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一日三餐都是離開不了胃部的消化的。若是胃部出現問題,那對我們的身體影響很大。現在,很多人都有慢性胃炎的情況,那麼,慢性胃炎怎麼調理呢?它有哪些症狀?吃什麼比較好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慢性胃炎怎麼調理
保暖護養
秋天天氣漸漸變涼,一天當中,溫差是比較大的。有慢性胃炎的人要多注意胃部保暖。適當增加衣物。晚上睡覺的時候,注意不要腹部著涼,防止加重。
飲食調養
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養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菸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平心靜養
胃病的發展和人的情緒和心態都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要注意保持心態,注意情緒穩定。儘量避免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
運動健養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徵,加強適度的運動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慢性胃炎的症狀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見的類型。表現為上腹疼痛,疼痛多數無規律、腹脹、噯氣、反覆出血等。多數患者可無症狀。
萎縮性胃炎
臨床表現不僅缺乏特異性,而且與病變程度並不完全一致。臨床上,有些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無明顯症狀。但大多數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脹痛、鈍痛或脹滿、痞悶,尤以食後為甚,食欲不振、噁心、噯氣、便秘或腹瀉等症狀。
慢性糜爛性胃炎
慢性糜爛性胃炎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人的身上,一般起病比較急,會有消化道大出血,可能會有嘔血、黑便等情況出現,在出血之後容易復發。
小兒慢性胃炎
症狀無特異性,多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臨床表現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且病程遷延。
老年人慢性胃炎
平時自覺症狀可較輕微,有的到出血或癌變等合併症出現時才被發現。
慢性胃炎吃什麼
肉類
可以擇新鮮瘦嫩的豬肉,雞胸脯肉、水鴨肉、魚片等,經精細加工烹飪後食用;不能食用油膩、陳腐肉食。人們通常以為牛羊肉、狗肉、為大補食品,多食能強壯身體,但牛肉肌纖維較粗的食之不宜消化。
羊肉狗肉味甘性熱,而胃炎患者辨證多屬鬱熱陰傷兼溼熱內蘊,食之更助火傷陰,不利於病情故以不食為佳。
蛋類
蛋類的補益作用人所共知,但每日不可多食,以1-2個為宜,胃病病人應選擇最易消化吸收的軟蛋羹形式來烹飪食用。
奶類
喜歡飲牛奶而無腹脹、腹痛或腹瀉等乳糖不耐症發生的胃病患者,可適量飲食,每日250克為宜。但胃酸偏低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最好不飲或少飲牛奶,因為牛奶一直被認為可以中和胃酸,而在治療胃酸過多的潰瘍病時大量飲用。
豆果類
黃豆的營養價值很高,但因其內部結構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原因,許多人吃了炒、煮、爆的黃豆往往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瀉。
豆製品比黃豆要容易消化,但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胃病患者吃後會出現上述情況。紅小豆、綠豆、大棗等食品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利溼、健脾和胃功能,但其豆皮、棗皮難以消化,有時還會誘發潰瘍病出血,故應熬成粥食,並棄皮食用。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慢性胃炎的調理方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慢性胃炎的症狀以及飲食,這些僅供大家參考。若是有慢性胃炎,還要記得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