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增先先生千古——北京紫苑書院沉痛悼念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方增先先生千古!

    驚聞方增先先生離開了我們,訃告傳來,我們深感悲痛。

    前些日子,先生有病住院,紫苑師生赴滬看望,我們一直盼望先生能好起來,一直在心裡為先生祈禱早日恢復健康。

    方增先先生是紫苑書院的顧問和資深導師,先生與紫苑書院的淵源頗深。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張立辰先生在浙江美院讀書時,方增先先生是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師,曾為張立辰先生授課。在此後長達60多年的歲月裡,方先生一直是張先生的良師益友,兩人談藝論道、互相關心,結下深厚的情誼。方增先先生非常支持張立辰先生的藝術教育事業,專程為紫苑書院博士課程班、高研班的學生授課。在中國畫藝術上,方先生高標卓立、識見高遠、功力深絕、筆墨超凡,先生的授課古今貫通、東西兼容、深入淺出、妙見迭出,為學生們指點正途、破迷解惑,使學生們有醍醐灌頂之獲。

    20世紀中葉起,方先生深入研究海派人物畫,汲古通西,實踐了「守正創新「的時代精神。將人物結構素描和海派大寫意畫中的筆墨表現相結合,創作出《粒粒皆辛苦》、等令畫壇耳目一新的人物畫作品,引起畫壇的廣泛關注和讚譽,成為「新浙派人物畫」的開創者之一。本世紀初,方先生又以開闊的視野不懈探索,合理地吸收西方表現主義手法與中國寫意畫的「積墨破墨法」,創作了《閒看行路人》、《家鄉板凳龍》等渾淪厚重、蒼茫大氣的人物畫新作,標示出當代人物畫的新高度,在中國人物畫上獲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作為「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者與領軍人物,推進了中國寫意人物畫向現代發展的進程,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面復興奉獻了畢生精力。

    汲古通西,結構、筆墨巧開浙派新面;

    傳神寫貌,承續、創變幸有先生斯人。

    紫苑書院師生沉痛哀悼 2019年12月04日

    張立辰、胡萍敬輓 己亥冬月初八於京華

    方增先先生與張立辰先生談藝

    方增先,1931年生,浙江蘭溪現代畫家,20世紀後半葉現實主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畫壇具有影響力的「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與推動者。浙江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曾任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學院榮譽教授、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院院長。出版畫集《方增先人物畫》《方增先水墨畫詩意畫》《方增先古裝人物畫集》《方增先人物畫四十年》等,專著有《怎樣畫水墨人物畫》《結構素描》《人物畫的造型問題》等。2013年1月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方增先先生年表1931年,生於浙江省蘭谿市橫溪鎮西塘下。父親方自成,原為當地小學教師;母周雲鵲,家庭婦女。 1934年,去離家二裡路的通津橋村外婆家住。讀《芥子園畫譜》、《點石齋畫報》等。 1943年,就學通津橋私塾。由於私塾陳先生指點有方,接受並喜愛上中國古典文學,能閱讀《唐詩》、《古文觀止》等。 1949年7月,考入浙江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1950年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改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作品在春季全院創作評比中名列前茅。秋,全院赴安徽皖北,參加兩期土改。 1953年夏,畢業於繪畫系,畢業創作畫油畫《師與徒》。留校,轉入本院創辦的研究生班,指導老師為油畫家黎冰鴻。

    1954年夏,研究生班畢業,分配入新創設的中國畫系。後隨同中央美術學院、浙江美術學院敦煌考察隊赴千佛洞,研究、臨摹壁畫三個月,又深入草原藏區寫生。 1955年,任教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時年春,由指導老師葉淺予、鄧白、史巖、金浪帶隊,隨浙江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師生組織的文物考察隊,赴敦煌千佛洞考察、臨摹,為期三個月。7月、8月,畫彩墨畫《拾蘑菇》。9月,回杭州創作《粒粒皆辛苦》。同年,黃賓虹去世,在弔唁儀式中作水墨畫《黃賓虹像》。

    1956年,《粒粒皆辛苦》隨中國畫展去民主德國展出,並發表在該國美術雜誌封面上。秋,去上海中國畫院進修中國畫,從指導老師王個簃研究吳昌碩派花卉四個月。

    1958年,隨學生入農村現場教學,畫大量速寫。開始深入研究人體造型結構,結合教學,以線描作素描,試行中國畫專業素描。夏,在浙江海寧海邊農村現場教學,畫海塘工程《馴服大海》。 1960年,在浙江嵊縣現場教學,畫大量反映農村生活的速寫。回杭州後創作《浙西三秋》。同時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作水墨畫《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 1963年,寫《怎樣畫水墨人物畫》。此書為新水墨人物寫生技法提供了可參考的經驗,因而大受群眾歡迎。1973年又再版,共出版幾十萬冊。

     1974年,為畫《豔陽天》插圖,赴北京郊區密雲縣,搜集素材。 1975年,完成《豔陽天》水墨插圖三十幅。這些插圖後來由北京、上海、河北三地的出版社出版了三個不同版本的單行本。 1978年,任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為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79年,被選為全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浙江《工農兵畫報》出《方增先作品選》專刊。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叢刊》上發表論文《人物畫的造型問題》,針對全國各美術院校的中國畫人物專業基礎課,首次提出必須改革的專論。創作《孔乙己》插圖三十幅。

    

    1981年,《美術》第9期發表江豐為《方增先畫集》序撰寫的《要突破中國畫的無人之境》一文。 1982年,赴紹興農村小鎮,畫《鄉鎮早市》。7月,浙江日報》刊登《方增先在創新的道路上》一文(來永祥撰文)。9月,香港《文匯報》以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作品及《方增先人物新作》一文(馬克撰文);《迎春花》第 1 期人物專號刊登《粒粒皆辛苦》、《孔乙己》、《豔陽天》插圖、《李時珍》等作品及《為當代人傳神寫照》一文(馬克撰文)。10 月,《浙江畫報》刊登《人物畫家方增先》一文(鄭朝撰文)。 1983年,入上海中國畫院。11月,安徽《畫刊》刊登古裝人物《深山鳥語》、《詠梅》、《步月》等。7月,赴青海玉樹州藏族草原。9月,又赴青海藏區澤庫草原。10月,畫《帳棚裡的笑聲》。《中國文學》第9期刊登《屈原》、《牧牛》、《海燕像》等作品及《人物畫家方增先》一文(李瑞林撰文)。 1984年,任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帳棚裡的笑聲》參加全國美展,獲上海地區優秀獎。同年,任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隨上海文化局文化代表團赴日本參加日本富山北陸書道院活動。

    1985年,任上海美術館館長。 1986年2月,再赴甘南夏河拉不楞寺廟會。8月,山東《藝術天地》刊登《方增先和他的水墨人物畫》一文(徐虹撰文)。上海《書與畫》第3期刊登《方增先近期水墨畫》一文(吳亮撰文)。1988年10月,攜上海近現代中國畫展赴法在馬賽、裡昂展出,並參觀巴黎主要博物館。 1989年7月16日,《羊城晚報》發表《母親》。10月5日《光明日報》刊登《美術創作的新收穫》一文(邵大箴撰文),對《母親》一畫作評論。《母親》參加第七屆全國美術展覽,獲銀質獎、齊白石獎。 1990年,香港《收藏天地》一文刊登《方增先簡論》一文(徐虹撰文)。《美術》第5期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世界》一文(徐虹撰文)。6月,《香港明報》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人物》(周天黎撰文)。以上海文化代表團團長身份攜中國畫、版畫、攝影作品赴日本橫濱辦展。 1991年,被美國傳記研究院授予該院終身董事和國際顧問。時年《母親》獲上海文學藝術優秀獎。《美術》第2期刊登《方增先隨訪錄》一文(陳秋田錄)。5月,攜上海中國畫展赴澳門辦展。6月,赴珠海創作古裝巨幅作品《古文士圖》,至 12 月,畫成六十幅。同年 11 月辭去上海畫院副院長一職。

    

    1993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1995年,受聘為上海大學講席教授。 1996年,舉辦第一屆上海雙年展,任藝委會主任。 1998年,受聘為中國美術學院榮譽教授。1998年舉辦第二屆上海雙年展,主題為「融合與拓展」,以水墨為表現形式。 1999年,被選為上海市文聯副主席和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2000年,舉辦國際性的第三屆上海雙年展,日本NHK電視臺專場播放節目近一小時。進入積墨畫的探索,畫《大山的回憶》。 2001年,用積墨法畫《閒看行路人》、《行行復行行》。 2002年,上海美術家協會舉辦以「家」為主題的室內家居設計展,全國各藝術院校都參與,任展覽總策劃人。用積墨法畫《家鄉板凳龍》。參加在北京政協禮堂舉辦的當代國畫優秀作品系列展——上海作品展。 2003年,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草書蘭亭序》。 2004年,獲文化部文學藝術成果獎。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草書後赤壁賦》。 2005年,畫《穿舊裘皮的人》。作品參加在浙江潘天壽紀念館舉辦的浙派人物畫文獻展。 2006年,舉辦跋涉者——方增先藝術回顧展。 2007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方增先》畫冊,《方增先圖文回顧錄》。創作《祭天》。 2009年8月,完成《曬佛節——祈福》。浙江美術館舉辦「方增先人物畫大展」,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方增先人物畫》。 2010年,舉辦「行行復行行——方增先人物畫大展」於中國美術館。 2013年1月,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2013年2月,獲「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

相關焦點

  • 中國畫壇四君子創設「紫苑書院」培育畫壇後昆
    從右至左:薛永年、張立辰、劉曦林、姜寶林  2017年4月6日,「紫苑書院」慶典暨張立辰中國畫寫意高研班開學儀式在北京將府莊園舉行。  「紫苑」,是當代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張立辰、胡萍夫婦的宅第,取紫氣東來,吉祥萃潤之義。「四君子者」:當代中國畫壇四友張立辰、薛永年、劉曦林、姜寶林先生。
  • 沉痛悼念鄭張尚芳先生
    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鄭張尚芳先生2018年5月19日仙去,萬分悲痛,深切悼念,先生走好!
  •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2020-12-21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沉痛悼念我院教授、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若莊先生
    各位老師、同學、各界朋友: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8日零時三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根據北京的疫情狀況,按照劉若莊先生親屬的意願,經與學校溝通,決定喪事從簡。
  • 胡氏宗親沉痛悼念胡耀邦夫人李昭
    燭光裡的媽媽 - 毛阿敏3月12日,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故居,五嶽控股集團主席胡鎮已從信陽來京沉痛悼念胡耀邦夫人李昭
  • 訃 告 | 沉痛悼念易玉麟先生
    玉麟先生的警政工作生涯,曾擔任臺灣省警察大隊警長、區隊長,臺東縣警察局寶桑派出所主管、刑警組長,高雄市警察局科員、副主任等職,公元 1980 年退休。     玉麟先生退休後創辦公益事業,致力於文化傳承,曾獲選模範老人。
  • 忻州市音樂協會 沉痛悼念 我國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先生
    劉德海 - 十面埋伏 截取部分04:59來自忻州市音樂家協會4月11日14:25,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劉德海在北京逝世1954年,劉德海拜琵琶演奏家林石城為師,得到了林先生的真傳。1957年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他在浦東派演奏技藝的基礎上廣採博納,以後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先生、上海汪派的孫德裕先生和平湖派代表人物楊大鈞先生等學習請教,採各家之長,兼收並蓄,大大發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並具備了深厚的傳統音樂修養。
  • 訃告 | 沉痛悼念張乾二院士
    張乾二先生1928年8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先後在集美中學、廈門大學化學系就讀,1954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他歷任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務委員。
  • 沉痛悼念 | 朱小蔓: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
    沉痛悼念 | 朱小蔓: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這位可親可敬的教育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所熱愛並為之奉獻一生的教育事業。著名教育學家朱永新老師發微博沉痛哀悼:#日有所記# 沉痛悼念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原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教授!小蔓大姐的教育情懷與道德文章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小蔓大姐近年來一直頑強地與病魔鬥爭,從不言棄,讓人感佩而心疼。願一路走好!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說:「我們失去了一位很有思想、非常勤奮的教育學家。」
  • 沉痛悼念李碩豪教授
    蘭大教授李碩豪老師昨日因意外原因不幸辭世,有幸與先生會面五六次甘肅省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指導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第六屆學術委員會人文社科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文科類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學風建設專門委員會委員《中國高教研究》雜誌編委《高等理科教育》雜誌編輯部主任隴原泣淚失驕子蘭大不幸折棟梁沉痛悼念李碩豪老師
  • 【春風詩社微刊】第109期||悼念李昌邦先生
    前言沉痛訃告我詩社常務理事李昌邦先生因病於十月三十日仙逝。詩友悼念詞                                              李昌邦老師一路走好(龍麗芬、李平華、青松)李昌邦老師安息吧 (鄭建華、蘇平峰)昌邦老師一路走好   (湖南寧遠李再興)沉痛悼念昌邦先仙逝
  • 沉痛悼念文昌榮老先生!
    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裡舉行告別儀式,深切悼念我校退休老教師文昌榮先生。文昌榮先生是中學語文研究會會員,仙桃市詩詞學會會員、仙桃市民間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仙桃市書法學會會員、曾任仙桃市楹聯學會副秘書長、湖北省民間文化叢書主編。
  • 詞壇聖手拂雲去,瀚海文林失俊雄 ——沉痛悼念夏永奇先生
    詞壇聖手拂雲去,瀚海文林失俊雄——沉痛悼念夏永奇先生作者:江其田    2021年元月4日,正當我伏案整理撰寫大安市政協原委員、安廣中學教師李治安先生的文章時,手機裡傳來了一條微信,是《大安日報》社原總編姜豔林老師發過來的
  • 《緬懷追憶 沉痛悼念》——沉痛悼念畫壇巨匠劉文西大師
    《緬懷追憶 沉痛悼念》沉痛悼念畫壇巨匠劉文西大師文/王文緒
  • 悼念沈昌文先生
    悼念沈昌文先生 2021-01-16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悼念著名詩人劉章先生作品選
    範詩銀悼劉章先生問花問到紫梅開,黃菊還期白雁來。最是先生千古句,一天雪霓向風裁。作者: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李文朝沉痛悼念劉章先生新聲舊韻雙星座,譽滿吟壇痴子情。笑貌音容猶在昨,人天兩界淚眸驚。註:劉章先生別號燕山痴子。
  • 社會各界沉痛悼念演講泰鬥李燕傑大師
    【注釋】 ①李燕傑,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中共北京市委委員,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教育藝術雜誌社社長。教育藝術演講家。1977年1月25日率先走向社會演講,迄今演講6000餘場,被人們譽為「真、善、美的傳道士」,「鑄魂之師」,「青年的良師益友」。
  • 沉痛悼念著名紅學專家孫遜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紅學專家孫遜教授 2020-12-14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沉痛悼念梅文鼎大師
    梅文鼎大師作為石灣陶藝現代流派創始人,極力推動石灣現代陶藝的探索,對石灣陶酒融合「陶醉文化」做出極大貢獻,多次為嶺南酒文化發展獻言,親自設計酒瓶,回顧梅大師經典作品深感其前瞻思維和匠心引領,使陶醉文化代表流傳千古。梅大師的離去令我們深感悲痛,願大師一路走好!
  •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蔣洪德院士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蔣洪德同志,於2020年1月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蔣洪德院士!圖文丨能動系編輯丨趙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