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學術寫作習慣養成五步法

2020-09-10 BMC科研

  有一種典型症狀被稱為「空白屏幕症候群」,意指一旦坐在電腦屏幕前,打開word辦公文檔,大腦旋即一片空白,磨嘰幾個小時,也難寫出字句。

  糟糕的研究和寫作習慣會挫傷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同學們不妨在入門前閱讀一些有關「如何寫作」「寫作的藝術」一類書籍。這類handbook或帶有guideline性質的小手冊不僅能提供適用於一般人的寫作技巧(可能不適用於才華橫溢天賦異稟的奇才),甚至還能額外解決導致寫作障礙或寫作的心理問題。學術寫作是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生同學們不可迴避的話題。許多研究生同學在剛剛進入研究生階段時期,對學術寫作抱有畏難情緒以及怠惰情緒,因此而不去進行學術寫作訓練,是很不可取的。在此簡單分享學術研究和寫作的一些小技巧:

  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不少同學在撰寫論文的前期都會面臨一個普遍問題:我研究什麼?我為何研究這一主題?在這個領域,我應該和哪些學者對話?

  在搜集資料和閱讀文獻的過程中,必須做出必要的取捨,明確自己需要和哪些學者對話。堆砌無關緊要的資料和文獻只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寫作前的準備工作與寫作本身同樣重要,也要花費一樣多的時間。在文獻準備方面,有必要向本領域的資深學者請教,制定一份合理長度的文獻書單。通過搜集資料、閱讀二手文獻,理解前人的研究從而找到懸而未決或者值得商榷的問題,在和學者「對話」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研究的意義,做好這些前期準備工作,等待進入學術寫作的主題。

  二、在寫作感覺完全準備好之前就開始寫

  有耐心的連續寫作非常重要,法國作家福樓拜曾經指導另一位文學史上的天才作家莫泊桑,談到「寫作無需靈感,寫作需要的是耐心,持之以恆的毅力以及反覆推敲打磨字句」。小說創作尚且如此,學術寫作就更不復贅言了。

  因此,學術寫作訓練需要養成有規律的寫作習慣。對寫作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更不要迷信「Dead-line才是第一生產力」,有計劃的進行學術寫作,養成良好的學術寫作習慣。

  同時,在既定的寫作時間結束時,也可以選擇適當休憩。有助於培養耐心,保持平衡的生活和愉悅的心情。要明確學術寫作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不是生活唯一的、最重要的事情。對寫作時間進行有計劃的合理分配,而不要安排很長的一段專門寫作的時間,也要注意為每段寫作時間安排合理而且具體的寫作目標。

  另外,寫作的過程中,做筆記進行文獻整理、觀點總結是十分有必要的。好的筆記能加深理解,也方便回顧迸發新的思想火花。閱讀筆記最好是可以隨身攜帶,並且隨時可以做評註。手寫的筆記要及時輸入、列印出來,不讓筆記蒙塵。記筆記時,時刻提醒自己寫作意圖,帶著寫作意圖跟自己對話,將不同的筆記內容相互聯繫起來,並做出自己的評論,善於整理和梳理自己的觀點是學術寫作中很重要的部分。最好是所有筆記都有統一格式(比如統一筆記的類別、出處以及時間等),方便及時整理和存檔,也方便之後的查閱和回顧。做筆記的同時,要不斷思考寫作的結構和觀點,對從分論點到整體研究線索進行階段性的整理,思考梳理論述結構。在此過程中,讓自己慢慢變成一個有效率的作者兼批判性的讀者。

  三、堅持最佳的寫作狀態

  學術寫作的過程中,請保持相對平靜的良好心情,堅持最佳的寫作狀態。同時儘量減少外部幹擾,充分準備寫作材料、保持前文所說的連續性節奏。孤獨會造成寫作困難,在學術寫作的過程中,不要害怕把未成形的草稿給人看。越是糟糕的作者,越是深深地執著於寫作這件事本身,缺乏寫作前的準備工作,也沒有足夠的社會交往,與人溝通討論。因此,保持與學術同儕的交流,對於保持寫作必要的新鮮感是頗有助益的。

  四、善於模仿經典學術論文

  學術寫作的前期,要善於模仿。選擇經典的不同學術風格的論文,總結提煉文章的架構及論證,善於「畫骨」,在「畫骨」的基礎上組織材料。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寫作風格,在學術寫作初期,可以結合自己的論文選題,嘗試一種最適合本選題的寫作風格。風格與選題的搭配非常重要,有的文章關注具體制度問題,有的文章關注思想史,不同的選題,寫作的技法迥異,年輕作者應該在學術研究早期開始嘗試模仿經典的文章架構,經典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其永不過時,能為我們寫作提供好的借鑑和範本。年輕學子在寫作初期對經典論文的模仿會為以後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並可在此基礎上探索各種不同的學術寫作範式。

  五、善於向經典學者學習

  學術寫作初期,大多數人往往會抱怨自己的學理根基不深厚,只能浮於表面就事論事。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學術理論的掌握必須先了解該理論的學術脈絡,年輕學子大可以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術流派了解,再選擇該流派的代表性學者,閱讀經典學者的人物傳記,直面大師,與大師對話,向經典與大師取經。起初最直觀最感同身受的可能還不是直接進行經典原著導讀,而是先懷抱學術八卦的心態,了解學者的生平、經歷及其每一階段的學術思想。在此基礎上,再閱讀其經典原著。此番「八卦」和閱讀體驗,經過總結和梳理,基本可成就一篇「學術思想史」的小論文。在日後的寫作中,此前的理論沉澱便可作為有力的分析工具與批判工具為我們所用了。

相關焦點

  • 如何養成良好學術寫作習慣?需要五步法!
    糟糕的研究和寫作習慣會挫傷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同學們不妨在入門前閱讀一些有關「如何寫作」「寫作的藝術」一類書籍。這類handbook或帶有guideline性質的小手冊不僅能提供適用於一般人的寫作技巧(可能不適用於才華橫溢天賦異稟的奇才),甚至還能額外解決導致寫作障礙或寫作的心理問題。學術寫作是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生同學們不可迴避的話題。
  • 五步法培養好習慣,抓住孩子習慣敏感期
    想讓寶寶以後學習好,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生活習慣不拖學習習慣的後腿,好的生活習慣就要從小開始培養,因為一個習慣的建立需要很長時間,而兩到三歲正是孩子習慣建立的敏感期,所以寶媽們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鄭老師教給大家一個「五步法」,我覺得很不錯。
  • 沒辦法幫孩子養成任何習慣?試試「五步法」,不用大喊大叫
    文丨橘媽養成習慣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很多孩子一輩子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邊很多已經工作幾年的年輕人,雖然單獨出來住已經很長時間,但是都談不上能夠照顧自己。年輕人這樣的生活狀態,一方面是因為工作忙碌,沒時間照顧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生活的孩子不是一個兩個,想來他們的爸爸媽媽知道孩子這樣照顧自己,肯定著急。但是,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小時候爸爸媽媽應該做到的事情。
  • 寫作沒有那麼難,《掌控習慣》告訴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今天跟大家分享《掌控習慣》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養成習慣的四大定律,以及如何將習慣升級,保持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在這裡,我從寫作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並一直堅持寫作。01 養成良好寫作習慣的四個步驟《掌握習慣》的核心內容是有關培養習慣的四步模型:提示、渴求、反應和獎勵,以及從這些步驟中演化出來的養成習慣四大規律。養成寫作習慣,我們可以按照這四個步驟來走。
  • 【遴選公文寫作技巧】快速掌握公文寫作 「五步」法
    公文寫作是公務員遴選考試的常考必考考點,所佔分值比重較大,各位備考各地遴選考試的考生朋友們務必認真學習準備各類型的公文寫作方法及格式要求。更多選調公務員、遴選公務員遴選考試相關信息,請關注公選王遴選網網站、公選王微信號(微信號:gongxuanwangguanfang)。
  • 良好的寫作習慣是你論文成功的關鍵
    良好的寫作習慣是你論文成功的關鍵!寫一篇好論文需要很長時間的腦力勞動,需要日積月累,精雕細琢,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寫出一篇質量上乘的論文的。寫過論文的同學都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養成良好的習慣對論文寫作過程有很多幫助,可以減少寫論文的辛苦,少費周折,節省時間在思考上。那麼養成什麼樣的習慣會有助於寫論文呢?
  • 貓博士五步寫作法,貓博士袁堅超級作文網課
    貓博士五步寫作法,貓博士袁堅超級作文網課通過顛覆傳統寫作套路,她幫助近百萬孩子逃離寫作困境,愛上寫作文。貓博士五步寫作法一個小學生被她輔導2小時,成績從C級一躍到A;一名理科男生聽了她的「五步寫作法」,語文成績突飛猛進到全班第一!
  • 寫論文必須養成的十大良好寫作習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很多學者抱怨自己沒有時間完成寫作,其實只要擁有良好的寫作習慣才能讓寫文章成為手到擒來的事。1.訂定行程表如果您將寫作的時間安排在一天的結尾、等到所有工作都結束後才開始的話,您很有可能永遠騰不出時間寫作。請每天播出一段時間寫作,並在日記或日曆上註記。即使只是短短十五分鐘的寫作時間,在不受打擾、全神貫注的情況下,長時間下來也能有很大的進展。並且,從短時間開始培養寫作習慣是最好的。
  • 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
    養成良好的習慣 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引言: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共同探討關於「幼小銜接」的話題。我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孩子上小學,家長們心情也是特別激動興奮的,我們一般會思考,準備要做什麼,或者該怎麼去做,而在這裡卻提出從為什麼開始。
  • 如何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好習慣終生受益,壞習慣終生受累。良好的習慣對英語學習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往往會發現,學生中英語水平差異明顯,在芸芸眾生中,總有那麼一些學生的英語水平鶴立雞群,讓老師目驚口呆,讓學生羨慕不已。稍作調查了解,便會發現,這些同學之所以「鶴立雞群」,完全緣於他們已養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平時注意多看、多聽、多讀、多說、多記、多寫。
  • 良好學習習慣養成記
    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推動以後的學習歷程,從小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學習基礎,對以後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培養正確的學習觀若要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家風很重要。一個家庭中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的養成閱讀的習慣。當發現孩子遇到問題時,你可以在他視線範圍內去做與這件事相關的事情,這樣不僅默默的教會孩子怎麼去做這件事,而且還鍛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一舉三得。
  • [12中] 加強學法指導,促進良好學習習慣養成
    鄭州12中高一學生在班級收看「學法經驗交流會」鄭州12中學生認真收看    進行學法指導是深化課程課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切入點之一,為此,鄭州12中除了從預習、聽課、閱讀、筆記、作業等方面指導學生外,還運用講座、經驗介紹會的形式,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蒙臺梭利教育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重要性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決定人的命運甚至主宰人的一生。
  • 養成良好習慣從小抓起
    作者:孫魁通過母愛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就是指母親以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工作的好行為、好傾向、好風尚,努力做到生活上克勤克儉、學習上勤奮刻苦、工作上愛崗敬業。在家庭教育中,母親的各種習慣對孩子影響特別深遠,孩子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複製並影響其一生。
  • 好習慣如何養成,所謂「21天習慣養成法」別再上當了!
    在職場中,有良好習慣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就。例如,有些人習慣性新知識,有些人習慣性寫反省,所有的習慣性都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財富。好習慣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養成好習慣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容易。我在朋友圈裡經常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把臉換成了「不瘦20斤不換臉」,一年過去了,他們還是沒有換臉。
  • 家長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家長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自身和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家長而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利於豐富精神世界、充實家庭生活,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起到良好的指引和帶動作用。1.
  • 想要有學術成就,對孩子的薰陶很重要,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注重小傢伙們情趣培養,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文化薰陶很多學者能夠在學術上有巨大成就,很多人主要得益於父母對他的文化薰陶。印度的詩聖泰戈爾,他就受到了父母的薰陶,泰戈爾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市一個富有文學藝術修養的家庭,父親是一位受人尊崇的智者、文學家、哲學家。
  • 7個寫作步驟幫你養成寫作習慣
    我本人學物流的目前能在各平臺發布自己的文章,很多人會問我怎麼練習寫作能夠事半功倍。今天我就來分享一本寫作基礎書,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寫作課教程《非虛構寫作課》,已經暢銷20年,很多人通過學習取得了不俗的寫作成就。
  • 小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三大好處
    其實,在我看來小學生最應該培養的是閱讀習慣。說到閱讀的好處,在大眾的眼裡,無外乎就是培養學習力、增加知識面、提升寫作能力等等,其實這只是閱讀的一部分益處,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有其他的一些好處。多閱讀可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 利用行為秩序敏感期,「五步」幫寶寶養成好習慣,哪還用大吼大叫
    文丨橘媽養成習慣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很多孩子一輩子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邊很多已經工作幾年的年輕人,雖然單獨出來住已經很長時間,但是都談不上能夠照顧自己。但是,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小時候爸爸媽媽應該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和行為習慣敏感期內,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寶媽教育孩子的頭等大事。