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1 16:3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波 通訊員 俞水白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胃癌40多萬人,死亡30多萬人,佔全球近一半,而且多達8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尤其以40-60歲人群多見,男性高於女性。簡單地說,世界上每10個胃癌患者中就有4個來自中國。
過去,胃癌早期篩查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胃鏡,可這個並不複雜的傳統診療手段,卻讓不少人難以接受。
50歲的錢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做的時候整個人感覺就不舒服。」兩年前的一次胃鏡著實讓錢女士留下了心理陰影,從此一提到胃鏡檢查她就很是抗拒。
這不,去年又要胃鏡檢查了,錢女士一口回絕不做。「我的胃一直不舒服,但一想到要做胃鏡,就遲遲下不了決心。」
然而,今天上午,她卻來到寧波第一醫院做了胃鏡檢查。
原來,錢女士所做的是「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通俗來說,就是她吃下一顆膠囊大小的機器人來進行胃鏡檢查。
記者看到,磁控膠囊胃鏡是一顆直徑11.8mm,長度27mm的醫療機器人。它看起來像一顆藥物膠囊的「小精靈」,可肚子裡卻集成了300多個光學、通訊等高精密元器件。相比以往的膠囊內鏡只能隨消化道蠕動運動,不容易全面檢查。這次的膠囊胃鏡機器人在磁場的控制下,醫生可任意控制膠囊機器人在人體胃內的行動,實現上下、前後、左右、水平、垂直五個方位的運動,360°無死角檢查胃內情況。
按照要求,錢女士在前一晚6點後就停止進食,並在做檢查前40分鐘喝下祛泡劑等藥劑減少胃部泡沫和粘液,隨後溫水吞服膠囊。 在進入口腔之前,膠囊胃鏡就已經啟動,以一秒兩張照片精準仔細地查看胃,同時將數據圖像實時傳輸到醫生電腦。
經過15分鐘的檢查,錢女士下地了,整個過程沒有任何不適,甚至還感慨「胃鏡還可以這麼做,比以前舒服多了。」
過了一會兒,醫生將診斷報告遞給錢女士,一切正常。
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樓春福說,磁控膠囊胃鏡它的優勢在於它很小,且可以操控,而且沒有痛苦。傳統的胃鏡大家都知道,它要插管,會誘發劇烈的嘔吐;無痛胃鏡很多人擔心麻醉的副反應和不良反應,還有一些禁忌症。「尤其是那些不適合做胃鏡的人群,有了就這個就不用擔心了。」
記者了解到,這是寧波地區首臺國內自主研發的「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而該項技術在北京、上海等地已得到推廣。省內杭州浙二醫院、邵逸夫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也都已經引進該項技術。
然而,這個小機器人不僅可以做胃部檢查,還能進行腸部檢查。只要檢查者吞服機器人,它就在跟著腸蠕動仔細檢查,不影響檢查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這時候有市民會想,這個到底安不安全,會不會傷到胃腸?
膠囊機器人採用特殊材質製成,表面做了抗腐蝕處理,即使放進比胃液酸性更強的液體,也不會被腐蝕。與此同時膠囊機器人作用於人體的磁場僅有200高斯,而我們去醫院做核磁共振,它的磁場強度幾乎是膠囊機器人150倍,所以在輻射方面,是完全不必擔心輻射問題。檢查結束,膠囊會隨人體正常排洩排出,一次性使用不回收,也就杜絕了交叉感染。
萬一檢查出胃部不好怎麼辦?
採訪中醫生也表示,該項檢查只是輔助檢查的手段,如果在檢查中發現胃部有問題,需要活檢,那還是需要藉助傳統胃鏡來進行。
如此方便的檢查市民肯定關心它費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項檢查沒有進入醫保,需要自費,單項胃部檢查為3700元,胃腸一起為3900元。
由於該項檢查是預約制,如果市民想要檢查,可以在周一到周五到寧波市第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登記處預約。怎麼樣你是否想去給自己的胃做個檢查呢?
(本文圖片視頻由王波拍攝)
15312980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