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怎麼支付?現金、刷卡、還是刷手機?」
「對不起,我刷臉。」
是的,不是只有馬雲才可以,普通人「刷臉」的時代真的來了,購物、安檢、進站、就醫,刷個臉就能把錢付了,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以刷臉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正在加速落地。
在13日召開的支付寶開放日活動上,支付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 「蜻蜓」。相比於此前的「刷臉支付」應用,「蜻蜓」的最大賣點是直接將刷臉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了80%。
小編在開放日現場看到,體驗展區集聚了6個智能貨櫃和3臺自助結帳機,全部支持刷臉支付功能。此外還包括酒店刷臉入住、刷臉借閱圖書、刷臉安檢過關等多種場景演示。
幾乎每個設備前都被圍得水洩不通,參會的不少商家邊體驗邊動了心,甚至現場展開詢價。
在一臺最新型的友寶刷臉支付智能貨櫃前,刷臉識別——打開櫃門——選取貨品——關門即支付,一位大叔經過簡單四步,順利買到了自己想要的三款飲品,全程大約一分鐘,沒摸手機一下。當然前提是,您已經通過支付寶進行了人臉的綁定,就如同綁定自己的手機號和銀行帳戶一樣。
與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掃碼」支付相比,刷臉支付還能解決手機沒帶、沒電、通話中不方便打斷等情況下的支付尷尬。
事實上,刷臉早已不是啥新鮮事,早在去年9月,支付寶在杭州萬象城店的肯德基KPRO餐廳正式上線刷臉支付,這也是刷臉支付在全球範圍內的首個商用試點。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個城市、300多家肯德基門店支持刷臉支付。
擁有2800家門店的紅旗連鎖,開始逐步上線支付寶刷臉支付功能。紅旗連鎖相關負責人表示,原本一個收銀員負責一個結帳通道,現在可以負責兩個以上的自助收銀機,兩條傳統收銀通道的空間也可以放4臺自助收銀機,收銀效率提升了50%以上,收銀空間利用率提升了200%以上。
今年9月,江西省人民醫院也上線了40臺支付寶刷臉支付機具。而在河南地區的張仲景大藥房,當病人購買含麻黃鹼類藥物需要實名認證時,刷臉支付正好幫助解決了這一問題。
今年「雙11」的數據顯示,刷臉和指紋完成的支付佔比高達六成,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方式。有專家預計,未來三年刷臉支付市場將面臨大爆發。
開放日現場,一位刷臉自助結帳設備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支持「刷臉支付」的自助結帳機售價只有萬元左右,廠商還負責幫助商超對接後端軟體系統,隨著成本的降低,普及速度將大大提高。
上市公司也在行動。
此前佳都科技參股公司佳都數據中標廣州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網絡化多元化支付子系統採購項目,中標金額近億元。廣州地鐵已於今年7月試點實施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高峰期快速安檢服務,為全國首例。
廣電運通為福建省農信提供了包括人臉識別算法及硬體在內的整套解決方案,且刷臉取款服務也已經進入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
此外,公司在廣州白雲機場提供了包括「機場雲平臺」「智能售取票機」「人臉識別閘機」等智能設備與後臺系統,旅客通過智能售取票機實名購票後,身份信息即與車票捆綁,進站時不用再出示車票,只需通過人臉識別閘機判定旅客與其身份證信息一致,閘門自動打開,大幅提升檢票效率。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