在對戀愛中的青少年和患有2型躁鬱症的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比較後,研究人員發現完全無法區分。

    躁鬱症患者與天才大師之間也有著微妙的聯繫。當躁鬱症患者達到躁狂狀態時,他們感覺不到疲憊,更易衝動,也更勇於冒險,而這些都是激發創造力的有利條件。事實上,梵谷、尼採、歌德、貝多芬等許多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都是躁鬱症患者。

    躁鬱症患者從兒童期開始就會顯露出一些跡象。易激動、有睡眠障礙的跡象等,都有發展成躁鬱症的風險。同樣,青少年時期的抑鬱症狀態也增加了成年後患躁鬱症的可能。躁鬱症的發病高峰期是15~25歲之間,但它也可能開始得更早。

    法國南錫醫科教學及醫療中心的臨床心理與精神病科主任讓-皮埃爾·卡恩教授說,躁鬱症患者的平均確診時間為5~10年,而在這段時間中,被病情所折磨的患者「就像生活在滑向地獄的斜坡上」。

    這種病症通常表現為階段性的抑鬱症和階段性的欣快症,抑鬱症的階段要比躁鬱症的另一個極端——欣快症所表現出的近乎瘋狂的過度活躍要痛苦得多。「如果診斷不正確,躁鬱症的抑鬱階段很可能會被用抗抑鬱藥來治療,而這會加重病情,使患者進入螺旋式的紊亂和有害行為中。」讓-皮埃爾·卡恩教授說,「必須依靠調節情緒的藥物,並輔助心理治療,才能有效治療躁鬱症。現有的醫療手段可以使85%的患者病情得到穩定。」

    大腦無法調節的情緒紊亂

    法國格勒諾布爾醫科教學及醫療中心精神病和神經科主任提埃裡·布日羅爾教授說,躁鬱症實際上是一種大腦無法調節的情緒紊亂,它涉及1%~2.5%的人群,男性和女性發病率相同,經常發生在15~25歲的人群身上。躁鬱症患者會感到自己在兩種極端情緒中轉換不定,時而是巨大的抑鬱,讓他們想要自殺;時而是強烈的欣快和活躍,也稱作「躁狂」,把他們引向危險行為和異常決定。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抑鬱發作的時間要多於躁狂。躁狂時,患者幾乎不眠不休,也不覺得疲憊,他們感覺自己能夠克服所有困難和障礙,沒有什麼事情難得倒他們。

    「在躁狂時期,相對於患者來說,他們身邊的人其實更加疲憊。」提埃裡·布日羅爾教授說,「患者會在夜裡起床,他們連續幾個小時不停地說話,談論自己偉大而不切實際的夢想和計劃,做一些衝動的會影響家庭的決定,例如衝動型購物、危險性行為、酗酒,等等。」

    保持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非常必要

    生物鐘對情緒調節有重要影響,情緒障礙與生物鐘紊亂也是相互聯繫的。患有躁鬱症的人通常也沒有正常的睡眠。一個健康人,被擾亂了睡眠質量和規律,也可以改變大腦對情緒的回應。簡單地說,我們很容易觀察到,一個沒睡好覺的人脾氣很差。而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生物鐘的紊亂會引發大腦誇張的回應,從而讓患者陷入抑鬱或是躁狂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躁鬱症經常發生在工作時間不規律的人身上,需要倒班的職業和需要經常出差倒時差的職業往往是躁鬱症發病的「重災區」。在這些患者的治療方案中,可能包括更換工作。而對於青少年患者,則需要父母協助說服他們,夜生活不適合他們,不規律的生活對他也不是好選項。

    改善睡眠緩解躁鬱症的一個策略就是調整睡眠和清醒的規律,重新制定人體內在的生物鐘。生物鐘的運作與晝夜交替緊密相連,通過人工方式創造一個「昏暗」的時段來調節睡眠非常重要。一些專家建議躁鬱症患者每天在某個時段使用墨鏡或者特殊的濾光眼鏡來調節睡眠。

    對於所有的躁鬱症患者來說,保持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非常必要,這有助於保持情緒的穩定。

    躁鬱症的病灶

    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不管是抑鬱還是躁狂,在這兩種交替而至的極端狀態中,每種情緒都像是一陣「海嘯」,一種「心理癲癇」。比利時布魯塞爾心理中心的精神病專家達尼爾·蘇埃裡醫生指出,「一個患有躁鬱症的患者就像是被強烈而不穩定的情緒所捕獲的獵物,他的理智和情感之間缺少溝通。」

    法國保健和醫學研究所的斯蒂法尼·賈曼醫生認為,躁鬱症還是一種遺傳病。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躁鬱症,孩子有50%的可能會患有這種疾病。他說:「我們發現遺傳因素在躁鬱症發病原因中佔60%。大量研究顯示,許多心理疾病可能包含同樣的基因。」斯蒂法尼·賈曼醫生和他的團隊正在試圖破譯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NA。

    被識別出的基因有什麼用途呢?斯蒂法尼·賈曼表示:「這些基因負責給在神經運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分子進行編碼。其他的基因則負責例如多巴胺、血清素、穀氨酸等神經遞質循環的良好運行。」達尼爾·蘇埃裡醫生認為,「躁鬱症產生的根源在於,大腦控制和管理情緒的線路的結構和運行不正常。」

    然而基因卻不是唯一的病灶。一個人如果在人生早期經歷了變故,也會留下嚴重的可能誘發躁鬱症的心理陰影。巴黎公共醫療救助機構、躁鬱症專家中心費爾南多-衛達士醫院的精神病科醫生布魯諾·艾坦表示:「很多研究表明,童年遭受心理創傷的人會比其他人更脆弱。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會對大腦產生細微的幹擾,大腦於是變得脆弱,而一旦面臨近距離的環境因素,比如近距離接觸病症,大腦就會代償失調。」

    「有1/3至一半的年輕躁鬱症患者,也是菸酒的消費者。」艾坦醫生補充說,「另有研究顯示,焦慮和壓力,即使是輕微的,也對引發躁鬱症有一定影響。」

    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躁鬱症通常在青少年身上發生。這個年齡段的人,情緒本身就不穩定。「情緒會受到體溫、血糖、血壓等因素的影響。但並不是說情緒起伏不定就是躁鬱症的表現。」讓-皮埃爾·卡恩教授指出,「必須判斷情緒變化對於生活中的變化來說是否極端。」

    「對一項步入正軌的新計劃感到熱情高漲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連續幾天日夜不眠地處於一種欣快的狀態就不正常。所以醫生一定要花一些時間與患者家屬以及患者身邊的人進行交流,這對病情診斷非常重要,特別是躁鬱症還是一種家族遺傳病,它的基因構成已經被現代醫學所識別。對於那些有抑鬱症表現的患者,即使他們沒有出現躁狂期的表現,也要詢問一下患者親屬中是否有人患有躁鬱症。」提埃裡·布日羅爾教授說。

    早期診斷對治療躁鬱症至關重要。如果不及時治療,病症本身會在大腦裡「列印」錯誤的運行線路,從而使病情持續加重,也使患者的人生變得更加艱難,容易發生離婚、失業、酗酒、產生併發症等現象。而大腦通過及時治療是可以自我修復的。

    讓-皮埃爾·卡恩教授建議患者,如果對診斷存疑,在進行治療之前一定要去聽聽別的醫生的意見,因為不正確的治療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他說:「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他可能會終身與躁鬱症為伴,但是,只要積極治療,大部分人都能夠正常、舒適地生活,有些人甚至還會時不時地懷念自己具有瘋狂精力的那段時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夏瑾

相關焦點

  • 卡姆稱因患躁鬱症吸毒,難道躁鬱症會讓人產生物質成癮?
    躁狂過去後,就是深深抑鬱感,陷入抑鬱後的人會出現和抑鬱發作症狀類似的情況,比如感到悲傷、空虛、無望或不明原因的流淚、哭泣(註:兒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現為心境易激惹)。對於活動的興趣和愉悅感下降等。根據大量躁鬱症患者的情況,有研究者把躁鬱症歸為這幾類:雙相情感障礙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發作(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會功能或伴隨妄想),並通常有重性抑鬱發作。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鬱就是抑鬱,常見的表現有情緒低落、不想說話、不想做事情,經常覺得思維變慢,整個人很懶,甚至經常流眼淚。所以說,躁鬱症的患者常表現為「時悲時亢」,但大多數躁鬱症患者處於抑鬱的時段更多。在心境障礙結構中,僅有抑鬱或是躁狂的屬於單相心境障礙,因為這類人的心境只停留在所說的抑鬱躁狂連續體上的一端,只有交替處於抑鬱和躁狂狀態的人才屬於雙相心境障礙,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 比抑鬱症可怕的「躁鬱症」是什麼症狀表現
    而躁鬱症患者的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據權威數據顯示,全世界有6000萬躁鬱症患者,中國就有超700萬,且由於躁鬱症的識別率和就診率低,實際上這個數字還應該更高。那麼躁鬱症究竟有哪些表現呢?躁鬱症又叫雙相情緒障礙(Bipolar Disorder),顧名思義,這個疾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明顯的情緒兩極化,如果說一般人的情緒變化就像是在一條崎嶇的小路上顛簸(綠線),那麼躁鬱症患者患者就像是坐在過山車上飛馳(紅線)。
  • 上一瞬天堂,下一瞬地獄:躁鬱症,比抑鬱更難纏?
    還有一位疑似躁鬱症患者的讀者在各活動群裡不停地刷屏,發送評價魯迅等各名家的內容。為了維持群內討論秩序,我們不得不依照群規處理,將刷屏者剔除出群。上一瞬天堂,下一瞬地獄。線上活動期間,我們第一次與躁鬱症患者如此接近。通過他們的討論,雖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但我們也隱隱體會到他們日常的辛苦。
  • 躁鬱症患者的兩極人生
    她只顧享受那種被拋到高空的快感,察覺不出任何問題。直到有同事建議她到醫院看看,她才知道自己得了躁鬱症。反映躁鬱症患者狀態的漫畫。其中指出,患者躁狂發作時,會出現睡眠減少、活動及言語增多、思維奔逸、自我評價過高等症狀;抑鬱發作時,則會喪失興趣和愉悅感、精力不濟、有自傷或自殺傾向。「躁鬱症的識別率、就診率很低」,北京回龍觀醫院抑鬱症病房主任陳林告訴新京報記者,很多人會把抑鬱或躁狂發作當成單純的「情緒問題」,不會重視。
  • 如何對待躁鬱症患者?和狂躁抑鬱症的人要怎麼相處?
    ,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鬱」的時候,心情低落到極點,做什麼都毫無興趣,感覺很累,覺得自己毫無是處,甚至出現不想活了的念頭。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心境和活動水平明顯紊亂發作的疾病,紊亂有時表現為心境高漲、精力和活動增加(躁狂或輕躁狂),有時表現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動減少(抑鬱
  • 關於躁鬱症,你需要了解這五大徵兆和四大對策
    有專家表示,躁鬱症並不罕見,發病原因很複雜,是一種自殺率比抑鬱症還高的病,遺傳率高達80%。1、自殺率比抑鬱率還要高的病「躁鬱症」,顧名思義是狂躁和抑鬱的綜合體。據描述狂躁症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可怕的病;上一秒還狂躁的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站在世界之巔,靈感迸發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下一秒就抑鬱到覺的自己是個廢物想自殺,活著毫無意義。在這兩種狀態之間來回切換非常的難受,相當於把自己從萬丈深淵啪唧一下被拉到高空,太陽火辣辣的打在你的臉上。
  • 有躁鬱症的奶奶,半夜跪我床頭求「解脫」
    躁鬱症學名「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一樣,是心境障礙的一種。所謂「雙相」,是指患者的心境會在兩種極端狀態下波動——時而登上狂躁的高峰,時而陷入抑鬱的低谷。躁鬱症情緒波動圖。就這樣過了4年,上了大二的她才去醫院做檢查,被確診為「躁鬱症」,需要長期的藥物和心理治療。而像王娟這種,患躁鬱症多年後才被確診的病人大有人在。北京回龍觀醫院抑鬱症病房主任陳林表示,相對於抑鬱症,躁鬱症的識別率、就診率很低。因為很多人會把抑鬱或狂躁發作當成單純的「情緒問題」,加上對躁鬱症認識不足,導致不被重視。
  • 陳奕迅患躁鬱症與鄭秀文因信仰走出抑鬱
    據香港媒體報導,陳奕迅因工作壓力患上了躁鬱症及人群恐懼症,壓力爆表。 明星張國榮曾因抑鬱症被折磨致死,這成了歌迷心中永遠的痛。鄭秀文也患過此症,她因拍攝《長恨歌》太入戲而患上抑鬱症,如今若再談《長恨歌》,估計鄭秀文一定感觸頗多。同戲的梁家輝更爆料說,鄭秀文拍戲過程中抑鬱情況嚴重時,行為過激,不斷拿頭撞地板,令他和其他工作人員不知所措。
  • 躁鬱症的10個微妙表現,看看你身邊的人有嗎?
    3、憤怒很多時候,人們會難以區分躁鬱症和脾氣大,單純認為患者只不過是情緒差。但是患有躁鬱症的人,壞情緒會越來越嚴重,後期甚至會干擾到正常的人際關係。4、抑鬱患者在焦躁抑鬱狀態時,很難被察覺。5、語速較快強制言語,可以說是一種常見的躁鬱症症狀。我們在和患者交談的時候,可以很明顯感受到他們的語速比較快,滔滔不絕,讓人無法插話。但是思維活躍的他們,常常會跳到不同的話題。
  •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抑鬱兩端轉化的瘋狂情緒體驗
    小楊得了一種「怪病」,一年之中只有半年能正常工作,而且精力充沛,工作勁頭十足,而到了下半年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不僅沒有辦法工作,有時就連正常的生活都精力不足。這究竟是怎麼了?今年29歲的小楊,是一位海歸碩士。兩年前,在海外學成歸來,回到家鄉從事法務方面的工作。本人非常有上進心的,工作起來很有「拼命三郎」的架勢。
  • 躁鬱症是否可以導致婚姻無效?
    很多人都了解抑鬱,陷入抑鬱的人往往對自己、對生活、對未來失去了信心,陷入了絕望,甚至想到了輕生,這種痛苦到極點、絕望到麻木的感覺,除了本人也許很少有人能夠體會。法妞網友諮詢:躁鬱症是否可以導致婚姻無效?
  • 你一直想問躁鬱症患者的十個問題
    但到目前為止,他的人生並未如我們所願,躁鬱症使得他很難勝任傳統的工作。最近他從哥本哈根搬回了鄉下,離家人更近。我和莫迪科聊了聊這種病是怎麼影響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的。VICE:被確診時你是什麼心情?理察·莫迪科:大概一年前我被確診了,一開始可真算是解脫了。
  • 雙向情感障礙|關於躁鬱症,你需要知道的事
    從高中開始她就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不同。晚自習時,同學們都安靜地寫作業,她則拉著周圍的同學滔滔不絕地討論各種奇聞軼事。要是被老師調到第一桌,她還會伸著脖子跟後面的人說話。最後被老師找家長,帶回家去上晚自習。而有的時候,她一整天都不說話,趴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動不動,像個活死人。
  • 躁鬱症的9種症狀,每一種看起來都很嚴重!
    「躁鬱症」,顧名思義是狂躁和抑鬱的綜合體。上一秒還狂躁的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站在世界之巔,靈感迸發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下一秒就抑鬱到可能有極端想法。在這兩種狀態之間來回切換非常的難受,相當於把自己從萬丈深淵一下被拉到高空,兩種極端感受難以適應。
  • 從《一念無明》探索躁鬱症,你對它了解多少?
    小電君今天從電影裡向大家科普躁鬱症。一、你知道什麼是躁鬱症嗎?躁鬱症,是含有躁狂和抑鬱兩種情緒存在的病症。它還有另外一個我們不常說的名字,叫做雙相情感障礙。雙相這個術語最早由Leonhard在1957年用於描述包括躁狂和抑鬱兩個症狀的疾病。
  • 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躁鬱症患者的情緒過山車
    戳上方藍字 ▲ 關注鹽範兒品讀有鹽生活,發現暖心好物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知之甚少,只到看到一條新聞,我才知道這個世界有過這樣一個女生最不開心的時候,心情差極了,於是和朋友說,最近狀態不好,要調整,考慮要不要看心理醫生,感覺自己要抑鬱了。也有朋友和我說:似粥,我最近什麼都不想做,感覺心理狀態很不穩定,覺得自己要抑鬱了。
  • 躁鬱症的十個微妙現象,看看你身邊的人有嗎?
    但是,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這種情緒往往變得更嚴重,嚴重到幹擾他們的正常人際關係。特別是當這個人說,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那麼易怒……但我就是控制不了。 3、情緒高漲 躁鬱症的特徵是不定期的的躁狂和抑鬱。
  • 一名躁鬱症患者患病四年的總結:不管路有多長,我一定會好
    雖然四年來,躁鬱症帶給她許多痛苦,讓她在天堂和地獄間來回穿行,但她卻沒有放棄,並逐漸堅定了一個信念:我一定會好! 躁鬱症給了她更加溫柔的內心和堅強的壁壘,去對抗生活的考驗。雖然她現在依然飽受著躁鬱症的折磨,但已經不再害怕它的到來,並且會勇敢地面對它賦予的機會和能力,靜靜等待某一天,真正和它說一聲再見。
  • 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會突然轉為躁鬱症嗎?躁鬱症的特徵有哪些?
    單相就是一種憂鬱的心理,以心裡持續低落,欲望喪失,消極悲觀為主;而雙相則是以躁狂和抑鬱交替出現。雙相又被稱之為:躁鬱症。而躁鬱症,因為在抑鬱和躁狂之間來回切換,時而低落,時而又亢奮,亢奮時,常常給人感覺貌似好了一樣的狀態,且他自己會感覺到比以前更加強大了,事實上這個時候,不僅僅是當事人,還有家裡人都要多點時間來觀察和留意,因為這可能並不是好的象徵,而是躁鬱的一個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