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病毒在顯微鏡下竟然這麼美

2020-12-10 騰訊網

今天,想帶大家一起看看微觀世界,顯微鏡下,存在著的無比美妙奇幻的另一個宇宙。

那些讓我們敬而遠之的病毒們,在顯微鏡下竟然漂亮得不可思議!

病毒(英語:virus,中文舊稱「濾過性病毒」)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靠寄生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目前不把它歸於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動物)之中。

病毒起源於何時尚不清楚,因為病毒不形成化石,也就沒有外部參照物來研究其進化過程,同時病毒的多樣性顯示它們的進化很可能是多條線路的而非單一的。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於不同的機制:部分病毒可能起源於質粒(一種環狀的DNA,可以在細胞內複製並在細胞間進行轉移),而其他一些則可能起源於細菌。

分子生物學技術是目前可用的揭示病毒起源的方法;但這些技術需要獲得遠古時期病毒DNA或RNA的樣品,而目前儲存在實驗室中最早的病毒樣品也不過90年。

在高中生物學以及高考中也經常涉及有關病毒的知識點及考點。

01

大小

病毒形體極其微小,大約是細菌大小的百分之一。必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一般可以通過細菌濾器(一般的直徑為1-10μm,而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0nm左右)。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約80~120nm。

冠狀病毒 Coronavirus (SARS)

02

成分和結構

1. 成分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成分僅為核酸和蛋白質兩種(只由蛋白質組成的朊毒體並不屬於病毒)。

核酸位於病毒粒子的中心,構成了它的核心或基因組,蛋白質包圍在核心周圍,構成病毒粒子的衣殼。衣殼對核酸有保護作用,是病毒粒子的抗原成分。它們共同稱為核衣殼,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結構。

有些較複雜的病毒,在其核衣殼外還有一層囊膜包被

2. 結構

每一種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不是DNA就是RNA,這也是病毒分類的依據之一。

如DNA病毒有:噬菌體、皰疹病毒、各種腺病毒等。

RNA病毒有:愛滋病毒、菸草花葉病毒、車前草病毒等,以及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其遺傳物質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感染人、鼠、豬、貓、犬、狼、雞、牛、禽類脊椎動物。

病毒可以感染幾乎所有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第一個已知的病毒是菸草花葉病毒,由馬丁烏斯·貝傑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5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病毒的形態各異,從簡單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體形到複合型結構。

Swine Flu Virus 豬流感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Yellow Fever Virus 黃熱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Hepatitis C Virus C型肝炎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West Nile Virus 西尼羅河病毒

Simian Virus 猿猴病毒

Poliovirus 脊髓灰質炎病毒

03

生活方式

病毒在宿主的活細胞內寄生生活。離開宿主細胞,病毒能以無生命的化學大分子狀態存在,並可形成結晶。

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細胞內,具有專一性,這也是病毒分類的另一個重要依據。如專門寄生在動物細胞中的稱為動物病毒(愛滋病毒等),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中的稱為植物病毒(菸草花葉病毒等),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中的稱為細菌病毒(噬菌體)。本次2019-nCoV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噬菌體的繁殖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即吸附一侵入增殖(複製與生物合成)成熟(裝配)裂解(釋放)。整個過程必須在它的宿主活細胞中完成。只有核酸進入宿主細胞,換言之,只提供了複製和表達的模板,其他的原料、能量、酶、相關細胞器全由宿主細胞提供。

Dengue Virus 登革熱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04

傳播方式

病毒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不同類型的病毒採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植物病毒可以通過以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如蚜蟲,來在植物間進行傳播;而動物病毒可以通過蚊蟲叮咬而得以傳播。

這些攜帶病毒的生物體稱為「載體」。

流感病毒可以經由咳嗽和打噴嚏來傳播;諾羅病毒則可以通過手足口途徑來傳播,即通過接觸帶有病毒的手、食物和水;輪狀病毒常常是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兒童而直接傳播的;此外,愛滋病毒則可以通過性接觸來傳播。

Ebola Virus Particles 伊波拉病毒顆粒

圖源:魔女屋LYL

愛滋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05

增殖方式

複製式增殖:病毒在宿主細胞的協助下,以核酸的複製和核酸蛋白裝配的形式進行增殖,不存在個體的生長和均等分裂等細胞繁殖方式。

病毒的增殖必須在宿主細胞中完成。

圖源:魔女屋LYL

Marburg virus 馬爾堡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Zika Virus 寨卡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06

遺傳和變異

1. 變異

可遺傳變異的來源一般為基因突變。由於RNA為單鏈,結構不穩定,單鏈的RNA病毒容易發生變異。

2. 遺傳信息傳遞途徑

(1)DNA病毒

(2)RNA複製病毒

(3)逆轉錄病毒

比如,菸草花葉病毒:菸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病毒在增殖時先反轉錄成DNA,然後通過DNA的轉錄翻譯等步驟生成相應的RNA和蛋白質外殼,然後組裝成為菸草花葉病毒。

HIV遺傳物質是RNA,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增殖過程為:病毒RNA的逆轉錄,形成DNA;合成病毒DNA與細胞DNA的整合;DNA轉錄形成病毒mRNA;病毒mRNA翻譯形成病毒蛋白質;病毒蛋白質與病毒mRNA裝配形成子代病毒;病毒從細胞中釋放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07

分類

1. 按結構分類

病毒

亞病毒: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特點:與病毒相比結構不完整,僅由核酸或者蛋白質構成生命體,如引起狂牛症的阮病毒就是蛋白質構成的機體)

2. 按照宿主細胞和遺傳物質將病毒分類

動物病毒:RNA類(SARS病毒、 冠狀病毒、H1N1、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愛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腦膜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

DNA類(痘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虹彩病毒、B肝病毒、天花病毒)

植物病毒:RNA類(菸草花葉病毒、馬鈴薯X病毒、黃瓜花葉病毒、大麥黃化病毒等)

細菌病毒:噬菌體(DNA)

3. 按遺傳信息傳遞途徑

(1)DNA病毒

(2)RNA複製病毒 菸草花葉病毒

(3)逆轉錄病毒 愛滋病病毒

圖源:魔女屋LYL

08

有關病毒的免疫問題

(1)免疫過程

由於病毒都是營寄生生活。所以在病毒的感染過程中,人體往往是先通過體液免疫的作用來阻止病毒通過血液循環而擴散,再通過細胞免疫的作用來裂解靶細胞,使病毒沒有藏身之所而被抗體消滅。

(2)治療特點

病毒對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對幹擾素敏感,所以人體在平常生活如果因感染了由病毒而引起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療是沒有效果的。

(3)病毒破壞細胞類型舉例:

SARS病毒、2019-nCoV破壞人的肺部等處的細胞;

B肝病毒破壞肝細胞;

脊髓灰質病毒破壞脊髓灰質前角的運動神經元,導致小兒麻痺;

HIV破壞人的T細胞,使人喪失免疫力。

(4)病毒疫苗

減活疫苗:經過實驗處理,毒性減弱,但抗原性仍保留

滅活疫苗:疫苗僅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

基因疫苗:將病毒抗原蛋白基因導入

寫在最後

日前,#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從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後,尤其是11月後,全球每日報告病例數經常突破60萬,多次創造紀錄。

這幾天,國內多點出現零星病例,也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著國門。應該說,我們今年冬季面臨著一次大考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哦~

世界的奇妙

等著你去探索

相關焦點

  • 關於顯微鏡掌握這麼多就夠了(順便說下顯微鏡的發明)
    點擊標題下藍字「生物100」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的生物學、有意思的生物學。高中生物一輪複習已經開始。一輪複習在知識上複習的原則是全面性、基礎性和綜合性。重在知識梳理和建立聯繫,但綜合性不能太強,關係比較近的知識可以前後建立聯繫。所以接下來的一輪複習既適合複習又適合新課,既適合學生,又可以作為老師的備課參考。
  • 顯微鏡下細節之美:沙粒上的細菌部落
    透過顯微鏡,你會看到更多驚人的細節,這個世界為之大變。這就是顯微鏡的用途,我們透過它,可以看到真實世界的另一面,它可以將食鹽和尼龍繩等日常事物超凡脫俗的一面展現在我們眼前。顯微鏡不僅是探索科學領域的絕好工具,還有助於提升人的世界觀。我們通過顯微鏡了解到浩渺宇宙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最小的夸克等。以下是以顯微鏡超近距離看到的6個有代表性的日常事物的樣子。
  • 【GCSE生物】學習生物細胞前,學霸們都掌握了哪些光學顯微鏡常識?
    Cell biology 細胞生物學2. Organisation 組織3. Infection and response 感染和反應4. Bioenergetics 生物能學5. Homeostasis and response 體內平衡和反應6.
  • 顯微鏡下的貓屎,竟然和這麼多食物都撞臉!?
    顯微鏡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粑粑在顯微鏡下,不還一樣是粑粑? …那 ,可不一定啊,顯微鏡下,就多出了許多別的名字,來看看便便在鏡頭下的世界吧!
  • 雙目生物顯微鏡S600T適用於寵物醫院
    【中關村在線北京行情】LIOO S600雙目生物顯微鏡 顯微鏡,近日在商家「立奧顯微鏡」特價促銷,優惠價為6888元,好物好價,值得您入手!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前往北京市海澱區科貿寫字樓1617B詳詢,關於LIOO S600雙目生物顯微鏡 顯微鏡的促銷信息也可諮詢(聯繫電話:18610312591 010-62619613 )該商家。
  •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顯微鏡的使用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顯微鏡的使用     一,取鏡     二、對光     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     1.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 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VMB2600A科研用三目生物顯微鏡1.顯微鏡放置注意應以雙手拿取,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託住底座以避免震蕩。5.如需以雙眼同時觀測則調整雙眼距離與接目鏡焦距,如有近視;眼鏡戴著或取下皆可。11.顯微鏡使用後將鏡臺降到最低,關掉燈源,纏好電線,套上防塵套。
  • LIOO JS-500系列生物顯微鏡細節賞析
    卓越的成像質量  LIOO JS-500生物顯微鏡的成像質量異常卓越,得益於LIOO光學設計原理,解析度非常高,超廣角目鏡提供了非常大的視場空間,更是為了適應於長時間工作在顯微鏡下的工作人員 JS-500系列顯微鏡特製金屬螺旋接口,杜絕灰塵和塵土微粒進入顯微鏡內部,破壞顯微鏡成像效果。
  • 初中生物知識點:練習使用顯微鏡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通光孔壓片夾遮光器(光圈)反光鏡轉換器鏡筒物鏡目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遮光器: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 中考生物複習筆記:光學顯微鏡
    2、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     ① 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個「d」,那麼在透明紙上寫的是「p」。     ③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細胞核內含有與生物的遺傳有密切關係的物質——遺傳物質。     4、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     植物細胞除了和動物細胞一樣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外,一般還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 如果沒有這麼致命,那病毒真的太美了!
    DNA病毒需要突破層層防線最終進入到生物細胞核,然後將自身的遺傳物質偷摸地與生物DNA結合,並隨之進行轉錄。 產生了新病毒;病毒離開細胞。圖源:researchfeatures 而RNA病毒則不需要進入到細胞核,它們只要潛入到細胞中就達到了目的,因為它們可以仿照生物體內的信使RNA來指導自身所需的蛋白酶和幾種結構蛋白質進行轉錄。
  • 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它!這種生物實在太小了,外形還相當奇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在古生物化石中,除了肉眼可見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古生物之外,還有一些是人類肉眼不可見的古微生物,它們的情況在顯微鏡底下都顯現了出來,幾丁蟲就是其中一種。幾丁蟲是一種什麼生物?考古研究發現,幾丁蟲最早出現在距今有4.8億年的奧陶紀,最後消失在距今2.6億年左右的泥盆紀,它目前已經被確定是一種海洋微體生物。在顯微鏡的放大作用下,幾丁蟲外形看起來像是一個有著流線型軀幹的罐子,而且它的嘴部還有一個類似瓶蓋的口器結構,因此將其稱為「罐子蟲」也不為過。根據測量結果顯示,它的身長連1毫米都不到,一般只有上百微米。
  • 2019中考:生物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1.顯微鏡的結構 (1)機械部分:包括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鏡筒、調節器(也叫調節螺旋):大的叫粗準焦螺旋,小的叫細準焦螺旋。 (2)光學部分:包括目鏡、物鏡、反光鏡、遮光器等。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不斷調整反光鏡,直到出現光亮而均勻的視野。
  • 【盤點】Cell:生物物理周上呈現的10大美到爆炸的微觀圖片
    2016年3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顯微鏡發展的進步可以使我們看到很多之前看不到的東西,比如分子、細胞以及病毒等,同時也幫助我們創造了很多藝術作品,10張來自2016年形象大賽的精彩圖片將為您帶來生物物理學的奇妙世界視覺之旅
  • 病毒是什麼?病毒是否具有生命?
    噬菌體病毒病毒一般情況下,病毒比細胞小得多,所以通過光學顯微鏡是無法看到病毒的。正因如此,科學家對病毒的研究起步較晚。17世紀人類就通過光學顯微鏡看到了細菌,但直到20世紀中期,科學家才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病毒的真身。我們就以比較常見的冠狀病毒為例,來說說病毒是什麼。冠狀病毒就像是一個細胞工廠的假廠長,除了有一套廠長的工作服和一份用於複製自己的圖紙(RNA)以外,一無所有。
  • 比手掌還小的顯微鏡,3步觀察自然的藝術美
    只有見識過天地之寬廣,探索過細節之美的孩子,才懂得生命之絢爛。但你可知,我們肉眼可看到的,不過是世界的10%。常見的普通之物,其實都隱藏著一個令人驚嘆的微觀世界。粉色弧圓裡,桃子像春光枝頭下,那一朵曼妙桃花的剪影。可愛絨毛被放大,雜亂中似有種自然韻律,閃耀出寶石般光芒,孩子便知道了,美的模樣,培養審美。
  • 結構複雜的巨型病毒相繼出現 病毒正在向生物體進化?
    電子顯微鏡下的巨型病毒Mimivirus 圖據《日經新聞》從首次發現至今,科學家已經發現了100多種巨型病毒。這些顛覆常識的病毒令人感到困惑,如果它們繼續進化,最終可能會成為超出人類想像的生命體。這也在學術界引發了一場巨大爭論:到底該不該把病毒認同為生物?
  • 高中生物病毒有關知識點歸納
    病毒形體極其微小,必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一般可以通過細菌濾器(一般的直徑為1-10μm,而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0nm左右)。  二、成分和結構  1、成分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成分僅為核酸和蛋白質兩種。
  • 英媒:英國一位初中畢業女實驗員首次揭秘冠狀病毒 發明顯微鏡病毒...
    而第一個人類冠狀病毒是1964年阿爾梅達在她的顯微鏡下發現的。她工作的實驗室在倫敦聖託馬斯醫院。阿爾梅達1930年出生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市東北區。初中畢業後她不再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而是到格拉斯哥皇家醫院找了一份實驗室組織病理學技術員的工作。
  • 深圳首次揭秘滅活新冠病毒真實形貌
    IT之家3月6日消息 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消息,近日,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南方科技大學聯合,從臨床新冠肺炎病例獲取生物樣本,首次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觀察到新冠病毒經滅活後的真實形貌,為新冠病毒的識別、鑑定和臨床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超微影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