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了餐飲業「兩端發展」,一邊是快餐等需求品類,另一邊是追求品質的高端餐飲。年輕人對高品質的追求是一個永恆的趨勢,服務也是如此,哪些服務的價格是可以承受的,哪些是消費者願意支付的?
即使不是高檔餐廳,做到高質量的服務也是一個獨特的優勢。#餐飲服務#
了解你的客戶,他們希望不被打擾
老一代喜歡的氣氛是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坐著聊家常,殷勤的服務自然受到他們的喜愛。
和90後、95後聊了聊服務,但他們都表示「殷勤的服務很尷尬」,「需要專業的服務」。
想像一下,離開辦公室的社交環境,擠進地鐵裡,年輕人只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如果服務員特別主動上來問候、倒水、送零食,其實是打擾了消費者。
在許多高檔餐廳,可以在不打擾您的情況下體驗到滿足您需求的服務,這種服務模式顯得有價值感,更受新一代的喜歡。
最近嘗試的一家米其林餐廳吧,一旦進入,會發現他們並不會熱情地鞠躬,也不會不時地問你是否有水,服務員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立即出現,為你服務。
在正確的時間上菜而不打擾客人的體驗可以追溯到粵菜餐廳的點餐服務,當顧客需要食物的時候,他們沒有必要叫服務員來,服務員就已經主動給他們上菜,這背後是的洞察力和現場培訓的經驗積累。
新榮記是提出了「不打擾服務」的理念,和叫單服務一樣出色。
品質是餐飲業不可逆轉的趨勢,這種服務模式在高檔餐廳中很常見,正在成為所有餐廳服務的新趨勢。
創造一種儀式感
在另一家米其林餐廳,也有類似的經歷,服務員對飲料很了解,並告訴我們原料的來源。
無論你和誰一起吃飯,此時的場景都是很有品味的。
可想而知,要想達到這樣的服務效果,前提只有一個,對酒的知識、餐飲知識、業務知識都要熟悉。
滿足客人含蓄的需求,它的背後是培訓、培訓、再培訓
每個專業的服務員都是心理學的大師,在高檔餐廳裡,服務員不僅僅服務顧客,更是要思考、觀察、摸清顧客的心理。
等客人要飲料的時候,其實已經太晚了,在客人說話之前滿足客人的需求。
有時客人所說的可能不是他們的真實意圖,例如顧客經常提到先點幾個最好的菜,然後再加幾個菜。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認識到客人是真的想多點點菜,還是他們只是想挽回面子,根據實際情況給出最完美的建議。
因此,服務員需要經過多輪的培訓,還需要多方位的技能。
記得有一家米其林餐飲還提供營養知識和急救知識的專門培訓,萬一顧客身體不適,至少應該知道如何急救。
服務能力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找一個有文化認同的服務員
「服務技能可以通過技能培訓來學習,但文化認同不會改變。」
「事實上,培訓的過程是一個文化認同的過程,」
建議培訓儘量採用封閉式培訓,在培訓期間,除正常休息時間外,員工不允許攜帶手機。
訓練內容會非常辛苦,會提前進行一些增強團隊感情和凝聚力的項目,比如一些拓展訓練、遊戲等。
首先是為了融入公司文化,其次是為了了解公司是否有團隊合作意識。
在培訓的過程中,他們還有意地培養員工的顧客意識。
讓他一入職就知道要以最大的熱情對待每一位顧客。
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顧客提出每一個建議。」
會為每個員工建立一個檔案,每天做一個簡單的判斷和評分,只有通過評估的人才可以留下來。
當然品牌方還是要讓這些員工得到付出的回報!
往期精選回顧:
回收舊衣服發往非洲一年賺200萬,原因很簡單
辭職開奶茶店,1%的成功率,剩下99%後悔死了
深入分析我國特許經營連鎖品牌的七個「死胡同」
最適合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投資不大好運作
「擺攤經濟」末班車,教你用100元擺地攤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