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女士家住仙林大學城,今年四五月份,她在杉湖西路一家大型連鎖美容院辦了會員卡,花1.8萬元購買套餐護理服務。本月初,還剩三分之一項目沒做,她提出退款,美容院算帳結果讓她大吃一驚:光是已使用的產品和享受的服務,就價值4.5萬多元。如退卡,何女士得倒找美容院約2.7萬元。實習生 顧俊傑
現代快報記者 孫玉春
變故:美容院暫停營業,顧客想退款
昨天,何女士告訴記者,當時購買的套餐包括「水顏活泉」兩盒,每盒做10次護理,3880元,店家買二送一;「明眸」一套做10次,價格為2280元,店家再送15次一套半;胸部護理20次,價格7960元。總價為1.8萬元。
套餐包括「養骨肩頸」「頸護」「眼刮」等贈送服務。交錢後,美容院做了會員登記表,每次何女士來做美容,就記錄已做的和剩下的次數,由顧客籤字確認。
做了幾個月,風波出現了。據何女士稱,10月4日,美容院沒按之前說的時間開門。後店方在微信上發消息,稱要搬家,暫定11月5日營業,此後多次往後推,至今也沒有營業。
其間何女士只好到美容師宿舍做了三四次護理,但環境差。在跟店方溝通時有言語衝突,何女士遂堅定了退卡念頭。
算帳:按照原價,顧客要倒找2.7萬元
目前,何女士胸部護理做了13次,剩餘7次;「水顏活泉」套盒做了16次,剩餘14次;「明眸」套盒做了10次,剩餘15次;此外,贈送的5次眼刮做了1次,贈送的「養骨肩頸」做了10次,贈送的頸護做了9次,拔火罐一次。
店方一直不同意退卡。在雙方沒談攏情況下,一位店長算了筆帳,讓何女士「驚心動魄」,自己要倒找美容院約2.7萬元。
店方稱,退卡則不享受會員待遇,美容院按原價計算,「水顏活泉」一盒10次護理,會員價每次388元,原價則是880元,16次為14080元;胸部護理原價是980元一次,已做13次就需要12740元;「明眸」原價6800元10次一個套盒,正好已做了10次。
原贈送的「養骨肩頸」原價980元一次,10次9800元;頸護200元一次,9次1800元……總計45620元。顧客倒找約2.7萬元。
美容院:如果退卡,贈品必須算錢
美容院負責人孫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因店面裝修及消防驗收等原因,店面推遲開業。由於顧客堅持退卡,只能按公司的規定,對產品按原價計算。
孫女士表示,希望顧客繼續接受服務,如果實在要走,也可以商談,在退卡時仍按照會員價計算。但由于贈品較多,估計顧客要找美容院五六千元,而反之,店方找給顧客的不會超過這個數字。總之,顧客沒法退到錢。
昨天,棲霞工商部門也派人到了現場,表示只能調解,目前沒發現涉嫌違法違規的地方。
律師
預付款消費要慎重
合同很重要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南京分所陳堯律師認為,何女士實施的是一種預付款消費,商家按照會員價銷售,終止會員時則按照產品所標註的原價進行計算,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消費者為何感覺不公?這與沒有訂立正式合同有關。如果雙方有詳盡的合同,約定服務的標準、期限以及退貨時的計價標準等,那麼只要按照合同執行就行了。現在顧客想終止服務,一切按照價格來,而市場普通商品價格已經放開,買低、退高,只要明碼標價就不存在問題。顧客在預付款消費時一定要慎重,不要衝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